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时空 永恒童年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时间中的孩子》(1987)是英国作家伊恩·拉塞尔·麦克尤恩(Ian Russell McEwan 1948—)一部重要的作品。它主要讲述的是年轻作家斯蒂芬·路易斯,自他三岁的女儿凯特丢失之后的生活。作品涉及了很多主题,如家庭问题、两性关系、童年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以及时间的意义等等。其中时间既是小说的主题之一,也是凸显作品主题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它在这部作品中被赋予深刻的含义。本文探讨了小说中的时间观、叙事时间以及心理时间等方面的问题,借此挖掘作品的时间主题,挖掘作品中的时间意义。
  关键词:时间 童年 叙事时间 心理时间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客观的世界中,时间是一维的,过去不能重复,未来不可预支。然而人的主观想象却可以突破客观的时空界限,回忆过去、幻想未来,因此文学中的心理时间是人文性的。作为人物感受的心理时间,因生存状态各异而快慢有节,人物可以突破时间的束缚而穿梭于时空当中。在文学作品中,时间往往被赋予深刻含义,对作品主题表现具有重要作用。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拉塞尔·麦克尤恩(Ian Russell McEwan1948-)的长篇小说《时间中的孩子》(The Child in Time)(1987年获惠特布雷德奖)就是这样一部展现了时间的多维性和复杂性的作品。与作者以往的“震荡文学”(literature of shock)作品不同,该小说主要描绘了一个“由成年人的眼光观察的成年人的世界”,被视为麦氏转型之作。作品涉及了众多主题,如家庭问题、两性关系、童年以及时间的意义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 “时间”。时间在小说中被赋予多重含义,它既是作品的主题之一,也是凸显作品主题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小说中既有客观的物理时间,即钟表时间;也有具有主观性、非线性特征的心理时间。本文主要探讨作品中的时间观、叙事时间的特色和心理时间的运用,借此来探寻小说中时间的真正含义,及其所揭示的主题。
  
   一 复杂多维的时间观
  
   “时间”中的孩子?究竟是什么样的时间控制着这个世界?作者在小说中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借用小说中的人物——特尔玛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世上没有绝对的时间,不存在独立的实体,有的只是我们个别的肤浅的理解。”小说中的时间观不是绝对的、客观的。如同其他具有意识流特色的小说家一样,作者也深受柏格森的时间观的影响。
   柏格森区分出两种不同的时间。一种是“纯一的时间”,即精确科学(数学、物理学等) 所处理的时间。他认为物理时间不是真正的时间,是“外部时间”,是“空间化”和“数量化”了的时间,实质上是一种空间。另一种纯粹时间则是真正的时间,即柏格森提出的绵延的概念。柏格森认为“绵延是入侵将来和在前进中扩展的过去的持续推进。从过去在不断增长的时候起,过去也无限期地保留下来”。这种绵延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线性时间,是解释人的意识的存在和心理状态的,是一种心理时间,即“内部时间”。柏格森认为在人的意识深处,外部时间并不适用,只有“心理时间”才是“真正的时间”,是“唯一的时间”。只有深入挖掘人的心理时间,才能只有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处,才能真正认识世界,再现生活。
