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时,出现了两种比较极端的做法:一是有的教师忠实地实施预设方案,排斥学生有个性的思考,限制学生对预设目标的超越,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置之不理;二是有的教师过于重视生成而忽视预设,甚至认为预设是可有可无,漠视了教学预设的作用。本文拟从正确认识预设与生成的含义,分析教学中存在问题以及如何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67-01
一、对预设与生成的认识
预设是教师对教学的整体设计所达成的结果的预期,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教学实施细节的具体安排,预设的主体是教师。生成就是构建与生长,是师生与具体的教学情况发生交互作用,是师生、生生在交往与对话中产生的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情况、新问题,生成的主体是学生,本质是一种探究。
二、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时,出现了两种比较极端的做法:
有的教师或缺乏教学智慧或担心影响教学进度,而忠实地实施预设方案,排斥学生有个性的思考,限制学生对预设目标的超越,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置之不理,比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不懂的问题时,有些老师会说先把不懂的放下,听老师讲下面的内容,课后再思考思考等,这严重打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还有的教师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睡觉、讲话等置之不理,为完成自己所谓的教学任务而继续讲课,缺乏教学智慧,教师没有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智慧泯灭其中,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师生的生命活力受到阻碍与压抑。
有的教师过于重视生成而忽视预设,甚至以为预设可有可无,漠视了教师预设的作用。比如:有的教师为追求生成,而脱离预设目标,向学生提出一些超出教学设计要求的悬的问题,希望学生无师自通,或向学生提出超难度问题,无根据地期待学生创新。课堂气氛表面上十分活跃,可学生收获甚微,久而久之,学生科学思维习惯就会越来越差。还有的教师把生成看成是课堂教学唯一的闪光点,搞课堂教学的自由主义。在教学中不认真备课、不精心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设计教学目标,而是片面追求生成。主要表现在:教师随意提问,学生盲目回答,课堂教学漫无边际,基本要求得不到落实。
三、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1.为了有效生成而充分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师生多边活动,因此,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内容专心备课,有一个清晰的、理性的思考与安排,进而富有弹性的充分预设。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标准,联系学生实际,把学生可能生成的结果表达出来,预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度和教学方法,但所有的预设必须是富有弹性的,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修正、调整和加以变化的。同时,预设中应留出足够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去积极思考,让师生去对话、交流。预设中应包含丰富的生成部分,应宽容学生思考的突发性和偶然性,尽可能做到多样性、创造性的预设。例如:在设计“拱形桥”时,以问题的形成设计出一个大的方向,当汽车在桥顶的时候,什么情况下汽车对桥顶有压力?什么情况下汽车对桥顶没有压力?地球能否被看作一个大拱形桥?如果可以,什么情况下汽车对地球无压力?这样的教学预设,可以为学生的思维展开一个充分的思考空间,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生成是永恒的,是对预设的超越
教学过程不是预定不变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生命的群体在进行对话,因此,教学不应该拘于固定不变的程式,而应该呈开放、接纳态势,倡导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生成与创造。所以,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动态生成的课堂体现着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确立了教师的服务意识,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发生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原来的教学方案,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生成。
有些教师担心教学意外,其实教学意外也能生成教师的教学机智。比如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往往事先充分准备,避免意外,但有时还是会因为实验条件或某些人为的因素,出现一些意外或与预期效果不同的现象,这时师生就应该一起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并由此生成资源,构建动态课堂。比如:某次校内公开课,授课内容是《光电效应》,尽管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实验效果还是极不明显,无奈之下,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实验不成功的原因,在学生积极的讨论下,得出空气湿度是造成实验难以成功的真正原因。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纺织车间定期喷水,增加车间内湿度,它的目的是什么?教学意外具有不确定性,如何处理意外,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能充分利用意外去生成课堂资源,构建动态的课堂,往往会让课堂更具有魅力,更具有生机和活力。
学生的积极提问能生成学生的思维能力。物理教师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的,教师组织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点和兴奋点的把握和利用。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关注点和兴奋点,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提问作为资源,构建态度课堂,往往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讨论的积极性,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使课堂焕发活力。
在《研究摩擦力》一节教学中,同学们正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探究,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情况、正压力大小等之间关系时,突然有学生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有关吗?此时,教师积极肯定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组织学生讨论,利用有关器材继续探究,最后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提问、认知冲突、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这些生成性资源稍纵即逝,要及时捕捉,我们的课堂才会产生一种动态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境界。同时,教师要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追求真理而不固守“师威”的勇气,来面对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成。
3.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预设体现了对教材内容的尊重,也体现了教学的计划性和目的性;生成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也体现了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倡导生成并不否定预设,而是对预设的要求更高。预设中应包含着更多的生成的因素和成份,生成性的预设是更有价值的的生成产生的基础。
倡导生成,并不是片面地追求生成,不是漫无目的的、脱离教材的生成,更不是一种“舍本而逐末”的生成。生成首先应当尊重教材内涵,在深入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生成,还有即时生成并不是都有价值的,教师要有所选择。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定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的。同时教师以开放、宽容的心态构建师生、生生互动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心灵舒畅、人格健全,让物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和谐共振、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肖万祥,冯辉梅,中学课堂有效教学的20条建议,天津教育出版社.
[2]和学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天津教育出版社.
