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花鼓灯民间音乐艺术形态研究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l98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安徽的花鼓灯是一种集器乐、灯歌和舞蹈为一体的民间歌舞形式,锣鼓是其灵魂所在。著名的作曲家翟维的钢琴曲《花鼓》以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为主题,表现了人们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曲中巧妙地融入安徽方言中倚音、快速音阶下行的方式,充分体现出安徽方言中甩腔和快速的特点;《花鼓》还善于模仿“打花鼓”中锣鼓的声音和节奏音型,花鼓舞中浓郁的地方特色与许多现代歌舞的表演特色相融汇,使这首音乐作品独具民族特色。
  关键词:花鼓灯;民间艺术;音乐;钢琴曲
  中图分类号:J64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3-0112-04
  安徽省是我国史前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淮河一带流行着一种被誉为“东方芭蕾”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叫做“花鼓灯”。花鼓灯在安徽民间歌舞艺术中占有的独特地位,使身处不同环境和不同角度的研究者们在对花鼓灯的研究中众说纷纭,而多角度的研究也使花鼓灯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宽,并促进了花鼓灯研究向更深入的方向发展。
  一、安徽花鼓灯音乐艺术形态
  1.安徽花鼓灯音乐的主体结构。安徽的花鼓灯是一种集器乐、灯歌和舞蹈为一体的民间歌舞形式,它自身有3个要素与其他类型的歌舞形式有着天壤之别。从音乐的本体形态来看主要有3个部分,即器乐演奏-花鼓灯的锣鼓、花鼓灯的后场小戏和人声合唱-花鼓灯歌。
  2.花鼓灯的锣鼓音乐。无论是舞蹈还是灯歌,花鼓灯的表现形式与花鼓灯锣鼓关系十分紧密。花鼓灯锣鼓作为花鼓灯的灵魂所在,不仅能够烘托气氛,还可以带动表演者在表演中的规定动作和表演积极性,并很好地控制表演者的表演节奏和感情。花鼓灯锣鼓分为“曲牌锣鼓”和“下场锣鼓”两种。“下场锣鼓”节奏主要以2/4拍为主,常出现于表演的开头和中间,鼓点包含大收、小收、扒锣和闷锣等。
  二、钢琴作品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的综合运用
  《凤阳花鼓》作为安徽民歌,被瞿维先生引用作为《花鼓》的主题,表现了人民群众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场面,其中也体现了安徽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的特点。
  1946年,瞿维创作了钢琴曲《花鼓》,而此时,我国正处于战争的年代,也是一个改变的年代。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给中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希望,瞿维的钢琴曲《花鼓》更好地表达了解放区人民喜悦的心情。在创作这首钢琴曲时,瞿维应用了创新、借鉴和突破等创作手法。《花鼓》沿袭了民族风格的特色,促进了钢琴音乐的进一步发展。从《花鼓》第一段的15-77小节来看,主要采用的曲调是民歌《凤阳花鼓》和安徽的花鼓灯形式。凤阳花鼓还有一些其它的名称,比如“双条鼓”“花鼓”“打花鼓”等,它属于民间表演艺术,是舞蹈和民间音乐的结合。凤阳县是凤阳花鼓的发源地,它分布在沿河的村庄和城镇。凤阳花鼓主要通过两个人或一个人敲鼓、击锣表现出来,一些艺人曾经把这个当作行乞的手段,所以凤阳花鼓广为流传。1978年以来,凤阳花鼓不仅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也在内容上发生了变化。凤阳人以凤阳花鼓为娱乐的工具,大家都很喜爱花鼓的演唱,不管是农村人办婚礼还是城市人办婚礼,凤阳人都会进行凤阳花鼓的表演,以表达人们的喜悦心情。就演唱、花势、舞步和打法而言,花鼓引进了一些现代歌舞的元素,同时还伴有地方特色,形式也多种多样。
  (一)《花鼓》与地方方言
  语言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方言,它作为地域性语言文化的变体,也成为两个不同地区相互区别的重要文化因素。“安徽方言”是各种不同方言杂糅在一起的一种复杂的语言系统,它既包括官话方言也包括非官话方言。官话方言主要以江淮官话和中原官话为主,江淮官话主要集中在江淮一带及长江的南部地区,而中原官话则集中在淮南和淮北的一些城市;非官话方言主要包含吴语、赣语和徽语,吴语主要集中于黄山周边地区及河流的南段城市,赣语则分布于沿江城市及大别山区的南部地区,而徽语则集中在徽州府地区及黄山南部山区。另外,由于近百年以来南方的客家人大规模地向安徽南部迁徙,从而形成了客家话。有很多模仿安徽人说话方式的痕迹存在于《花鼓》中,比如倚音、快速音阶下行等,能够充分地显示出安徽方言中甩腔和快速的特点。