   在柏格森时间观的影响下,小说中的时间观不是单一的、绝对的,而是复杂的、多维的。物理时间在小说的每一章都清晰可见,如“五月的下旬”、“六月的中旬”、“九月的下旬”、“十月的中旬”、“圣诞节”以及“第二年的二月份”,时间就像钟表那样一刻不停的前行,丝毫不理会人的思想和情感,“生物时钟冷漠地朝前走,一刻也不停”。虽然小说中钟表和日历代表绝对的物理时间,但作者显然突出表现和强调的不是客观时间。叙述者不断强调世上没有绝对的时间,时间也许并不一定是客观的,而是更多地受到主观思想的限制。
   这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不仅表明了物理时间,而且也暗示着主人公斯蒂芬的心理时间。他的时间似乎完全受到主观意识活动的影响和控制。无论在官方育儿委员会的会议上还是独自一人在家,他总是“零碎地、任意地、几乎是无意识地做着白日梦”。斯蒂芬心理时间的混乱,表明他沉浸在丢失女儿的痛苦、愧疚和失落中。现在对他来说似乎毫无意义,而过去却是充实、快乐的。因此,尽管物理时间使他继续着没有女儿的生活,但心理时间却可以让他尽情回到过去,探寻童年和生命的意义。小说中对斯蒂芬的心理时间的浓描重绘,使作品自始至终充斥着相互作用的两种时间:现实世界的物理时间和人物的心理时间。两种时间观的并存,使小说中的时间观复杂多维,也打破了叙事时间的单向性和一维性,使小说的叙事时间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现象。
  
   二 被解构的叙事时间
  
   叙事时间是作者经过对故事的提炼加工后,提供给我们的叙事的文本秩序,它代表了作者的某种指向性,是作者控制文本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作者叙事方式中的一种,也是表现作品思想内核和审美理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时间中的孩子》中,被拆解的叙事时间,导致作品在叙述方法上具有时序颠倒、时空跳跃、时间倒错、以及停顿与凝固等特征。而这些特征正是表现作品主题意蕴的重要手段。
   小说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主要讲述年轻作家斯蒂芬·路易斯,自三岁的女儿凯特在超市被拐骗之后的心路历程。斯蒂芬·路易斯自凯特在被拐骗之后,思想意识经常呈现停滞状态,无法与现实生活保持一致。对他来说,现实与过去交织在一起,无法分开,现实生活的每一幕都无法引起他的兴趣,而只能令他频频回忆过去的家庭生活。作为小说中最主要的聚焦人物,由于斯蒂芬的心理时间停留在过去,使小说中过去、现在、未来被随意颠倒、穿插和交融,因此造成了时间倒错的现象,也使故事的叙事时序显得似乎混乱。
   然而正是小说中看似混乱的叙事时序,突显了“童年”和“时间”两大主题。小说中凯特丢失这一细节是作品中的核心事件,是全部事件的触发器。小说中对于这一细节的叙述有两个特点。一是故事时序在前,叙述时序在后。二是频繁穿插在对斯蒂芬现实生活的叙述中,造成了叙述上的重复。米克·巴尔认为当一个事件仅仅发生一次而被多次描述时,就是重复。重复是叙事性小说中最常见的一种叙事手法,以此突出事件的重要性,使读着印象更深刻。
   小说中第三人称叙述者,从凯特丢失两年后开始叙述,并且透过斯蒂芬的眼光不断去回忆女儿的丢失、丢失前的家庭生活以及现在的颓废状态。因此这些叙事手法的运用,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这一事件对主人公的影响,以及在整个故事中的核心作用。弗洛伊德曾经说过,“由于受创伤的经历动摇了整个生命结构,人有可能处于生活的停顿状态,对现在和未来兴趣全无……”
   正是小说中被解构的叙事时间表明,是女儿的丢失使得斯蒂芬的生活呈现一种停滞状态,丧失了对现实的兴趣和未来的信心。此时他生活的全部任务似乎只剩下一件事:幻想女儿的成长。“没有关于她继续存在的幻想,他就迷失了,时间也将停止”。这当然不是实际的时间观念,而是一种意识状态,是一种“生命结构”。他甚至幻想女儿凯特已成为一个隐形的孩子,继续不断地成长。她的成长与时间的前进融为一体,成为“时间中的孩子”。
