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课堂上,很多老师把“教学过程顺利,学生表现出色”作为评价一节课的重要标准,但往往忽视了学生通过学习到底有多少收获,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否扎实掌握,数学思维是否得到有效提升,情感态度是否得到发展. 有效的数学课堂应该切实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积淀和发展.
一、了解学习基础是有效教学的起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关联程度越大,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已有认知经验的激活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实现对新知的个性化学习. 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认为,有效教学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练习四中有这样一道题:把一张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纸没有剩余,至少可以裁多少个?《教师教学用书》对此题的教学有两种处理意见:可以让学生先画图,再联系“公因数”思考;也可以先联系“公因数”思考解法,再画图验证. 实际教学时我们分别作了尝试,结果采用第一种意见,即引导学生先画图,再独立思考,效果并不理想,半数学生是在教师“吃力”地讲解后,才勉强理解了思考过程. 显然,学生对问题中“裁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这一条件的理解产生了困难. 根据学生的现实学习基础,我们调整了策略,降低了思考这一问题的坡度. 先出示一个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提问:“如果这是一张长方形纸,想把它裁成相同的小正方形,这样的小正方形边长该是多少呢?”不少学生首先想到边长是1厘米.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因为1既是12的因数,也是20的因数. ”接着,立即有学生发言:“边长2厘米的也行,因为2是12和20的公因数. ”“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独立解决第10题. ”这样引导之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第二次教学是以学生现实的认知基础为起点的,因为摸清了造成学生认知出现障碍的原因,课堂教学才由教师生硬的牵引变为学生自主的感悟,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从上面的教学可以看出,教师有时很难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因而也就难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 因而,我们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学生的思维处在什么水平,学生的理解在哪里卡了壳. 把握了这些,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
二、促进自主建构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 教学应该在充分关注学生数学现实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建构. 有效的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既不能过分超越学生的数学现实,想当然地增加教学内容的分量和难度,也不能落在学生发展水平的后面,表面上看起来教学轻松顺利,但学生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
我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引导学生研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事先给每组学生准备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三根小棒围成三角形,并记录每次围的情况. 之后,教师请学生观察记录数据,并在师生“打乒乓”式的交流中归纳得出: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我们几位听课老师都感觉,由于教师的引导和暗示过多,这一教学过程过于顺畅,并没有真正促成学生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规律的理解. 在后面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时,很多学生还是凭经验而非直接运用这一规律去思考. 规律是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发现”的,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以为,虽然学生经历了操作活动,但整个活动是在教师一连串的暗示下完成的,教师没有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因而,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对规律的自主建构. 经过思考,我们对这一片段的教学作了改进:先让学生猜测“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吗”,然后再组织学生分小组操作,从四根小棒中任意选三根围一围. 学生在围的过程中主观上都想尽力围成三角形,但客观上又不可能. 这样,就自然地思考其中关键的问题:怎样的三根小棒围不成三角形呢?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最终得出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改进后的教学过程大体与原来相同,但区别有两点:一是操作的目的更明确了,即为什么要用小棒来围三角形;二是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更主动,更积极,因而,在交流后对规律的体验也更深刻. 数学教学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机会,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建构.
三、引发深度思考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积极思考是数学学习的本质要求,课堂上有效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通过好的问题情境、恰当的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苏教版教学四年级(下册)“倍数与因数”一课,引导学生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比如,找出36的因数,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想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随意找,一对一对找,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找. 教师将这三种想法同时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分析、比较、评价,为学生营造了平等互动的“对话场”. 学生在各自的层面上表述自己的看法,教师既没有权威式的直白告诉,也没有过多的启发暗示,有的只是促进学生思考的“推波助澜”. 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有重复或遗漏到不重复不遗漏的找因数的过程,思考逐渐深入,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是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 教学时,要尽量“拉长学生思维爬坡的过程,使思维在复杂的情境中得到细腻的省察、从容的舒展和脚踏实地的进步”.