  谱例1
  该谱例的3、4、5小节中,右手的音符很密集,速度也比较快,左右手的音符全部呈下行,充分地体现出了安徽方言声调向下、语速快、直的特點。
  谱例2:
  上图中的第4小节,左手谱例中有一个前倚音,这个前倚音则代表了安徽方言中的甩腔特点。
  (二)《花鼓》与民间器乐
  我国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乐器,可以追溯到很远的历史,并闻名于全世界,从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器乐曲上,瞿维先生得到很多的借鉴,所以才创造了表现手法多样的花鼓,并且拓展了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空间,给中国钢琴的本土化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瞿维的《花鼓》对打击乐的模仿的大量运用,使人们生活中热闹和喜庆的场面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谱例3:
  谱例4:
  前14小节是作品的序奏,主要是对“打花鼓”中锣鼓的声音和节奏音型的模仿,喧闹的锣鼓声随之而来,出现了载歌载舞的场面。
  (三)《花鼓》与民间舞蹈
  传言在明朝初期就发现了淮北花鼓,然而书面记载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淮北花鼓戏的发展得益于安徽淮北地区民间的歌舞。因为它产生于淮北地区,表演过程中男演员身背花鼓,花鼓也是主要的伴奏乐曲,这也是淮北花鼓戏的由来。在安徽还有另外一种受人欢迎的花鼓舞,它有好几种叫法,“双条鼓”“花鼓小锣”“凤阳花鼓”。花鼓的外观较小巧,鼓面直径较小,约3寸,有两根鼓条,约1尺5寸,较细。“双条鼓”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演员们一手拿鼓,另外那只手拿着两根鼓条同时敲击鼓。从花势、打法和舞步上来看,凤阳花鼓延续了安徽的地方特色,而且还融汇了许多现代歌舞的表演特色,在形式和气氛方面比较欢快活泼,同时还伴有新形式舞蹈的出现,名声也越来越响。   三、钢琴曲《花鼓》演奏分析
  “音乐艺术无法脱离音乐表演而单独存在,即使它的文化精神和内涵多么深刻,音乐作品多么的优美动人,都有赖于音乐表演来体现其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正因为如此,音乐表演艺术被誉为音乐作品的再创造或二度创作。”表演者要严格地以第一创作为基础,并将自己的艺术修养、个人技艺与作品内涵和音乐表现力相结合,更好地提升音乐作品的艺术感。瞿维先生的作品《花鼓》虽然篇幅不长,结构也相对简单,但是却很难将作品所带有的神韵惟妙惟肖的演绎出来,从而更好地塑造音乐形象,并表现出作曲者准确的创作意图。著名的作曲家黎海英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在乐器中,虽然钢琴音色相对单一,但是可以通过不同的触键方式、使用不同的踏板、不同的演奏方法以及对音量和音区的对比使钢琴发出不同的音色从而带给人们联想。”良好的钢琴演奏能够使其音色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的形象与内涵,而触键方法的多样化也形成了钢琴音色的多样性。著名作曲家瞿维先生的作品《花鼓》中富含了较多的舞蹈性和歌唱性,所以为了使其音乐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就需要更丰富、更具控制力、更细腻的方法进行演奏。
  《花鼓》的引子(1-14小节)和主题(15-77小节,主题的反复变化和后奏体现在39-77小节),这两个部分的音乐风格非常热情奔放,就需要用比较活泼的速度并采用Allegro来进行演奏。在引子部分中,双音部分作为锣鼓声的模仿,需要用断奏的方式演奏,来体现曲调中跳跃和欢快的氛围,而象征远距离的双音部分则要求其音色必须明亮和清晰,需要手指敏捷地触键。手指需要有弹性地在手掌的控制下进行触键,在双音落下之时需要快速地弹起。在对这一部分进行演奏时,必须由双手来完成重复的双音部分,并调动手臂在弹奏时的积极性,右手在下,左手在上,由强到弱,将力量集中于第2小节、第4小节和第6小节的第二拍中有重音的和弦部分,来调动开场音乐的气氛。
  谱例5:
  谱例6:
  曲子于第140小节进入尾声,每一个左手小节的八分音符都要加重力量弹奏出保持音。从第147到第149小节,两个标注在高音谱号的音符必须全部用左手将右手跨过来进行弹奏,同时,在弹奏这两个音符时必须加踏板。这一段在弹奏时手指力量需要加强,放松臂腕,速度需要加快,使整个曲子在一片热闹欢腾的锣鼓气氛中结束。
  四、钢琴曲《花鼓》作品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应用价值
