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安徽的花鼓灯是一种集器乐、灯歌和舞蹈为一体的民间歌舞形式,锣鼓是其灵魂所在。著名的作曲家翟维的钢琴曲《花鼓》以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为主题,表现了人们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曲中巧妙地融入安徽方言中倚音、快速音阶下行的方式,充分体现出安徽方言中甩腔和快速的特点;《花鼓》还善于模仿“打花鼓”中锣鼓的声音和节奏音型,花鼓舞中浓郁的地方特色与许多现代歌舞的表演特色相融汇,使这首音乐作品独具民族特色。
关键词:花鼓灯;民间艺术;音乐;钢琴曲
中图分类号:J64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3-0112-04
安徽省是我国史前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淮河一带流行着一种被誉为“东方芭蕾”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叫做“花鼓灯”。花鼓灯在安徽民间歌舞艺术中占有的独特地位,使身处不同环境和不同角度的研究者们在对花鼓灯的研究中众说纷纭,而多角度的研究也使花鼓灯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宽,并促进了花鼓灯研究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一、安徽花鼓灯音乐艺术形态
1.安徽花鼓灯音乐的主体结构。安徽的花鼓灯是一种集器乐、灯歌和舞蹈为一体的民间歌舞形式,它自身有3个要素与其他类型的歌舞形式有着天壤之别。从音乐的本体形态来看主要有3个部分,即器乐演奏-花鼓灯的锣鼓、花鼓灯的后场小戏和人声合唱-花鼓灯歌。
2.花鼓灯的锣鼓音乐。无论是舞蹈还是灯歌,花鼓灯的表现形式与花鼓灯锣鼓关系十分紧密。花鼓灯锣鼓作为花鼓灯的灵魂所在,不仅能够烘托气氛,还可以带动表演者在表演中的规定动作和表演积极性,并很好地控制表演者的表演节奏和感情。花鼓灯锣鼓分为“曲牌锣鼓”和“下场锣鼓”两种。“下场锣鼓”节奏主要以2/4拍为主,常出现于表演的开头和中间,鼓点包含大收、小收、扒锣和闷锣等。
二、钢琴作品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的综合运用
《凤阳花鼓》作为安徽民歌,被瞿维先生引用作为《花鼓》的主题,表现了人民群众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其中也体现了安徽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特点。
1946年,瞿维创作了钢琴曲《花鼓》,而此时,我国正处于战争的年代,也是一个改变的年代。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给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希望,瞿维的钢琴曲《花鼓》更好地表达了解放区人民喜悦的心情。在创作这首钢琴曲时,瞿维应用了创新、借鉴和突破等创作手法。《花鼓》沿袭了民族风格的特色,促进了钢琴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从《花鼓》第一段的15-77小节来看,主要采用的曲调是民歌《凤阳花鼓》和安徽的花鼓灯形式。凤阳花鼓还有一些其它的名称,比如“双条鼓”“花鼓”“打花鼓”等,它属于民间表演艺术,是舞蹈和民间音乐的结合。凤阳县是凤阳花鼓的发源地,它分布在沿河的村庄和城镇。凤阳花鼓主要通过两个人或一个人敲鼓、击锣表现出来,一些艺人曾经把这个当作行乞的手段,所以凤阳花鼓广为流传。1978年以来,凤阳花鼓不仅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也在内容上发生了变化。凤阳人以凤阳花鼓为娱乐的工具,大家都很喜爱花鼓的演唱,不管是农村人办婚礼还是城市人办婚礼,凤阳人都会进行凤阳花鼓的表演,以表达人们的喜悦心情。就演唱、花势、舞步和打法而言,花鼓引进了一些现代歌舞的元素,同时还伴有地方特色,形式也多种多样。
(一)《花鼓》与地方方言
语言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方言,它作为地域性语言文化的变体,也成为两个不同地区相互区别的重要文化因素。“安徽方言”是各种不同方言杂糅在一起的一种复杂的语言系统,它既包括官话方言也包括非官话方言。官话方言主要以江淮官话和中原官话为主,江淮官话主要集中在江淮一带及长江的南部地区,而中原官话则集中在淮南和淮北的一些城市;非官话方言主要包含吴语、赣语和徽语,吴语主要集中于黄山周边地区及河流的南段城市,赣语则分布于沿江城市及大别山区的南部地区,而徽语则集中在徽州府地区及黄山南部山区。另外,由于近百年以来南方的客家人大规模地向安徽南部迁徙,从而形成了客家话。有很多模仿安徽人说话方式的痕迹存在于《花鼓》中,比如倚音、快速音阶下行等,能够充分地显示出安徽方言中甩腔和快速的特点。