数学课堂中要想提高实效性,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切实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基础,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
一、了解学习基础是有效教学的起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关联程度越大,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已有认知经验的激活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实现对新知的个性化学习. 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认为,有效教学首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练习四中有这样一道题:把一张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裁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纸没有剩余,至少可以裁多少个?《教师教学用书》对此题的教学有两种处理意见:可以让学生先画图,再联系“公因数”思考;也可以先联系“公因数”思考解法,再画图验证. 实际教学时我们分别作了尝试,结果采用第一种意见,即引导学生先画图,再独立思考,效果并不理想,半数学生是在教师“吃力”地讲解后,才勉强理解了思考过程. 显然,学生对问题中“裁成同样大小,面积尽可能大的正方形”这一条件的理解产生了困难. 根据学生的现实学习基础,我们调整了策略,降低了思考这一问题的坡度. 先出示一个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提问:“如果这是一张长方形纸,想把它裁成相同的小正方形,这样的小正方形边长该是多少呢?”不少学生首先想到边长是1厘米.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因为1既是12的因数,也是20的因数. ”接着,立即有学生发言:“边长2厘米的也行,因为2是12和20的公因数. ”“很好,现在请同学们独立解决第10题. ”这样引导之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第二次教学是以学生现实的认知基础为起点的,因为摸清了造成学生认知出现障碍的原因,课堂教学才由教师生硬的牵引变为学生自主的感悟,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从上面的教学可以看出,教师有时很难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因而也就难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 因而,我们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学生的思维处在什么水平,学生的理解在哪里卡了壳. 把握了这些,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
二、促进自主建构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 教学应该在充分关注学生数学现实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建构. 有效的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既不能过分超越学生的数学现实,想当然地增加教学内容的分量和难度,也不能落在学生发展水平的后面,表面上看起来教学轻松顺利,但学生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
我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引导学生研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事先给每组学生准备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三根小棒围成三角形,并记录每次围的情况. 之后,教师请学生观察记录数据,并在师生“打乒乓”式的交流中归纳得出: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我们几位听课老师都感觉,由于教师的引导和暗示过多,这一教学过程过于顺畅,并没有真正促成学生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规律的理解. 在后面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时,很多学生还是凭经验而非直接运用这一规律去思考. 规律是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发现”的,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以为,虽然学生经历了操作活动,但整个活动是在教师一连串的暗示下完成的,教师没有为学生留出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因而,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对规律的自主建构. 经过思考,我们对这一片段的教学作了改进:先让学生猜测“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吗”,然后再组织学生分小组操作,从四根小棒中任意选三根围一围. 学生在围的过程中主观上都想尽力围成三角形,但客观上又不可能. 这样,就自然地思考其中关键的问题:怎样的三根小棒围不成三角形呢?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最终得出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改进后的教学过程大体与原来相同,但区别有两点:一是操作的目的更明确了,即为什么要用小棒来围三角形;二是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更主动,更积极,因而,在交流后对规律的体验也更深刻. 数学教学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机会,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建构.
三、引发深度思考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积极思考是数学学习的本质要求,课堂上有效的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通过好的问题情境、恰当的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苏教版教学四年级(下册)“倍数与因数”一课,引导学生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比如,找出36的因数,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想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随意找,一对一对找,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找. 教师将这三种想法同时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分析、比较、评价,为学生营造了平等互动的“对话场”. 学生在各自的层面上表述自己的看法,教师既没有权威式的直白告诉,也没有过多的启发暗示,有的只是促进学生思考的“推波助澜”. 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有重复或遗漏到不重复不遗漏的找因数的过程,思考逐渐深入,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是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 教学时,要尽量“拉长学生思维爬坡的过程,使思维在复杂的情境中得到细腻的省察、从容的舒展和脚踏实地的进步”.
数学课堂中要想提高实效性,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切实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基础,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