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社会: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路径

来源 :上海党史与党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wei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整合的最大功能在于维系社会的和谐,提高社会整体发展水平。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高低不仅体现为宏观管理能力,还体现在对基层社会的整合能力。在传统治理模式下,社会基层的发展主要体现为政府的有效管理。在政府管理现代转型、基层民主自治需要提高到新水平、社会建设需要更好更快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在城市基层社会的执政能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社会整合将成为提升党的基层执政能力的重要路径。
  
  一、社区党建使命的历史性变迁
  
  在城市基层社会快速发展,特别是社区整合发生困境的情况下,城市社区党建的使命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迁。
  (一)社区空间的发展。伴随着单位体制的弱化,单位的职能开始向社会转移,推动了社会各主体的发育,并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社会功能,使社区逐步成为城市社会结构的基本单元。
  首先是社区功能的强化。单位体制的结构和功能的深刻变化,使以单位组织为主体的社会结构开始分化,人们的自我发展空间逐渐从单位组织转向空间更为广阔的社会。①一方面,单位利益和功能的社会化转移,为社区空间的呈现提供了利益和功能驱动。另一方面,政府转型增强了社区的社会功能。再者,改革进程中新出现的大量社会问题也日渐下沉到社区,强化了社区的功能。
  其次是社区主体的成长。社区人作为社区发展的核心主体逐渐成长。单位体制的弱化使个人有了新的发展空间,成为市场经济中独立的个体,个人的自由流动、自由选择日益得到充分体现,正在逐渐完成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化。伴随着人的生活空间的位移,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调控中心也开始逐渐转向社区。以人们的生活和居住空间为核心的城市社区开始逐渐上升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
  再次是社区组织的多样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不断涌现。“两新”组织作为一种新生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具有自主、自立的特点,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已经超越了政府的行政管制,与社区发生着多方面的联系,并逐渐融入社区发展,成为社区发展的重要主体。
  (二)行政性社区整合的困境。在城市基层社会,政府是社区整合的主体。街道办事处虽然只是政府的派出机构,却是社区内各项工作的领头羊,是进行整合的核心力量。随着社区空间的呈现,城市基层社会的自治性不断增强,这与以政府为主导的行政性整合发生了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行政性整合难以完全应对城市基层社会的发展。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整合模式已经与城市社区的快速发展不相协调。政府工作重心的下移,使街道居委会成为政府在基层工作的“抓手”。由于街道只是一级政府派出机构,以行政为主导的整合难以及时有效地化解城市基层社会日益复杂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而且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政府必须回归其本质功能,也使得政府对具体社区事务的协调有悖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再加上政府自身改革时内部整合的缺乏,造成了条块矛盾和冲突,也使得行政性整合难以有效适应快速发展且日益繁琐复杂的基层社区事务。
  其次,行政性整合受到自身属性的困扰。政府作为行政机构,其功能应当主要限于行政领域。随着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在社区的大量产生,行政权力遇到了边界,而且伴随着社区居民民主权利意识的增强,行政性整合也因其行政性受到限制。也就是说,政府的行政性成为政府在社区进行整合的一个制约因素。
  再次,行政性整合的资源基础日渐薄弱。单位体制的解体,使政府已经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几乎掌握了社会的所有资源。没有了资源的依托,政府难以统合各种社区资源和社区力量,使得政府整合的有效性面临困境。
  
  二、整合社会:社区党建的路径选择
  
  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与社区空间的呈现,在新的组织背景下保持和巩固党的核心领导,保证党对社会的有效整合,成为社区党建新的战略选择。
  (一)筑牢党执政的社会根基。社区生活空间和利益关系的深入发展,使社区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党巩固基层政权和执政基础的一个战略重点,成为党联系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领域。世界上几个大的执政党在经过长时期的执政后多失去了政权,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失去了群众,失去了党执政的根基。为避免重蹈覆辙,我们必须要落实党的群众工作路线,立足基层社会,巩固党执政的社会根基。
  (二)探索以整合为中心的社会领导方式。党对社会的领导应当以社会化的方式实现。在城市社区,党对城市基层社会的领导主要集中表现为党对社会的政治性领导,更多地体现为政治方向的把握。政治方向的把握不是抽象的,是在具体事务的处理中得以实现的。党的社会化领导其实也就是要让老百姓感觉到、体会到党的存在。对于普通人而言,党不仅仅是一个政治符号,更重要的也是一种利益关系。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党必须与人民群众建立一种直接的利益关系,一种互惠的关系。因为只有在互惠关系的维持和发展中,才能更好地促进良好信任关系的建立,才能巩固党的执政资源。这种互惠关系的建立更多地体现在党对社区的社会化领导中,体现在党的社会化的行动中,体现为党对基层群众需求的深刻把握和回应。社区作为城市的基层存在,是党获取基层群众直接利益需求的重要场域,为党的社会化领导的实现提供了试验场。
  (三)激活党的基层组织活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②必须把加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有机统一起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在城市社区的重要体现就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否具有活力。社会结构的分化和社会形态的转型,使党的基层组织出现弱化趋势;而在改革和发展的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对新时期党建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重要性却在不断地增强。走出这种两难的唯一选择就是使党的基层组织真正成为党的建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支撑点。因此,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具有无比重要的战略意义与价值。③
  (四)促进社区民主政治的发展。社区民主作为基层民主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区民主和自治的推行,构成了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基础,这种“草根民主”的发展将为我国公民民主政治素质的培养做出突出贡献,使社区建设与民主建设相得益彰。特别是随着人的社区化发展,如何对社区人进行民主训练成为社区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成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
  (五)实现社会的再组织化。人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需要集体的生活或者说公共生活,而这种集体生活只有在一定的组织空间中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和满足。因此,城市居民社会性交往的需求以及对更高层次生活质量的要求,迫切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现,这就需要社会对人的再组织化。这种人对组织化生活的需要,为党在社区确立核心领导作用提供了机遇,为巩固党在社区的执政资源提供了机遇。基层党组织只有把握社区在单位体制解体后需要再组织化的历史机遇,掌握社区发展的主动权,才能更好地把握社区发展的方向,把握城市发展的方向,巩固党在城市发展中的核心领导地位。
  