  著名作曲家瞿维先生的音乐作品《花鼓》非常具有民族代表性,他将该作品与西方作曲的技法相结合,体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格,也集中体现了他纯熟的艺术造诣。钢琴曲《花鼓》的创作对于研究与传承安徽花鼓灯文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及应用价值。
  (一)充分反应了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特性
  瞿维先生的钢琴音乐作品《花鼓》中民族音乐的风格非常浓郁,其特性客观地反映出民族音乐的多样化。而在我国钢琴艺术发展的轨迹中有这样一首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是其他所有作品都无法与之相较的。把这个作品与传统花鼓灯艺术相结合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很好地了解作品的民族音乐特性。分析与探究瞿维先生的音乐作品《花鼓》对于我们现阶段及将来的音乐学习和音乐研究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对我国民族钢琴音乐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瞿维先生于40年代末创作出的音乐作品《花鼓》的音乐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融合了西方20世纪的作曲技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该作品立足于民族文化、民族建设和民族精神,坚持“中西结合”的创作方针,从国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中汲取养分,从而更深刻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精髓,将现代性与民族性结合起来,创作有中国特色的钢琴作品。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并非将民歌的声织体与旋律进行简单的搭配,而是在创作过程中重视音乐作品的内涵,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本质。同时,在创作手法上,作曲家在音乐作品中融入了更多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充分地显示出了作曲家对中华民族的深刻情感及民族神韵。如今,中国风的音乐作品将继续发扬传统的中国民族文化,而音乐作品的民族化也逐渐从初级阶段向新的发展阶段迈进。《花鼓》这首充满民族风情的音乐作品包含着丰富的音乐形式、内容以及民族特色,它对我国钢琴曲的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对当代钢琴演奏及教学的启示作用
  瞿维先生的音乐作品《花鼓》中音乐形象非常鲜明,创作技巧也非常独到,无论在钢琴的弹奏和驾驭方面,还是对民族特色的表现上都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瞿维先生利用钢琴的弹奏和音色的特点,运用各种弹奏技巧模仿着热闹欢腾、锣鼓喧天的场面,并利用音响效果将这种气氛发挥到极致。这个钢琴作品不僅为我国民族钢琴曲的发展开拓了更宽广的新领域,而且为我国的民族音乐的创作以及民间音乐艺术形态的创新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辕.安徽花鼓灯艺术的发展轨迹与传承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
  〔2〕林月娴.天皇花鼓的发展轨迹与艺术形态[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04):137-143.
  〔3〕陈辉.凤阳花鼓在台州的传播与衍变[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3,11(01):39-43.
  〔4〕陈菁.安徽花鼓灯的艺术特征及其传承与保护途径[J].艺术百家,2011,(06):201-203.
  〔5〕赵佳.安徽花鼓灯的艺术魅力初探[J].民族艺术研究,2011,24(05):20-25.
  〔6〕孙大军.论安徽花鼓灯的艺术构成及其审美文化特征[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6(06):114-117.
  〔7〕王乐乐.琴键上敲响的“花鼓”——瞿维《花鼓》与崔世光《花鼓》在演奏艺术上的对比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8〕华茂.析钢琴曲《花鼓》[J].电影评介,2010,(02):88.
