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楼市的舆情预警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曾提出了他所理想的社会生活景观:“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少者有其学,童年有其乐,读者有其校,弱者有其助,老者有其养,车者有其位,工者有其薪,农者有其地,商者有其利,优者有其荣,能者得其用,阅者有其悟,学者有其为。”安居方可乐业。孟子讲“居者有其屋”列为榜首,在于群居时代住所乃人类维持生存的基本前提。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以公租房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商品房交易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商品房居住。有些人则将住房当做投资对象。进入21世纪,楼市供需旺盛,进而推动了房价上涨。房价不断攀升,超出了普通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少人为拥有自己的住房不得不采取按揭的方式购房。于是“房奴”一词成为颇具时代特色的流行语,网上关于“房奴”的网页超过1600万之多,诉苦、讽刺、愤怒的帖子更比比皆是。其中一则描写“准房奴”的打油诗形象地揭示了造成房奴的原因:“政府银行房产商,勾搭成奸铁三角,地方官爷为政绩,银行寡头捞利益,房产奸商榨百姓,臭味相投哄房奴。”
天价的楼市,迄今没有停止上涨。房奴们哀怨的同时,准备当房奴的则企盼楼市回归正常。指望房地产商主动降价希望渺茫,“起来,全世界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起打倒房地产”的心愿也只能喊喊而已。不过,希望楼市崩盘毕竟成为大多数人的共同心愿。在这种情况下,新的“楼市神话”开始流行,网上盛传中国房地产崩盘时间表,无疑是对楼市发出的舆情预警。这份房地产崩盘时间表通过对比中国和日本的房地产走势,告诉人们,中国的房地产价格走势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非常相似。按照日本房地产从兴盛到崩盘的时间轨迹,对应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崩盘时间应该在2011年。尽管这个时间表有些耸人听闻,但舆论普遍认为,由此显示了公众对中国高房价的“民意焦虑”。2010年5月20日,一则《宁波老太太为炒房借钱千万 买33套房被套牢》的报道,(《钱江晚报》)从一个侧面为楼市舆情预警提供了注脚。
二、楼市报道的利益诉求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新闻媒体应该是社会的守望者、守护者,同时还是市场和民意的反映者。①众所周知,真实、客观是新闻的生命。这就要求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时,力求理性客观,摒弃不负责任的片面渲染。楼市报道也当如此。综观近年的楼市报道,一些媒体不断地报道楼盘供不应求,报道地价的涨势,渲染房价上涨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买涨不买跌”心理下,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买进,使房价更大范围、更快速度地上涨,之后媒体又继续反映价格上涨,几乎形成“恶性循环”。②这种境况的出现,应该说与媒体的不断推波助澜有一定关系。这方面的报道经常见诸媒体。比如,《房地产巨头任志强称今天不买房明天就涨》(2009-12-09)、《任志强称楼市崩盘时间表是“胡说八道”》(2010-04-09)。这种状况的出现,是因为“在房地产报道中,话语权往往掌握在房地产商之类少数群体的手中,报纸版面成了私人的话语空间。”“万科、绿地、凯德置地等房地产龙头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担起了楼市走势预测、市场行情分析、相关数据发布等责任。如此的新闻报道往往营造了有利于房地产商的舆论氛围,其客观公正性令人质疑。”③
一些媒体之所以乐此不疲地报道房地产大亨极端的个人言论,与媒体自身的利益诉求有关。媒体要靠广告生存,房产广告是不少传统媒体的广告大户。讨得房地产商的欢心,房地产广告才可以源源不断刊登。这样,房地产业的利益和媒体的利益在许多地方具有一致性。不能摆脱对房地产广告的依赖,媒体的客观性就难以得到保证。不仅如此,有的楼市报道前后矛盾,误导消费者。《数据显示北京房价大幅下跌 跌幅高达两位数》(CCTV 2008-01-11)、《潘石屹:北京房价并未下跌仅是涨幅下降》(《第一财经日报》2008-01-15)。《2009年房价涨幅超过40% 去年广州楼市卖出天量》(搜狐焦点)、《2009年房价涨幅超30% 专家建议控制高房价》(新浪地产网)。
楼市报道发出的不健康信号,最终吃亏的还是众多消费者。如何尊重民意诉求,成为测试中国媒体公信力的一道考题。
三、民意诉求与舆论造势
