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让学生心存“美”的意识;合理设计教学,引领学生探寻语言艺术之美;鼓励创作个性作品,感知汉字的美丽和魅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其实也是在培养和提高教师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师:你为什么要学习语文?
生1:高考要考的。
生2:能给人滋养。
生3:对生活质量提高有重大辅助作用。
生4:能使人生更有价值。
……
关于语文教学,笔者认为,必须推崇并在实践中致力于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也是语文教学的切入点或抓手。道理很简单:语文的核心就是“美”。美从哪里来?基本的元素是语言和文字。可以自豪地说,汉字、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文字,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语言文字。从对“美”的探寻角度出发学语文,则一切优秀的汉语言和文字会让我们一次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是在享用精神盛宴,使我们的心性得以涵养,让我们更明智而理性地认识整个世界和人生,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在自媒体背景下的专题读写活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让“美”根植于学生内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心存“美”的意识
大多数学生会认为“美”就是“好看”“漂亮”,但是,“美”并不仅仅如此。上述学生回答的“能给人滋养”“对生活质量提高有重大辅助作用”“能使人生更有价值”,也是语文给人的哲理和精神愉悦之美,只是学生未能认识到这就是“美”。因此,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知美、认识美,心里有“美”的意识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工作。
要让学生感觉到“美”,最为有效的途径是有意识地通过各种不同文体作品(包括不同文化领域作品)的阅读理解和赏析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欣赏汉语言文字之美。笔者以为,首选文体作品应是古体诗、散文。因为,从古体诗中不仅可以参悟韵律之美,而且可以参悟虚实、阴阳等的和谐统一之美。散文文本被大家称为“美文”,“美”在哪里?美在像诗一样的文字表达,美在真切表达情感或思想。如《诗经》,单就语言美这一点就可以通过诵读的方式领悟诗歌的朴实美、精炼美、音韵美,更不用说读《诗经》能让学生慢慢浸润诗情、感知诗味、感悟诗意了。如鲁迅的《野草》,虽然作者说《野草》是独语,“不希望人去读”,但是要走近鲁迅,认识鲁迅,就必须用“读”的方式领悟鲁迅在《野草》中所表达的情趣和理趣。钱理群教授说,进入《野草》有两个途径。但无论何种途径,笔者认为最佳的方式是朗读。也有人说,阅读鲁迅的作品不仅仅要朗读,甚至要喊读,这样才能体现鲁迅的情怀。笔者认为这话有道理,因为作者就是在“呐喊”,在唤醒沉睡的国人。
朱光潜先生曾引用阿尔卑斯山路旁的一句话——“欣赏啊,慢慢走!”来期冀人们能够好好欣赏世间万事万物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鉴赏美,进而养成高尚的审美习惯呢?
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在学生踏入高中的门槛之时,很有必要花一点时间与学生探讨三个问题: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感?什么是语言艺术?第一个问题,重在帮助学生区分美与丑,让学生心中有“美”。第二个问题则让学生明确美是一种使人身心愉悦、感到和谐的意识,理解美是如何产生的。第三个问题,巢宗祺先生曾说,语文教学必须紧扣“品味语言,鉴赏形象”。笔者深以为然,紧扣语言文字的应用和形象的塑造,让学生感知语言艺术之美的体现形式和内涵,进而使学生能够以“美”的标准来理解、赏析甚至评价语言艺术——这也是语文教学需要达到的最为重要的目标。学生也许对这三个问题并不会有深刻的感受,但强调的次数多了,学生就能慢慢以“美”的标准来欣赏语言艺术。学生很乐意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分析经典作品产生的偶然机缘与必然的关系;尝试分析“美”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抑或是主客观的统一;尝试应用整体观分析《家》《茶花女》等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美;尝试分析古典诗词中的移情作用或内模仿问题;尝试分析《寂静的春天》中的语言艺术之美……
二、合理设计教学,引领学生探寻语言艺术之美