  三、服务与凝聚:社区层面党的执政能力塑造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强社区党建,立足基层,解决基层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在服务中凝聚人心,可为党赢得更多的执政资源,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一)在服务功能的拓展中确立党的公信力。党要在社区资源整合中发挥好作用,就应树立一个核心理念——服务。通过服务增强认同,凝聚人心,汇聚力量;通过服务激活资源,激活社会资本;通过服务体现党的功能,增强党的公信力。
  一是服务于政府,凝聚党政资源,巩固党对政府的核心权威。党对政府的服务性主要是通过领导来实现的,这是由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决定的。党组织通过党内资源的协调与整合,为政府决策提供良好的机制、环境等,使政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社区党工委要自觉维护政府形象,科学执政,为政府工作提供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保证。认真发挥好党管人才的作用,为政府配备优良的干部队伍;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保证政府的效率等等,从而使党树立对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二是服务于党员,凝聚党内资源,赢得组织内成员的信任。随着社区发展中党的核心领导地位的日益确立,通过有效整合党内资源,以党内资源带动对党外资源的整合,成为发挥党组织核心功能的重要途径。社区党组织通过党内民主的发扬,尊重党员的基本权利,强化党员的主体意识,特别是通过对困难党员等的帮助,使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对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更加信任党组织,实现党内资源最大限度的汇集,使党组织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党组织对党内资源的有效整合具有强大的辐射效应,有利于扩展党的影响力,增强党的执政基础。
  三是服务于群众,服务于社会,凝聚党内外资源,赢得社会的公信力。中国共产党是以人民大众的利益为根本目标的,服务群众是党的宗旨,只有服务于群众、服务于社会,党才具有合法性,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巩固。要强化党的社会协调功能,整合各类社区资源开展为民服务活动,在服务中增强群众对党的认同,凝聚人心。上海市长宁区华阳社区就是通过自1992年开始的凝聚力工程,不仅使党实现了“对群众的呼声,各级党组织一呼百应”,而且产生了“对各级党组织的号召,老百姓一呼百应”的效果。
  (二)以制度化的平台提升党的整合力。制度对于资源整合是关键性的,有了制度的依托,政党整合才有了保障。
  其一是组织体制的调整。华阳社区探索社区党建新路,于2004年9月21日在上海率先成立了社区(街道)党工委,并按照行政组织、驻区单位、居民区三条线分别设置了行政组织党组、社区综合党委和居民区党委。这一模式的目的在于发挥社区(街道)党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依托“一组两委”、“两部一室”运作,实现领导方式的转变,体现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为加强社区区域性大党建工作提供体制保证。在这一模式中,党工委作为领导核心,在社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并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从体制内向体制外的延伸。不仅提高了党工委社区公共事务科学决策的能力,而且提高了整合社区资源的能力,使行政组织资源、驻区单位资源、居民区资源都成了党的资源,使党对社区资源实现了高度整合。增强了党工委快速处置、破解难点问题的能力,并为社区各方参与社区管理提供了途径,提升了党服务社区群众和单位的能力。
  其二是联动机制的完善。有效发挥和不断创新各种机制,促进社区党组织的横向联动,不断提升党对社会的整合。五里桥街道在上海市率先建立了社区党建工作代表会议制度。推举、产生了社区党建工作委员会,建立了相应的工作规范和活动制度。依托这一机制,进一步与社区单位党组织签订协议结对联动,实现组织资源、政治资源、物质资源、场地资源等资源共享,实现职工教育活动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社区单位的志愿服务、帮困结对活动与完善社区服务相结合,从而使得社区内不同隶属关系的党组织之间,充分发挥了联动作用、覆盖作用和协调作用。实现了社区与单位之间的利益共享,在社区单位和居民矛盾妥善调处、配合安置企业转制的下岗职工、共同繁荣社区经济等方面实现协调发展,形成双赢局面。
  其三是组织网络的全覆盖。如何在日益增多的“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是上海社区党建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楼宇党建”就是探索中的一项重要创新。“楼宇党建”最初是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延伸而产生的,随着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深化和对社区资源进行整合的进一步要求,“楼宇党建”与社区党建形成联动,进一步完善了党的基层组织网络,促进了社区资源的整合。如2006年10月,浦东潍坊社区党工委在嘉兴大厦建立了全市首个跨地域、跨行业的“嘉兴大厦联合党总支”,是“楼宇党建”从“支部建在楼上”向“总支建在片上”的进一步拓展,是社区党建的一个创举。
  (三)以社会化的工作提升党的凝聚力。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对新时期的社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党建工作的社会化来提升党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如何加强“两新”组织党建是上海正在着力探索和不断推进的一项工作;同时,流动党员的增加,也向党的整合工作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思想工作方式已经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需要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把党的工作与社会工作紧密结合,实现党的工作的社会化,在社会化的工作中体现党的工作目的和工作成效,把政党整合的政治性与社会性融为一体。通过更好地服务社会,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扩展党的影响力。
  
