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以中部地区一所农村小学为调查对象,采用观察法及访谈法对该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情况实施调查,发现该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硬件设施配备不健全;教职工缺乏基本的教育技术操作能力;缺乏信息化的教学资源等问题。为此,从教育的实施者即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两个主体出发,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界理应对影响其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做出反应,自觉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式。对教育行业而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其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新一代,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他们的学习还是对他们性格的塑造。新世纪的小学生理应紧跟时代步伐,了解世界的变化,才不至于被整个时代所淘汰。
一、基本情况
这所寄宿制中心小学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古城镇上庄村,学生多来自上庄村委会管辖的各村落,十几年前学生多是在村落上完一至三年级,然后移至该中心校完成四至六年级的学习。近年来由于撤点并校的缘故,其周边所有村落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到该校上学。上庄村管辖的人数共 1800 人,分为16个小分队。位于上庄东边的一个村落即东岭村,从孩子们的家到学校常常需要翻过一个大沟才能到,下雨的时候孩子们都是赤脚爬上坡的,平时到学校需要1个多小时。
据观察,在硬件设施方面,该校就只有一栋二层的教学楼,教学楼对面那个巴掌大的地方就是孩子们所有的娱乐场所。五间教室内部的布置极其简陋,一块黑板,几张桌子,墙壁上没有张贴任何的名言警句以及学生作业展等,只在教室讲台的左前方摆着两三张桌子上面放着孩子们的作业本,练习册。
学生所住的宿舍是近两年刚兴建起来,共有两间,站在宿舍门口就可以闻到那股刺鼻的味道,宿舍里摆放了几张高低床,床下放的是孩子们的洗漱用品,进去宿舍的时候,正巧有几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在梳头,因为头发太长,怎么也梳不顺。与她们交谈的过程中发现有好多孩子其实连怎么正确刷牙洗脸都不会,更别说自己洗衣服了。在与教师和校长交谈的过程中,观察到教师的办公室也即教职工宿舍仅有一台电视、一张床和一张桌子。校长的办公室除此之外还多了一台电脑。一眼望去,食堂门口摆放了几张桌子,是供老师们吃饭用的,老师和孩子们吃的都是大锅饭。平时孩子们是自己打到饭端到教室或是宿舍或者直接蹲到校园的一角去吃,吃完了就把各自的碗筷放到食堂的橱柜里。饭菜是家常的面条外加馒头,还有几碟子榨菜。孩子们说,平时在学校,食堂的大爷总是萝卜和白菜,基本上没变过样。
与校长交谈中了解到该校现共有学生60名,在校住宿的学生30名。另外,在师资配备方面共有教职工9人,年龄多在近50岁。该校教师平时要顾及家里的农活,又要顾及教学,一个老师身兼数职。
二、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1.硬件设施不健全
据观察,仅在校长的办公室里有一台电脑,全校共有3台电视都放在教职工宿舍,没有可以供学生与家里联系的固定电话。在与教师交谈的中,有一位三年级的数学老师表示“学生想看电视,就只好让他们进宿舍来看,大家身体挨着身体坐着,显得特别拥挤,要是有条件为每个教室安装一台电视就好了” 。校长表示“学校的实际条件有限,学校规模不大,没法向教育局提要求” 。教师上课基本沿用传统教学方式,一本课本、一块黑板构成了整个教学。在谈及学生的管理问题时,一致认为电话对解决学生的安全问题、家校间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可当问到为什么不接通“班班通”“校校通”移动电话时,郭校长非常无奈的表示受学校资金的限制。硬件设施的不健全直接导致了信息化的教学资源的难以利用,同时使得学校的管理工作变得艰难。
2.教师缺乏基本的教育技术能力
该校有一台移动多媒体,具有投影的作用,还有一台语音机,使用语音机自身携带的语音笔及语音读本便可以有选择的听诗文朗诵及英语单词。通过看说明书把它们安装好,在教室试放时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事后校长有感触地说:“要是学校能有几位年轻老师就好了”。
3.信息化教学资源缺乏
集视觉与听觉为一体的电视是目前农村地区最普遍的大众媒体,某些精心选择的电视栏目同样可以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作用。多媒体则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对增强知识的理解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重要作用。该校教师备课的资料仅仅来源于学校指定的教学课本,再无其他的参考资料,所教内容较陈旧,很难激发学习积极性。
4.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浪费
以电脑为载体的多种多样的网络课程资源可以丰富学习内容,开拓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郭校长说:“学校的老师年龄较大,不会使用网络资源,学校的电脑就是个摆设,我也是打打字而已。”而该校仅有的一台移动多媒体设备多年来一直未被启用,这是对信息化的教学资源造成的极大浪费。
三、原因分析
1.对教育行政部门来讲
(1)教育行政部门忽视了信息化手段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教职工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要求培养孩子们搜集、识别及整理信息的能力。硬件设施配备的不完善使得这些要求成为一纸空文。
(2)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虽然国家教育政策中多次提到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做好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但由于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多是流于形式或是根本没有进行此项工作。在与该校校长交谈中,了解到该校教师没有一人曾接受专门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2.对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来讲
