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常使教师陷入一种无可奈何的窘境。我们在遗憾和惋惜的同时,更有责任区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思考能力,甚至让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品格,为他们今后的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很多语文教师大胆地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笔者在探索的过程中,既走了很多弯路,也没有总结出一套系统而有效的方法,但值得庆幸的是在走弯路的过程中认识到了以下三个误区。
误区一 将阅读与应试机械结合
今天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这种时代里的人们具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想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最有效的信息,对于阅读,特别是经典阅读,很多人早已没有耐性。而学生除了要面对这一客观的时代特征之外,他们还要去承受应试带来的压力。在这两难的境遇下,学生不喜欢读书、阅读能力差其实真的不应该受到过分的指责。那如何才能在这两难的境遇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其实我们的教材编者想到了很多有效的方法,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教材编者在每册教材的后面都设计了2到3篇“名著导读”。“名著导读”自然重在“引导”,意在激发学生对这些经典的兴趣,让他们进一步深入文本。
“毁掉一本好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它纳入考试范围。”这句在网络上调侃阅读与应试关系的话说得过于绝对,作为中学生来说,他们不得不面对考试,因此,设计出能够有效地检测学生阅读过程的考题才是解决这个两难问题的关键。笔者认为,针对“名著导读”设计的考题应反映出“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引导学生规范地表达”这一动态的阅读过程。而不少的考题设计者根本没有考虑引导学生阅读这个过程,他们把教材中“名著导读”的内容当作名著的文本,针对某一部名著的一些基本信息(作品、作者、时代、主题、主要人物、主要内容、主要情节等)来设计考题。学生只要掌握了基本信息,在连书的封面颜色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能准确的答题。考题设计的思维模式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策略,既然不读文本都能准确地答题,学生自然就不读了。
如果把这种在应试背景下对阅读的极端做法概括为“不读”,那接下来要谈的第二个误区与之截然相反,是另一个极端,“必读”。
误区二 强迫性阅读
关心阅读的人,都见过各种各样的“推荐书目”,“推荐书目”主要由在某个领域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师开列出来介绍给大家的。自民国以来,许多大师所开列的“推荐书目”对我们今天的阅读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最突出的两位莫过于梁启超和鲁迅。但在今天,“推荐书目”的开列者由大师变成了传媒,甚至出现了许多炒作得更厉害的“必读书目”。
“必读书目”所针对的大多是青少年,因为市场的策划人清楚地知道如今的文化消费是由青少年主导的。不少的教师和家长对这些“必读书目”推崇备至,强迫孩子去阅读书目上的书籍。他们不去思考这些书的价值究竟几何,适不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只相信:这些书,必读。
误区三 干扰阅读视角
广义上的阅读视角等同于阅读视野,是指读者的阅读取向和阅读范围,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喜欢读哪方面的书,读了多少;狭义的阅读视角是指读者阅读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是理解文本的程度和理解文本的切入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自觉地在阅读视角上对学生进行干扰。如何让学生自由地选择阅读视角,笔者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分别作了如下尝试。
为什么“必读书目”会大行其道?归根结底的原因还在于对学生的不信任,严重低估了它们对文本的鉴别能力。作为师长,要充分地信任他们,但是信任绝非百分百的放纵和不闻不问,适度的引导是必要的。中学生的阅读经验还比较浅,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阅读取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如同一个刚学会抓东西的婴儿,他看到什么东西都会去抓,作为家长,会在满足他好奇心的同时避免他抓到脏东西和危险的东西。同样的,当一位学生在看一本宣扬暴力和血腥的漫画的时候,我们不能强迫他从此以后不准看漫画,而应把他手中的漫画换成丰子恺的《护生画集》。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广义的阅读视角只有一个前提和限制,就是文本内容要健康。
对狭义阅读视角的干扰主要体现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教师往往会非常热心地将一些结论性的、带有明显倾向性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担心学生没有这些信息就无法理解文本。这种做法,会对学生的阅读思维形成极大的干扰,也会对学生的阅读体验造成很大的伤害。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好的方法多种,但都应反映出“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引导学生规范地表达”这一动态的阅读过程。
