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应文化部之邀,山东省菏泽市戏剧院创作排演的大型现代戏山东梆子《山东汉子》进京参加了献礼演出。《山东汉子》自搬上舞台以来,已在全国巡演500余场,盛夏七月,也正值《山东汉子》首演六周年纪念。7月24日,该剧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隆重上演,两个小时的演出过程中掌声不绝。这除了主人公孟少良先进事迹本身的感召力之外,还有赖于艺术家们的二度创作,是这一艺术典型的人性之美和执着精神感染了观众。
《山东汉子》,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戏剧工作者一般都认为:写戏难。写现代戏更难,写真人真事的戏尤其难。这出戏的题材选择,是该剧的主创们勇于挑战、迎难而上的行为,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真善美的眼睛,采撷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加以艺术化的典型性塑造,化出一个活生生的好汉形象,又不拘泥于陈旧的戏曲舞台形式,从而使作品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
《山东汉子》是根据山东农民救助湖南土家族残疾女子的真实事迹改编的。在剧中,表现一位农家子弟、三轮车夫孟少良(剧中名)在冰天雪地中偶遇落难轧断双腿的流浪女韩云,为了救人,把韩云接回家中照顾。此一举措,遭到各方的非议,诸如对象的告吹、妹妹的反对、世俗的偏见以及谣言,犹如风卷洪流、一浪接一浪地向他迎面扑来,但是孟少良面对压力,坚持将好人做到底,并做出了一个令众人震惊的决定:用三轮车送韩云回湖南老家!山东汉子受到严峻的现实考验而不退缩。从而展现出一个真实却不平凡的灵魂。一路上风餐露宿,深深地打动了途中的各色人等。一个好汉三个帮,孟少良走出了一条真情之路。
现代戏是对现代生活、现代人的展示与表现,它的观赏者就是生活在当代的具有不同文化层次的民众。一出现代戏是否能具有存在的现实价值,取决于这个戏是否贴近人生,是否表现出当代观众所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是否能给予观众现实的启迪、心灵的震撼。写真人真事的戏尤其应该如此。
该剧之所以受到专家及观众的好评,除了情节生动、跌宕起伏。环环相扣,曲折动人之外,就取决于对人物感情的充分揭示,发挥舞台剧善于抒情的特长,力求以情动人。剧中依据不同的人物关系。主要描绘了三种情:首先是亲情,即孟少良与母亲和妹妹之间的感情。面对韩云这个外来客,年轻的妹妹最初站在为兄长着想的立场上表现了质疑:“街坊邻居会怎样看?介绍的对象会怎样想?咱娘能同意你这样做吗?”一连串的难题抛过来,孟少良当机立断:“见死不救我枉为男!”韩云到孟家之后气色渐好,与孟母相处融洽,孟母还惦记着韩云双腿的残障,特意做了一条长裙给她,还引得妹妹小玲的妒忌……韩云打心底地感激“是你们重新给了我一个家,一个最亲的家,最暖的家。一个我舍不得离开的家。”其次是爱情,即天长日久,韩云与少良之间有了了一份夹杂于兄妹和爱恋之间的难言情愫。面对这份真挚的感情,少良理智克制自己,韩云也欲说还休。在把亲手编织的同心结交给孟小玲妹妹时,韩云说:“祝你哥哥早日找到相爱的人。”小玲随口打趣:“不会是你吧?”韩云低头道:“除非老天爷还我这双腿。”内心的矛盾表露无疑,既是对孟少良的无限爱慕。又是对自己身体残缺的无比自卑。在少良送韩云回家的崎岖路上,韩云几次想捅破这层窗户纸,她问道:“你为何累死累活跋山涉水?你到底为那般?”而少良显得心无旁骛:“蹬车送你我自愿,再说这话俺心烦。”其实他心底如何感知不到湘女的多情呢?之所以他装傻充愣,想必是打定了主意,将好人做到底,不让任何私心杂念影响了自己的信念。这一场送行的戏是全剧的重中之重,犹如一场“新十八里相送”,两人共患难,一个“爱”字梗在喉,配上舞台明媚的春光背景,加以含蓄而深情的唱腔,确实情丝绵绵、诗情画意,好看耐看,引人入胜。其三是恩情,不光有少良一家人对韩云一家之恩,还有路上好心人的协助。是全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大爱,一种和谐。