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探究是科学的根本,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学生只有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认识探究的基本特征,科學素养才能得到形成和发展。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其做法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提供发现问题的条件,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训练学生从观察、实验、生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研究科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关键词:重视;培养;发现;方法;能力
G633.98
科学教育不仅要求学生了解科学现存的样子,而且还要学习科学是如何发展成这个样子的(即科学史的教育)。科学史不仅可以向学生生动地展示科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帮助学生把握科学事业的本质特征、理解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的关系,还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不同侧面,科学的人性侧面以及科学在各种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爱因斯坦在《物理进化论》一书中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提出问题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探究中学会解决问题。
一、重视在教学引言中创设问题情境
现代研究表明:放手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比通过被动地阅读来寻找答案的策略更有效。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教学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过程,它是学生对教材的认知、理解及掌握程度的具体体现。
当学生发现并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时,必然会伴随着综合分析、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活动,由此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问题既是学生学习的最初动机,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牵引力,因此,在引言中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新课的引入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大胆突破课本的限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熟悉的事件或故事,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由趣生疑、由疑促思、由思发问,在宽松和谐的科学探究氛围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一课时,笔者先通过多媒体播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声音,请学生加以辩别,接着要求他们利用身边物体或自带器材发声,并通过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提醒学生注意发现问题。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利用这些器材都可以发声,进而提出“物体为什么会发声?”这时,有同学说:“是因为物体碰撞而产生声音的。”但很快有学生反对,指出:“橡皮筋上下弹动也可发出声音,但它并没与物体发生碰撞,所以声音不是由碰撞发出的。”同学们各抒己见,不仅在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知识,还发展了自己的思维。
二、引导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那什么是“动”呢?怎么“动”呢?笔者认为,我们所要强调的“动”一定不是光指那种课堂上满堂喝彩,学生屁股坐不住的“动”。而“动”的实质,应该更强调的是孩子们头脑的“动”,积极地思维,有效地讨论,有意义地交流的“动”,从而真正意义上达到学习思考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学生生性好强,求知欲强,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这类疑问的解决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和新知识结构的建立,而且有新意的质疑是学生积极探索的内部动力,是学生认知水平的体现。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把握住了学生的心理,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样步步深人,既满足了学生们的心理要求,又顺水推舟达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目的,自然流畅,使学生感到这样的探究活动是自己力所能及的、自己所乐意去尝试的。
有了这些问题,学生科学课上的探究活动有了指向性,目的就变得明确了,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质疑、思维和通过交流获取科学知识的经验。科学探究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科学知识带来的乐趣。
三、适时进行科学评价,引导学生乐问
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教师就要注意适时激励,利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对那些敢于大胆提问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热情,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找出闪光点,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开展提问比赛,看哪个小组或个人提的问题多且质量高。为了激发、鼓励学生课堂提问的积极性,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也可把学生提出问题的心理体验和思考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改革单一的书面考试的评价方法,重视形成性评价,直至把提出问题纳入学生的学业评价中。教师应为每个学生建立提问记录册,由学生记录下每节课自己提问的问题与次数,再由小组长和科代表共同负责监督、考核,并根据提问的次数和提问质量进行量化考核,计入该生平时成绩。对于课堂提问次数多、质量高,且表现优秀的同学,还可给予期中、期末考试免考的特别奖励。
四、课堂中“问题导学法”的实施过策略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结合科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环节实施课堂教学的优化。师生双边活动的教学流程具体可表示如下:
1.指导课前预习: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必定和以前旧的知识有必然的联系。教师课前应将教学目标分化,布置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及突破难点、重点所必备的基础知识。留给学生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更有趣、更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应策略:①合理解剖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实际,区分难易。②正确处理课堂内外的学习,让学生课外独立探究思考,课内教师引导探究学习,教学目标难易全面得到内化。 2.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教师提出问题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实施开放性思維。通过演示、分组实验(尽可能多的分组实验)让学生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实现探究自主学习,培养能力。
相应策略:教师问题的提出要针对学生实际;问题的引入力求趣味、新奇、有针对性,能够诱导、启发、激活学生头脑中潜在的知识,使之服务于问题的解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但在“列举、演示事例”活动中,就本层次教学目标讲,主要是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因而举例必须贴近生活,生动形象,易于表象;但从整体教学考虑,举例的根本目的是要能让学生从中分析、抽象出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就这一要求讲,列举的材料又必须突出事物的相似本质,即应选择那些能最直接反映问题本质特征的例子,避免使用那些看起来生动有趣,但非本质涉及过多的例子,避免因素过于隐蔽,增加分析抽象的难度。另外,更新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是学习目标达成的有力保证。
3.点拨导学:“问题导学法”的精髓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进行自主学习。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更注重于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训练。教师导学是学习的前提。教师的导学可多样化,如:启发、讲授、自学辅导、实验探索、问题讨论等。
相应策略:教师的导学应该从导思、导议、导练入手,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提出的启发性问题不宜过于简单又不能超过学生的实际水平。问题的结论的得出是用“它的意义是什么”,还是用“它说明了什么”或“这是为什么”都值得我们反复推敲。导议的过程中应创造一种民主、合作、主动的教学关系,创设和谐、愉悦、共振的教学环境,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及时指导点拨,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并给予激励。
4.巩固应用:根据教学目标,教师课堂上要精心设计练习,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练习中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相应策略:教师要根据学生已学的知识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理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结构,达成对知识内化的转化。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科学方法的教育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结束语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时代,教师教育培养的应该是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应该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不能发现问题就根本谈不上创新,可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正是笔者希望通过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林长春. 美国科学史教育的演进及其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 , 2004,(06) .
[2] 于颖敏. 科学史教育在理科教学中的意义[J]. 石油教育 , 2001,(03) .
[3] 袁维新. 科学史教育的教学价值与教学模式[J]. 教育科学研究 , 2004,(07) .
关键词:重视;培养;发现;方法;能力
G633.98
科学教育不仅要求学生了解科学现存的样子,而且还要学习科学是如何发展成这个样子的(即科学史的教育)。科学史不仅可以向学生生动地展示科学发展的动态过程、帮助学生把握科学事业的本质特征、理解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的关系,还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不同侧面,科学的人性侧面以及科学在各种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爱因斯坦在《物理进化论》一书中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提出问题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探究中学会解决问题。
一、重视在教学引言中创设问题情境
现代研究表明:放手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比通过被动地阅读来寻找答案的策略更有效。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教学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过程,它是学生对教材的认知、理解及掌握程度的具体体现。
当学生发现并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问题时,必然会伴随着综合分析、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活动,由此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问题既是学生学习的最初动机,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牵引力,因此,在引言中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新课的引入和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对教材的处理上大胆突破课本的限制,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熟悉的事件或故事,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由趣生疑、由疑促思、由思发问,在宽松和谐的科学探究氛围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一课时,笔者先通过多媒体播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声音,请学生加以辩别,接着要求他们利用身边物体或自带器材发声,并通过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提醒学生注意发现问题。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利用这些器材都可以发声,进而提出“物体为什么会发声?”这时,有同学说:“是因为物体碰撞而产生声音的。”但很快有学生反对,指出:“橡皮筋上下弹动也可发出声音,但它并没与物体发生碰撞,所以声音不是由碰撞发出的。”同学们各抒己见,不仅在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知识,还发展了自己的思维。
