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乙己》教学课上,围绕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学生们展开了深入探究。
生A: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深入社会肌体,使少数的读书人爬上去,作威作福,而多数不能“进学”的如孔乙己之流的读书人成为任人践踏的牺牲品。
生B:封建社会的冷酷无情,世态炎凉置他于死地。他在笑声中登场,又在笑声中“走”去。
生C:封建等级制度、等级观念和封建思想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他们以嘲笑更不幸的人取乐。
生D: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狠毒冷酷,摧残了孔乙己的肉体,将他推上了绝路。
生E:自己不争气,自身原因造成。诸如好吃懒做,四体不勤,思想守旧,迂腐、麻木不仁等,使他成为一个时代的落伍者,生活中的多余人。
生F:“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科举的毒害深入他的骨髓,社会的势利引诱他发狂,畸形的性格酿成他悲剧的命运。
师:诸如同学们上述之科举毒害说、世态炎凉说、等级观念说、统治阶级摧残说、自身不争气说、性格悲剧说等,可谓各抒己见,精彩纷呈。前几种属社会原因,乃客观原因,后两种属自身原因,乃主观原因,那么,其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又是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激烈争论,大部分学生倾向于社会原因,尤其是科举毒害说与世态炎凉说,但还有学生坚持自身原因说。
生G:社会原因固然深刻,自身原因尤显重要。首先,设想,孔乙己早年在经历了“举”路坎坷时,如能悬崖勒马,凭他高大的身体,写得一手好字,自食其力解决温饱还是容易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活该!其次,名人说过,“性格即命运”。孔乙己自身的一系列悲剧性格,决定了他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其三,社会原因充其量只是客观因素,是外因,而自身原因属主观因素,凡事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不过是起辅助作用,催化作用。
此言一出,立刻镇住了好多人,尤其是第三条理由引用哲学上的内因决定说,没有人敢轻易反驳,同学们面面相觑,注视老师,寻求答案。
于是,我在肯定了该同学分析角度的新颖、思维的创新、论述的严密外,引导分析:在一个正常、文明、和谐的社会中,一个人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奋斗程度,内因起决定作用。但在清末这一病态的封建末世中生活的孔乙己,假如他改掉陋习,勤习八股,也许能侥幸得中,如范进一样“大器晚成”,但千千万万个如孔乙己一样的读书人的命运,又能否全部改变呢?“进学”乃偶然,“落第”属必然。于是又提供如下一则材料:从科举取士人员的情况来看,康有为曾指出,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
同学们恍悟,在病态社会中,才有这种外因起决定作用的畸形现象。孔乙己的悲剧不只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于是,我引导学生们探析另外几个畸形社会外因起决定作用的畸形发展的例子:
生H:《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无论他怎样要强、拼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最终只能堕落、毁灭。
生I:《子夜》中吴荪甫,果敢、干练、精明、沉稳,近乎完美的民族资本家,最终却以破产告终。
生J:《红与黑》中的于连,无论他如何地向上流社会冲刺,但最终个人奋斗史成了毁灭史。
最后,由班里的“问题专家”对孔乙己悲剧原因进行了小结:孔乙己悲剧的表面原因是其自身不争气,直接原因是统治者的狠毒冷酷,吊打致残,而最深层、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原因,尤其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和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只有在这病态的社会中,才有这许许多多的畸形儿、多余人产生。只有社会的整体文明、进步、和谐,才有个人的健康发展。
生A: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深入社会肌体,使少数的读书人爬上去,作威作福,而多数不能“进学”的如孔乙己之流的读书人成为任人践踏的牺牲品。
生B:封建社会的冷酷无情,世态炎凉置他于死地。他在笑声中登场,又在笑声中“走”去。
生C:封建等级制度、等级观念和封建思想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他们以嘲笑更不幸的人取乐。
生D: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狠毒冷酷,摧残了孔乙己的肉体,将他推上了绝路。
生E:自己不争气,自身原因造成。诸如好吃懒做,四体不勤,思想守旧,迂腐、麻木不仁等,使他成为一个时代的落伍者,生活中的多余人。
生F:“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科举的毒害深入他的骨髓,社会的势利引诱他发狂,畸形的性格酿成他悲剧的命运。
师:诸如同学们上述之科举毒害说、世态炎凉说、等级观念说、统治阶级摧残说、自身不争气说、性格悲剧说等,可谓各抒己见,精彩纷呈。前几种属社会原因,乃客观原因,后两种属自身原因,乃主观原因,那么,其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又是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激烈争论,大部分学生倾向于社会原因,尤其是科举毒害说与世态炎凉说,但还有学生坚持自身原因说。
生G:社会原因固然深刻,自身原因尤显重要。首先,设想,孔乙己早年在经历了“举”路坎坷时,如能悬崖勒马,凭他高大的身体,写得一手好字,自食其力解决温饱还是容易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活该!其次,名人说过,“性格即命运”。孔乙己自身的一系列悲剧性格,决定了他悲剧命运的必然性。其三,社会原因充其量只是客观因素,是外因,而自身原因属主观因素,凡事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不过是起辅助作用,催化作用。
此言一出,立刻镇住了好多人,尤其是第三条理由引用哲学上的内因决定说,没有人敢轻易反驳,同学们面面相觑,注视老师,寻求答案。
于是,我在肯定了该同学分析角度的新颖、思维的创新、论述的严密外,引导分析:在一个正常、文明、和谐的社会中,一个人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奋斗程度,内因起决定作用。但在清末这一病态的封建末世中生活的孔乙己,假如他改掉陋习,勤习八股,也许能侥幸得中,如范进一样“大器晚成”,但千千万万个如孔乙己一样的读书人的命运,又能否全部改变呢?“进学”乃偶然,“落第”属必然。于是又提供如下一则材料:从科举取士人员的情况来看,康有为曾指出,戊戌变法前,全国每年有100多万读书人参加考选“秀才”,只有百分之一入选;三年一考的“举人”,入选者只有千分之一;三年一考的“进士”,入选者只有万分之一。许多读书人老死科场,利欲熏心,精神畸形,成了科举的奴隶,成了科举制度的受害者。
同学们恍悟,在病态社会中,才有这种外因起决定作用的畸形现象。孔乙己的悲剧不只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于是,我引导学生们探析另外几个畸形社会外因起决定作用的畸形发展的例子:
生H:《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无论他怎样要强、拼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最终只能堕落、毁灭。
生I:《子夜》中吴荪甫,果敢、干练、精明、沉稳,近乎完美的民族资本家,最终却以破产告终。
生J:《红与黑》中的于连,无论他如何地向上流社会冲刺,但最终个人奋斗史成了毁灭史。
最后,由班里的“问题专家”对孔乙己悲剧原因进行了小结:孔乙己悲剧的表面原因是其自身不争气,直接原因是统治者的狠毒冷酷,吊打致残,而最深层、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原因,尤其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和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只有在这病态的社会中,才有这许许多多的畸形儿、多余人产生。只有社会的整体文明、进步、和谐,才有个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