尤其是在翻越大别山时,遇见故意放钉子扎车胎的路霸,少良拿出了梁山好汉的架势制服他们后,韩云还为他们上药。两人的境遇竟然感动了这些靠敲诈勒索为生的人,顿时决定弃恶从善。“今后我们再不做这种损人利己的事情了,大哥,待会儿兄弟赔你一副新胎!”。剧情进行到此时,观众席上由衷地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以上三种情感,内涵虽然不同,表现的方式有别,但都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即展现助人为乐的汉子孟少良的精神风貌,多角度地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动人的、光彩的好人形象。
应该说,戏曲表现这种题材难度很大。一是反映这类题材往往受到真人真事的局限,难免在形式上公式化、概念化;二是不少观众对这类主旋律的戏怀有偏见,认为情节刻板,不如才子佳人的戏有看头。对此,《山东汉子》的主创们在形式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在深入生活,掌握剧中人的生活原型基础上。又排除了生活真实的束缚,确定了独特的舞台造型艺术风格。写意的舞蹈穿插其中,尤其是利用“伞”为道具,时而象征着白雪飘飘,时而代表着车轮碌碌。如在送行过程中,三个群众演员手执旋转着的圆伞,与两位主人公的步伐相配合。在抒情唱腔的伴奏中,并以虚拟的推车舞蹈,将一路上的喜悦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后男女主人公突然一趔趄。三个群众演员同时一滚翻,少良问:“咋啦?”一个群众演员回头答道:“车胎爆了。”随之,主人公与“轮胎”之间展开一段风趣的对话,叫全场观众忍俊不禁。如此颇具匠心的设计,不仅舞台视觉上富有美感,而且把路途中原本属于苦恼的情节转化为了生动的喜剧,将孟少良将要护送韩云到达美好未来的意境展现出来。
导演和表演是血肉关系。舞台剧的核心是演员的表演,演员除了依据导演的引导来认识角色之外,还要充分发挥自己对角色的体验和体现。《山东汉子》能如此深深地打动观众,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主要演员的投入发挥。这几位台上的演员唱念做俱佳。嗓音清亮有穿透力,身段协调优美,动起来一路欢歌笑语,静起来能扣住全场的心弦。如最惊险的那一场,夜晚遇见了暴风雨,这里有一段男主人公的独角戏,爆发力极强。舞台上虚构的场景,电闪雷鸣,男女主人公一连串的翻身和鱼跃,表示遇见险情。此时扮演车轮的群众演员更是使出浑身解数,小翻下场,传达给观众的是“车翻了”的直观信息,舞台上只剩孟少良一人,踉跄着呼喊着云妹:“云妹。你在哪里?到如今才知道,好人难当话不虚。同心结结同心,妹在哥心里,风雨中共患难相伴相依,哪怕只有一口气,也要找到你。不为清白为情意,俺汉子的心哪!也是肉长的。”硬汉终于道出了柔肠,舞台上以快速行进的节奏。孟少良配合着节奏翻起跟头,将剧中人物的情绪及观众的掌声都推向了高潮。
人物塑造的成功也离不开剧本中对性格化语言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唱白的功能,唱重于情,白重于事,以求曲白相生。戏中没有咬文嚼字的说教,都是平实的百姓语言。体现出山东人的豪爽以及土家人的率真。例如,结尾处少良与韩云哥哥韩林道别的那一段,韩林极力挽留:“再多住些日子,咱哥俩再喝三大碗。”感情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之前的些许误会和埋怨都霎时烟消云散。比“执手相看泪眼”叫观众看起来更觉得符合情境,有心旷神怡之感。
当前,反映和谐社会的变革,是现代戏跟随时代步伐的需要,一部好的作品,戏剧工作者需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让它的艺术价值得以永恒。《山东汉子》要精益求精,还可在形式和内容上再下功夫。首先在形式上。虚与实的结合感觉还略有突兀,写意的舞蹈中,本是双腿断残的韩云灵活地“站”了起来,这“站”与“坐”之间的转换。是否可以再斟酌一下更协调的方式,叫观众顺理成章地接受。其次是在内容上,是否可以加深主人公的心理斗争作为戏剧冲突的重点,减轻人物之间的摩擦,淡化配角人物性格中的弱点,如描写少良妹妹小玲的时候,若把她行为中逆反的一面减轻,去掉她“逼”韩云离开的情节,而强化韩云和少良两人互为对方担忧的心理煎熬,再进入少良与韩云“十八相送”的段落。或许主人公的个性中“善”的一面能更加彰显。希望该剧在艺术性上更上层楼,达到新的审美境界。
