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至文,文中鲁迅的思想情感是深刻而复杂的。如何清晰地引导学生把握其情感,理解其写作意图,教学思路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如按照一贯的依层次讲读的方法,学生的思维难以激活,课堂自然显得沉闷。如紧紧扣住文中的多次出现的“必要”的内涵和看似矛盾的话的情感,就找到了疏通全文的钥匙。
“我也早觉得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对其中“必要”内涵的理解是关键。
内涵之一:悼念刘和珍君,奉献作者的悲哀与尊敬。依据题目和对话语境,杨德群君正告我,为刘和珍写一点文章。由此导入对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的探讨。刘和珍事迹的叙述涉及第一、三和第五部分,重点是第三部分。由学生阅读概括叙述了哪几件事:(1)毅然预定《莽原》全年。(2)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3)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4)请愿欣然前往。继而抓住“毅然”、“黯然”、“欣然”这三个词语进行分析,一个追求进步,爱憎分明,不畏强暴,勇赴国难,目光远大的爱国青年的形象就站立在我们面前,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 她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
内涵之二:控诉段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根据(1)注释一中的写作背景,死伤200余人,“三·一八”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共产党和少数群众领袖置青年于死地。(2)文中“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几个所谓学者文人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由此引入对第四、第五部分内容的分析。先让学生思考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指代的对象,根据上文自然是“惨象”和“流言”,再结合上文的叙述,“惨象”和“流言”分别是指统治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第五部分叙述刘和珍等遇害的经过,为何很详尽?学生通过讨论,明确:(1)揭露反动派的凶残。“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又印证了上文“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2)痛斥流言家的卑劣。“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弹从左肩入”,“其一是手枪”,背部中枪,说明学生不是在冲突中被杀害,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屠杀,是段政府设下的罗网。(3)为下文和第六部分赞颂三个女子相互救助,殒身不恤的精神张本。第三部分叙述刘和珍的事迹中,有无揭露痛斥之意?学生从生活艰难、反抗校长被开除、被强拖出校,“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见出其乐观、善良,然而和蔼而又年轻的刘和珍却死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且被诬为“暴徒”,以此反衬段政府流言家的凶残、卑劣。叙述中“第一次”、“直到……才”、“待到……才”等词语,告诉我们,鲁迅与刘和珍并不熟悉,交往不多,驳斥御用文人“受人利用”的流言。
再通过比较上面两个含“必要”的句子,引出内涵三:唤醒民众,不忘血债。转入第二部分内容的理解。第二个“必要”主要针对庸人(无恶意的闲人)而言。在鲁迅看来,正是由于庸人苟且偷生,才使得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鲁迅深深地为“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映的民族”感到忧虑。庸人清醒了,觉悟了,新世界的出现就有希望了。
涵义之四:总结惨案教训,点明死难意义。文中“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些话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诅咒,既有对当局者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和期待,希望后来者奋起抗争,推翻这似人非人的世界。那么,如何推翻,该从烈士牺牲中吸取什么教训,采取怎样的斗争方式更有效呢?由此导入对惨案意义和教训的内容,即第六、第七部分。
至于作者悲痛、悲哀、愤怒等复杂的情感,可从文中看似矛盾,反复出现的话中体味到。“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面对段政府的暴行,烈士的鲜血,流言家的卑劣,因悲愤而说不出话;面对在弹雨中临难从容的烈士,又不能不说;面对暂得偷生的庸人,感到有唤醒的责任。作者愤的是当局者、学者文人(有恶意的闲人)、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悲的是死难烈士、交往经过、意义教训。
通过揭示“必要”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自然感悟到鲁迅所要表达主题的深刻性,那就是:我们不能仅仅悲哀、愤怒,更重要的是从惨案中吸取教训,发扬烈士殒身不恤、百折不回的精神,唤醒麻木的民众,奋起抗争。
按照以上的思路进行教学,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高,积极思考,发言踊跃,在探讨中认识到:文章的立意、构思,直接关涉到主题表达深刻的程度,从而在写作实践中加以借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自己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每一位教师只有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教学实践证明的确如此。
