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溯30年,理清改革开放一步步摸索的思路,继续探索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应该是很多领导干部和党务工作者所共同希冀的。由上海市党建研究会编著的《上海基层党建的探索与创新》,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创新作了阶段性回顾与总结,在某种程度上也预见了基层党建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与该书写作的,既有长期在上海市委组织部、国资党委等职能部门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也有《解放日报》、《上海支部生活》等党报党刊的专业记者,资料翔实,在行文上既有对决策背景的深入分析,也有对基层丰富实践的详细解读,实践性、理论性和可读性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会对社会体制和政治体制产生改革的要求。这在最初“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是非常令人困惑的。从政治学角度分析,改革开放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社会和市场(经济体制)领导方式的变革与转型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伴随着社会基本架构——“单位体制”的逐渐解体而式微。“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应该说,上海基层党建的探索与创新正是为了应对随之出现的“百万工人大下岗”这个社会体制巨变的挑战。从1994—1999年,上海共分流安置下岗工人达120万人之巨,约占上海户籍人口的十分之一。如此众多的人从“单位体制”下进入新旧交替并且相当稚嫩的社会体制而转型为“社会人”,在变动的社会秩序中他们有一个失落、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同时,党的基层组织也因此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确立新的有效抓手和组织架构。
转型势在必然。最初,基层党建工作者只是被动地应对,然后才是积极地探索和创新。在传统体制下,单位是城市党组织和社会体制的基本细胞。基于单位的党组织处于单位的核心地位,单位党组织作为基层资源配置的主体,它的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建基于对资源的支配,资源配置的过程也是动员、调控党员、群众和社会的过程。党在基层组织结构中核心地位的丧失,使这个全新的命题落到上海各级领导和党务工作者身上——如何在没有物质性资源支配和支撑的前提下,让党的基层组织重新焕发生命力,在社会自治的架构下承担社会的组织和调控者的职责。
上海基层党建的探索大约可以归纳为四个基本命题的创新:组织核心理念的创新、组织架构的创新、组织活动方式的创新、组织主体实现方式的创新。这“四个创新”基本上回答了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如何有效组织、管理基层社会的大命题。
在历史巨变的时刻,思想总是一个先行者。上海基层党建首先的探索来自对基层党组织核心理念的思考。着眼于在新的社会体制背景下全面增强党自身的凝聚力,提升党在全社会的凝聚力。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在深入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为主要内涵的“凝聚力工程”的基础上,大胆提出“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理念,把服务的理念和功能引入基层党建工作者,提出“上級党组织要为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要为党员服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都要为群众服务”的“三服务”的理念。“三服务”从建强组织、关怀党员、服务群众入手,在坚持传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等功能的同时,把服务理念和服务功能融入党建工作的重要内涵和工作方式,为在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做实基层党组织,焕发其勃勃生机注入了源头活水。
面对松散的基层组织,党支部必须找到一种合适的组织实现方式,才能使基层党组织这个核心成为坚强的堡垒。基于此思考,上海开启基层党建的组织架构创新。针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模式,破解国有企业党建难题;针对“楼宇经济”等服务业的蓬勃兴起,“支部建在楼上”的组织模式丰富和发展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建党模式;针对党员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加大的特点,创建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构建区域性党建工作平台。通过这三种组织模式的创新,上海基本建立了改革开放条件下有效覆盖全社会的基层党组织体系。
面对全新的社会架构、全新的文化体系、全新的交往方式以及全新的生活节奏,上海推进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由传统的行政命令型向指导服务型、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在不改变组织隶属关系的条件下,积极探索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的共建、联建,形成单位、行业和区域党组织互联互动互补的活动方式。
组织的活力缘自每个成员对组织的认知,也就是其主体意识的实现。组织活动方式的创新使党支部的组织活动逐渐正常化,但要激发起青春活力,必须让每个党员从失落中寻回其主体意识。上海在探索完善党员教育经常有效、党员管理城乡动态一体的工作机制的同时,探索维护党员主体地位、保障民主权利、激活党员主体作用的实现方式,构建党内关怀激励帮扶体系,真情关怀、服务、凝聚党员;用“公推”、“直选”支部书记等方式,改革创新党内选举制度,落实党员主体地位,以党内民主的多种实现途径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从而使党组织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在基层怎样建设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这个大问题由上海基层党建的“四个创新”做出了大胆而有效的探索,相信一定会对全国各地的基层党建工作有所启发和借鉴。
虽然是对一个严肃而深沉课题的记录,《上海基层党建的探索与创新》一书力求在理论上概括精准,该书很多作者既是一线党务工作者,也是具有学术背景的学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书对党建理论的研究也会有所帮助。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叙事手法鲜活,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就是一个个基层党建的案例,相信读来不会太过沉重,会在很多读者的记忆里产生共鸣。
当然,这是一本承载太多也无法承载太多的书。相对于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而言,上海基层党建的探索与创新只是开了一个头,还有很多令我们困惑的课题需要我们用改革予以解答。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党要承担起人民和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必须认真研究自身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领导改革发展中不断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这既是对过去30年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党建工作的要求。相信上海的党建工作者们一定能够站在历史的肩膀上登高望远,为基层党建工作这个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更深入的创新与探索。
