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的民意诉求与舆论造势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hunjiang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楼市的舆情预警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曾提出了他所理想的社会生活景观:“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勤者有其业,劳者有其得,少者有其学,童年有其乐,读者有其校,弱者有其助,老者有其养,车者有其位,工者有其薪,农者有其地,商者有其利,优者有其荣,能者得其用,阅者有其悟,学者有其为。”安居方可乐业。孟子讲“居者有其屋”列为榜首,在于群居时代住所乃人类维持生存的基本前提。
  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城镇住房制度以公租房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商品房交易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商品房居住。有些人则将住房当做投资对象。进入21世纪,楼市供需旺盛,进而推动了房价上涨。房价不断攀升,超出了普通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少人为拥有自己的住房不得不采取按揭的方式购房。于是“房奴”一词成为颇具时代特色的流行语,网上关于“房奴”的网页超过1600万之多,诉苦、讽刺、愤怒的帖子更比比皆是。其中一则描写“准房奴”的打油诗形象地揭示了造成房奴的原因:“政府银行房产商,勾搭成奸铁三角,地方官爷为政绩,银行寡头捞利益,房产奸商榨百姓,臭味相投哄房奴。”
  天价的楼市,迄今没有停止上涨。房奴们哀怨的同时,准备当房奴的则企盼楼市回归正常。指望房地产商主动降价希望渺茫,“起来,全世界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起打倒房地产”的心愿也只能喊喊而已。不过,希望楼市崩盘毕竟成为大多数人的共同心愿。在这种情况下,新的“楼市神话”开始流行,网上盛传中国房地产崩盘时间表,无疑是对楼市发出的舆情预警。这份房地产崩盘时间表通过对比中国和日本的房地产走势,告诉人们,中国的房地产价格走势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非常相似。按照日本房地产从兴盛到崩盘的时间轨迹,对应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崩盘时间应该在2011年。尽管这个时间表有些耸人听闻,但舆论普遍认为,由此显示了公众对中国高房价的“民意焦虑”。2010年5月20日,一则《宁波老太太为炒房借钱千万 买33套房被套牢》的报道,(《钱江晚报》)从一个侧面为楼市舆情预警提供了注脚。
  二、楼市报道的利益诉求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新闻媒体应该是社会的守望者、守护者,同时还是市场和民意的反映者。①众所周知,真实、客观是新闻的生命。这就要求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新闻时,力求理性客观,摒弃不负责任的片面渲染。楼市报道也当如此。综观近年的楼市报道,一些媒体不断地报道楼盘供不应求,报道地价的涨势,渲染房价上涨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在“买涨不买跌”心理下,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买进,使房价更大范围、更快速度地上涨,之后媒体又继续反映价格上涨,几乎形成“恶性循环”。②这种境况的出现,应该说与媒体的不断推波助澜有一定关系。这方面的报道经常见诸媒体。比如,《房地产巨头任志强称今天不买房明天就涨》(2009-12-09)、《任志强称楼市崩盘时间表是“胡说八道”》(2010-04-09)。这种状况的出现,是因为“在房地产报道中,话语权往往掌握在房地产商之类少数群体的手中,报纸版面成了私人的话语空间。”“万科、绿地、凯德置地等房地产龙头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担起了楼市走势预测、市场行情分析、相关数据发布等责任。如此的新闻报道往往营造了有利于房地产商的舆论氛围,其客观公正性令人质疑。”③
  一些媒体之所以乐此不疲地报道房地产大亨极端的个人言论,与媒体自身的利益诉求有关。媒体要靠广告生存,房产广告是不少传统媒体的广告大户。讨得房地产商的欢心,房地产广告才可以源源不断刊登。这样,房地产业的利益和媒体的利益在许多地方具有一致性。不能摆脱对房地产广告的依赖,媒体的客观性就难以得到保证。不仅如此,有的楼市报道前后矛盾,误导消费者。《数据显示北京房价大幅下跌 跌幅高达两位数》(CCTV 2008-01-11)、《潘石屹:北京房价并未下跌仅是涨幅下降》(《第一财经日报》2008-01-15)。《2009年房价涨幅超过40% 去年广州楼市卖出天量》(搜狐焦点)、《2009年房价涨幅超30% 专家建议控制高房价》(新浪地产网)。
  楼市报道发出的不健康信号,最终吃亏的还是众多消费者。如何尊重民意诉求,成为测试中国媒体公信力的一道考题。
  三、民意诉求与舆论造势