谱例1
该谱例的3、4、5小节中,右手的音符很密集,速度也比较快,左右手的音符全部呈下行,充分地体现出了安徽方言声调向下、语速快、直的特點。
谱例2:
上图中的第4小节,左手谱例中有一个前倚音,这个前倚音则代表了安徽方言中的甩腔特点。
(二)《花鼓》与民间器乐
我国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乐器,可以追溯到很远的历史,并闻名于全世界,从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器乐曲上,瞿维先生得到很多的借鉴,所以才创造了表现手法多样的花鼓,并且拓展了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空间,给中国钢琴的本土化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瞿维的《花鼓》对打击乐的模仿的大量运用,使人们生活中热闹和喜庆的场面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谱例3:
谱例4:
前14小节是作品的序奏,主要是对“打花鼓”中锣鼓的声音和节奏音型的模仿,喧闹的锣鼓声随之而来,出现了载歌载舞的场面。
(三)《花鼓》与民间舞蹈
传言在明朝初期就发现了淮北花鼓,然而书面记载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淮北花鼓戏的发展得益于安徽淮北地区民间的歌舞。因为它产生于淮北地区,表演过程中男演员身背花鼓,花鼓也是主要的伴奏乐曲,这也是淮北花鼓戏的由来。在安徽还有另外一种受人欢迎的花鼓舞,它有好几种叫法,“双条鼓”“花鼓小锣”“凤阳花鼓”。花鼓的外观较小巧,鼓面直径较小,约3寸,有两根鼓条,约1尺5寸,较细。“双条鼓”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演员们一手拿鼓,另外那只手拿着两根鼓条同时敲击鼓。从花势、打法和舞步上来看,凤阳花鼓延续了安徽的地方特色,而且还融汇了许多现代歌舞的表演特色,在形式和气氛方面比较欢快活泼,同时还伴有新形式舞蹈的出现,名声也越来越响。 三、钢琴曲《花鼓》演奏分析
“音乐艺术无法脱离音乐表演而单独存在,即使它的文化精神和内涵多么深刻,音乐作品多么的优美动人,都有赖于音乐表演来体现其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正因为如此,音乐表演艺术被誉为音乐作品的再创造或二度创作。”表演者要严格地以第一创作为基础,并将自己的艺术修养、个人技艺与作品内涵和音乐表现力相结合,更好地提升音乐作品的艺术感。瞿维先生的作品《花鼓》虽然篇幅不长,结构也相对简单,但是却很难将作品所带有的神韵惟妙惟肖的演绎出来,从而更好地塑造音乐形象,并表现出作曲者准确的创作意图。著名的作曲家黎海英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在乐器中,虽然钢琴音色相对单一,但是可以通过不同的触键方式、使用不同的踏板、不同的演奏方法以及对音量和音区的对比使钢琴发出不同的音色从而带给人们联想。”良好的钢琴演奏能够使其音色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的形象与内涵,而触键方法的多样化也形成了钢琴音色的多样性。著名作曲家瞿维先生的作品《花鼓》中富含了较多的舞蹈性和歌唱性,所以为了使其音乐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就需要更丰富、更具控制力、更细腻的方法进行演奏。
《花鼓》的引子(1-14小节)和主题(15-77小节,主题的反复变化和后奏体现在39-77小节),这两个部分的音乐风格非常热情奔放,就需要用比较活泼的速度并采用Allegro来进行演奏。在引子部分中,双音部分作为锣鼓声的模仿,需要用断奏的方式演奏,来体现曲调中跳跃和欢快的氛围,而象征远距离的双音部分则要求其音色必须明亮和清晰,需要手指敏捷地触键。手指需要有弹性地在手掌的控制下进行触键,在双音落下之时需要快速地弹起。在对这一部分进行演奏时,必须由双手来完成重复的双音部分,并调动手臂在弹奏时的积极性,右手在下,左手在上,由强到弱,将力量集中于第2小节、第4小节和第6小节的第二拍中有重音的和弦部分,来调动开场音乐的气氛。
谱例5:
谱例6:
曲子于第140小节进入尾声,每一个左手小节的八分音符都要加重力量弹奏出保持音。从第147到第149小节,两个标注在高音谱号的音符必须全部用左手将右手跨过来进行弹奏,同时,在弹奏这两个音符时必须加踏板。这一段在弹奏时手指力量需要加强,放松臂腕,速度需要加快,使整个曲子在一片热闹欢腾的锣鼓气氛中结束。