作者单位:上海市新闻办公室
■ 责任编辑:袁志平
参与该书写作的,既有长期在上海市委组织部、国资党委等职能部门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也有《解放日报》、《上海支部生活》等党报党刊的专业记者,资料翔实,在行文上既有对决策背景的深入分析,也有对基层丰富实践的详细解读,实践性、理论性和可读性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会对社会体制和政治体制产生改革的要求。这在最初“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是非常令人困惑的。从政治学角度分析,改革开放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社会和市场(经济体制)领导方式的变革与转型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伴随着社会基本架构——“单位体制”的逐渐解体而式微。“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应该说,上海基层党建的探索与创新正是为了应对随之出现的“百万工人大下岗”这个社会体制巨变的挑战。从1994—1999年,上海共分流安置下岗工人达120万人之巨,约占上海户籍人口的十分之一。如此众多的人从“单位体制”下进入新旧交替并且相当稚嫩的社会体制而转型为“社会人”,在变动的社会秩序中他们有一个失落、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同时,党的基层组织也因此面临诸多挑战——如何确立新的有效抓手和组织架构。
转型势在必然。最初,基层党建工作者只是被动地应对,然后才是积极地探索和创新。在传统体制下,单位是城市党组织和社会体制的基本细胞。基于单位的党组织处于单位的核心地位,单位党组织作为基层资源配置的主体,它的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建基于对资源的支配,资源配置的过程也是动员、调控党员、群众和社会的过程。党在基层组织结构中核心地位的丧失,使这个全新的命题落到上海各级领导和党务工作者身上——如何在没有物质性资源支配和支撑的前提下,让党的基层组织重新焕发生命力,在社会自治的架构下承担社会的组织和调控者的职责。
上海基层党建的探索大约可以归纳为四个基本命题的创新:组织核心理念的创新、组织架构的创新、组织活动方式的创新、组织主体实现方式的创新。这“四个创新”基本上回答了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下如何有效组织、管理基层社会的大命题。
在历史巨变的时刻,思想总是一个先行者。上海基层党建首先的探索来自对基层党组织核心理念的思考。着眼于在新的社会体制背景下全面增强党自身的凝聚力,提升党在全社会的凝聚力。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在深入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为主要内涵的“凝聚力工程”的基础上,大胆提出“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理念,把服务的理念和功能引入基层党建工作者,提出“上級党组织要为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要为党员服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都要为群众服务”的“三服务”的理念。“三服务”从建强组织、关怀党员、服务群众入手,在坚持传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等功能的同时,把服务理念和服务功能融入党建工作的重要内涵和工作方式,为在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做实基层党组织,焕发其勃勃生机注入了源头活水。
面对松散的基层组织,党支部必须找到一种合适的组织实现方式,才能使基层党组织这个核心成为坚强的堡垒。基于此思考,上海开启基层党建的组织架构创新。针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模式,破解国有企业党建难题;针对“楼宇经济”等服务业的蓬勃兴起,“支部建在楼上”的组织模式丰富和发展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建党模式;针对党员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加大的特点,创建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构建区域性党建工作平台。通过这三种组织模式的创新,上海基本建立了改革开放条件下有效覆盖全社会的基层党组织体系。
面对全新的社会架构、全新的文化体系、全新的交往方式以及全新的生活节奏,上海推进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由传统的行政命令型向指导服务型、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在不改变组织隶属关系的条件下,积极探索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的共建、联建,形成单位、行业和区域党组织互联互动互补的活动方式。
组织的活力缘自每个成员对组织的认知,也就是其主体意识的实现。组织活动方式的创新使党支部的组织活动逐渐正常化,但要激发起青春活力,必须让每个党员从失落中寻回其主体意识。上海在探索完善党员教育经常有效、党员管理城乡动态一体的工作机制的同时,探索维护党员主体地位、保障民主权利、激活党员主体作用的实现方式,构建党内关怀激励帮扶体系,真情关怀、服务、凝聚党员;用“公推”、“直选”支部书记等方式,改革创新党内选举制度,落实党员主体地位,以党内民主的多种实现途径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从而使党组织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在基层怎样建设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这个大问题由上海基层党建的“四个创新”做出了大胆而有效的探索,相信一定会对全国各地的基层党建工作有所启发和借鉴。
虽然是对一个严肃而深沉课题的记录,《上海基层党建的探索与创新》一书力求在理论上概括精准,该书很多作者既是一线党务工作者,也是具有学术背景的学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该书对党建理论的研究也会有所帮助。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叙事手法鲜活,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就是一个个基层党建的案例,相信读来不会太过沉重,会在很多读者的记忆里产生共鸣。
当然,这是一本承载太多也无法承载太多的书。相对于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而言,上海基层党建的探索与创新只是开了一个头,还有很多令我们困惑的课题需要我们用改革予以解答。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党要承担起人民和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必须认真研究自身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领导改革发展中不断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这既是对过去30年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党建工作的要求。相信上海的党建工作者们一定能够站在历史的肩膀上登高望远,为基层党建工作这个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更深入的创新与探索。
作者单位:上海市新闻办公室
■ 责任编辑:袁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