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承诺要让中国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尊严,在形式上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而实际上尊严还需要物质基础。居者有其屋,无可置疑地是公民尊严获得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是虚高的房价吞噬着消费者的幸福,另一方面房地产商及其他利益共同体不甘心放弃自己的利益。中央高层领导本着解决民生疾苦的原则,决心整治中国畸形的房地产业,以回应民意的合理诉求。针砭时弊,及时发出建言,也是房地产报道关照民生、引导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引导话题、解疑释惑,就需要媒体全面而准确地‘上情下达’,既解读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又反映民声、民意。”④
1.顺应民意,应时而发
在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看来,诗歌需要反映民生,顺应民意,应时而发,因而他才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歌创作主张。以间接形式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尚且关注时事,以真实报道社会现实的新闻作品,更应该担当起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针对民众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披露和评说。
自2009年3月28日起,新华社以“新华时评”的方式,连续六天刊发本社记者撰写的评论文章,每天都从不同的角度批评中国不正常的高房价问题。新华时评的六论楼市文章,引起读者的强烈反映。不少读者认为,六论是政府将采取强制性手段整顿楼市、调控房价的信号,不少人对此寄予了很高的希望。
2.精心策划,连环出击
当代社会,时事评论更多属于公民写作的范畴,评论代表的只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一般来说,新闻评论文章以一事一议为特征,从内容上不具有连贯性。新闻评论的这个特性,有其不足,这就影响了评论的效力。新闻评论要针对某一社会重大问题发表看法,并且达到较好的社会效果,需要评论编辑的精心策划,关键的时候需要连环出击,以达到预期的评说目的。新华时评六论楼市,就是典型的例子。连续6天集中刊发针对中国楼市的评论,显然不是六论的作者们个人关注兴趣的巧合,而是编辑部精心策划的结果。新华社国内部评论室主任张建高承认,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对房价快速上涨的反映比较强烈。针对此现象,他们就开始策划这一评论系列。策划这样的系列评论,也是出于作为媒体人的责任感。
新华时评的“六论”从对中国楼市的担忧开篇,分别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作者:王甘武、李代祥,2010年3月28日)、《不能让楼市成为投机者的乐园》(作者:罗宇凡,2010年3月29日)、《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作者:余孝忠、胡锦武,2010年3月30日)、《疯狂的房价叫板土地招拍挂》(作者:王立彬,2010年3月31日)、《“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作者:吴国清,2010年4月1日)、《税收杠杆应发挥更大作用》(作者:何雨欣,2010年4月2日),可谓从现象到病灶再到解药,一应俱全。如此效果,只能通过同题评论的形式才可得以实现。
3.观点犀利,剖析深刻
新闻评论的生命在于洞见,洞见源自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中国楼市的问题讨论已久,想在每篇千字的篇幅内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并不容易。评论的效率在于观点的表达。观点的表达,在是非已定的情况下,最好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来表达。六论评说楼市现象时写道:“寅吃卯粮、透支未来的卖地财政,决定了房地产市场难以持续,更意味着依靠这种方式拉动经济发展难以持久。”“地方政府愈来愈倚重拍卖地皮、推高房价来‘繁荣’经济。”(《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虚假的繁荣乃人祸所致:“从掌权者直接受贿后为开发商提供便利转为较隐蔽的‘权房交易’,低价购房、转卖套利,继而更隐蔽地以权力为‘干股’,幕后参与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商与腐败官员为逃避法律制裁,可谓煞费苦心。”对此,新华社记者认为“腐败不除,房价难抑,房地产市场更不可能回归健康发展轨道。”(《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并痛斥“透支卖地”是在“以地生财”(《“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由此可见,能够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提炼出犀利的观点,在剖析问题时能讲透道理,离开足够的前期准备工作显然难以成事。