二、引导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那什么是“动”呢?怎么“动”呢?笔者认为,我们所要强调的“动”一定不是光指那种课堂上满堂喝彩,学生屁股坐不住的“动”。而“动”的实质,应该更强调的是孩子们头脑的“动”,积极地思维,有效地讨论,有意义地交流的“动”,从而真正意义上达到学习思考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学生生性好强,求知欲强,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这类疑问的解决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和新知识结构的建立,而且有新意的质疑是学生积极探索的内部动力,是学生认知水平的体现。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把握住了学生的心理,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这样步步深人,既满足了学生们的心理要求,又顺水推舟达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目的,自然流畅,使学生感到这样的探究活动是自己力所能及的、自己所乐意去尝试的。
有了这些问题,学生科学课上的探究活动有了指向性,目的就变得明确了,在不知不觉中就形成了质疑、思维和通过交流获取科学知识的经验。科学探究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科学知识带来的乐趣。
三、适时进行科学评价,引导学生乐问
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教师就要注意适时激励,利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对那些敢于大胆提问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热情,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找出闪光点,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开展提问比赛,看哪个小组或个人提的问题多且质量高。为了激发、鼓励学生课堂提问的积极性,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也可把学生提出问题的心理体验和思考过程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改革单一的书面考试的评价方法,重视形成性评价,直至把提出问题纳入学生的学业评价中。教师应为每个学生建立提问记录册,由学生记录下每节课自己提问的问题与次数,再由小组长和科代表共同负责监督、考核,并根据提问的次数和提问质量进行量化考核,计入该生平时成绩。对于课堂提问次数多、质量高,且表现优秀的同学,还可给予期中、期末考试免考的特别奖励。
四、课堂中“问题导学法”的实施过策略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结合科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环节实施课堂教学的优化。师生双边活动的教学流程具体可表示如下:
1.指导课前预习: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必定和以前旧的知识有必然的联系。教师课前应将教学目标分化,布置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及突破难点、重点所必备的基础知识。留给学生更多的课堂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更有趣、更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应策略:①合理解剖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实际,区分难易。②正确处理课堂内外的学习,让学生课外独立探究思考,课内教师引导探究学习,教学目标难易全面得到内化。 2.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教师提出问题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实施开放性思維。通过演示、分组实验(尽可能多的分组实验)让学生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实现探究自主学习,培养能力。
相应策略:教师问题的提出要针对学生实际;问题的引入力求趣味、新奇、有针对性,能够诱导、启发、激活学生头脑中潜在的知识,使之服务于问题的解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但在“列举、演示事例”活动中,就本层次教学目标讲,主要是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因而举例必须贴近生活,生动形象,易于表象;但从整体教学考虑,举例的根本目的是要能让学生从中分析、抽象出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就这一要求讲,列举的材料又必须突出事物的相似本质,即应选择那些能最直接反映问题本质特征的例子,避免使用那些看起来生动有趣,但非本质涉及过多的例子,避免因素过于隐蔽,增加分析抽象的难度。另外,更新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是学习目标达成的有力保证。
3.点拨导学:“问题导学法”的精髓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进行自主学习。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更注重于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训练。教师导学是学习的前提。教师的导学可多样化,如:启发、讲授、自学辅导、实验探索、问题讨论等。
相应策略:教师的导学应该从导思、导议、导练入手,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提出的启发性问题不宜过于简单又不能超过学生的实际水平。问题的结论的得出是用“它的意义是什么”,还是用“它说明了什么”或“这是为什么”都值得我们反复推敲。导议的过程中应创造一种民主、合作、主动的教学关系,创设和谐、愉悦、共振的教学环境,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及时指导点拨,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并给予激励。
4.巩固应用:根据教学目标,教师课堂上要精心设计练习,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练习中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相应策略:教师要根据学生已学的知识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理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结构,达成对知识内化的转化。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科学方法的教育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结束语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时代,教师教育培养的应该是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应该是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不能发现问题就根本谈不上创新,可见,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正是笔者希望通过研究所要达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林长春. 美国科学史教育的演进及其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 , 2004,(06) .
[2] 于颖敏. 科学史教育在理科教学中的意义[J]. 石油教育 , 2001,(03) .
[3] 袁维新. 科学史教育的教学价值与教学模式[J]. 教育科学研究 , 200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