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成人,后成才”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识,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有了较明确的认识,但很多学校都还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让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健康成才。
  一、为什么要进行德育渗透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是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学生面对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影响,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阶段,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出问题,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犯罪手法也越来越高明,计算机犯罪、恶意侵犯他人隐私、计算机病毒、信息垃圾、充当网络黑客等,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当加强德育教育。
  二、中学生心理特点
  中学阶段是一个特定的阶段,其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具有以下特点:1.独立性与闭锁性;2.不平衡性与社会性;3.逆反心理;4.攀比心理。这些心理特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把握得好,可以使教育过程更快更顺利,如果把握得不好,教育就会举步维艰。
  三、信息技术课程特点
  信息技术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强调动手能力和实用性,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1.综合性;2.时代性;3.工具性;4.开放性;5.实践性;6.层次性;7.整合性。
  四、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和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之后,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学科自身优势,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以下是我对此的看法:
  1.分析好教材,挖掘隐性德育教材
  信息技术课本中,从表面上看没有多少显性的德育内容,但只要我们认真阅读教材,分析材料找出其内涵,就能发现德育无处不在。例如:在处理分析电子表格时,可以设计一个与气候的主题,让学生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做好课堂规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在课堂上,尤其在上机实践中,一定要教育学生爱护电脑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在第一次上机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学校的“机房上机规则”等一些机房教学的规章制度,使学生就座有序,保证课堂秩序。做好课堂规范,注重培训学生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这一细节本身就是德育渗透,有利用于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3.注重教学过程,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兴趣不是计算机知识本身,我们应当正确引导,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
  其次操作任务试题中渗透德育,训练学生的意志。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都是不错的手段。我们不光要教技术,还要培养意志和毅力。
  最后积极倡导及时评价、即时评价、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激励评价。树立学生自信心,促使学生主动发展。
  五、德育渗透注意事项
  1.切忌脱离教材,掌握好渗透点。
  德育渗透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了无源之水,教师要善于发现,潜心钻研,将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
  2.切忌生拉硬扯,掌握好渗透时机。
  爱因斯坦说过:“无论多么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是不行的”。德育无处不在,并不是要求在每一章节、每一个具体内容上都要扯上几句思想道德教育的话,更不能抛开载体,额外来一段政治说教,要把握好渗透时机,获取最佳渗透效果。
  3.切忌喧宾夺主,掌握好渗透尺度。
  教学中德育渗透时,教师既要做到教学与思想教育两不误,又要处理两者关系。要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调度有方,处理好渗透尺度,做到既“到”位而又不“越”位。
  综上所述,选准“渗透点”是渗透的重点;把握好渗透“时机”是渗透的难点;掌握好渗透“尺度”则是渗透的关键。所以信息技术老师因材施教,寓情于教,努力探究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使更好地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学习主体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专注性是决定教学效果最重要条件。信息技术课有一定的特殊性,就是上课时离不开计算机。有了计算机又出现了新矛盾——“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永远要比对老师的兴趣要高”。教师怎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了我们所有信息技术教师的一大难题。如果这个课题解决不好,也谈不上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了。对于课堂管理,有很多老师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期刊
一、研究的意义。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较为时尚的两种课堂模式:一是“自主创新、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一是“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都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学观念,从教师单一的“一言堂”向“师生共同探究”模式转化,有效地发现和发展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激活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尤其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先学后
期刊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中最有活力,最有前景的新技术,它代表了教育领域中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手段。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首选途径。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古今中外许多实例告诉我们: 兴趣使个人的潜在智商得以大大开
期刊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流行象征,多媒体就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它和“信息高速公路”一起,改变着当今的世界,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那么多媒体技术则是作画的毛笔。如何运用好这支“毛笔”,画出最美丽的山水是我们这些身处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并积极思考的问题。本人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就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浅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美,营造课堂氛围,激发
期刊
多媒体课件是采用多媒体技术交互式,综合处理文、图、声、像等信息媒体以表现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对幼儿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等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现代教育就要探索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运用,系统有序地为幼儿提供可操作的课件,让幼儿在体验性、探究性、选择性的操作活动中与课件发生交互作用,学会学习,运用多媒体课件评价手段,全面、清楚、客观地了解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及思维过程,给予幼儿适
期刊
自2008年,江西省全面实行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学科成为学业水平测试学科中的一员,是高考参照的一个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信息技术学科“旨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与信息有关的文化、伦理等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使其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其未来的学习、工作、交流、合作等方面,奠定扎实的基础”。但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上普遍存在的情况是:学生对信息技术
期刊
精彩纷呈的古诗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前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教好这部分从浩瀚的古诗中精选出来的艺术瑰宝,有利于我们传承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美好的思想情操、良好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观念。迅猛发展的电教媒体技术犹如源源不断的活水为语文古诗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方法。在古诗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技术,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较完美地展现古诗的艺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同时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使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资源、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
期刊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的作用显得越加巨大和不可替代。而培养未来公民的创新品质,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都离不开教育,离不开广大教师创造性地工作、广大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因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更新观念,培养创
期刊
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情况下,新教材给人感觉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给出的归纳完成的概念少了。它是让学生和老师通过共同探究实验来归纳结果。它打破了传统的讲授式学习方法,增加师生互动,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性学习,从而来理解教材内容、知识点。新教材更加贴近生活,更加注重学生用书本上的知识来解释、解决现实中的事情。更加注重学生探索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以其新鲜、活泼、生动的形象一扫传统物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