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要真正培养出迎合时代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保障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性以及良好的综合素养,应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高度重视对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创新。针对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创新通常情况下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等等。随着中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领域迎来了更多方面的改变,高考改革也是其中不容忽视的内容之一,文章就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历史适应性教学做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高中历史;适应性教学
一、 前言
时代的不断发展促使新高考的改革得到不断推动,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再是考核的唯一标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发展成为考查的重点。面对这样的社会背景,高中历史教学有了全新的挑战,为了能够更好地迎合这个挑战与转变,高中历史教学应当作出适当的转变,针对适应性教学作出深入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成为当下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 新高考改革下考试评价制度的变化
“3 1 2”模式是指:“3”为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2科。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高校要求,方可报考相关专业(类)。高校各专业(类)根据本校培养实际对考生的物理或历史科目提出要求,“仅物理”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才可报考,且相关专业(类)只在物理类别下安排招生计划;“仅历史”表示首选科目为历史的考生才可报考,且相关专业(类)只在历史类别下安排招生计划;“物理或历史均可”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均可报考,且高校要统筹相关专业(类)在物理、历史类别下分别安排招生计划。历史与原来的考试评价制度最大的变化就是由等级要求变为原始分计入,提高了考试要求。
三、 新高考改革下课程内容的变化
深化高考考试内容的改革是改革考试形式与内容第四点意见中明确强调的指导性意见之一。这一意见提出的是充分参照当下中国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以及国家课程标准而进行设计的策略,对考试命题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保障考试内容的综合性以及基础性,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进行重点考查。与此同时,评分方式的改变,评卷管理的强化,成绩报告的完善等都多当下高中历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高考改革之后,综合化、基础化以及科学化是考试内容的基本特征。
新高考课程类别由原来的必修加选修调整为必修加选择性必修加选修课程,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开设,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四、 新高考改革下高中历史适应性教学策略
一线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对新高考改革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明确高考改革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进而更好更快地使用新高考改革开展高质量的高中历史教学。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需要面对较大的升学压力。因此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高度重視对于基本历史知识的讲述,引导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技能以及历史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社会与现实的联系,让学生真正将历史知识带入到实际生活中。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9年提出的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指导意见中指出: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在2020年全国卷和山东卷的考查中都重点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人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比如2020年全国Ⅲ卷高考·42题命题人设计了表1摘自1995年7~8月对江苏昆山,浙江乐清的部分农民进行的调查统计,调查对象中近60%为18~35岁的青壮年,调查内容为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农民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父母在,不远游、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富贵贫贱是命定的。如果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经商、去乡镇企业工作、读书上大学、去大城市打工、继续种田。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它从学生的切身相关的职业选择出发,考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知识点,明显强化了学科知识应用性的要求。而2020年的山东卷第17题以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作为切口,给出詹天佑,邹容,周恩来三个典型人物的相关材料,谈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考查近代中国相关史实,旨在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担当意识,强化家国情怀,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来看,材料题的选择更贴合实际,但设问更加灵活多变。所以,关注学科前沿与实际运用,重视学科知识在实际领域中的应用是新高考改革的趋势。
在客观题的考查中,山东卷中对地图、表格、历史文献的应用明显增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史料,再现历史情境,让学生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考题往往贴近现实生活,然后把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的考查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在2020年的山东卷中,15个选择题考查地图和表格解读的有5题,占到了三分之一,而同年的江苏卷20个选择题中没有出现地图和表格,仅出现了两幅图片,2019年的江苏卷20题仅出现2题,2018年的江苏卷20题仅出现1题,考查要求有了明显变化。
