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必须实施德育,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身教法、榜样法、课堂熏陶法、课外活动感染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德育,将德育有意识地渗透到教学之中去。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不但要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而且还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注重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操”。语文教材具有“文道统一”、“文质兼美”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所以语文教学最有利于实施德育。那么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德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德育德法
以德育德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身教法。榜样法。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学生既有自己的观点和个性,又有很强的可塑性,极易受身边的人或事的影响,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不能忽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经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人格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坚决不要做。例如:我们要求学生语言文明,教师首先要做到语言文明,要求学生上课期间不要接听手机,教师首先要做到上课时不接听手机。否则任何规章制度和说教都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只要教师品德高尚,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生就能自觉地克服自己的缺点,矫正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完美的人格。
二、课堂教学熏陶法
语文课堂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阵地。这一点语文教师必须要明白。教师要组织学生在读写听说的过程中共同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
1、阅读教学要渗透德育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要有德育渗透。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例如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感动中国的洪占辉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大学,节衣缩食把她抚养成人;音乐人丛飞,用自己并不丰厚的收入,支援贫困山区一百多名学生,因为一心扑在孩子们身上,使自己的病没有得到及时就治,而英年早逝。由此可见,我们社会主义祖国,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那么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看课文《我的叔叔于勒》。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心理阅读了课文。读后,有的同学感叹道:还是我们的国家好。这样通过导语,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之从中受到感染。如教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借助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积极向上,创造美好生活的感情。教师要分析关键词语、讲清重点语段,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课文思想底蕴。如教《背影》时,抓住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的段落中的关键词“爬”、“攀”、“缩”等动词进行分析,让学生从中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之情。从而培养学生敬爱父母,尊重长辈的思想感情。教师要讲究作者介绍,引导学生对杰出人物产生景仰之情。
2、作文教学要突出德育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使学生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方法,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周围世界,正确看待身边发生的事,分辨生活中的真善美,自觉抵制外来的诱惑,使其健康成长。在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的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说真话、抒真情,把作文和做人有机结合起来。如果在作文中发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点。
3、口语表达要体现德育
语文课堂教学要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口语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即席发言、访谈、演讲、辩论等。无论进行何种训练,都要坚持以正确的政治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指导。口语表达时要心平气和、理直气壮、义正辞严,表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气质。
三、课外活动感染法
语文教学不单指课堂教学,还包括语文课外活动。语文教师要积极地、有意识地把德育渗透到课外活动中去。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时收效比课堂教学更明显。定期举行一些竞赛活动,如作文竞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普通话朗读竞赛等,可以培养学生敢于竞争,敢为人先的坚强意志。举行说相声、讲故事、饰演课本剧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领悟作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组织学生参观游览,欣赏祖国锦秀河山,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正如《文心雕龙》中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组织学生参观历史纪念地,可以激发学生爱国求真的热情和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总之,语文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对德育的实施非常有利。只要语文教师组织得当,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联通:425300湖南省道县第四中学)
【关键词】语文教学 德育渗透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德育,将德育有意识地渗透到教学之中去。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不但要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而且还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注重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操”。语文教材具有“文道统一”、“文质兼美”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所以语文教学最有利于实施德育。那么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德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德育德法
以德育德法,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身教法。榜样法。中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学生既有自己的观点和个性,又有很强的可塑性,极易受身边的人或事的影响,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不能忽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经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人格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坚决不要做。例如:我们要求学生语言文明,教师首先要做到语言文明,要求学生上课期间不要接听手机,教师首先要做到上课时不接听手机。否则任何规章制度和说教都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只要教师品德高尚,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生就能自觉地克服自己的缺点,矫正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完美的人格。
二、课堂教学熏陶法
语文课堂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阵地。这一点语文教师必须要明白。教师要组织学生在读写听说的过程中共同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
1、阅读教学要渗透德育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都要有德育渗透。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例如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感动中国的洪占辉带着捡来的妹妹上大学,节衣缩食把她抚养成人;音乐人丛飞,用自己并不丰厚的收入,支援贫困山区一百多名学生,因为一心扑在孩子们身上,使自己的病没有得到及时就治,而英年早逝。由此可见,我们社会主义祖国,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那么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请看课文《我的叔叔于勒》。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心理阅读了课文。读后,有的同学感叹道:还是我们的国家好。这样通过导语,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之从中受到感染。如教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借助朗读,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积极向上,创造美好生活的感情。教师要分析关键词语、讲清重点语段,引导学生深刻领会课文思想底蕴。如教《背影》时,抓住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的段落中的关键词“爬”、“攀”、“缩”等动词进行分析,让学生从中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之情。从而培养学生敬爱父母,尊重长辈的思想感情。教师要讲究作者介绍,引导学生对杰出人物产生景仰之情。
2、作文教学要突出德育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使学生掌握各类文体的写作方法,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周围世界,正确看待身边发生的事,分辨生活中的真善美,自觉抵制外来的诱惑,使其健康成长。在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的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说真话、抒真情,把作文和做人有机结合起来。如果在作文中发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点。
3、口语表达要体现德育
语文课堂教学要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口语训练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即席发言、访谈、演讲、辩论等。无论进行何种训练,都要坚持以正确的政治观点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指导。口语表达时要心平气和、理直气壮、义正辞严,表现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气质。
三、课外活动感染法
语文教学不单指课堂教学,还包括语文课外活动。语文教师要积极地、有意识地把德育渗透到课外活动中去。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时收效比课堂教学更明显。定期举行一些竞赛活动,如作文竞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普通话朗读竞赛等,可以培养学生敢于竞争,敢为人先的坚强意志。举行说相声、讲故事、饰演课本剧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领悟作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组织学生参观游览,欣赏祖国锦秀河山,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正如《文心雕龙》中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组织学生参观历史纪念地,可以激发学生爱国求真的热情和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总之,语文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对德育的实施非常有利。只要语文教师组织得当,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联通:425300湖南省道县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