有了审美意识和习惯后,教学如何展开才更能让学生领悟美的真谛?八个字:品味语言,鉴赏形象。即抓住语言和形象引领学生探寻美——发现美、欣赏美、评价美。高中语文教学最宜从欣赏古体诗语言文字之美入手,彰显语言文字之魅力,进而激发起学生探寻美的激情和兴趣。这样说是基于民族的习惯而言的。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曲黎敏说:“唤醒诗性,从《诗经》开始。”他们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中国人的诗性是骨子里的,看遍全世界,唯有中华民族是以诗为经的,而且还以《诗》为群经之首。现在流行一句话:既要脚踏实地,又要有诗和远方。笔者把这里的“诗”理解为《诗经》,并且认为,只要把《诗经》学习理解透了,就将既会“言”,能说会道,更能“写”,恰如其分。而这正是语言艺术之美的具体体现。笔者曾告诉学生,《诗经》的精髓是“真”。孔夫子也评价道:“思无邪。”什么是“无邪”?正确的理解是不偏不斜,即“正”“真”。正是“真”才造就了《诗经》那种崇尚自由、率真、积极向上的高雅之风。
其次,基于当代人的审美取向,阅读理解经典散文是学生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形成审美情趣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大众的眼里,散文是美文,其美在语言表达上很见文采,譬如,大量使用修辞,多使用形容词、动词等描述性语言,句式灵活,既整齐而又富于变化,有意蕴,如朱自清的《春》《绿》《荷塘月色》;美在富有情趣,因为散文和诗歌一样,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的,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美在富有理趣,因为它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或人与事中发现蕴含的深刻道理,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风筝》以及周国平的《面对苦难》;美在表现手法灵活多变,有时采用白描手法抒发情感,如朱自清的《背影》,有时通过平静的叙述展现情怀,如鲍吉尔·原野的《那个叫世界的地方到底在哪》。一句话,散文美就美在能够应用美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或(和)思考,字里行间充满情趣或(和)理趣,并由此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最善于借景抒情或叙事写人抒情的人是朱自清,最敢在复杂的人类世界里说真话的人是鲁迅。阅读散文宜从两位大家开始。因此,我们开设了一门校本课程,并集体编写了一本校本教材——《朱自清与鲁迅散文选读》。实践证明,即使是鲁迅的杂文,学生也能借助自媒体来理解鲁迅那种忧国忧民、希望能够唤醒更多国人的迫切愿望。
有了这样的开端,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引领学生探寻更多不同文体文本的语言艺术之美了。如叙述类文本的虚实相间美、壮美与秀美、戏剧美与悲剧美、诙谐美与严肃美、节奏美与画面美,论述类文本的严谨美与理性美,实用类文本的真实美与形象美等,它们都能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生活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三、鼓励创作个性作品,感知汉字的美和魅力
“点横竖撇捺,象形又会意。只字显乾坤,片语尽人事。言简意蕴美,形胜性情怡。一丝再一路,都说有孔子。”
这是笔者的作品,笔者把它展示给学生,目的是唤醒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怀,让学生树立以规范、工整书写汉字为美的意识,引领学生去创造美的作品。所以,在写作上,笔者主张不要将学生的写作定义为“作文”,而应当将其定义为“创作”。所以,“作文”应当被定义为“作品”。在创作上,教师都必须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当然,这必須讲究技巧,当人们饶有兴味地品读你的作品时,就说明了你真的感知并且领悟到了汉字的魅力。这些观念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反复强调,让学生从内心真正认同这样的审美观。比如,一位学生在阅读《巴黎圣母院》后写了一篇评论——《佛罗伦爱情观形成原因探析》,认为是当时的社会环境、自身的性格和观念导致他形成“得不到就毁掉”的爱情观、悲观宿命论这三大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并且还联系《尘埃落定》《项链》等经典小说展开论述,说服力较强。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其实也是在培养和提高教师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永远是相生共融的。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以自媒体为媒介,开展专题读写活动教学》(课题批准号:2017ZQJK017)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师:你为什么要学习语文?