四、钢琴曲《花鼓》作品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著名作曲家瞿维先生的音乐作品《花鼓》非常具有民族代表性,他将该作品与西方作曲的技法相结合,体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格,也集中体现了他纯熟的艺术造诣。钢琴曲《花鼓》的创作对于研究与传承安徽花鼓灯文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及应用价值。
(一)充分反应了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特性
瞿维先生的钢琴音乐作品《花鼓》中民族音乐的风格非常浓郁,其特性客观地反映出民族音乐的多样化。而在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轨迹中有这样一首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是其他所有作品都无法与之相较的。把这个作品与传统花鼓灯艺术相结合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很好地了解作品的民族音乐特性。分析与探究瞿维先生的音乐作品《花鼓》对于我们现阶段及将来的音乐学习和音乐研究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对我国民族钢琴音乐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瞿维先生于40年代末创作出的音乐作品《花鼓》的音乐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融合了西方20世纪的作曲技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该作品立足于民族文化、民族建设和民族精神,坚持“中西结合”的创作方针,从国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中汲取养分,从而更深刻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精髓,将现代性与民族性结合起来,创作有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并非将民歌的声织体与旋律进行简单的搭配,而是在创作过程中重视音乐作品的内涵,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本质。同时,在创作手法上,作曲家在音乐作品中融入了更多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充分地显示出了作曲家对中华民族的深刻情感及民族神韵。如今,中国风的音乐作品将继续发扬传统的中国民族文化,而音乐作品的民族化也逐渐从初级阶段向新的发展阶段迈进。《花鼓》这首充满民族风情的音乐作品包含着丰富的音乐形式、内容以及民族特色,它对我国钢琴曲的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对当代钢琴演奏及教学的启示作用
瞿维先生的音乐作品《花鼓》中音乐形象非常鲜明,创作技巧也非常独到,无论在钢琴的弹奏和驾驭方面,还是对民族特色的表现上都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瞿维先生利用钢琴的弹奏和音色的特点,运用各种弹奏技巧模仿着热闹欢腾、锣鼓喧天的场面,并利用音响效果将这种气氛发挥到极致。这个钢琴作品不僅为我国民族钢琴曲的发展开拓了更宽广的新领域,而且为我国的民族音乐的创作以及民间音乐艺术形态的创新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辕.安徽花鼓灯艺术的发展轨迹与传承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
〔2〕林月娴.天皇花鼓的发展轨迹与艺术形态[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04):137-143.
〔3〕陈辉.凤阳花鼓在台州的传播与衍变[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3,11(01):39-43.
〔4〕陈菁.安徽花鼓灯的艺术特征及其传承与保护途径[J].艺术百家,2011,(06):201-203.
〔5〕赵佳.安徽花鼓灯的艺术魅力初探[J].民族艺术研究,2011,24(05):20-25.
〔6〕孙大军.论安徽花鼓灯的艺术构成及其审美文化特征[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6(06):114-117.
〔7〕王乐乐.琴键上敲响的“花鼓”——瞿维《花鼓》与崔世光《花鼓》在演奏艺术上的对比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8〕华茂.析钢琴曲《花鼓》[J].电影评介,2010,(02):88.