(1)缺乏专门的教育技术管理人员对教学设备进行维修。懂教育技术的人员能够更好地针对问题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并充分利用好对校内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开发网络资源。同时能够对校内教职工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诊断,以提高教学质量。然而,调查显示该校根本没有信息技术管理人员。 (2)缺乏相应的措施激发教职工参与教育技术培训的积极性。影响教职工参加教育技术培训积极性的因素主要在于培训费用及观念的转变上,学校管理部门可以先采取有效措施从外部对教职工进行激励,进而在培训的过程中激发教职工自身对教育技术培训的内部动机。
3.对教职工自身来讲
(1)教育思想陈旧,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部分老教师没有危机意识,不愿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而去接受新的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没有认识到教育要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相结合,引进现代化的教育内容、手段及方式。
(2)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我国正处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阶段,“活到老,学到老”是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应该树立的基本理念,尤其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教师群体。据了解,部分教师仍为打破以往认为只要做了教师就是拿到了“铁饭碗”的想法。
(3)接受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动力不足。
究其原因主要是涉及到培训费用的问题,如果有教育行政部门做补贴,他们倒是很愿意参加。
四、对策
1.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
(1)加大农村教育设施配备力度。教育行政部门理应高度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教学对教育质量的提升而产生的积极影响,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育设施对促进师生学习观的转变有着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同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
(2)下派专门的电教人员对教职工群体进行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开展对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一方面是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教育自身改革的诉求。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对教育信息化有效应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经费予以支持,在减轻教职工的经济负担的基础上,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3)加速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综观国内外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发展,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已成为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主题,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平衡、动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对学校内部管理来讲
(1)采取奖励措施,鼓励教职工自觉参加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比如可以在职称问题上优先评定参加教育技术培训的教职工,让参加教育技术培训的教职工进行全校公开课并予以物质上的奖励等等,促使教职工学会操作现代教学设备,并达到熟练程度。
(2)鼓励教职工充分利用网络中的有效资源进行教学,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对学校管理机制的各个方面进行完善。比如对在校的师生进行档案的记录,对个别学生进行跟踪性调查,探究解决其问题的办法,以促进其健康成长。对教职工的教学情况进行登记,开展研讨会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3)做好维修工作。引进专门的教育技术人员对教学设备进行管理,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有效运行。
3.对教师自身来说
(1)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紧随时代发展,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2)教职工务必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打破以往的“铁饭碗”意识,积极参加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
(3)走出去,加强与校外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校内形成“学习型”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学习树立榜样。
教育信息化是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而诞生的,它是目前社会信息化这一突出特征在教育领域内的体现。衡量教育是否公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广大受教育者是否能够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由于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农村地区中小学的发展步步落后于城区教育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促进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教育信息化使得对缩短城乡教育差距成为可能。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的支持和努力,这一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郑利霞.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困境分析[J].信息技术(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08).
[2]项敏.台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浙江教育技术.2013(03).