生1:高考要考的。
生2:能给人滋养。
生3:对生活质量提高有重大辅助作用。
生4:能使人生更有价值。
……
关于语文教学,笔者认为,必须推崇并在实践中致力于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也是语文教学的切入点或抓手。道理很简单:语文的核心就是“美”。美从哪里来?基本的元素是语言和文字。可以自豪地说,汉字、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文字,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语言文字。从对“美”的探寻角度出发学语文,则一切优秀的汉语言和文字会让我们一次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是在享用精神盛宴,使我们的心性得以涵养,让我们更明智而理性地认识整个世界和人生,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在自媒体背景下的专题读写活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让“美”根植于学生内心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心存“美”的意识
大多数学生会认为“美”就是“好看”“漂亮”,但是,“美”并不仅仅如此。上述学生回答的“能给人滋养”“对生活质量提高有重大辅助作用”“能使人生更有价值”,也是语文给人的哲理和精神愉悦之美,只是学生未能认识到这就是“美”。因此,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知美、认识美,心里有“美”的意识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工作。
要让学生感觉到“美”,最为有效的途径是有意识地通过各种不同文体作品(包括不同文化领域作品)的阅读理解和赏析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欣赏汉语言文字之美。笔者以为,首选文体作品应是古体诗、散文。因为,从古体诗中不仅可以参悟韵律之美,而且可以参悟虚实、阴阳等的和谐统一之美。散文文本被大家称为“美文”,“美”在哪里?美在像诗一样的文字表达,美在真切表达情感或思想。如《诗经》,单就语言美这一点就可以通过诵读的方式领悟诗歌的朴实美、精炼美、音韵美,更不用说读《诗经》能让学生慢慢浸润诗情、感知诗味、感悟诗意了。如鲁迅的《野草》,虽然作者说《野草》是独语,“不希望人去读”,但是要走近鲁迅,认识鲁迅,就必须用“读”的方式领悟鲁迅在《野草》中所表达的情趣和理趣。钱理群教授说,进入《野草》有两个途径。但无论何种途径,笔者认为最佳的方式是朗读。也有人说,阅读鲁迅的作品不仅仅要朗读,甚至要喊读,这样才能体现鲁迅的情怀。笔者认为这话有道理,因为作者就是在“呐喊”,在唤醒沉睡的国人。
朱光潜先生曾引用阿尔卑斯山路旁的一句话——“欣赏啊,慢慢走!”来期冀人们能够好好欣赏世间万事万物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鉴赏美,进而养成高尚的审美习惯呢?
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在学生踏入高中的门槛之时,很有必要花一点时间与学生探讨三个问题: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感?什么是语言艺术?第一个问题,重在帮助学生区分美与丑,让学生心中有“美”。第二个问题则让学生明确美是一种使人身心愉悦、感到和谐的意识,理解美是如何产生的。第三个问题,巢宗祺先生曾说,语文教学必须紧扣“品味语言,鉴赏形象”。笔者深以为然,紧扣语言文字的应用和形象的塑造,让学生感知语言艺术之美的体现形式和内涵,进而使学生能够以“美”的标准来理解、赏析甚至评价语言艺术——这也是语文教学需要达到的最为重要的目标。学生也许对这三个问题并不会有深刻的感受,但强调的次数多了,学生就能慢慢以“美”的标准来欣赏语言艺术。学生很乐意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分析经典作品产生的偶然机缘与必然的关系;尝试分析“美”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抑或是主客观的统一;尝试应用整体观分析《家》《茶花女》等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美;尝试分析古典诗词中的移情作用或内模仿问题;尝试分析《寂静的春天》中的语言艺术之美……
二、合理设计教学,引领学生探寻语言艺术之美