   因此作品中的叙事时间,赋予斯蒂芬丢失的女儿丰富的象征含义,凯特象征童年,象征斯蒂芬的过去,象征鲜活的生命力。她的失踪具有一种寓意。没有了凯特,斯蒂芬像一个缺失了“童年”的“孩子”。正如保罗·爱德华兹指出:“这部小说的价值体系,可以说基于这样一个信念:当我们步入成年的时候,‘童年’(需恰当理解)能够为我们提供精神食粮。”过去对斯蒂芬来说意义深远,连接着现在,暗示着未来。而缺失了关于“童年”的回忆,斯蒂芬无法回到现实生活,更难以步入未来。时间显得空洞乏味,缺失了目标。在这样的时间里,一切都是混乱而无意义的。主人公时间概念模糊,意识处于停滞、倒退状态。他在幻想女儿隐形存在的同时,自己也“迷失”在时间里,成为一个时间中的孩子。
  
   三 魔幻的心理时间
  
   小说中虽然两种时间观都有迹可寻,但是作者对二者的描绘,却并没有持一种不偏不倚的折衷态度,而是有所侧重。对于用日历记载的、量化的物理时间,叙述者只是在恰当的时候介绍一下。客观时间里的现实生活作为背景和框架,渗透着主人公的心理时间,以及在他的意识中过去所发生的一切。在《时间中的孩子》中,作者将心理时间引入叙事,给扩展小说背景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通过插入心理时间搞乱故事的物理时间顺序置,显示了时间在人的生命中的意义。心理时间在小说中一方面表现为过去、现在和将来相互交叉、渗透、叠合,另一方面体现在心理时间的能动作用和魔幻效果上。
   在柏格森的时间观中,过去、现在、未来不可分割地连接着,互相渗透,没有绝对的界限。过去渗透在现在之中,现在又蕴含了未来。小说中通过对主人公斯蒂芬的心理时间的描述,使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在一起的。在故事发生的整整九个月的时间里,主人公斯蒂芬极力逃避现实,总是感到时间是“空洞的”、“缺乏意义或目标”以及“滞缓的”、“慢放的”。在慢放的时间里他回忆女儿,想起父母,见证朋友达克的事业腾飞与精神崩溃乃至死亡。在这里,时间受到了他主观思想的控制。而他的主观时间随着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当他想到女儿时,时间是“滞缓的”、“停止的”;当他见到父母时,“时间收缩得那么快”。而在他去见妻子朱莉的路上,“一切时间的感觉,都消失了”。他的意识在时间中随意穿梭,为他在故事中的时空交错作了很好的铺垫。
   心理时间在这部小说中,不仅影响了人物的意识活动,导致叙事时间复杂多变。同时心理时间又直接干预改变了现实世界中的物理时间,使之具有复杂、多维的非线性特征,为小说增添魔幻主义色彩,令作品中出现两次时空交错的现象。
   主人公不断慢行、倒退的主观时间,使他的时间具有了突变性,使他突然来到几十年前父母约会的洪钟酒吧。他在窗外目睹年轻时的父母约会并决定自己可以是否出世的过程。这时时间似乎凝固了、停止了,时间变成一种“虚无”,生命对他来说更像是他没有决定权的判决。他变成了一个还在母体中的婴儿,静静地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由于没有来自于父母的肯定的爱的信息,没有感受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和价值,他又一次失去时间感。他只感到“没有说得出来的目的地或时间”。此刻因为他的过去没有得到爱与肯定,他的生命无法继续,生活无法前行,因此他无法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建立起联系,所以“虽然他猛烈地朝前运动,他还是没动,他只是绕着一个固定点飞转”。直到母亲后来亲口告诉他,那一刻她也感受到了他的存在,并决定要生下他、爱护他时,他确信了母亲的回忆与他的幻觉重合。因此当他再次路过洪钟酒吧时,“他才明白他在这里的经历,不仅与父母的经历相互作用,而且还是一种继续,一种重复”。