那么怎样实现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呢?这首先要求一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特别注重对历史情境的设计,通过创设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对历史形成合理的想象,设身处地进行体验,进而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 例如,在讲到《新中国教育的发展》这一课时,可以结合身边的历史,创设生活情境,将江南大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在1903年的课程设置和今天江南大学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教育发展是时代发展要求,同时也对时代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而渗透唯物史观的意识。在讲到《美国国父华盛顿》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选取华盛顿与妻子、友人之间的四封信件往来,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原始的史料中感受华盛顿身上的爱国情怀和民主精神也从给妻子的信件中感受华盛顿的家庭情结和作为一个丈夫、父亲的无奈与纠结,学生在这些史料的解读中看到了一个更加完整、全面、活生生的华盛顿、同时教师也逐步渗透了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多个学科素养,让学生在掌握这些历史知识和能力的时候不再是空中楼阁式的死记硬背和照搬照抄,而是更加生活化、具体化。
针对地图、表格、原始史料等考查要求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地图的运用,手边常备《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世界历史地图集》,随时查找翻阅。山东卷的命题材料比较丰富,新颖活泼,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要尽量实现史料类型的多样化,如图片类、表格类、文字类的史料,要分类进行训练,并跟进整理和总结规律,形成规范的思路和答题规范。日常教学重视基础知识的时空定位,任何的历史都是在一定的时空发生的,日常复习中要注意把特定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去考查,注意时空之间的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链,不能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单个的知识点,造成知识时空上的断层和脱节。注重历史情境的再现,历史不是死的知识,而是有鲜活的生命,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史料来探寻历史的真相。平时教学中要主要以史料为依托来引导学生区分史料的类型,正确认识史料的价值,多角度解读史料,通过合理的分析形成客观全面的历史认识。
总之,伴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制度不断推进,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有了全新的挑战,同时也有了全新的机遇。选择题主观化、材料题自主化,突出问题意识,重点考查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等能力,目前已成为高考命题的新常态。新时代的高考历史试题更强调对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的考查。依据高考评价体系和课标的要求,结合教育测量学的能力目标,新高考将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界定为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探究能力。试题以考生为主体,重视问题情境创设,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统一,从立意、情境、设问、答案到评价策略运用等都表现出了鲜明的新特征。因此改革应当紧紧迎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提出相应的措施,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面对新的考试制度,教师应当积极地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与改革步调相一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
[3]粟陈平.新高考形势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2):172.
[4]曹晶晶.基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翻转课堂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0):112.
[5]陈平生.指向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培养: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学组织变革研究[J].福建教育,2020(15):16-17.
[6]张丹丹.基于新高考背景下提升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的策略探究[C]∥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一),2020.
[7]楊汉章.选课走班下的高中历史教材“二次开发”策略研究: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0(3):48-49.
作者简介:安彩萍,江苏省无锡市,江苏省无锡市玉祁高级中学。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高中历史;适应性教学
一、 前言
时代的不断发展促使新高考的改革得到不断推动,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再是考核的唯一标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发展成为考查的重点。面对这样的社会背景,高中历史教学有了全新的挑战,为了能够更好地迎合这个挑战与转变,高中历史教学应当作出适当的转变,针对适应性教学作出深入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成为当下高中阶段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 新高考改革下考试评价制度的变化
“3 1 2”模式是指:“3”为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2科。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高校要求,方可报考相关专业(类)。高校各专业(类)根据本校培养实际对考生的物理或历史科目提出要求,“仅物理”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才可报考,且相关专业(类)只在物理类别下安排招生计划;“仅历史”表示首选科目为历史的考生才可报考,且相关专业(类)只在历史类别下安排招生计划;“物理或历史均可”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均可报考,且高校要统筹相关专业(类)在物理、历史类别下分别安排招生计划。历史与原来的考试评价制度最大的变化就是由等级要求变为原始分计入,提高了考试要求。
三、 新高考改革下课程内容的变化
深化高考考试内容的改革是改革考试形式与内容第四点意见中明确强调的指导性意见之一。这一意见提出的是充分参照当下中国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以及国家课程标准而进行设计的策略,对考试命题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保障考试内容的综合性以及基础性,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进行重点考查。与此同时,评分方式的改变,评卷管理的强化,成绩报告的完善等都多当下高中历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高考改革之后,综合化、基础化以及科学化是考试内容的基本特征。
新高考课程类别由原来的必修加选修调整为必修加选择性必修加选修课程,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开设,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四、 新高考改革下高中历史适应性教学策略