  〔9〕于倩.钢琴曲《花鼓》的创作特点分析[J].科技信息,2008,(20):521.
  〔10〕李祝萍.节奏的渐变——《花鼓》附属部分节奏形态分析[J].黄河之声,2011,(22):54-55.
  〔11〕王志民.齐鲁文化概说[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王文江)
其他文献
摘 要: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一家服务于农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自成立以来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到来以及国际宏观局势的多变,农发行在根基尚不稳固的情况下,面临着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威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结合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现状,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历史演绎、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针对改行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进行研究,提出几点相对
期刊
摘 要:西安与中亚五国的文化既有许多共通的东西,也有很多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一些中亚留学生在社会生活、学业及人际交往等方面文化不适问题,为此,学校管理者、教师要对跨文化适应理论有足够的重视和了解,创造更多中外学生交流的机会,开设短期文化培训课程,在汉文化的熏陶中培养学习兴趣;完善教学设施,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学沟通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中亚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留学生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新文化,帮
期刊
摘 要:“软实力”一词,是上个世纪90年代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这一概念一经出现,便在国际关系领域流行起来,现如今“软实力”也已经成为国际交流中重要的一环。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国际实力显著提升,在持续巩固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提升自身软实力。近年来,中国积极投身文化外交事业,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中国政府部门在全球广泛设立了推广汉语以及中国文化的孔子学院。本篇论文中,通过介绍软实力的
期刊
摘 要:由黄霖、李桂奎等共同撰著的《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三维论》是一部中国本土特色小说叙事理论研究的典范之作。该学术著作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立足于中国古代小说的文本元典;二是立足于中国古代小说文本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三是“时间”“空间”及“节奏”三大范畴理论体系的建构;四是理论体系构成要素的逻辑关联与系统分析。该著作不仅显示了中国叙事学研究的重要成绩,更对如何构建中国本土叙事学理论具有方法论的指导和学术
期刊
摘 要: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呼伦贝尔学院文学院将应用型转变的切入点锁定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上。三年来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两个:一是对“实践教学”内涵的理解依然比较含混;二是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亟待提升。本论文拟就以上两个问题做详细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能力;汉语言文学专业;呼伦贝尔学院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其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中,为企业发展提供财务信息支持,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然而受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不足、企业内部管理模式落后、财务工作质量不高等因素的影响,管理会计的预期职能难以实现。本文分析了天光半导体公司管理会计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建议,以服务于同行。   关键词:企业应用;管理会计;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东南沿海属于较发达地区,但仍存在较多贫困地区,本文选取福建省23个省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生产生活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水平”等四个方面构建了福建省贫困县扶贫开发绩效评价体系,并确定各评价指标之间的权重,提出多措并举,推进贫困县居民增收;加快产业布局,构建发展基础;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民生事业;加强监管,促进脱贫与环保协调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东南沿海
期刊
摘 要:智慧课堂是近年来信息化教育研究的热点,是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已悄悄渗入环境设计专业教学领域。《透视与制图》课程教学开展智慧课堂具有必要性和实施可行性,但需加强对学生线上学习的监管,从学生角度出发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以有助于培养行动力强、思维品质优、创造潜能深的智慧型人才。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透视与制
期刊
摘 要: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和“乡村振兴”国家双重重要战略下,如何把二者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良好运作机制,无疑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的创新创业项目“何锄分享农业项目”的成功实施可以看出,大学生完全可以以自身的智慧和能力成为乡村经济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人才支撑。  关键词:大学生;创
期刊
摘 要:英国作家乔纳森·拉班将城市分为两个部分——坚硬的城市和柔软的城市。坚硬的城市是指耸立于街上的建筑。而柔软的城市则是人们的行为和人们心中的想法。人们在塑造城市形象的时候,往往关注建筑样式的美感度和设施的功能性,而没有意识到在人们在城市里面所做的生活实践所形成的柔软部分。本文主要从“柔软的城市”角度里探索设计城市形象的新方式。  关键词:空间;柔软的城市;莱姆街  中图分类号:D669.3 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