4.论据丰富,语言鲜明
评论是观点的自由市场,观点的新颖还是陈旧,见解的深浅,决定了评论文章和作者水平的高下。然而,观点毕竟仅仅是骨骼,需要血肉来支撑。这就需要一定数量的论据,同时更需要形象鲜明的语言。新华时评的“六论”,非常重视用论据来辅佐观点。以《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为例,记者就提供了有力的论据:“近日被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的南昌市国土局原局长周宏伟交代,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借‘春节拜年’的名义排着队给他送礼,以致他根本记不清哪笔钱是谁送的。2009年落马的腐败官员中,大多与房地产商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卖地的数据,《“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中介绍说:“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约达14239亿元,一些城市年土地出让收益占到了财政收入的五六成之多。”批评一些地方“仅凭所谓‘经营城市’的口号,通过‘收储土地’和高价拍卖,转手就能获得巨额收益。”而《不能让楼市成为投机者的乐园》一文则联系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海南的房地产泡沫,揭示出一个道理:“房地产市场一旦成为投机者的乐园,投资者面对的必然是噩梦。”
新华时评的“六论”读后给人的印象较深,这得力于六论鲜明的语言运用。这一点,从评论的标题就可以感觉到。其中,尤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和《不能让楼市成为投机者的乐园》最具代表性。
5.建言献策,给人希望
评论是针砭时弊的典型特征。不过,痛陈时弊不是新闻评论的目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上乘的评论。新华社推出的“六论”楼市文章显然不是纯粹的迎合民意,这些评论追求的是“延时的酬赏”,而延时的酬赏需要的是具有真知灼见的建设性意见。中国的楼市问题,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疗治办法。在这方面,《税收杠杆应发挥更大作用》依据中央2010年财政预算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完善房产税的说法,进而指出“应该逐步完善出台物业税的技术条件,有步骤地出台物业税”。用惩治腐败的手段打击官商勾结,用土地制度管住开发商的圈地运动,用税收杠杆遏制住疯涨房价,新华时评的“六论”给出的药方,只要能落到实处,对楼市降温应该不无疗效。
6.舆论造势,彰显责任
只有尊重并聆听民意的正当诉求,正确引导舆论,社会才可以健康有序发展。媒体作为政府和民众的桥梁,在搜集民意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搜集民意,还应寻找民意的二次表达。此外,对于政府的决策,还需要媒体进行信息传达。不管是民意的上传,还是政策的下达,均需要媒体的舆论造势,这是,媒体的职责所在。
楼市调整将欲行,山雨欲来风满楼。相关研究显示,媒体舆论导向和房价指数存在着互动作用。也就是说,主张房价上涨的新闻报道通过影响受众预期,进而间接推动房价上升,而房价上升又反过来影响媒体的报道立场。⑤舆论造势不是一家媒体所能完成的,需要其他媒体的合力协作来推进。在此次炮轰楼市的中央级媒体中,除新华社领先发问外,《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纷纷响应,发了数十篇稿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较为强烈。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的中央级媒体正在自觉担负起社会监督的职责,为中国楼市的整治奔走呼号。
注释
① 徐井伍:《浅析楼市狂飙中的媒体责任》,《新闻传播》,2008年第5期,第45页
② 王蔚:《理性光芒和民生关照——谈宏观调控时期的房地产报道》,《新闻记者》,2007年第7期,第44页-第46页
③ 陈珠还:《房地产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困境》,《新闻爱好者》,2008年12月(下),第32页-第33页
④ 汪晓霞:《以“民生视角”观照房地产报道的思考》,《新闻界》,2009年第2期,第120页-第121页