   这一次的时空交错,暗示斯蒂芬回忆并寻找女儿的过程也是寻回自己失去的童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认可了自己的“曾在”,并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那么小说中主人公另外一次奇遇,则暗示了新生命的即将出现。在斯蒂芬驱车去看达克的路上,他再次经历了时间慢行,这一次他并没有回到从前,而是“开车穿过一个神秘的六英尺宽的缺口”,经历了一系列神奇的事件,并把一个司机从被压的车下面解救出来。
   这里对受伤司机的描述和斯蒂芬的动作让人不仅联想到婴儿出生的场景,比如“它(头)从钢片上一个竖直的裂口伸了出来。旁边还有光手臂,夹在头下面,紧紧抵着脸,遮住了嘴巴”,而“那人蜷着身子,没有血……他小心避开千斤顶,一只手抓住那人的肩膀,另一只手抬着他的下巴,把他往外拉……双手插在他腋下,把他整个拉了出来”。作者通过主人公这一次的魔幻经历,为小说结尾处揭示主题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最后当朱莉再次生产时,斯蒂芬回想到了“一条太阳照耀下的乡村小路,卡车的废墟和压在下面的一个头”。过去与现在重合在一起,魔幻时间中的经历和客观的现实时间里的经历融合在一起,他因此意识到自己所做过的事情的含义。他终于认识到“这才是我们真正所有的东西,繁殖,这一生命热爱自身的事例,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它”。
   在《时间中的孩子》这部作品中,作者把具有主观性的心理时间和客观的物理时间有机结合起来,把心理时间融入到叙事时间里。小说中的时间与生命一样模糊又令人费解。因此,不深入剖析小说中的被解构的叙事时间和心理时间对物理时间的反作用,就难以领会时间的意义以及作品的底蕴。作者通过对心理时间的刻画,把各个人物的命运有机的结合起来,表达了时间不是绝对的、客观的这一基本思想,同时也深化了时间和童年这两大主题。
   小说中客观时间和心理时间的并存,使时间被赋予深刻的涵义。在这里,时间是生活的精髓,是一种难以解释的实体,“是每个人发现自己位于内省深处的儿童的关键”。时间既是一种载体,记录着我们的生命历程,又是生命本身的一部分,生命的一种形式。时间与生命联系在一起时具有深刻的含义。它可以让凯特在继续成长,可以让童年永恒存活在每个成年人的心灵当中。
   我们必须认可它,并且在它与外部世界之间建立一种平衡(这方面,斯蒂芬的朋友达克是个反例),才能使我们勇敢地面对外部世界,面对种种困难,生活下去。失去的时间只有通过爱,生命的源泉和动力才能被赎回来。所以,最后在母亲对自己的出生和存在得以肯定之后,在见证新生命诞生的那一刻,斯蒂芬才发现了生命的意义,找回了自我,停止了迷失,并准备和妻子重返世界,继续他们停滞了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蓝纯:《伊恩麦克尤恩其人其作》,《外国文学》,1998年第6期。
   [2] 瞿世镜:《当代英国青年小说家特色》,《学术季刊》,1995年第1期。
   [3] 伊恩·麦克尤恩,何楚译:《时间中的孩子》,译林出版社,2003年。
   [4] [法]亨利·柏格森:《创造进化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
   [5] [荷]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6] Sigmund Freud,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sychoanalysis,Joan Riviere trans,New York:Washington Square Press,1952.
   [7] Paul Edwards,“Time,Romanticism,Modernism and Moderation in Ian McEwan’s The Child in Time.”[J].The Journal of the English Association Spring 1995.
   [8] Peter Childs,The Fiction of Ian McEwan,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6.
