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民主管理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突出体现。民主选举是基础,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是内容,民主管理是结果。现实工作中我们所讲的企业民主管理是一种广义的模糊的说法,它把民主选举、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及真正的民主管理的内容全都包括并揉和在一起了。
【关键词】:人文角度;民主管理
一、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性。亚伯拉罕·马斯洛这位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学家在认真研究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美国学者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之后,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从而系统地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第一层——生理需要。
生理上的需要包括维持生活和繁衍后代所必需的各种物质。例如生存、饥饿、口渴、性欲等都属于这一层次的需要。
第二层——安全需要。
当人们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安全需要就成为重要的了,这包括心理上和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免除危险、恐惧、威胁,职业有保障,劳动安全有保障,失业退休后生活有保障等。
第三层——感情和归属的需要。
这包括人们彼此交往,产生友谊、爱情,与伙伴和谐相处并互相帮助,谋求使自己成为某一团队公认的成员,以得到一种归属感等。
第四层——地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
它包括人格受到尊重、能力、知识被承认,自尊心、自信心和名誉地位的满足等。
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一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志气”、“抱负”、“理想”得以实现的意思,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期望,使自己取得最大的成就,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的需要有从低到高、从物质到精神、从生理到心理这样一个先后不同的层次,其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理论,反映在企业中有三:一是实现人的尊严,包括受人尊敬和尊敬他人;二是自身价值的实现;三是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渴求。从上述情况来看要实现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就必需实行企业民主管理。
二、从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个层面来看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性。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和产物。企业文化是依附对民族文化的亚文化,与企业发展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血统联系,并受地域文化的感染。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表现为经济的竞争,经济竞争的背后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支撑企业竞争的是企业文化。这源于企业的任何技术都可以模仿,而企业文化的不可复制性、不可模仿性、不可比拟性。企业文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在东南沿海开始,然后是一些大企业在与国外企业交往中,接触并引进了西方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兴起了企业文化热。主要活动的表现形式为厂旗、厂徽、唱厂歌、做厂服,送生日蛋糕,開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等。这一时期的企业文化,能看得见摸得着,称为文化器物层。第二阶段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标志是在大型企业中兴起的“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主题的企业塑造形象工程,使西方的CIS理论付诸实践。主要活动的表现是企业行为的规范和企业制度的建设。这一期的企业文化,是大家感受到你的东西是现实的东西,是顾客对企业主观的看法,是外界对企业综合评价的总体印象。形象是文化的反映,文化是形象的基础,称为文化制度层。第三阶段是企业系统化、自觉化、人本化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炼自己企业文化表达词,并把这些表达词作为企业精神文化产品广泛宣传。这一时期的企业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像发钱发物那么直接,它的作用是通过渗透与影响来发挥作用,称为文化观念层。
“当你的员工在前进道路上迷茫或者困顿时,倘若能从自身企业文化中找到方向和动力,那么你的企业文化建设就很成功了,”管理大师如是说。要么“向左走”,要么“向右走”,这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始终要把人作为核心,把处于“中间状态”的大多数人作为培育的重点,从而树立“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企业文化发展观。从这一观点上不难看出企业民主管理的方向和企业文化发展观是相一致的,是殊途同归。
三、从管理学上对被管理者的假定分为三个阶段来看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性。一是泰勒阶段,员工被假定为“经济人”,即要穿衣吃饭所以要干活挣钱,这时候的人有性本善,也有性本恶,主要是处于懒惰状态,不愿意参加劳动,此时强调的是控制。二是德鲁克阶段,员工被假定为“社会人”,即不仅要穿衣吃饭还要有归宿感,这时候员工基本上融入文化环境,企业不仅要给员工物质利益,还要给予精神层面的东西,此时强调的是激励,这就是人们经常比喻的“胡萝卜加大棒”管理模式,主观上是想吃胡萝卜,客观上表现为“拉大车”。三是西蒙阶段,员工被假定为“自我实现人”,不仅要体现自我价值还要求自我设计,当“甩手掌柜”,实现民主式、分权式管理,最终强调赋予人权。