  注释:
  ①王邦佐:《居委会与社区治理: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②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07年10月24日。
  ③林尚立:《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资源》,《理论前沿》,2006年第9期。
  
  作者单位: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 责任编辑:晏蔚青
其他文献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    记者: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走过了一段光辉历程,使我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领域发生了令世界瞩目的变化。回顾我们党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方面的成就,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是一个绕不开的大事件。作为长期致力于新中国法学研究和建设的专家,您能否回顾一下我国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历
期刊
澳大利亚社会主义运动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东剧变的冲击下,澳共母党于1990年底解散。1996年10月6日澳大利亚社会主义党更名为澳大利亚共产党(简称“澳共”),使澳大利亚又有了新的共产党。2005年9月30日-10月3日新澳共在悉尼召开了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口号是“在工人阶级中建党,每一个党员都是活动家”。大会选举出以彼得·西蒙为总书记、以汉纳·米德叶顿为主席的新中央委员会
期刊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社区党组织作为党在社区的战斗堡垒,在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增强服务功能是形势发展对社区党的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社区党建的工作对象、领导体制、工作格局都发生了显著变化。首先,从工作对象来看,由纯粹的社区居民向全体社区人员覆盖。随着经济社会转型,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给
期刊
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是一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农业大镇,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现有户籍人口3.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万人。作为上海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先行区和上海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从2006年底开始,廊下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因地制宜,大力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坚决不搞“文化政绩工程”,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挖掘推广富有地方特色的“打莲湘”
期刊
记者: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的论断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我国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同时也成为我国社会公众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那么,您对这个重要论断是怎么认识的?  李慎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己任,并为之进行艰苦卓绝、坚持不懈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时,就推进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法制宣传教育等各个方面作了全面部署。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方面。正如《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所强调的那样,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自觉守法等方面扎实推进,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期刊
青年共产国际(也称青年国际或少年国际)在1924年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东方各国应在共青团组织之外新建“群众民族革命统一青年团”,作为全国性政党来领导民族革命青年斗争,并就中国另建民族革命统一青年团的问题进行了辩论。中国共产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和青年团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取消青年国际关于另建民族革命青年组织的决议。中国青年团建设史上的这段小插曲,也折射出中国青年团与青年国际关系的另一面。    一、关于“
期刊
文学双月刊《钟山》2008年第3期刊登了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写的《瞿秋白的不得不走、不得不留与不得不死》一文(以下简称《瞿》文)。这篇从标题到内容都不同于一般传记文学的长文,把本来明明白白的中共党史上的一些恩怨是非搅得一塌糊涂,着实离奇古怪。这就不能不让人细细品味并澄清之。    一、瞿秋白是“不得不走”吗?    《瞿》文把1934年1月上旬,瞿秋白奉命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首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近年来,中共松江区委紧紧围绕建设“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要求,以建立健全党内关爱机制为抓手,扎实推进和深化“双结对”主题实践活动,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关爱党员、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建立党内关爱机制的背景和动因    在2
期刊
回溯30年,理清改革开放一步步摸索的思路,继续探索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应该是很多领导干部和党务工作者所共同希冀的。由上海市党建研究会编著的《上海基层党建的探索与创新》,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创新作了阶段性回顾与总结,在某种程度上也预见了基层党建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与该书写作的,既有长期在上海市委组织部、国资党委等职能部门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也有《解放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