  
   作者简介:
   张辉,女,1974—,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英语教学研究,工作单位: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
   董俊峰,男,1958—,山西万荣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西方文论和英美文学研究,工作单位: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福克纳的长篇作品是构成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我们也不可忽视一系列同样背景的中短篇小说。本文着重分析福克纳中短篇作品中所反映的南方精神、南北方矛盾冲突和南方人物形象几方面问题,从而揭示出它们各自的特点、丰富的内涵以及与“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约克纳帕塔法世系 福克纳 南方精神 南北方矛盾冲突 南方人物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前
期刊
摘要 柏拉图是西方文艺思想的鼻祖,可以说其理念说以及关于迷狂等学说影响力很大。本文从《伊安篇》和《理想国》来分析柏拉图的文艺观念的具体组成。  关键词:理式论 柏拉图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把毕达哥拉斯的灵魂不朽的神秘主义,巴门尼德的永恒实在,以及赫拉克利特的感性知识不可靠等观点杂糅起来,建构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柏拉图的美学、文艺思想又是建立
期刊
摘要 路翎在文本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疯狂而扭曲的世界,他笔下的人物大多是病态的。本文试图从施虐与自虐、人物的歇斯底里和疯狂的报复心理等三方面探讨作家创作的深层动因。  关键词:施虐 自虐 歇斯底里 报复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路翎小说对于疯狂和病态形象的描写,一直为研究者所关注,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问题。如何评价这一问题,关系到路翎创作的价值和意义。因此,研究路翎就不能不面
期刊
摘要 人们普遍认为《射雕英雄传》中的女主人公黄蓉非常聪明,很多学者从文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从违反语用学中合作原则的角度来看,根据交际需要,黄蓉非常善于违反合作原则的各项准则,从而使话语产生言外之意。并且她能根据各种语境,准确地理解他人的言外之意,从而显示出她的聪明。  关键词:黄蓉 合作原则 言外之意 聪明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对《
期刊
摘要 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成名作《布登勃洛克一家》,时至今日仍吸引着众多的读者和研究者,评论文字之丰富、多变,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究其实,是读者在接受作品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期望值。  关键词:《布登勃洛克一家》 读者 接受 期望值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成名作,创作于1901年。小说讲述了19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德国北部商业城市吕
期刊
摘要 曼斯菲尔德是一位具有独特写作风格的女作家。在短篇小说《苍蝇》中,透过简单平淡的故事情节,她创造性地把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结合起来,充分展示了其对细节描写、顿悟和象征等写作手法的巧妙运用,这足以使她成为英国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 《苍蝇》 写作特色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被看作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短
期刊
摘要 英国作家劳伦斯在其代表作《儿子与情人》中,通过对保罗与三位女性关系的描写,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然本性与机械文明之间的冲突导致的人性分裂,认为两性关系中只有做到精神与肉体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关键词:人性分裂 和谐统一 完美境界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提起英国文学,就不能不谈到劳伦斯。作为20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诗人、散文家,他被称为英国文学史
期刊
摘要 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也是美国文学的繁荣时期,所以也被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它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混乱。本文试图用心理分析的方法,从旅行主题出发探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以期更好理解这一文学时期。  关键词: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旅行 自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也是美国文学的繁荣时期,所以也被称为“美
期刊
摘要 “80后”写作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学现象,它是文化产业借助80年代后期先锋文学的想象,密谋策划出的写作群体。这个群体已经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及修辞方式:在抒情诗人和讽刺家两种写作欲望斗争中,显示出对世界的优雅的厌倦;“80后”写作群体追求自由,但获得的只能是一种喜剧性的自由.这意味着他们是一代虚无主义之子,在自由和虚无的纠缠中,他们提出一个需要重新理解的诗学命题:什么是文学真实性。  关键词:“80
期刊
摘要 苏格拉底式对话的显著特点,是以理性分析寻求事物的原因,以达到寻求事物的目的。在柏拉图的《欧梯佛洛》中,欧梯佛洛俨然是传统宗教伦理的代言人,而苏格拉底以“自知自己无知”出场,巧妙地运用“助产术”与欧梯佛洛谈论虔敬、天理和正义。在反讽、归纳、诱导和定义的过程中,苏格拉底分三层逐次阐明了自己的伦理观:神的好恶,不构成判断是非、善恶的依据;宗教伦理和世俗伦理二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并存于一般伦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