让阅读成为中学生的一种品格这一目标犹如云雾缭绕的群山深处的一株孤松,它若隐若现、朦朦胧胧,很难一睹它的苍劲与秀美。笔者深知通往这孤松的路绝非一条笔直的大道,于是,只能义无反顾地在曲折回环的崎岖小路上不断寻觅着。
误区一 将阅读与应试机械结合
今天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这种时代里的人们具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想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最有效的信息,对于阅读,特别是经典阅读,很多人早已没有耐性。而学生除了要面对这一客观的时代特征之外,他们还要去承受应试带来的压力。在这两难的境遇下,学生不喜欢读书、阅读能力差其实真的不应该受到过分的指责。那如何才能在这两难的境遇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其实我们的教材编者想到了很多有效的方法,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教材编者在每册教材的后面都设计了2到3篇“名著导读”。“名著导读”自然重在“引导”,意在激发学生对这些经典的兴趣,让他们进一步深入文本。
“毁掉一本好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它纳入考试范围。”这句在网络上调侃阅读与应试关系的话说得过于绝对,作为中学生来说,他们不得不面对考试,因此,设计出能够有效地检测学生阅读过程的考题才是解决这个两难问题的关键。笔者认为,针对“名著导读”设计的考题应反映出“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引导学生规范地表达”这一动态的阅读过程。而不少的考题设计者根本没有考虑引导学生阅读这个过程,他们把教材中“名著导读”的内容当作名著的文本,针对某一部名著的一些基本信息(作品、作者、时代、主题、主要人物、主要内容、主要情节等)来设计考题。学生只要掌握了基本信息,在连书的封面颜色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能准确的答题。考题设计的思维模式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策略,既然不读文本都能准确地答题,学生自然就不读了。
如果把这种在应试背景下对阅读的极端做法概括为“不读”,那接下来要谈的第二个误区与之截然相反,是另一个极端,“必读”。
误区二 强迫性阅读
关心阅读的人,都见过各种各样的“推荐书目”,“推荐书目”主要由在某个领域有巨大影响力的大师开列出来介绍给大家的。自民国以来,许多大师所开列的“推荐书目”对我们今天的阅读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最突出的两位莫过于梁启超和鲁迅。但在今天,“推荐书目”的开列者由大师变成了传媒,甚至出现了许多炒作得更厉害的“必读书目”。
“必读书目”所针对的大多是青少年,因为市场的策划人清楚地知道如今的文化消费是由青少年主导的。不少的教师和家长对这些“必读书目”推崇备至,强迫孩子去阅读书目上的书籍。他们不去思考这些书的价值究竟几何,适不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只相信:这些书,必读。
误区三 干扰阅读视角
广义上的阅读视角等同于阅读视野,是指读者的阅读取向和阅读范围,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喜欢读哪方面的书,读了多少;狭义的阅读视角是指读者阅读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是理解文本的程度和理解文本的切入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自觉地在阅读视角上对学生进行干扰。如何让学生自由地选择阅读视角,笔者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分别作了如下尝试。
为什么“必读书目”会大行其道?归根结底的原因还在于对学生的不信任,严重低估了它们对文本的鉴别能力。作为师长,要充分地信任他们,但是信任绝非百分百的放纵和不闻不问,适度的引导是必要的。中学生的阅读经验还比较浅,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阅读取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如同一个刚学会抓东西的婴儿,他看到什么东西都会去抓,作为家长,会在满足他好奇心的同时避免他抓到脏东西和危险的东西。同样的,当一位学生在看一本宣扬暴力和血腥的漫画的时候,我们不能强迫他从此以后不准看漫画,而应把他手中的漫画换成丰子恺的《护生画集》。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广义的阅读视角只有一个前提和限制,就是文本内容要健康。
对狭义阅读视角的干扰主要体现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阅读文本之前,教师往往会非常热心地将一些结论性的、带有明显倾向性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担心学生没有这些信息就无法理解文本。这种做法,会对学生的阅读思维形成极大的干扰,也会对学生的阅读体验造成很大的伤害。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好的方法多种,但都应反映出“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引导学生规范地表达”这一动态的阅读过程。
让阅读成为中学生的一种品格这一目标犹如云雾缭绕的群山深处的一株孤松,它若隐若现、朦朦胧胧,很难一睹它的苍劲与秀美。笔者深知通往这孤松的路绝非一条笔直的大道,于是,只能义无反顾地在曲折回环的崎岖小路上不断寻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