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的代表作。本文拟从生态批评视角出发,探讨其回归自然、向往童真的生态哲学思想。
关键词:生态批评 回归自然 回归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1981年出版后迅速引起轰动。此后历经半个世纪的考验而长盛不衰,成为战后美国文学的一部经典之作。因此,社会上一直不乏有关它的评论,这些评论多从主人公心理、叙事特征、文化意蕴等角度进行分析,忽略了从自然的角度,站在自然和生态的立场对之进行研究。本文拟从生态批评视角来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没有直接描写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而是通过霍尔顿以“恶”抗恶的反抗思想和言行,反映他所处环境中成人世界的伪善无耻,进而表现战后美国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背后,却是精神文明的萎缩和衰退,并且通过对龌龊成人世界的鞭笞,寄托了作者对纯真童年和美好自然的向往之情,体现了一种追寻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生态哲学思想。小说的主体魅力就在于通过少年儿童的真挚眼光,反映了美国社会成人与儿童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需求和审美呼唤——回归自然,向往童真。
回归自然观是生态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回归自然是浪漫主义时代作家们叫得最响的口号,而第一个喊出这个口号的就是卢梭。卢梭认为,回归自然环境与回归人的自然天性,是人类健康生存的必需。他呼吁人们“带着滋味无穷的迷醉,消融在他自觉与之浑然一体的这个广袤而美丽的大自然中”。他打出“远离社会,回归自然”的旗帜,提出了“自然使人善良,社会使人邪恶;自然使人自由,社会使人奴役;自然使人幸福,社会使人痛苦”的主张。色彩斑斓的草地,清爽宜人的树林,碧波荡漾的湖水,繁星密布的夜空,成了他躲避现实社会的世外桃源。而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塞林格表现了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对自然的追求。
小说以主人公霍尔顿在加州一家精神病院,以向心理分析医生自述的形式,回忆了他在圣诞节前离开母校潘西中学后,在纽约的三天流浪式生活。通过他在这三天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想,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桀骜不驯而又极其敏感苦闷的当代美国青年,在平庸、虚伪和丑恶的社会环境中处处失意、走投无路的狼狈相。
他向往与憧憬着回归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环境、地理地貌,也指人的自然本性、原始欲望、基本需求,更指事实的真相、事物的本质。他在他所经历的一切中,都只能清楚地看到两个字:虚伪。他憎恶虚伪,极力要摆脱它,却无法摆脱。
生活被虚伪包围了,虚伪无处不在。他自述离开学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的周围都是伪君子。就是那么回事,到处是他妈的的伪君子”。在电影院,他看穿了邻座女人假惺惺的伤感,讥讽道:“她的心肠软得就跟他妈的狼差不离。”他也意识到许多套话的欺骗性,如“见到你很高兴”、“祝你好运”等。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霍尔顿痛恨伪善的同时即伴随着对自然与纯真不懈的追求。那个潘西中学校长绥摩的女儿长得一点都不好看,“她的鼻子很大,指甲已剥落,像在流血似的”,但霍尔顿挺喜欢她,因为她“从来不瞎吹她父亲有多么伟大,也许她知道他是个假模假式的饭桶”。霍尔顿念念不忘的一位女琴友,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他们下棋时,她总是喜欢把那些“国王”们放在最后一排不肯动用,她的这个举动常使霍尔顿认为她也是个性情中人。
小说中多次提到纽约中央公园浅水湖中的鸭子如何过冬的问题,“我在琢磨,到我回家的时候,湖里的水大概已经结冰了。要是结了冰,那些野鸭都到哪里去了呢?我一个劲地琢磨,湖水冻严以后,那些野鸭到底上哪去了呢。我在琢磨会不会有人开汽车来,捉住它们送到动物园里去。或者竟是它们自己飞走了?”不管鸭子终归何处,他所希望的是鸭子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这也寄托了主人公向那远离现代文明都市的阳光明媚、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进军的愿望,我们可以说野鸭即是霍尔顿本人的隐射。霍尔顿对尘世逃避,在行为意义上,体现了他对恶的消极反抗,而在哲学根源上,则暗含了卢梭“回归自然”的思想。
“回归自然”的别名就是“回归童年”、“向往童真”。讴歌自然者,便讴歌儿童。因为儿童是纯真无邪的。歌德、卢梭、威廉·布莱克、华兹华斯、马克·吐温等等,无不如此。如华兹华斯,在他看来,天真的孩子、襁褓中的婴儿由于没有受过“庄严思想”的熏染,更多地保有“神圣的灵性”,因此要比成年人、尊长者更易领悟宇宙间“不朽的信息”,更接近自然中“真实的生命”,他唱出了“儿童是成人之父”的著名诗句。
然而生态批评理论认为,文人墨客潜心吟唱的“回归”,只是一种伤感的情绪,一种美好的憧憬,一些不无夸饰的言辞,虽说饱含着深刻的审美意义与批判意义,然而毕竟只是一片虚渺的幻影。要融入自然获取真谛并非易事,回归也只能成为霍尔顿美好的向往而已,经历了数天的漂泊和追寻后,他无奈地回到了他出发的地方,并被可笑的精神病医生治疗。
如此说来,纯粹的“回归”是不可能了,但是现代社会中一些深入思索人类命运前途的智者,已经为“回归”赋予了新的含义。这种回归无疑是一种心灵的回归,是对被淹没于所谓现代文明之中的精神回归。“回归”实际上是端正人的生存态度,发掘人的生存智慧,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纠正人在天地间被错置的位置。
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中呼喊着对自然的回归,对童真的向往,追寻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充分体现了他的生态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鲁枢元:《生态文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3] J·D·塞林格,施咸荣译:《麦田里的守望者》,译林出版社,1999年。
作者简介:刘丹,女,1981—,辽宁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渤海大学外语教研部。
