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思路 灵动课堂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qiz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至文,文中鲁迅的思想情感是深刻而复杂的。如何清晰地引导学生把握其情感,理解其写作意图,教学思路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如按照一贯的依层次讲读的方法,学生的思维难以激活,课堂自然显得沉闷。如紧紧扣住文中的多次出现的“必要”的内涵和看似矛盾的话的情感,就找到了疏通全文的钥匙。
   “我也早觉得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对其中“必要”内涵的理解是关键。
  内涵之一:悼念刘和珍君,奉献作者的悲哀与尊敬。依据题目和对话语境,杨德群君正告我,为刘和珍写一点文章。由此导入对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的探讨。刘和珍事迹的叙述涉及第一、三和第五部分,重点是第三部分。由学生阅读概括叙述了哪几件事:(1)毅然预定《莽原》全年。(2)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3)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4)请愿欣然前往。继而抓住“毅然”、“黯然”、“欣然”这三个词语进行分析,一个追求进步,爱憎分明,不畏强暴,勇赴国难,目光远大的爱国青年的形象就站立在我们面前,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 她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
  内涵之二:控诉段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根据(1)注释一中的写作背景,死伤200余人,“三·一八”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共产党和少数群众领袖置青年于死地。(2)文中“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几个所谓学者文人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由此引入对第四、第五部分内容的分析。先让学生思考衰亡民族默无声息的“缘由”指代的对象,根据上文自然是“惨象”和“流言”,再结合上文的叙述,“惨象”和“流言”分别是指统治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第五部分叙述刘和珍等遇害的经过,为何很详尽?学生通过讨论,明确:(1)揭露反动派的凶残。“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又印证了上文“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2)痛斥流言家的卑劣。“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弹从左肩入”,“其一是手枪”,背部中枪,说明学生不是在冲突中被杀害,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屠杀,是段政府设下的罗网。(3)为下文和第六部分赞颂三个女子相互救助,殒身不恤的精神张本。第三部分叙述刘和珍的事迹中,有无揭露痛斥之意?学生从生活艰难、反抗校长被开除、被强拖出校,“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见出其乐观、善良,然而和蔼而又年轻的刘和珍却死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且被诬为“暴徒”,以此反衬段政府流言家的凶残、卑劣。叙述中“第一次”、“直到……才”、“待到……才”等词语,告诉我们,鲁迅与刘和珍并不熟悉,交往不多,驳斥御用文人“受人利用”的流言。
  再通过比较上面两个含“必要”的句子,引出内涵三:唤醒民众,不忘血债。转入第二部分内容的理解。第二个“必要”主要针对庸人(无恶意的闲人)而言。在鲁迅看来,正是由于庸人苟且偷生,才使得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鲁迅深深地为“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映的民族”感到忧虑。庸人清醒了,觉悟了,新世界的出现就有希望了。
  涵义之四:总结惨案教训,点明死难意义。文中“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些话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诅咒,既有对当局者的警告,更有对后死者的呼唤和期待,希望后来者奋起抗争,推翻这似人非人的世界。那么,如何推翻,该从烈士牺牲中吸取什么教训,采取怎样的斗争方式更有效呢?由此导入对惨案意义和教训的内容,即第六、第七部分。
  至于作者悲痛、悲哀、愤怒等复杂的情感,可从文中看似矛盾,反复出现的话中体味到。“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面对段政府的暴行,烈士的鲜血,流言家的卑劣,因悲愤而说不出话;面对在弹雨中临难从容的烈士,又不能不说;面对暂得偷生的庸人,感到有唤醒的责任。作者愤的是当局者、学者文人(有恶意的闲人)、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悲的是死难烈士、交往经过、意义教训。
  通过揭示“必要”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自然感悟到鲁迅所要表达主题的深刻性,那就是:我们不能仅仅悲哀、愤怒,更重要的是从惨案中吸取教训,发扬烈士殒身不恤、百折不回的精神,唤醒麻木的民众,奋起抗争。
  按照以上的思路进行教学,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高,积极思考,发言踊跃,在探讨中认识到:文章的立意、构思,直接关涉到主题表达深刻的程度,从而在写作实践中加以借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自己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每一位教师只有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教学实践证明的确如此。
其他文献