〔9〕于倩.钢琴曲《花鼓》的创作特点分析[J].科技信息,2008,(20):521.
〔10〕李祝萍.节奏的渐变——《花鼓》附属部分节奏形态分析[J].黄河之声,2011,(22):54-55.
〔11〕王志民.齐鲁文化概说[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王文江)
关键词:花鼓灯;民间艺术;音乐;钢琴曲
中图分类号:J64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3-0112-04
安徽省是我国史前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淮河一带流行着一种被誉为“东方芭蕾”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叫做“花鼓灯”。花鼓灯在安徽民间歌舞艺术中占有的独特地位,使身处不同环境和不同角度的研究者们在对花鼓灯的研究中众说纷纭,而多角度的研究也使花鼓灯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宽,并促进了花鼓灯研究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一、安徽花鼓灯音乐艺术形态
1.安徽花鼓灯音乐的主体结构。安徽的花鼓灯是一种集器乐、灯歌和舞蹈为一体的民间歌舞形式,它自身有3个要素与其他类型的歌舞形式有着天壤之别。从音乐的本体形态来看主要有3个部分,即器乐演奏-花鼓灯的锣鼓、花鼓灯的后场小戏和人声合唱-花鼓灯歌。
2.花鼓灯的锣鼓音乐。无论是舞蹈还是灯歌,花鼓灯的表现形式与花鼓灯锣鼓关系十分紧密。花鼓灯锣鼓作为花鼓灯的灵魂所在,不仅能够烘托气氛,还可以带动表演者在表演中的规定动作和表演积极性,并很好地控制表演者的表演节奏和感情。花鼓灯锣鼓分为“曲牌锣鼓”和“下场锣鼓”两种。“下场锣鼓”节奏主要以2/4拍为主,常出现于表演的开头和中间,鼓点包含大收、小收、扒锣和闷锣等。
二、钢琴作品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的综合运用
《凤阳花鼓》作为安徽民歌,被瞿维先生引用作为《花鼓》的主题,表现了人民群众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其中也体现了安徽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特点。
1946年,瞿维创作了钢琴曲《花鼓》,而此时,我国正处于战争的年代,也是一个改变的年代。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给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希望,瞿维的钢琴曲《花鼓》更好地表达了解放区人民喜悦的心情。在创作这首钢琴曲时,瞿维应用了创新、借鉴和突破等创作手法。《花鼓》沿袭了民族风格的特色,促进了钢琴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从《花鼓》第一段的15-77小节来看,主要采用的曲调是民歌《凤阳花鼓》和安徽的花鼓灯形式。凤阳花鼓还有一些其它的名称,比如“双条鼓”“花鼓”“打花鼓”等,它属于民间表演艺术,是舞蹈和民间音乐的结合。凤阳县是凤阳花鼓的发源地,它分布在沿河的村庄和城镇。凤阳花鼓主要通过两个人或一个人敲鼓、击锣表现出来,一些艺人曾经把这个当作行乞的手段,所以凤阳花鼓广为流传。1978年以来,凤阳花鼓不仅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也在内容上发生了变化。凤阳人以凤阳花鼓为娱乐的工具,大家都很喜爱花鼓的演唱,不管是农村人办婚礼还是城市人办婚礼,凤阳人都会进行凤阳花鼓的表演,以表达人们的喜悦心情。就演唱、花势、舞步和打法而言,花鼓引进了一些现代歌舞的元素,同时还伴有地方特色,形式也多种多样。
(一)《花鼓》与地方方言
语言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方言,它作为地域性语言文化的变体,也成为两个不同地区相互区别的重要文化因素。“安徽方言”是各种不同方言杂糅在一起的一种复杂的语言系统,它既包括官话方言也包括非官话方言。官话方言主要以江淮官话和中原官话为主,江淮官话主要集中在江淮一带及长江的南部地区,而中原官话则集中在淮南和淮北的一些城市;非官话方言主要包含吴语、赣语和徽语,吴语主要集中于黄山周边地区及河流的南段城市,赣语则分布于沿江城市及大别山区的南部地区,而徽语则集中在徽州府地区及黄山南部山区。另外,由于近百年以来南方的客家人大规模地向安徽南部迁徙,从而形成了客家话。有很多模仿安徽人说话方式的痕迹存在于《花鼓》中,比如倚音、快速音阶下行等,能够充分地显示出安徽方言中甩腔和快速的特点。
谱例1
该谱例的3、4、5小节中,右手的音符很密集,速度也比较快,左右手的音符全部呈下行,充分地体现出了安徽方言声调向下、语速快、直的特點。
谱例2:
上图中的第4小节,左手谱例中有一个前倚音,这个前倚音则代表了安徽方言中的甩腔特点。
(二)《花鼓》与民间器乐
我国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乐器,可以追溯到很远的历史,并闻名于全世界,从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器乐曲上,瞿维先生得到很多的借鉴,所以才创造了表现手法多样的花鼓,并且拓展了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空间,给中国钢琴的本土化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瞿维的《花鼓》对打击乐的模仿的大量运用,使人们生活中热闹和喜庆的场面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谱例3:
谱例4:
前14小节是作品的序奏,主要是对“打花鼓”中锣鼓的声音和节奏音型的模仿,喧闹的锣鼓声随之而来,出现了载歌载舞的场面。
(三)《花鼓》与民间舞蹈
传言在明朝初期就发现了淮北花鼓,然而书面记载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淮北花鼓戏的发展得益于安徽淮北地区民间的歌舞。因为它产生于淮北地区,表演过程中男演员身背花鼓,花鼓也是主要的伴奏乐曲,这也是淮北花鼓戏的由来。在安徽还有另外一种受人欢迎的花鼓舞,它有好几种叫法,“双条鼓”“花鼓小锣”“凤阳花鼓”。花鼓的外观较小巧,鼓面直径较小,约3寸,有两根鼓条,约1尺5寸,较细。“双条鼓”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演员们一手拿鼓,另外那只手拿着两根鼓条同时敲击鼓。从花势、打法和舞步上来看,凤阳花鼓延续了安徽的地方特色,而且还融汇了许多现代歌舞的表演特色,在形式和气氛方面比较欢快活泼,同时还伴有新形式舞蹈的出现,名声也越来越响。 三、钢琴曲《花鼓》演奏分析
“音乐艺术无法脱离音乐表演而单独存在,即使它的文化精神和内涵多么深刻,音乐作品多么的优美动人,都有赖于音乐表演来体现其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正因为如此,音乐表演艺术被誉为音乐作品的再创造或二度创作。”表演者要严格地以第一创作为基础,并将自己的艺术修养、个人技艺与作品内涵和音乐表现力相结合,更好地提升音乐作品的艺术感。瞿维先生的作品《花鼓》虽然篇幅不长,结构也相对简单,但是却很难将作品所带有的神韵惟妙惟肖的演绎出来,从而更好地塑造音乐形象,并表现出作曲者准确的创作意图。著名的作曲家黎海英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在乐器中,虽然钢琴音色相对单一,但是可以通过不同的触键方式、使用不同的踏板、不同的演奏方法以及对音量和音区的对比使钢琴发出不同的音色从而带给人们联想。”良好的钢琴演奏能够使其音色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的形象与内涵,而触键方法的多样化也形成了钢琴音色的多样性。著名作曲家瞿维先生的作品《花鼓》中富含了较多的舞蹈性和歌唱性,所以为了使其音乐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就需要更丰富、更具控制力、更细腻的方法进行演奏。
《花鼓》的引子(1-14小节)和主题(15-77小节,主题的反复变化和后奏体现在39-77小节),这两个部分的音乐风格非常热情奔放,就需要用比较活泼的速度并采用Allegro来进行演奏。在引子部分中,双音部分作为锣鼓声的模仿,需要用断奏的方式演奏,来体现曲调中跳跃和欢快的氛围,而象征远距离的双音部分则要求其音色必须明亮和清晰,需要手指敏捷地触键。手指需要有弹性地在手掌的控制下进行触键,在双音落下之时需要快速地弹起。在对这一部分进行演奏时,必须由双手来完成重复的双音部分,并调动手臂在弹奏时的积极性,右手在下,左手在上,由强到弱,将力量集中于第2小节、第4小节和第6小节的第二拍中有重音的和弦部分,来调动开场音乐的气氛。
谱例5:
谱例6:
曲子于第140小节进入尾声,每一个左手小节的八分音符都要加重力量弹奏出保持音。从第147到第149小节,两个标注在高音谱号的音符必须全部用左手将右手跨过来进行弹奏,同时,在弹奏这两个音符时必须加踏板。这一段在弹奏时手指力量需要加强,放松臂腕,速度需要加快,使整个曲子在一片热闹欢腾的锣鼓气氛中结束。
四、钢琴曲《花鼓》作品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著名作曲家瞿维先生的音乐作品《花鼓》非常具有民族代表性,他将该作品与西方作曲的技法相结合,体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格,也集中体现了他纯熟的艺术造诣。钢琴曲《花鼓》的创作对于研究与传承安徽花鼓灯文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及应用价值。