[3]白春章.关松林.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中国教育学刊[J].2013(06).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界理应对影响其自身发展的外部环境做出反应,自觉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式。对教育行业而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其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新一代,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他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对他们的学习还是对他们性格的塑造。新世纪的小学生理应紧跟时代步伐,了解世界的变化,才不至于被整个时代所淘汰。
一、基本情况
这所寄宿制中心小学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古城镇上庄村,学生多来自上庄村委会管辖的各村落,十几年前学生多是在村落上完一至三年级,然后移至该中心校完成四至六年级的学习。近年来由于撤点并校的缘故,其周边所有村落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到该校上学。上庄村管辖的人数共 1800 人,分为16个小分队。位于上庄东边的一个村落即东岭村,从孩子们的家到学校常常需要翻过一个大沟才能到,下雨的时候孩子们都是赤脚爬上坡的,平时到学校需要1个多小时。
据观察,在硬件设施方面,该校就只有一栋二层的教学楼,教学楼对面那个巴掌大的地方就是孩子们所有的娱乐场所。五间教室内部的布置极其简陋,一块黑板,几张桌子,墙壁上没有张贴任何的名言警句以及学生作业展等,只在教室讲台的左前方摆着两三张桌子上面放着孩子们的作业本,练习册。
学生所住的宿舍是近两年刚兴建起来,共有两间,站在宿舍门口就可以闻到那股刺鼻的味道,宿舍里摆放了几张高低床,床下放的是孩子们的洗漱用品,进去宿舍的时候,正巧有几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在梳头,因为头发太长,怎么也梳不顺。与她们交谈的过程中发现有好多孩子其实连怎么正确刷牙洗脸都不会,更别说自己洗衣服了。在与教师和校长交谈的过程中,观察到教师的办公室也即教职工宿舍仅有一台电视、一张床和一张桌子。校长的办公室除此之外还多了一台电脑。一眼望去,食堂门口摆放了几张桌子,是供老师们吃饭用的,老师和孩子们吃的都是大锅饭。平时孩子们是自己打到饭端到教室或是宿舍或者直接蹲到校园的一角去吃,吃完了就把各自的碗筷放到食堂的橱柜里。饭菜是家常的面条外加馒头,还有几碟子榨菜。孩子们说,平时在学校,食堂的大爷总是萝卜和白菜,基本上没变过样。
与校长交谈中了解到该校现共有学生60名,在校住宿的学生30名。另外,在师资配备方面共有教职工9人,年龄多在近50岁。该校教师平时要顾及家里的农活,又要顾及教学,一个老师身兼数职。
二、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1.硬件设施不健全
据观察,仅在校长的办公室里有一台电脑,全校共有3台电视都放在教职工宿舍,没有可以供学生与家里联系的固定电话。在与教师交谈的中,有一位三年级的数学老师表示“学生想看电视,就只好让他们进宿舍来看,大家身体挨着身体坐着,显得特别拥挤,要是有条件为每个教室安装一台电视就好了” 。校长表示“学校的实际条件有限,学校规模不大,没法向教育局提要求” 。教师上课基本沿用传统教学方式,一本课本、一块黑板构成了整个教学。在谈及学生的管理问题时,一致认为电话对解决学生的安全问题、家校间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可当问到为什么不接通“班班通”“校校通”移动电话时,郭校长非常无奈的表示受学校资金的限制。硬件设施的不健全直接导致了信息化的教学资源的难以利用,同时使得学校的管理工作变得艰难。
2.教师缺乏基本的教育技术能力
该校有一台移动多媒体,具有投影的作用,还有一台语音机,使用语音机自身携带的语音笔及语音读本便可以有选择的听诗文朗诵及英语单词。通过看说明书把它们安装好,在教室试放时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事后校长有感触地说:“要是学校能有几位年轻老师就好了”。
3.信息化教学资源缺乏
集视觉与听觉为一体的电视是目前农村地区最普遍的大众媒体,某些精心选择的电视栏目同样可以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作用。多媒体则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对增强知识的理解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重要作用。该校教师备课的资料仅仅来源于学校指定的教学课本,再无其他的参考资料,所教内容较陈旧,很难激发学习积极性。
4.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浪费
以电脑为载体的多种多样的网络课程资源可以丰富学习内容,开拓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郭校长说:“学校的老师年龄较大,不会使用网络资源,学校的电脑就是个摆设,我也是打打字而已。”而该校仅有的一台移动多媒体设备多年来一直未被启用,这是对信息化的教学资源造成的极大浪费。
三、原因分析
1.对教育行政部门来讲
(1)教育行政部门忽视了信息化手段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教职工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要求培养孩子们搜集、识别及整理信息的能力。硬件设施配备的不完善使得这些要求成为一纸空文。
(2)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虽然国家教育政策中多次提到要求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做好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但由于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多是流于形式或是根本没有进行此项工作。在与该校校长交谈中,了解到该校教师没有一人曾接受专门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
2.对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来讲
(1)缺乏专门的教育技术管理人员对教学设备进行维修。懂教育技术的人员能够更好地针对问题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并充分利用好对校内现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开发网络资源。同时能够对校内教职工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诊断,以提高教学质量。然而,调查显示该校根本没有信息技术管理人员。 (2)缺乏相应的措施激发教职工参与教育技术培训的积极性。影响教职工参加教育技术培训积极性的因素主要在于培训费用及观念的转变上,学校管理部门可以先采取有效措施从外部对教职工进行激励,进而在培训的过程中激发教职工自身对教育技术培训的内部动机。