“我也早觉得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对其中“必要”内涵的理解是关键。
内涵之一:悼念刘和珍君,奉献作者的悲哀与尊敬。依据题目和对话语境,杨德群君正告我,为刘和珍写一点文章。由此导入对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的探讨。刘和珍事迹的叙述涉及第一、三和第五部分,重点是第三部分。由学生阅读概括叙述了哪几件事:(1)毅然预定《莽原》全年。(2)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3)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4)请愿欣然前往。继而抓住“毅然”、“黯然”、“欣然”这三个词语进行分析,一个追求进步,爱憎分明,不畏强暴,勇赴国难,目光远大的爱国青年的形象就站立在我们面前,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 她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
内涵之二:控诉段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根据(1)注释一中的写作背景,死伤200余人,“三·一八”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共产党和少数群众领袖置青年于死地。(2)文中“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几个所谓学者文人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由此引入对第四、第五部分内容的分析。先让学生思考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指代的对象,根据上文自然是“惨象”和“流言”,再结合上文的叙述,“惨象”和“流言”分别是指统治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第五部分叙述刘和珍等遇害的经过,为何很详尽?学生通过讨论,明确:(1)揭露反动派的凶残。“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又印证了上文“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2)痛斥流言家的卑劣。“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弹从左肩入”,“其一是手枪”,背部中枪,说明学生不是在冲突中被杀害,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屠杀,是段政府设下的罗网。(3)为下文和第六部分赞颂三个女子相互救助,殒身不恤的精神张本。第三部分叙述刘和珍的事迹中,有无揭露痛斥之意?学生从生活艰难、反抗校长被开除、被强拖出校,“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见出其乐观、善良,然而和蔼而又年轻的刘和珍却死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且被诬为“暴徒”,以此反衬段政府流言家的凶残、卑劣。叙述中“第一次”、“直到……才”、“待到……才”等词语,告诉我们,鲁迅与刘和珍并不熟悉,交往不多,驳斥御用文人“受人利用”的流言。
再通过比较上面两个含“必要”的句子,引出内涵三:唤醒民众,不忘血债。转入第二部分内容的理解。第二个“必要”主要针对庸人(无恶意的闲人)而言。在鲁迅看来,正是由于庸人苟且偷生,才使得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鲁迅深深地为“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映的民族”感到忧虑。庸人清醒了,觉悟了,新世界的出现就有希望了。
涵义之四:总结惨案教训,点明死难意义。文中“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些话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诅咒,既有对当局者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和期待,希望后来者奋起抗争,推翻这似人非人的世界。那么,如何推翻,该从烈士牺牲中吸取什么教训,采取怎样的斗争方式更有效呢?由此导入对惨案意义和教训的内容,即第六、第七部分。
至于作者悲痛、悲哀、愤怒等复杂的情感,可从文中看似矛盾,反复出现的话中体味到。“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面对段政府的暴行,烈士的鲜血,流言家的卑劣,因悲愤而说不出话;面对在弹雨中临难从容的烈士,又不能不说;面对暂得偷生的庸人,感到有唤醒的责任。作者愤的是当局者、学者文人(有恶意的闲人)、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悲的是死难烈士、交往经过、意义教训。
通过揭示“必要”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自然感悟到鲁迅所要表达主题的深刻性,那就是:我们不能仅仅悲哀、愤怒,更重要的是从惨案中吸取教训,发扬烈士殒身不恤、百折不回的精神,唤醒麻木的民众,奋起抗争。
按照以上的思路进行教学,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高,积极思考,发言踊跃,在探讨中认识到:文章的立意、构思,直接关涉到主题表达深刻的程度,从而在写作实践中加以借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自己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每一位教师只有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教学实践证明的确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