一江春水向东流,命世才人居上游。  末路降王非不幸,两篇绝调足千秋。  这是当代著名书法大家启功先生论李煜词的绝句,对于两篇绝调的说法,见仁见智。从李煜词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来看,《虞美人》当为其中一绝调。  《虞美人》是一首感怀故国、悲愤愁苦至极的作品,是以作者的血泪生涯换来的愁绪与思绪谱写成的生命之歌。  “春花秋月何时了”,开篇就向人们摆出了两种寻常人都能感受到的美好景物,花开烂漫,花香醉人,花
期刊
清道光十九年,龚自珍因触犯时忌,辞官南归故里。是年,他写了315首七言绝句,总称《乙亥杂诗》,其中第125首这样写到: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这样的心曲:要使中国具有蓬勃的生气,必须依仗疾风惊雷的涤荡和震撼。清皇朝统治下死气沉沉的局面是令人痛心的,奉劝天公重新振作抖擞精神,打破常规,任用贤才。  这首诗气势磅礴,笔力千钧,表达了诗
期刊
写文章不一定总要端起架子/表情达意不一定“字正腔圆”/我的内心不一定绝对隐私/我的生活不一定一片暗淡/议论文不一定总是爱迪生、爱因斯坦/记叙文不一定都是做好事、讲奉献/抒情散文不一定都是“啊,我爱你,大自然!”/议中适当抒情是点睛之笔/为议而议、无病呻吟往往适得其反/记叙文就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可激越也可平淡/散文则重在感悟重在体验——写作本来就是多种多样,小说,诗歌或者寓言/多种文体结合,求
期刊
以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意韵、华美的辞藻登上唐诗抒情艺术新高峰的李商隐,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事爱情诗创作的诗人,但由于其诗句含蓄、多义的特点,尤其是一些表现缠绵爱情,倾吐相思苦痛的作品,历来被评论家称为诗谜,千余年来注家辈出,诸说纷呈、莫衷一是。高中阶段所选李商隐的诗作主要是三首,即《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和《锦瑟》,这三首都是属于李商隐“无题”诗的范畴,它们在内容和表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西方文化冲击的中华文明、民族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滋生的时候,一批有忧患意识和社会良知的作家转向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寻找跨越千年的民族文化之根,“文化寻根”热勃然兴起,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发人深省的、有着厚重传统文化积淀的“文化寻根”小说和诗歌,表现出作者清醒的文化意识和重铸民族之魂的理想。这一思潮在80年代中期的几年内蔚然成风,然而却很快地靡然消散了。值得欣慰和庆贺的是,在“文
期刊
文采即语言文字的表现力,是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的一种强化和美化,是某种意思的多样化表达方式。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语言没有文采,流传就不会久远。回想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文名篇,哪一篇不是文采斐然,令人回味不已、拍案叫绝呢。高考作文亦如此:言之无文,高分难得。考场上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会让阅卷老师爱不释手,赞赏有加。作为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基本要求之一,《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
期刊
教育生活是五彩斑斓、多姿多彩的,如何把它演绎得更神奇、更有魅力,就用教育随笔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的“随笔”来源于教学,回归于教学。  一、课上小组讨论——拓展学生思维。初三语文教学是初中的高级阶段,课文内容的掌握已占主流,怎样让学生从字词的理解基础上升到对课文的熟知?我认为课上讨论的方法比满堂灌效果要好得多,在学生的小组讨论过程中,他们会为一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在得不出圆满的结论时,学生们
期刊
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总目标,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把声、图、像、文、情、境与看、思、读、写等诸多手段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立体化、多方位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这种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电教化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有效时间的利用率,增大了教学传播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媒体教学使用不当也会出现一些弊端。如何摆正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和现代教
期刊
《孔乙己》教学课上,围绕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学生们展开了深入探究。  生A: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深入社会肌体,使少数的读书人爬上去,作威作福,而多数不能“进学”的如孔乙己之流的读书人成为任人践踏的牺牲品。  生B:封建社会的冷酷无情,世态炎凉置他于死地。他在笑声中登场,又在笑声中“走”去。  生C:封建等级制度、等级观念和封建思想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他们以嘲笑更不幸的人取乐。  生D:以丁举
期刊
我校文学院组织教育硕士进行教育调研,我们有幸到南京市一中和中华中学参观学习,期间参加了几节语文教学展示课的听课活动,受益匪浅。尤其是一中张璇老师上的《分析、概括、思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说明文写作课,我听后在说明文教学如何做到生动活泼这点上感受良多。     一、正确导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启发和激励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愿望,是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前提条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