  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承诺要让中国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尊严,在形式上是精神层面的东西,而实际上尊严还需要物质基础。居者有其屋,无可置疑地是公民尊严获得的重要保障。一方面是虚高的房价吞噬着消费者的幸福,另一方面房地产商及其他利益共同体不甘心放弃自己的利益。中央高层领导本着解决民生疾苦的原则,决心整治中国畸形的房地产业,以回应民意的合理诉求。针砭时弊,及时发出建言,也是房地产报道关照民生、引导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引导话题、解疑释惑,就需要媒体全面而准确地‘上情下达’,既解读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又反映民声、民意。”④
  1.顺应民意,应时而发
  在现实主义大诗人白居易看来,诗歌需要反映民生,顺应民意,应时而发,因而他才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诗歌创作主张。以间接形式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尚且关注时事,以真实报道社会现实的新闻作品,更应该担当起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针对民众关心的社会问题进行披露和评说。
  自2009年3月28日起,新华社以“新华时评”的方式,连续六天刊发本社记者撰写的评论文章,每天都从不同的角度批评中国不正常的高房价问题。新华时评的六论楼市文章,引起读者的强烈反映。不少读者认为,六论是政府将采取强制性手段整顿楼市、调控房价的信号,不少人对此寄予了很高的希望。
  2.精心策划,连环出击
  当代社会,时事评论更多属于公民写作的范畴,评论代表的只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一般来说,新闻评论文章以一事一议为特征,从内容上不具有连贯性。新闻评论的这个特性,有其不足,这就影响了评论的效力。新闻评论要针对某一社会重大问题发表看法,并且达到较好的社会效果,需要评论编辑的精心策划,关键的时候需要连环出击,以达到预期的评说目的。新华时评六论楼市,就是典型的例子。连续6天集中刊发针对中国楼市的评论,显然不是六论的作者们个人关注兴趣的巧合,而是编辑部精心策划的结果。新华社国内部评论室主任张建高承认,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对房价快速上涨的反映比较强烈。针对此现象,他们就开始策划这一评论系列。策划这样的系列评论,也是出于作为媒体人的责任感。
  新华时评的“六论”从对中国楼市的担忧开篇,分别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作者:王甘武、李代祥,2010年3月28日)、《不能让楼市成为投机者的乐园》(作者:罗宇凡,2010年3月29日)、《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作者:余孝忠、胡锦武,2010年3月30日)、《疯狂的房价叫板土地招拍挂》(作者:王立彬,2010年3月31日)、《“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作者:吴国清,2010年4月1日)、《税收杠杆应发挥更大作用》(作者:何雨欣,2010年4月2日),可谓从现象到病灶再到解药,一应俱全。如此效果,只能通过同题评论的形式才可得以实现。
  3.观点犀利,剖析深刻
  新闻评论的生命在于洞见,洞见源自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中国楼市的问题讨论已久,想在每篇千字的篇幅内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并不容易。评论的效率在于观点的表达。观点的表达,在是非已定的情况下,最好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来表达。六论评说楼市现象时写道:“寅吃卯粮、透支未来的卖地财政,决定了房地产市场难以持续,更意味着依靠这种方式拉动经济发展难以持久。”“地方政府愈来愈倚重拍卖地皮、推高房价来‘繁荣’经济。”(《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虚假的繁荣乃人祸所致:“从掌权者直接受贿后为开发商提供便利转为较隐蔽的‘权房交易’,低价购房、转卖套利,继而更隐蔽地以权力为‘干股’,幕后参与房地产开发,房地产商与腐败官员为逃避法律制裁,可谓煞费苦心。”对此,新华社记者认为“腐败不除,房价难抑,房地产市场更不可能回归健康发展轨道。”(《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并痛斥“透支卖地”是在“以地生财”(《“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由此可见,能够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提炼出犀利的观点,在剖析问题时能讲透道理,离开足够的前期准备工作显然难以成事。
  4.论据丰富,语言鲜明