《山东汉子》,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戏剧工作者一般都认为:写戏难。写现代戏更难,写真人真事的戏尤其难。这出戏的题材选择,是该剧的主创们勇于挑战、迎难而上的行为,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真善美的眼睛,采撷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加以艺术化的典型性塑造,化出一个活生生的好汉形象,又不拘泥于陈旧的戏曲舞台形式,从而使作品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
《山东汉子》是根据山东农民救助湖南土家族残疾女子的真实事迹改编的。在剧中,表现一位农家子弟、三轮车夫孟少良(剧中名)在冰天雪地中偶遇落难轧断双腿的流浪女韩云,为了救人,把韩云接回家中照顾。此一举措,遭到各方的非议,诸如对象的告吹、妹妹的反对、世俗的偏见以及谣言,犹如风卷洪流、一浪接一浪地向他迎面扑来,但是孟少良面对压力,坚持将好人做到底,并做出了一个令众人震惊的决定:用三轮车送韩云回湖南老家!山东汉子受到严峻的现实考验而不退缩。从而展现出一个真实却不平凡的灵魂。一路上风餐露宿,深深地打动了途中的各色人等。一个好汉三个帮,孟少良走出了一条真情之路。
现代戏是对现代生活、现代人的展示与表现,它的观赏者就是生活在当代的具有不同文化层次的民众。一出现代戏是否能具有存在的现实价值,取决于这个戏是否贴近人生,是否表现出当代观众所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是否能给予观众现实的启迪、心灵的震撼。写真人真事的戏尤其应该如此。
该剧之所以受到专家及观众的好评,除了情节生动、跌宕起伏。环环相扣,曲折动人之外,就取决于对人物感情的充分揭示,发挥舞台剧善于抒情的特长,力求以情动人。剧中依据不同的人物关系。主要描绘了三种情:首先是亲情,即孟少良与母亲和妹妹之间的感情。面对韩云这个外来客,年轻的妹妹最初站在为兄长着想的立场上表现了质疑:“街坊邻居会怎样看?介绍的对象会怎样想?咱娘能同意你这样做吗?”一连串的难题抛过来,孟少良当机立断:“见死不救我枉为男!”韩云到孟家之后气色渐好,与孟母相处融洽,孟母还惦记着韩云双腿的残障,特意做了一条长裙给她,还引得妹妹小玲的妒忌……韩云打心底地感激“是你们重新给了我一个家,一个最亲的家,最暖的家。一个我舍不得离开的家。”其次是爱情,即天长日久,韩云与少良之间有了了一份夹杂于兄妹和爱恋之间的难言情愫。面对这份真挚的感情,少良理智克制自己,韩云也欲说还休。在把亲手编织的同心结交给孟小玲妹妹时,韩云说:“祝你哥哥早日找到相爱的人。”小玲随口打趣:“不会是你吧?”韩云低头道:“除非老天爷还我这双腿。”内心的矛盾表露无疑,既是对孟少良的无限爱慕。又是对自己身体残缺的无比自卑。在少良送韩云回家的崎岖路上,韩云几次想捅破这层窗户纸,她问道:“你为何累死累活跋山涉水?你到底为那般?”而少良显得心无旁骛:“蹬车送你我自愿,再说这话俺心烦。”其实他心底如何感知不到湘女的多情呢?之所以他装傻充愣,想必是打定了主意,将好人做到底,不让任何私心杂念影响了自己的信念。这一场送行的戏是全剧的重中之重,犹如一场“新十八里相送”,两人共患难,一个“爱”字梗在喉,配上舞台明媚的春光背景,加以含蓄而深情的唱腔,确实情丝绵绵、诗情画意,好看耐看,引人入胜。其三是恩情,不光有少良一家人对韩云一家之恩,还有路上好心人的协助。是全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大爱,一种和谐。尤其是在翻越大别山时,遇见故意放钉子扎车胎的路霸,少良拿出了梁山好汉的架势制服他们后,韩云还为他们上药。两人的境遇竟然感动了这些靠敲诈勒索为生的人,顿时决定弃恶从善。“今后我们再不做这种损人利己的事情了,大哥,待会儿兄弟赔你一副新胎!”。剧情进行到此时,观众席上由衷地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以上三种情感,内涵虽然不同,表现的方式有别,但都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即展现助人为乐的汉子孟少良的精神风貌,多角度地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动人的、光彩的好人形象。