⑤ 陈珠还:《房地产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困境》,《新闻爱好者》,2008年12月(下),第32页-第33页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新闻传播系)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曾提出了他所理想的社会生活景观:“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少者有其学,童年有其乐,读者有其校,弱者有其助,老者有其养,车者有其位,工者有其薪,农者有其地,商者有其利,优者有其荣,能者得其用,阅者有其悟,学者有其为。”安居方可乐业。孟子讲“居者有其屋”列为榜首,在于群居时代住所乃人类维持生存的基本前提。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以公租房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商品房交易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商品房居住。有些人则将住房当做投资对象。进入21世纪,楼市供需旺盛,进而推动了房价上涨。房价不断攀升,超出了普通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少人为拥有自己的住房不得不采取按揭的方式购房。于是“房奴”一词成为颇具时代特色的流行语,网上关于“房奴”的网页超过1600万之多,诉苦、讽刺、愤怒的帖子更比比皆是。其中一则描写“准房奴”的打油诗形象地揭示了造成房奴的原因:“政府银行房产商,勾搭成奸铁三角,地方官爷为政绩,银行寡头捞利益,房产奸商榨百姓,臭味相投哄房奴。”
天价的楼市,迄今没有停止上涨。房奴们哀怨的同时,准备当房奴的则企盼楼市回归正常。指望房地产商主动降价希望渺茫,“起来,全世界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起打倒房地产”的心愿也只能喊喊而已。不过,希望楼市崩盘毕竟成为大多数人的共同心愿。在这种情况下,新的“楼市神话”开始流行,网上盛传中国房地产崩盘时间表,无疑是对楼市发出的舆情预警。这份房地产崩盘时间表通过对比中国和日本的房地产走势,告诉人们,中国的房地产价格走势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非常相似。按照日本房地产从兴盛到崩盘的时间轨迹,对应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崩盘时间应该在2011年。尽管这个时间表有些耸人听闻,但舆论普遍认为,由此显示了公众对中国高房价的“民意焦虑”。2010年5月20日,一则《宁波老太太为炒房借钱千万 买33套房被套牢》的报道,(《钱江晚报》)从一个侧面为楼市舆情预警提供了注脚。
二、楼市报道的利益诉求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新闻媒体应该是社会的守望者、守护者,同时还是市场和民意的反映者。①众所周知,真实、客观是新闻的生命。这就要求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时,力求理性客观,摒弃不负责任的片面渲染。楼市报道也当如此。综观近年的楼市报道,一些媒体不断地报道楼盘供不应求,报道地价的涨势,渲染房价上涨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买涨不买跌”心理下,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买进,使房价更大范围、更快速度地上涨,之后媒体又继续反映价格上涨,几乎形成“恶性循环”。②这种境况的出现,应该说与媒体的不断推波助澜有一定关系。这方面的报道经常见诸媒体。比如,《房地产巨头任志强称今天不买房明天就涨》(2009-12-09)、《任志强称楼市崩盘时间表是“胡说八道”》(2010-04-09)。这种状况的出现,是因为“在房地产报道中,话语权往往掌握在房地产商之类少数群体的手中,报纸版面成了私人的话语空间。”“万科、绿地、凯德置地等房地产龙头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担起了楼市走势预测、市场行情分析、相关数据发布等责任。如此的新闻报道往往营造了有利于房地产商的舆论氛围,其客观公正性令人质疑。”③
一些媒体之所以乐此不疲地报道房地产大亨极端的个人言论,与媒体自身的利益诉求有关。媒体要靠广告生存,房产广告是不少传统媒体的广告大户。讨得房地产商的欢心,房地产广告才可以源源不断刊登。这样,房地产业的利益和媒体的利益在许多地方具有一致性。不能摆脱对房地产广告的依赖,媒体的客观性就难以得到保证。不仅如此,有的楼市报道前后矛盾,误导消费者。《数据显示北京房价大幅下跌 跌幅高达两位数》(CCTV 2008-01-11)、《潘石屹:北京房价并未下跌仅是涨幅下降》(《第一财经日报》2008-01-15)。《2009年房价涨幅超过40% 去年广州楼市卖出天量》(搜狐焦点)、《2009年房价涨幅超30% 专家建议控制高房价》(新浪地产网)。
楼市报道发出的不健康信号,最终吃亏的还是众多消费者。如何尊重民意诉求,成为测试中国媒体公信力的一道考题。
三、民意诉求与舆论造势