3.对教职工自身来讲
(1)教育思想陈旧,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部分老教师没有危机意识,不愿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而去接受新的比较先进的教育理念。没有认识到教育要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相结合,引进现代化的教育内容、手段及方式。
(2)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我国正处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阶段,“活到老,学到老”是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应该树立的基本理念,尤其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教师群体。据了解,部分教师仍为打破以往认为只要做了教师就是拿到了“铁饭碗”的想法。
(3)接受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动力不足。
究其原因主要是涉及到培训费用的问题,如果有教育行政部门做补贴,他们倒是很愿意参加。
四、对策
1.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
(1)加大农村教育设施配备力度。教育行政部门理应高度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教学对教育质量的提升而产生的积极影响,完善农村中小学教育设施对促进师生学习观的转变有着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同时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
(2)下派专门的电教人员对教职工群体进行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开展对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一方面是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教育自身改革的诉求。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对教育信息化有效应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经费予以支持,在减轻教职工的经济负担的基础上,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3)加速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综观国内外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发展,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已成为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主题,是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平衡、动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2.对学校内部管理来讲
(1)采取奖励措施,鼓励教职工自觉参加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比如可以在职称问题上优先评定参加教育技术培训的教职工,让参加教育技术培训的教职工进行全校公开课并予以物质上的奖励等等,促使教职工学会操作现代教学设备,并达到熟练程度。
(2)鼓励教职工充分利用网络中的有效资源进行教学,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对学校管理机制的各个方面进行完善。比如对在校的师生进行档案的记录,对个别学生进行跟踪性调查,探究解决其问题的办法,以促进其健康成长。对教职工的教学情况进行登记,开展研讨会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3)做好维修工作。引进专门的教育技术人员对教学设备进行管理,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有效运行。
3.对教师自身来说
(1)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紧随时代发展,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2)教职工务必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打破以往的“铁饭碗”意识,积极参加教育技术方面的培训。
(3)走出去,加强与校外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校内形成“学习型”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学习树立榜样。
教育信息化是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而诞生的,它是目前社会信息化这一突出特征在教育领域内的体现。衡量教育是否公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广大受教育者是否能够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由于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农村地区中小学的发展步步落后于城区教育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促进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教育信息化使得对缩短城乡教育差距成为可能。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的支持和努力,这一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一个过程。
参考文献:
[1]郑利霞.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困境分析[J].信息技术(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08).
[2]项敏.台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浙江教育技术.2013(03).
[3]白春章.关松林.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中国教育学刊[J].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