一线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对新高考改革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明确高考改革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影响,进而更好更快地使用新高考改革开展高质量的高中历史教学。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需要面对较大的升学压力。因此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高度重視对于基本历史知识的讲述,引导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技能以及历史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社会与现实的联系,让学生真正将历史知识带入到实际生活中。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9年提出的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指导意见中指出:坚决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在2020年全国卷和山东卷的考查中都重点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人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比如2020年全国Ⅲ卷高考·42题命题人设计了表1摘自1995年7~8月对江苏昆山,浙江乐清的部分农民进行的调查统计,调查对象中近60%为18~35岁的青壮年,调查内容为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农民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父母在,不远游、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富贵贫贱是命定的。如果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经商、去乡镇企业工作、读书上大学、去大城市打工、继续种田。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它从学生的切身相关的职业选择出发,考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知识点,明显强化了学科知识应用性的要求。而2020年的山东卷第17题以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作为切口,给出詹天佑,邹容,周恩来三个典型人物的相关材料,谈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考查近代中国相关史实,旨在引导学生树立责任担当意识,强化家国情怀,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体来看,材料题的选择更贴合实际,但设问更加灵活多变。所以,关注学科前沿与实际运用,重视学科知识在实际领域中的应用是新高考改革的趋势。
在客观题的考查中,山东卷中对地图、表格、历史文献的应用明显增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史料,再现历史情境,让学生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考题往往贴近现实生活,然后把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的考查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在2020年的山东卷中,15个选择题考查地图和表格解读的有5题,占到了三分之一,而同年的江苏卷20个选择题中没有出现地图和表格,仅出现了两幅图片,2019年的江苏卷20题仅出现2题,2018年的江苏卷20题仅出现1题,考查要求有了明显变化。
那么怎样实现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呢?这首先要求一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特别注重对历史情境的设计,通过创设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学术情境,对历史形成合理的想象,设身处地进行体验,进而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 例如,在讲到《新中国教育的发展》这一课时,可以结合身边的历史,创设生活情境,将江南大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在1903年的课程设置和今天江南大学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教育发展是时代发展要求,同时也对时代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而渗透唯物史观的意识。在讲到《美国国父华盛顿》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选取华盛顿与妻子、友人之间的四封信件往来,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原始的史料中感受华盛顿身上的爱国情怀和民主精神也从给妻子的信件中感受华盛顿的家庭情结和作为一个丈夫、父亲的无奈与纠结,学生在这些史料的解读中看到了一个更加完整、全面、活生生的华盛顿、同时教师也逐步渗透了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多个学科素养,让学生在掌握这些历史知识和能力的时候不再是空中楼阁式的死记硬背和照搬照抄,而是更加生活化、具体化。
针对地图、表格、原始史料等考查要求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地图的运用,手边常备《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世界历史地图集》,随时查找翻阅。山东卷的命题材料比较丰富,新颖活泼,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要尽量实现史料类型的多样化,如图片类、表格类、文字类的史料,要分类进行训练,并跟进整理和总结规律,形成规范的思路和答题规范。日常教学重视基础知识的时空定位,任何的历史都是在一定的时空发生的,日常复习中要注意把特定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去考查,注意时空之间的联系,构建完整的知识链,不能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单个的知识点,造成知识时空上的断层和脱节。注重历史情境的再现,历史不是死的知识,而是有鲜活的生命,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史料来探寻历史的真相。平时教学中要主要以史料为依托来引导学生区分史料的类型,正确认识史料的价值,多角度解读史料,通过合理的分析形成客观全面的历史认识。
总之,伴随着新高考改革的制度不断推进,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有了全新的挑战,同时也有了全新的机遇。选择题主观化、材料题自主化,突出问题意识,重点考查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等能力,目前已成为高考命题的新常态。新时代的高考历史试题更强调对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的考查。依据高考评价体系和课标的要求,结合教育测量学的能力目标,新高考将历史学科的关键能力界定为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探究能力。试题以考生为主体,重视问题情境创设,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统一,从立意、情境、设问、答案到评价策略运用等都表现出了鲜明的新特征。因此改革应当紧紧迎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提出相应的措施,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面对新的考试制度,教师应当积极地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与改革步调相一致,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
[3]粟陈平.新高考形势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2):172.
[4]曹晶晶.基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翻转课堂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0):112.
[5]陈平生.指向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培养: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学组织变革研究[J].福建教育,2020(15):16-17.
[6]张丹丹.基于新高考背景下提升学生历史学习水平的策略探究[C]∥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一),2020.
[7]楊汉章.选课走班下的高中历史教材“二次开发”策略研究: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20(3):48-49.
作者简介:安彩萍,江苏省无锡市,江苏省无锡市玉祁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