应该说,戏曲表现这种题材难度很大。一是反映这类题材往往受到真人真事的局限,难免在形式上公式化、概念化;二是不少观众对这类主旋律的戏怀有偏见,认为情节刻板,不如才子佳人的戏有看头。对此,《山东汉子》的主创们在形式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在深入生活,掌握剧中人的生活原型基础上。又排除了生活真实的束缚,确定了独特的舞台造型艺术风格。写意的舞蹈穿插其中,尤其是利用“伞”为道具,时而象征着白雪飘飘,时而代表着车轮碌碌。如在送行过程中,三个群众演员手执旋转着的圆伞,与两位主人公的步伐相配合。在抒情唱腔的伴奏中,并以虚拟的推车舞蹈,将一路上的喜悦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后男女主人公突然一趔趄。三个群众演员同时一滚翻,少良问:“咋啦?”一个群众演员回头答道:“车胎爆了。”随之,主人公与“轮胎”之间展开一段风趣的对话,叫全场观众忍俊不禁。如此颇具匠心的设计,不仅舞台视觉上富有美感,而且把路途中原本属于苦恼的情节转化为了生动的喜剧,将孟少良将要护送韩云到达美好未来的意境展现出来。
导演和表演是血肉关系。舞台剧的核心是演员的表演,演员除了依据导演的引导来认识角色之外,还要充分发挥自己对角色的体验和体现。《山东汉子》能如此深深地打动观众,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主要演员的投入发挥。这几位台上的演员唱念做俱佳。嗓音清亮有穿透力,身段协调优美,动起来一路欢歌笑语,静起来能扣住全场的心弦。如最惊险的那一场,夜晚遇见了暴风雨,这里有一段男主人公的独角戏,爆发力极强。舞台上虚构的场景,电闪雷鸣,男女主人公一连串的翻身和鱼跃,表示遇见险情。此时扮演车轮的群众演员更是使出浑身解数,小翻下场,传达给观众的是“车翻了”的直观信息,舞台上只剩孟少良一人,踉跄着呼喊着云妹:“云妹。你在哪里?到如今才知道,好人难当话不虚。同心结结同心,妹在哥心里,风雨中共患难相伴相依,哪怕只有一口气,也要找到你。不为清白为情意,俺汉子的心哪!也是肉长的。”硬汉终于道出了柔肠,舞台上以快速行进的节奏。孟少良配合着节奏翻起跟头,将剧中人物的情绪及观众的掌声都推向了高潮。
人物塑造的成功也离不开剧本中对性格化语言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唱白的功能,唱重于情,白重于事,以求曲白相生。戏中没有咬文嚼字的说教,都是平实的百姓语言。体现出山东人的豪爽以及土家人的率真。例如,结尾处少良与韩云哥哥韩林道别的那一段,韩林极力挽留:“再多住些日子,咱哥俩再喝三大碗。”感情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之前的些许误会和埋怨都霎时烟消云散。比“执手相看泪眼”叫观众看起来更觉得符合情境,有心旷神怡之感。
当前,反映和谐社会的变革,是现代戏跟随时代步伐的需要,一部好的作品,戏剧工作者需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让它的艺术价值得以永恒。《山东汉子》要精益求精,还可在形式和内容上再下功夫。首先在形式上。虚与实的结合感觉还略有突兀,写意的舞蹈中,本是双腿断残的韩云灵活地“站”了起来,这“站”与“坐”之间的转换。是否可以再斟酌一下更协调的方式,叫观众顺理成章地接受。其次是在内容上,是否可以加深主人公的心理斗争作为戏剧冲突的重点,减轻人物之间的摩擦,淡化配角人物性格中的弱点,如描写少良妹妹小玲的时候,若把她行为中逆反的一面减轻,去掉她“逼”韩云离开的情节,而强化韩云和少良两人互为对方担忧的心理煎熬,再进入少良与韩云“十八相送”的段落。或许主人公的个性中“善”的一面能更加彰显。希望该剧在艺术性上更上层楼,达到新的审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