[3]夏桂钱,把握课堂生成关系提升学生物理素养,中学物理,2011.03.
[4] 陈小飞,试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融合关系,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第17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67-01
一、对预设与生成的认识
预设是教师对教学的整体设计所达成的结果的预期,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教学实施细节的具体安排,预设的主体是教师。生成就是构建与生长,是师生与具体的教学情况发生交互作用,是师生、生生在交往与对话中产生的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新情况、新问题,生成的主体是学生,本质是一种探究。
二、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时,出现了两种比较极端的做法:
有的教师或缺乏教学智慧或担心影响教学进度,而忠实地实施预设方案,排斥学生有个性的思考,限制学生对预设目标的超越,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置之不理,比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不懂的问题时,有些老师会说先把不懂的放下,听老师讲下面的内容,课后再思考思考等,这严重打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还有的教师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睡觉、讲话等置之不理,为完成自己所谓的教学任务而继续讲课,缺乏教学智慧,教师没有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智慧泯灭其中,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师生的生命活力受到阻碍与压抑。
有的教师过于重视生成而忽视预设,甚至以为预设可有可无,漠视了教师预设的作用。比如:有的教师为追求生成,而脱离预设目标,向学生提出一些超出教学设计要求的悬的问题,希望学生无师自通,或向学生提出超难度问题,无根据地期待学生创新。课堂气氛表面上十分活跃,可学生收获甚微,久而久之,学生科学思维习惯就会越来越差。还有的教师把生成看成是课堂教学唯一的闪光点,搞课堂教学的自由主义。在教学中不认真备课、不精心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设计教学目标,而是片面追求生成。主要表现在:教师随意提问,学生盲目回答,课堂教学漫无边际,基本要求得不到落实。
三、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1.为了有效生成而充分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师生多边活动,因此,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内容专心备课,有一个清晰的、理性的思考与安排,进而富有弹性的充分预设。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标准,联系学生实际,把学生可能生成的结果表达出来,预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度和教学方法,但所有的预设必须是富有弹性的,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修正、调整和加以变化的。同时,预设中应留出足够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去积极思考,让师生去对话、交流。预设中应包含丰富的生成部分,应宽容学生思考的突发性和偶然性,尽可能做到多样性、创造性的预设。例如:在设计“拱形桥”时,以问题的形成设计出一个大的方向,当汽车在桥顶的时候,什么情况下汽车对桥顶有压力?什么情况下汽车对桥顶没有压力?地球能否被看作一个大拱形桥?如果可以,什么情况下汽车对地球无压力?这样的教学预设,可以为学生的思维展开一个充分的思考空间,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生成是永恒的,是对预设的超越
教学过程不是预定不变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生命的群体在进行对话,因此,教学不应该拘于固定不变的程式,而应该呈开放、接纳态势,倡导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生成与创造。所以,教学过程就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动态生成的课堂体现着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确立了教师的服务意识,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发生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原来的教学方案,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生成。
有些教师担心教学意外,其实教学意外也能生成教师的教学机智。比如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往往事先充分准备,避免意外,但有时还是会因为实验条件或某些人为的因素,出现一些意外或与预期效果不同的现象,这时师生就应该一起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并由此生成资源,构建动态课堂。比如:某次校内公开课,授课内容是《光电效应》,尽管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实验效果还是极不明显,无奈之下,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实验不成功的原因,在学生积极的讨论下,得出空气湿度是造成实验难以成功的真正原因。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纺织车间定期喷水,增加车间内湿度,它的目的是什么?教学意外具有不确定性,如何处理意外,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能充分利用意外去生成课堂资源,构建动态的课堂,往往会让课堂更具有魅力,更具有生机和活力。
学生的积极提问能生成学生的思维能力。物理教师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出发点的,教师组织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点和兴奋点的把握和利用。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关注点和兴奋点,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提问作为资源,构建态度课堂,往往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讨论的积极性,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使课堂焕发活力。
在《研究摩擦力》一节教学中,同学们正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探究,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情况、正压力大小等之间关系时,突然有学生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有关吗?此时,教师积极肯定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组织学生讨论,利用有关器材继续探究,最后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提问、认知冲突、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这些生成性资源稍纵即逝,要及时捕捉,我们的课堂才会产生一种动态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境界。同时,教师要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追求真理而不固守“师威”的勇气,来面对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成。
3.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预设体现了对教材内容的尊重,也体现了教学的计划性和目的性;生成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也体现了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倡导生成并不否定预设,而是对预设的要求更高。预设中应包含着更多的生成的因素和成份,生成性的预设是更有价值的的生成产生的基础。
倡导生成,并不是片面地追求生成,不是漫无目的的、脱离教材的生成,更不是一种“舍本而逐末”的生成。生成首先应当尊重教材内涵,在深入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生成,还有即时生成并不是都有价值的,教师要有所选择。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定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谐统一的。同时教师以开放、宽容的心态构建师生、生生互动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心灵舒畅、人格健全,让物理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和谐共振、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肖万祥,冯辉梅,中学课堂有效教学的20条建议,天津教育出版社.
[2]和学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和方法,天津教育出版社.
[3]夏桂钱,把握课堂生成关系提升学生物理素养,中学物理,2011.03.
[4] 陈小飞,试论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预设和生成的融合关系,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