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提问的应用较为广泛,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如:(1)提问限于教学内容的本身,价值导向较狭窄;(2)问题的表述、连接、条理不清;(3)给幼儿思考的时间短,急于追求正确的答案;(4)对幼儿的回答估计不足,缺乏有效的回应。
面对提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应该如何改进并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提问呢?下面结合实践中的案例来探讨如何设计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的教师提问。
一、分析素材内容,学会寻找和发现问题
教师先认真研读素材,从不同的角度找素材和幼儿经验之间的结合点,再从中寻找、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以这样做:
1.抓题眼,问问题。
如中班语言活动:“门铃响了”,教师可抓题眼“门铃”来问:门铃响的声音是怎样的?幼儿可能会回答门铃的声音是“叮咚”、“叮咚咚”,教师接着问,这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追问:门铃响了,有谁会来呢?幼儿会好奇地猜想是“爸爸妈妈回来了”、“家里来客人了”又或是“送水或是送快递的人来了。”教师这样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然而,有的教师在讲故事之前喜欢用“老三问”,如: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2)“今天我们会讲一个什么故事呢?”
(3)“猜一猜故事里会有谁呢?”
这些都是无效的提问,因为没有小朋友不喜欢听故事。还有,教师一点线索都没有提供,让幼儿无从猜想。另外,教师在问问题时,尽量少用叹词“呀、啊、呢”,因为这会使问题显得不简洁。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不能为了问而问,不用问的问题不问,问题应简洁明了。
2.抓重点,问难点。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应抓住教学活动中的重点,针对幼儿理解有困难的地方,设计问题。
比如小班的语言活动:“好饿的毛毛虫”,当毛毛虫因为吃了很多杂乱的食物后肚子疼时,教师可以问幼儿:毛毛虫肚子疼了,怎么办?又比如故事“姜饼人”中,当姜饼人在河边遇到了狐狸,狐狸说要驮它过河时,教师可以问幼儿:姜饼人会怎样决定?姜饼人和狐狸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
充分挖掘素材中对幼儿发展有价值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开启幼儿发散思维之门,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设计问题的层次,使提问有条理
幼儿学习获得的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的。因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由浅入深地进行提问。
根据提问模式理论,提问可依据学习目标分为六个层次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恰当应用。
1.知识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确定幼儿是否记住了先前所学的内容,比如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有什么人物等。这类问题是最低层次的,在教学上不能滥用。
2.理解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帮助幼儿组织所学的知识,弄清它的含义,比如,看图后讲述:图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类问题能反映幼儿的理解水平。
3.应用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鼓励和帮助幼儿应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如毛毛虫星期一吃一个苹果,星期二吃两个梨,星期三吃了三个李子,那么毛毛虫星期四会吃几个草莓?这类问题能反映幼儿对知识概念的应用情况。
4.分析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帮助幼儿分析事物间的关系或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而判断、推理出结果,比如:“犟龟”故事中,当乌龟陶陶走了很久之后才得知自己走错了方向,他还会坚持长途跋涉去参加狮王的婚礼吗?为什么?这类问题需要分析才能回答。
5.综合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帮助幼儿将所学的知识以另一种新的或有创造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知识。如,故事“姜饼人”中,提问幼儿:如果狐狸没有吃掉姜饼人,会怎么样?这类提问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
6.评价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帮助幼儿根据一定的标准判断素材的价值,提出自己的见解。比如,中班语言活动:“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活动最后可以提问幼儿:你们觉得巨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最高层次水平的提问。
教师应根据教学环节的进展情况,提出适宜层次水平的问题,使教学过程中的提问环环相扣,连接自然,体现由此及彼,承上启下。
三、提问后适当思考,机智有效地回应幼儿
教师提问后,要给幼儿适当的思考时间,等待幼儿回答之后,教师也应适当地思考,考虑如何有效地回应,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回应方式:
1.有时需要回应,调整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如小班语言活动:《奇妙的圆》,教师提问:什么东西是圆圆的?幼儿的回答局限于太阳、月亮等,这时教师可采取引导提问:马路上有没有圆圆的东西,汽车上有没有呢?
2.有时需要鼓励,引起幼儿对教育现象的关注,让孩子继续探究。如中班语言活动:“甜甜的棍子”,教师先抓题眼——“甜甜的”来问幼儿。
教师问:“什么东西是甜甜的?”
幼儿答:“苹果是甜甜的。”
教师回应:“嗯,你说的对,有些水果是甜甜的。”(同时,教师奖励该幼儿一块糖。)
别的幼儿答:“梨也是甜甜的。”
教师回应:“你说的也是水果。”(这次,教师不奖励。)
大部分幼儿看出了其中的奥秘:如果他仍回答水果的话,肯定得不到奖励,于是他就要积极想出不一样的答案才行,因而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激发。
另一名幼儿答:“老师,糖也是甜甜的。”(教师奖励他两块糖。)又有幼儿答:“妈妈做的糖醋鱼是甜甜的。”(教师奖励三块糖。)接着幼儿答:“老师表扬我时,我心里是甜甜的。”(教师手中的一包糖都奖给他了。)教师巧妙地回应,能引起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
3.有时需要转移幼儿的视线。如在一个大班的语言活动中,教师问了一个有关“老虎”的问题之后,一名幼儿大声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顿时教室像炸开了锅一样,原本计划的教学活动无法进行下去,这时教师机智地回应:“其实‘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想不想知道?想知道的话看过来。”幼儿的视线又转移到教学活动上来了。
可见,精心设计的问题,如果配合教师机智的回应,教学活动将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策略设计教师提问,在活动中,幼儿会感受到尊重,能够独立思考,有充分的想象与语言表达的机会,可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最终在认知和情感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面对提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应该如何改进并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提问呢?下面结合实践中的案例来探讨如何设计语言教育活动中有效的教师提问。
一、分析素材内容,学会寻找和发现问题
教师先认真研读素材,从不同的角度找素材和幼儿经验之间的结合点,再从中寻找、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以这样做:
1.抓题眼,问问题。
如中班语言活动:“门铃响了”,教师可抓题眼“门铃”来问:门铃响的声音是怎样的?幼儿可能会回答门铃的声音是“叮咚”、“叮咚咚”,教师接着问,这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追问:门铃响了,有谁会来呢?幼儿会好奇地猜想是“爸爸妈妈回来了”、“家里来客人了”又或是“送水或是送快递的人来了。”教师这样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然而,有的教师在讲故事之前喜欢用“老三问”,如: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2)“今天我们会讲一个什么故事呢?”