有了审美意识和习惯后,教学如何展开才更能让学生领悟美的真谛?八个字:品味语言,鉴赏形象。即抓住语言和形象引领学生探寻美——发现美、欣赏美、评价美。高中语文教学最宜从欣赏古体诗语言文字之美入手,彰显语言文字之魅力,进而激发起学生探寻美的激情和兴趣。这样说是基于民族的习惯而言的。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曲黎敏说:“唤醒诗性,从《诗经》开始。”他们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中国人的诗性是骨子里的,看遍全世界,唯有中华民族是以诗为经的,而且还以《诗》为群经之首。现在流行一句话:既要脚踏实地,又要有诗和远方。笔者把这里的“诗”理解为《诗经》,并且认为,只要把《诗经》学习理解透了,就将既会“言”,能说会道,更能“写”,恰如其分。而这正是语言艺术之美的具体体现。笔者曾告诉学生,《诗经》的精髓是“真”。孔夫子也评价道:“思无邪。”什么是“无邪”?正确的理解是不偏不斜,即“正”“真”。正是“真”才造就了《诗经》那种崇尚自由、率真、积极向上的高雅之风。
其次,基于当代人的审美取向,阅读理解经典散文是学生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形成审美情趣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大众的眼里,散文是美文,其美在语言表达上很见文采,譬如,大量使用修辞,多使用形容词、动词等描述性语言,句式灵活,既整齐而又富于变化,有意蕴,如朱自清的《春》《绿》《荷塘月色》;美在富有情趣,因为散文和诗歌一样,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的,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美在富有理趣,因为它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或人与事中发现蕴含的深刻道理,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风筝》以及周国平的《面对苦难》;美在表现手法灵活多变,有时采用白描手法抒发情感,如朱自清的《背影》,有时通过平静的叙述展现情怀,如鲍吉尔·原野的《那个叫世界的地方到底在哪》。一句话,散文美就美在能够应用美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或(和)思考,字里行间充满情趣或(和)理趣,并由此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最善于借景抒情或叙事写人抒情的人是朱自清,最敢在复杂的人类世界里说真话的人是鲁迅。阅读散文宜从两位大家开始。因此,我们开设了一门校本课程,并集体编写了一本校本教材——《朱自清与鲁迅散文选读》。实践证明,即使是鲁迅的杂文,学生也能借助自媒体来理解鲁迅那种忧国忧民、希望能够唤醒更多国人的迫切愿望。
有了这样的开端,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引领学生探寻更多不同文体文本的语言艺术之美了。如叙述类文本的虚实相间美、壮美与秀美、戏剧美与悲剧美、诙谐美与严肃美、节奏美与画面美,论述类文本的严谨美与理性美,实用类文本的真实美与形象美等,它们都能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生活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三、鼓励创作个性作品,感知汉字的美和魅力
“点横竖撇捺,象形又会意。只字显乾坤,片语尽人事。言简意蕴美,形胜性情怡。一丝再一路,都说有孔子。”
这是笔者的作品,笔者把它展示给学生,目的是唤醒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怀,让学生树立以规范、工整书写汉字为美的意识,引领学生去创造美的作品。所以,在写作上,笔者主张不要将学生的写作定义为“作文”,而应当将其定义为“创作”。所以,“作文”应当被定义为“作品”。在创作上,教师都必须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当然,这必須讲究技巧,当人们饶有兴味地品读你的作品时,就说明了你真的感知并且领悟到了汉字的魅力。这些观念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反复强调,让学生从内心真正认同这样的审美观。比如,一位学生在阅读《巴黎圣母院》后写了一篇评论——《佛罗伦爱情观形成原因探析》,认为是当时的社会环境、自身的性格和观念导致他形成“得不到就毁掉”的爱情观、悲观宿命论这三大要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并且还联系《尘埃落定》《项链》等经典小说展开论述,说服力较强。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其实也是在培养和提高教师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永远是相生共融的。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以自媒体为媒介,开展专题读写活动教学》(课题批准号:2017ZQJK01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