(一)充分反应了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特性
瞿维先生的钢琴音乐作品《花鼓》中民族音乐的风格非常浓郁,其特性客观地反映出民族音乐的多样化。而在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轨迹中有这样一首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是其他所有作品都无法与之相较的。把这个作品与传统花鼓灯艺术相结合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很好地了解作品的民族音乐特性。分析与探究瞿维先生的音乐作品《花鼓》对于我们现阶段及将来的音乐学习和音乐研究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对我国民族钢琴音乐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瞿维先生于40年代末创作出的音乐作品《花鼓》的音乐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融合了西方20世纪的作曲技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该作品立足于民族文化、民族建设和民族精神,坚持“中西结合”的创作方针,从国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中汲取养分,从而更深刻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精髓,将现代性与民族性结合起来,创作有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并非将民歌的声织体与旋律进行简单的搭配,而是在创作过程中重视音乐作品的内涵,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本质。同时,在创作手法上,作曲家在音乐作品中融入了更多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充分地显示出了作曲家对中华民族的深刻情感及民族神韵。如今,中国风的音乐作品将继续发扬传统的中国民族文化,而音乐作品的民族化也逐渐从初级阶段向新的发展阶段迈进。《花鼓》这首充满民族风情的音乐作品包含着丰富的音乐形式、内容以及民族特色,它对我国钢琴曲的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对当代钢琴演奏及教学的启示作用
瞿维先生的音乐作品《花鼓》中音乐形象非常鲜明,创作技巧也非常独到,无论在钢琴的弹奏和驾驭方面,还是对民族特色的表现上都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瞿维先生利用钢琴的弹奏和音色的特点,运用各种弹奏技巧模仿着热闹欢腾、锣鼓喧天的场面,并利用音响效果将这种气氛发挥到极致。这个钢琴作品不僅为我国民族钢琴曲的发展开拓了更宽广的新领域,而且为我国的民族音乐的创作以及民间音乐艺术形态的创新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辕.安徽花鼓灯艺术的发展轨迹与传承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
〔2〕林月娴.天皇花鼓的发展轨迹与艺术形态[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04):137-143.
〔3〕陈辉.凤阳花鼓在台州的传播与衍变[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3,11(01):39-43.
〔4〕陈菁.安徽花鼓灯的艺术特征及其传承与保护途径[J].艺术百家,2011,(06):201-203.
〔5〕赵佳.安徽花鼓灯的艺术魅力初探[J].民族艺术研究,2011,24(05):20-25.
〔6〕孙大军.论安徽花鼓灯的艺术构成及其审美文化特征[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6(06):114-117.
〔7〕王乐乐.琴键上敲响的“花鼓”——瞿维《花鼓》与崔世光《花鼓》在演奏艺术上的对比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8〕华茂.析钢琴曲《花鼓》[J].电影评介,2010,(02):88.
〔9〕于倩.钢琴曲《花鼓》的创作特点分析[J].科技信息,2008,(20):521.
〔10〕李祝萍.节奏的渐变——《花鼓》附属部分节奏形态分析[J].黄河之声,2011,(22):54-55.
〔11〕王志民.齐鲁文化概说[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