(3)“猜一猜故事里会有谁呢?”
这些都是无效的提问,因为没有小朋友不喜欢听故事。还有,教师一点线索都没有提供,让幼儿无从猜想。另外,教师在问问题时,尽量少用叹词“呀、啊、呢”,因为这会使问题显得不简洁。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不能为了问而问,不用问的问题不问,问题应简洁明了。
2.抓重点,问难点。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应抓住教学活动中的重点,针对幼儿理解有困难的地方,设计问题。
比如小班的语言活动:“好饿的毛毛虫”,当毛毛虫因为吃了很多杂乱的食物后肚子疼时,教师可以问幼儿:毛毛虫肚子疼了,怎么办?又比如故事“姜饼人”中,当姜饼人在河边遇到了狐狸,狐狸说要驮它过河时,教师可以问幼儿:姜饼人会怎样决定?姜饼人和狐狸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
充分挖掘素材中对幼儿发展有价值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开启幼儿发散思维之门,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合理设计问题的层次,使提问有条理
幼儿学习获得的新知识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的。因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由浅入深地进行提问。
根据提问模式理论,提问可依据学习目标分为六个层次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恰当应用。
1.知识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确定幼儿是否记住了先前所学的内容,比如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有什么人物等。这类问题是最低层次的,在教学上不能滥用。
2.理解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帮助幼儿组织所学的知识,弄清它的含义,比如,看图后讲述:图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这类问题能反映幼儿的理解水平。
3.应用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鼓励和帮助幼儿应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如毛毛虫星期一吃一个苹果,星期二吃两个梨,星期三吃了三个李子,那么毛毛虫星期四会吃几个草莓?这类问题能反映幼儿对知识概念的应用情况。
4.分析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帮助幼儿分析事物间的关系或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而判断、推理出结果,比如:“犟龟”故事中,当乌龟陶陶走了很久之后才得知自己走错了方向,他还会坚持长途跋涉去参加狮王的婚礼吗?为什么?这类问题需要分析才能回答。
5.综合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帮助幼儿将所学的知识以另一种新的或有创造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知识。如,故事“姜饼人”中,提问幼儿:如果狐狸没有吃掉姜饼人,会怎么样?这类提问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思维。
6.评价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是帮助幼儿根据一定的标准判断素材的价值,提出自己的见解。比如,中班语言活动:“城里最漂亮的巨人”,活动最后可以提问幼儿:你们觉得巨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最高层次水平的提问。
教师应根据教学环节的进展情况,提出适宜层次水平的问题,使教学过程中的提问环环相扣,连接自然,体现由此及彼,承上启下。
三、提问后适当思考,机智有效地回应幼儿
教师提问后,要给幼儿适当的思考时间,等待幼儿回答之后,教师也应适当地思考,考虑如何有效地回应,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回应方式:
1.有时需要回应,调整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如小班语言活动:《奇妙的圆》,教师提问:什么东西是圆圆的?幼儿的回答局限于太阳、月亮等,这时教师可采取引导提问:马路上有没有圆圆的东西,汽车上有没有呢?
2.有时需要鼓励,引起幼儿对教育现象的关注,让孩子继续探究。如中班语言活动:“甜甜的棍子”,教师先抓题眼——“甜甜的”来问幼儿。
教师问:“什么东西是甜甜的?”
幼儿答:“苹果是甜甜的。”
教师回应:“嗯,你说的对,有些水果是甜甜的。”(同时,教师奖励该幼儿一块糖。)
别的幼儿答:“梨也是甜甜的。”
教师回应:“你说的也是水果。”(这次,教师不奖励。)
大部分幼儿看出了其中的奥秘:如果他仍回答水果的话,肯定得不到奖励,于是他就要积极想出不一样的答案才行,因而幼儿的创新思维得到激发。
另一名幼儿答:“老师,糖也是甜甜的。”(教师奖励他两块糖。)又有幼儿答:“妈妈做的糖醋鱼是甜甜的。”(教师奖励三块糖。)接着幼儿答:“老师表扬我时,我心里是甜甜的。”(教师手中的一包糖都奖给他了。)教师巧妙地回应,能引起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
3.有时需要转移幼儿的视线。如在一个大班的语言活动中,教师问了一个有关“老虎”的问题之后,一名幼儿大声说:“老虎的屁股摸不得!”顿时教室像炸开了锅一样,原本计划的教学活动无法进行下去,这时教师机智地回应:“其实‘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想不想知道?想知道的话看过来。”幼儿的视线又转移到教学活动上来了。
可见,精心设计的问题,如果配合教师机智的回应,教学活动将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策略设计教师提问,在活动中,幼儿会感受到尊重,能够独立思考,有充分的想象与语言表达的机会,可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最终在认知和情感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