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三数学的复习效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rar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提高初三数学的复习效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的做法是:抓好章节复习,注重知识的转化;复习中要注重例题的讲解和学生解题思路的培养。同时,要注重习题归类的引导。
  【关键词】初三数学 提高 复习效率
  当今为了实施素质教育,教育体制在不断进行改革,这一切都是为之服务的。在变革中最大的是由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向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转变。这就对初三数学的复习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如何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搞好初三数学的复习工作,是每一位初三数学教师一直研究的重要课题。
  初中数学总复习并不是对以前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系统复习,使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那么,如何提高初三数学的复习效率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做法:
  一、抓好章节复习,注重知识的转化
  按常规的方式进行复习,通常是按照课本的顺序把学生学过的知识,如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和性质等原本地复述梳理一遍。这样做学生感到乏味又不易记忆。针对这一隋况,我在复习概念时,采用章节知识归类编码法,即先列出所要复习的知识要点,然后归类排队,再用数字编码,这样做可增加学生复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最主要的是起点了把章节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实现厚薄间的转化。
  例如,复习“直线、线段、射线”这一节内容,我把主要知识编码成(1)(2)(3)(4)。(1)一个基础;(2)两个要点;(3)三种延伸;(4)四个异同点。这种复习提纲一提出,学生思维立即活跃,有的在思维,有的在议论,有的在阅读课本,设法寻找提纲的答案,我趁势把知识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点拨,其答案如下:(1)一个基础。是指以直线为基本图形,线段和射线是直线上的一部分。(2)两个要点。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相交只有1个交点。(3)三種延伸。三种图形的延伸。直线可以向两方无限延伸;线段不能延伸;射线可以向一方无限延伸。(4)四个异同点。①端点个数不同;②图形特征不同;③表示方法不同;④描述的定义不同;事实证明,这种善于转化的复习确实能提高复习效率。
  二、复习中要注重例题的讲解
  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的基础上作系列的变化,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
  例如,在复习二次函数的内容时,我举了这样一个例题: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0)与(—1,—1),开口向上,且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它的解析式。因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由题意画图后,不难看出(—1,—1)是顶点,所以可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x m)2 n,再求得它的解析式(解法略)。在数学中我对例题作了变化,把题例中的条件“抛物线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2改成4”,求解析式。变化后,由题意画图可知(—1,—1)不再是抛物线的顶点,但从图中看出,图像除了经过已知条件的两个点外,还经过一点(—4,0),所以可用y=a(x—x1)(x—x2)的形式求出它的解析式。再对例题进行变化,把题目中的“开口向上”这一条件去掉,求解析式。再次变化后,此题可有两种情况(i)开口向上;(ii)开口向下;所有有两个结论。
  由于条件的不断变化,使学生不能再套用原题的解题思路,从而改变了学生机械的模仿性,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了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从而在知识的纵横联系中,提高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三、注重解题思路的培养
  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可以优化学生思维,因此要将一题多解作为一种解题的方法去训练学生。一题多解可以产生多种解题思路,但在量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质的提高,要对多解比较,找出新颖、独特的最佳解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解思路。如:已知2斤苹果,1斤桔子,4斤梨共价6元,又知4斤苹果,2斤梨,2斤桔子共价4元,现买4斤苹果,2斤桔子,5斤梨应付多少钱?(解题略)本题妙在不具体求出每种水果的单价,而是使用整体解题的思路直接求出答案为8元。又如计算(6x y/2)(3x—y/4)这是一题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本题从表面上看无规律可找,学生也习惯按多项式系数,发现第一个因式提出公因数2后,恰能构成平方差公式的模型,显然后一种解题思路优于第一种解题的思路。再如,计算若此题把各因式计算后再相乘,很繁琐,若能把各因式逆用平方差公式,再计算、约分,可以迅速地求出结果。
  四、注重习题归类的引导
  考查同一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作出多种不同的命题,教师在复习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习题归类,集中精力解决同类问题中的本质问题,总结出解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例如在复习应用题时,我选下列4个题目作为例题。
  题目1: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0000米的两地相对而行,甲骑自行车每分钟行80米,乙骑摩托车每分钟行200米,问经过几分钟,甲乙两人相遇?题目2:从东城到西城,汽车需8小时,拖拉机需12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几小时可以相遇?题目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8天,乙队单独做需10天,两队合作需几天完成?题目4:一池水单开甲管8小时可以注满,单开乙管12小时可以完成,两管同时开放,几小时可以注满?
  上述四道复习应用题,题目表达方式不同,有的看似行程问题,有的看似工程问题,但本质基本相同,数量关系,解答方法基本一样。通过这样的归类训练,学生便能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做有心人,加强方法的积累和归纳,并能分析异同,把知识从一个角度迁移到另一个角度,最终达到常规图形能熟悉、常规结论要记忆、类同方法全套用、独创解法受启发的层次,提高举一反三、角类旁通的能力。
  总之,复习效率的提高可使学生轻负担的复习,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学得灵活,学得扎实。
其他文献
期刊
实行计划生育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兴衰成败,关系人口与经济、社会、资
【摘要】利用日常的生活素材,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树立数学意识;通过解决数学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通过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来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用意识。  【关键词】数学意识 数学问题 数学实践 数学兴趣  注重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旨在提高其数学的运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学数学的目的就在于要运用它
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提問不仅可以唤起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一、联系生活情境,让学生想“问”  数学源于生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节课时,讲一个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经一片瓜地时,感到口渴,便向瓜农买了一个西瓜。猴哥
期刊
本文回顾了国家科技计划功能与结构的变迁,分析了黑龙江省科技计划功能与结构的现状及其在对象要素层面、主体要素层面及计划层面存在的问题,运用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及区域创新
【摘要】新课改下,我国的小学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当前的农村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与城市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面对当前学生基础薄弱,缺乏数学学习兴趣的危机,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提高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数学教学 教学质量 环境 兴趣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的小学发展水平
对高校来说,教师是最重要和关键的人才,影响着高校综合竞争力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影响着高校科研创新职能的实现。专家学者对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对教师的工
【摘要】本文立足新课标要求,对比新旧课标的差异,以分析中考数学命题趋势为依托,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依据。  【关键词】中考 数学 命题方向  一、中考数学命题趋势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考数学命题以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为依据,体现新课标的要求,试题内容强调生活实际经验与知识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数学知识来源生活又服务生活的理念,体现数学学习
陈省身(1911年10月28日——2004年12月3日),美国华裔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国际微分几何大师。他的思想影响了一代数学家,开创并领导了整体微分几何的研究,培养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几何学家,曾参与过美国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对中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标准的制订,课程的設置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陈省身的数学教育思想与高中数学新课标有许多结合点,他的数学教育思想对于研究高中数学教学将会起到一个居高临下的指导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是我在十几年教学中积累的点滴经验,写出来与大家共同研讨。  一、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介绍。  1 加强实践活动,增强创新能力。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实践活动之一。在教学中,一是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