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承诺要让中国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尊严,在形式上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而实际上尊严还需要物质基础。居者有其屋,无可置疑地是公民尊严获得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是虚高的房价吞噬着消费者的幸福,另一方面房地产商及其他利益共同体不甘心放弃自己的利益。中央高层领导本着解决民生疾苦的原则,决心整治中国畸形的房地产业,以回应民意的合理诉求。针砭时弊,及时发出建言,也是房地产报道关照民生、引导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引导话题、解疑释惑,就需要媒体全面而准确地‘上情下达’,既解读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又反映民声、民意。”④
1.顺应民意,应时而发
在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看来,诗歌需要反映民生,顺应民意,应时而发,因而他才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歌创作主张。以间接形式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尚且关注时事,以真实报道社会现实的新闻作品,更应该担当起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针对民众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披露和评说。
自2009年3月28日起,新华社以“新华时评”的方式,连续六天刊发本社记者撰写的评论文章,每天都从不同的角度批评中国不正常的高房价问题。新华时评的六论楼市文章,引起读者的强烈反映。不少读者认为,六论是政府将采取强制性手段整顿楼市、调控房价的信号,不少人对此寄予了很高的希望。
2.精心策划,连环出击
当代社会,时事评论更多属于公民写作的范畴,评论代表的只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一般来说,新闻评论文章以一事一议为特征,从内容上不具有连贯性。新闻评论的这个特性,有其不足,这就影响了评论的效力。新闻评论要针对某一社会重大问题发表看法,并且达到较好的社会效果,需要评论编辑的精心策划,关键的时候需要连环出击,以达到预期的评说目的。新华时评六论楼市,就是典型的例子。连续6天集中刊发针对中国楼市的评论,显然不是六论的作者们个人关注兴趣的巧合,而是编辑部精心策划的结果。新华社国内部评论室主任张建高承认,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对房价快速上涨的反映比较强烈。针对此现象,他们就开始策划这一评论系列。策划这样的系列评论,也是出于作为媒体人的责任感。
新华时评的“六论”从对中国楼市的担忧开篇,分别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作者:王甘武、李代祥,2010年3月28日)、《不能让楼市成为投机者的乐园》(作者:罗宇凡,2010年3月29日)、《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作者:余孝忠、胡锦武,2010年3月30日)、《疯狂的房价叫板土地招拍挂》(作者:王立彬,2010年3月31日)、《“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作者:吴国清,2010年4月1日)、《税收杠杆应发挥更大作用》(作者:何雨欣,2010年4月2日),可谓从现象到病灶再到解药,一应俱全。如此效果,只能通过同题评论的形式才可得以实现。
3.观点犀利,剖析深刻
新闻评论的生命在于洞见,洞见源自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中国楼市的问题讨论已久,想在每篇千字的篇幅内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并不容易。评论的效率在于观点的表达。观点的表达,在是非已定的情况下,最好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来表达。六论评说楼市现象时写道:“寅吃卯粮、透支未来的卖地财政,决定了房地产市场难以持续,更意味着依靠这种方式拉动经济发展难以持久。”“地方政府愈来愈倚重拍卖地皮、推高房价来‘繁荣’经济。”(《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虚假的繁荣乃人祸所致:“从掌权者直接受贿后为开发商提供便利转为较隐蔽的‘权房交易’,低价购房、转卖套利,继而更隐蔽地以权力为‘干股’,幕后参与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商与腐败官员为逃避法律制裁,可谓煞费苦心。”对此,新华社记者认为“腐败不除,房价难抑,房地产市场更不可能回归健康发展轨道。”(《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并痛斥“透支卖地”是在“以地生财”(《“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由此可见,能够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提炼出犀利的观点,在剖析问题时能讲透道理,离开足够的前期准备工作显然难以成事。