【关键词】:人文角度;民主管理
一、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性。亚伯拉罕·马斯洛这位美国最负盛名的心理学家在认真研究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美国学者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之后,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从而系统地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第一层——生理需要。
生理上的需要包括维持生活和繁衍后代所必需的各种物质。例如生存、饥饿、口渴、性欲等都属于这一层次的需要。
第二层——安全需要。
当人们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安全需要就成为重要的了,这包括心理上和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免除危险、恐惧、威胁,职业有保障,劳动安全有保障,失业退休后生活有保障等。
第三层——感情和归属的需要。
这包括人们彼此交往,产生友谊、爱情,与伙伴和谐相处并互相帮助,谋求使自己成为某一团队公认的成员,以得到一种归属感等。
第四层——地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
它包括人格受到尊重、能力、知识被承认,自尊心、自信心和名誉地位的满足等。
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一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志气”、“抱负”、“理想”得以实现的意思,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期望,使自己取得最大的成就,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的需要有从低到高、从物质到精神、从生理到心理这样一个先后不同的层次,其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理论,反映在企业中有三:一是实现人的尊严,包括受人尊敬和尊敬他人;二是自身价值的实现;三是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渴求。从上述情况来看要实现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就必需实行企业民主管理。
二、从企业文化建设的三个层面来看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性。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淀和产物。企业文化是依附对民族文化的亚文化,与企业发展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血统联系,并受地域文化的感染。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表现为经济的竞争,经济竞争的背后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支撑企业竞争的是企业文化。这源于企业的任何技术都可以模仿,而企业文化的不可复制性、不可模仿性、不可比拟性。企业文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在东南沿海开始,然后是一些大企业在与国外企业交往中,接触并引进了西方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兴起了企业文化热。主要活动的表现形式为厂旗、厂徽、唱厂歌、做厂服,送生日蛋糕,開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等。这一时期的企业文化,能看得见摸得着,称为文化器物层。第二阶段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标志是在大型企业中兴起的“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主题的企业塑造形象工程,使西方的CIS理论付诸实践。主要活动的表现是企业行为的规范和企业制度的建设。这一期的企业文化,是大家感受到你的东西是现实的东西,是顾客对企业主观的看法,是外界对企业综合评价的总体印象。形象是文化的反映,文化是形象的基础,称为文化制度层。第三阶段是企业系统化、自觉化、人本化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炼自己企业文化表达词,并把这些表达词作为企业精神文化产品广泛宣传。这一时期的企业文化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像发钱发物那么直接,它的作用是通过渗透与影响来发挥作用,称为文化观念层。
“当你的员工在前进道路上迷茫或者困顿时,倘若能从自身企业文化中找到方向和动力,那么你的企业文化建设就很成功了,”管理大师如是说。要么“向左走”,要么“向右走”,这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始终要把人作为核心,把处于“中间状态”的大多数人作为培育的重点,从而树立“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企业文化发展观。从这一观点上不难看出企业民主管理的方向和企业文化发展观是相一致的,是殊途同归。
三、从管理学上对被管理者的假定分为三个阶段来看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性。一是泰勒阶段,员工被假定为“经济人”,即要穿衣吃饭所以要干活挣钱,这时候的人有性本善,也有性本恶,主要是处于懒惰状态,不愿意参加劳动,此时强调的是控制。二是德鲁克阶段,员工被假定为“社会人”,即不仅要穿衣吃饭还要有归宿感,这时候员工基本上融入文化环境,企业不仅要给员工物质利益,还要给予精神层面的东西,此时强调的是激励,这就是人们经常比喻的“胡萝卜加大棒”管理模式,主观上是想吃胡萝卜,客观上表现为“拉大车”。三是西蒙阶段,员工被假定为“自我实现人”,不仅要体现自我价值还要求自我设计,当“甩手掌柜”,实现民主式、分权式管理,最终强调赋予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