关键词:生态批评 回归自然 回归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1981年出版后迅速引起轰动。此后历经半个世纪的考验而长盛不衰,成为战后美国文学的一部经典之作。因此,社会上一直不乏有关它的评论,这些评论多从主人公心理、叙事特征、文化意蕴等角度进行分析,忽略了从自然的角度,站在自然和生态的立场对之进行研究。本文拟从生态批评视角来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没有直接描写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而是通过霍尔顿以“恶”抗恶的反抗思想和言行,反映他所处环境中成人世界的伪善无耻,进而表现战后美国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背后,却是精神文明的萎缩和衰退,并且通过对龌龊成人世界的鞭笞,寄托了作者对纯真童年和美好自然的向往之情,体现了一种追寻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生态哲学思想。小说的主体魅力就在于通过少年儿童的真挚眼光,反映了美国社会成人与儿童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需求和审美呼唤——回归自然,向往童真。
回归自然观是生态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回归自然是浪漫主义时代作家们叫得最响的口号,而第一个喊出这个口号的就是卢梭。卢梭认为,回归自然环境与回归人的自然天性,是人类健康生存的必需。他呼吁人们“带着滋味无穷的迷醉,消融在他自觉与之浑然一体的这个广袤而美丽的大自然中”。他打出“远离社会,回归自然”的旗帜,提出了“自然使人善良,社会使人邪恶;自然使人自由,社会使人奴役;自然使人幸福,社会使人痛苦”的主张。色彩斑斓的草地,清爽宜人的树林,碧波荡漾的湖水,繁星密布的夜空,成了他躲避现实社会的世外桃源。而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塞林格表现了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对自然的追求。
小说以主人公霍尔顿在加州一家精神病院,以向心理分析医生自述的形式,回忆了他在圣诞节前离开母校潘西中学后,在纽约的三天流浪式生活。通过他在这三天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想,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桀骜不驯而又极其敏感苦闷的当代美国青年,在平庸、虚伪和丑恶的社会环境中处处失意、走投无路的狼狈相。
他向往与憧憬着回归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环境、地理地貌,也指人的自然本性、原始欲望、基本需求,更指事实的真相、事物的本质。他在他所经历的一切中,都只能清楚地看到两个字:虚伪。他憎恶虚伪,极力要摆脱它,却无法摆脱。
生活被虚伪包围了,虚伪无处不在。他自述离开学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我的周围都是伪君子。就是那么回事,到处是他妈的的伪君子”。在电影院,他看穿了邻座女人假惺惺的伤感,讥讽道:“她的心肠软得就跟他妈的狼差不离。”他也意识到许多套话的欺骗性,如“见到你很高兴”、“祝你好运”等。
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霍尔顿痛恨伪善的同时即伴随着对自然与纯真不懈的追求。那个潘西中学校长绥摩的女儿长得一点都不好看,“她的鼻子很大,指甲已剥落,像在流血似的”,但霍尔顿挺喜欢她,因为她“从来不瞎吹她父亲有多么伟大,也许她知道他是个假模假式的饭桶”。霍尔顿念念不忘的一位女琴友,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他们下棋时,她总是喜欢把那些“国王”们放在最后一排不肯动用,她的这个举动常使霍尔顿认为她也是个性情中人。
小说中多次提到纽约中央公园浅水湖中的鸭子如何过冬的问题,“我在琢磨,到我回家的时候,湖里的水大概已经结冰了。要是结了冰,那些野鸭都到哪里去了呢?我一个劲地琢磨,湖水冻严以后,那些野鸭到底上哪去了呢。我在琢磨会不会有人开汽车来,捉住它们送到动物园里去。或者竟是它们自己飞走了?”不管鸭子终归何处,他所希望的是鸭子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这也寄托了主人公向那远离现代文明都市的阳光明媚、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进军的愿望,我们可以说野鸭即是霍尔顿本人的隐射。霍尔顿对尘世逃避,在行为意义上,体现了他对恶的消极反抗,而在哲学根源上,则暗含了卢梭“回归自然”的思想。
“回归自然”的别名就是“回归童年”、“向往童真”。讴歌自然者,便讴歌儿童。因为儿童是纯真无邪的。歌德、卢梭、威廉·布莱克、华兹华斯、马克·吐温等等,无不如此。如华兹华斯,在他看来,天真的孩子、襁褓中的婴儿由于没有受过“庄严思想”的熏染,更多地保有“神圣的灵性”,因此要比成年人、尊长者更易领悟宇宙间“不朽的信息”,更接近自然中“真实的生命”,他唱出了“儿童是成人之父”的著名诗句。
然而生态批评理论认为,文人墨客潜心吟唱的“回归”,只是一种伤感的情绪,一种美好的憧憬,一些不无夸饰的言辞,虽说饱含着深刻的审美意义与批判意义,然而毕竟只是一片虚渺的幻影。要融入自然获取真谛并非易事,回归也只能成为霍尔顿美好的向往而已,经历了数天的漂泊和追寻后,他无奈地回到了他出发的地方,并被可笑的精神病医生治疗。
如此说来,纯粹的“回归”是不可能了,但是现代社会中一些深入思索人类命运前途的智者,已经为“回归”赋予了新的含义。这种回归无疑是一种心灵的回归,是对被淹没于所谓现代文明之中的精神回归。“回归”实际上是端正人的生存态度,发掘人的生存智慧,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纠正人在天地间被错置的位置。
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中呼喊着对自然的回归,对童真的向往,追寻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充分体现了他的生态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鲁枢元:《生态文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3] J·D·塞林格,施咸荣译:《麦田里的守望者》,译林出版社,1999年。
作者简介:刘丹,女,1981—,辽宁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渤海大学外语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