4.论据丰富,语言鲜明
评论是观点的自由市场,观点的新颖还是陈旧,见解的深浅,决定了评论文章和作者水平的高下。然而,观点毕竟仅仅是骨骼,需要血肉来支撑。这就需要一定数量的论据,同时更需要形象鲜明的语言。新华时评的“六论”,非常重视用论据来辅佐观点。以《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为例,记者就提供了有力的论据:“近日被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的南昌市国土局原局长周宏伟交代,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借‘春节拜年’的名义排着队给他送礼,以致他根本记不清哪笔钱是谁送的。2009年落马的腐败官员中,大多与房地产商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卖地的数据,《“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中介绍说:“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约达14239亿元,一些城市年土地出让收益占到了财政收入的五六成之多。”批评一些地方“仅凭所谓‘经营城市’的口号,通过‘收储土地’和高价拍卖,转手就能获得巨额收益。”而《不能让楼市成为投机者的乐园》一文则联系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海南的房地产泡沫,揭示出一个道理:“房地产市场一旦成为投机者的乐园,投资者面对的必然是噩梦。”
新华时评的“六论”读后给人的印象较深,这得力于六论鲜明的语言运用。这一点,从评论的标题就可以感觉到。其中,尤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和《不能让楼市成为投机者的乐园》最具代表性。
5.建言献策,给人希望
评论是针砭时弊的典型特征。不过,痛陈时弊不是新闻评论的目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上乘的评论。新华社推出的“六论”楼市文章显然不是纯粹的迎合民意,这些评论追求的是“延时的酬赏”,而延时的酬赏需要的是具有真知灼见的建设性意见。中国的楼市问题,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疗治办法。在这方面,《税收杠杆应发挥更大作用》依据中央2010年财政预算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完善房产税的说法,进而指出“应该逐步完善出台物业税的技术条件,有步骤地出台物业税”。用惩治腐败的手段打击官商勾结,用土地制度管住开发商的圈地运动,用税收杠杆遏制住疯涨房价,新华时评的“六论”给出的药方,只要能落到实处,对楼市降温应该不无疗效。
6.舆论造势,彰显责任
只有尊重并聆听民意的正当诉求,正确引导舆论,社会才可以健康有序发展。媒体作为政府和民众的桥梁,在搜集民意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搜集民意,还应寻找民意的二次表达。此外,对于政府的决策,还需要媒体进行信息传达。不管是民意的上传,还是政策的下达,均需要媒体的舆论造势,这是,媒体的职责所在。
楼市调整将欲行,山雨欲来风满楼。相关研究显示,媒体舆论导向和房价指数存在着互动作用。也就是说,主张房价上涨的新闻报道通过影响受众预期,进而间接推动房价上升,而房价上升又反过来影响媒体的报道立场。⑤舆论造势不是一家媒体所能完成的,需要其他媒体的合力协作来推进。在此次炮轰楼市的中央级媒体中,除新华社领先发问外,《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纷纷响应,发了数十篇稿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较为强烈。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的中央级媒体正在自觉担负起社会监督的职责,为中国楼市的整治奔走呼号。
注释
① 徐井伍:《浅析楼市狂飙中的媒体责任》,《新闻传播》,2008年第5期,第45页
② 王蔚:《理性光芒和民生关照——谈宏观调控时期的房地产报道》,《新闻记者》,2007年第7期,第44页-第46页
③ 陈珠还:《房地产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困境》,《新闻爱好者》,2008年12月(下),第32页-第33页
④ 汪晓霞:《以“民生视角”观照房地产报道的思考》,《新闻界》,2009年第2期,第120页-第121页
⑤ 陈珠还:《房地产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困境》,《新闻爱好者》,2008年12月(下),第32页-第33页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新闻传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