  评论是观点的自由市场,观点的新颖还是陈旧,见解的深浅,决定了评论文章和作者水平的高下。然而,观点毕竟仅仅是骨骼,需要血肉来支撑。这就需要一定数量的论据,同时更需要形象鲜明的语言。新华时评的“六论”,非常重视用论据来辅佐观点。以《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为例,记者就提供了有力的论据:“近日被法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的南昌市国土局原局长周宏伟交代,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借‘春节拜年’的名义排着队给他送礼,以致他根本记不清哪笔钱是谁送的。2009年落马的腐败官员中,大多与房地产商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卖地的数据,《“土地财政”还能维持多久》中介绍说:“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约达14239亿元,一些城市年土地出让收益占到了财政收入的五六成之多。”批评一些地方“仅凭所谓‘经营城市’的口号,通过‘收储土地’和高价拍卖,转手就能获得巨额收益。”而《不能让楼市成为投机者的乐园》一文则联系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海南的房地产泡沫,揭示出一个道理:“房地产市场一旦成为投机者的乐园,投资者面对的必然是噩梦。”
  新华时评的“六论”读后给人的印象较深,这得力于六论鲜明的语言运用。这一点,从评论的标题就可以感觉到。其中,尤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和《不能让楼市成为投机者的乐园》最具代表性。
  5.建言献策,给人希望
  评论是针砭时弊的典型特征。不过,痛陈时弊不是新闻评论的目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是上乘的评论。新华社推出的“六论”楼市文章显然不是纯粹的迎合民意,这些评论追求的是“延时的酬赏”,而延时的酬赏需要的是具有真知灼见的建设性意见。中国的楼市问题,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疗治办法。在这方面,《税收杠杆应发挥更大作用》依据中央2010年财政预算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完善房产税的说法,进而指出“应该逐步完善出台物业税的技术条件,有步骤地出台物业税”。用惩治腐败的手段打击官商勾结,用土地制度管住开发商的圈地运动,用税收杠杆遏制住疯涨房价,新华时评的“六论”给出的药方,只要能落到实处,对楼市降温应该不无疗效。
  6.舆论造势,彰显责任
  只有尊重并聆听民意的正当诉求,正确引导舆论,社会才可以健康有序发展。媒体作为政府和民众的桥梁,在搜集民意方面具有很大优势。搜集民意,还应寻找民意的二次表达。此外,对于政府的决策,还需要媒体进行信息传达。不管是民意的上传,还是政策的下达,均需要媒体的舆论造势,这是,媒体的职责所在。
  楼市调整将欲行,山雨欲来风满楼。相关研究显示,媒体舆论导向和房价指数存在着互动作用。也就是说,主张房价上涨的新闻报道通过影响受众预期,进而间接推动房价上升,而房价上升又反过来影响媒体的报道立场。⑤舆论造势不是一家媒体所能完成的,需要其他媒体的合力协作来推进。在此次炮轰楼市的中央级媒体中,除新华社领先发问外,《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纷纷响应,发了数十篇稿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较为强烈。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的中央级媒体正在自觉担负起社会监督的职责,为中国楼市的整治奔走呼号。
  注释
  ① 徐井伍:《浅析楼市狂飙中的媒体责任》,《新闻传播》,2008年第5期,第45页
  ② 王蔚:《理性光芒和民生关照——谈宏观调控时期的房地产报道》,《新闻记者》,2007年第7期,第44页-第46页
  ③ 陈珠还:《房地产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困境》,《新闻爱好者》,2008年12月(下),第32页-第33页
  ④ 汪晓霞:《以“民生视角”观照房地产报道的思考》,《新闻界》,2009年第2期,第120页-第121页
  ⑤ 陈珠还:《房地产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困境》,《新闻爱好者》,2008年12月(下),第32页-第33页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新闻传播系)
其他文献
摘要:报道民生新闻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广播电台对民生新闻的报道,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节目设置上关注民生话题,强化服务意识;节目选题上贴近生活,利用故事化、情节化手法,达到易懂易听,并强化对问题的解决;最大限度地满足听众对政策的了解和知识的渴求。这样拉近与听众距离,体现媒体的服务性和监督职能。  关键词:“三贴近”;民生新闻;强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
期刊
摘要:我国电视界一般认为,电视新闻已经经历了三代的发展过程 ,第一代是口播新闻,第二代是图像+解说新闻,而第三代是现场采访报道。现在,在电视节目的采编制作过程中,现场采访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它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事实,了解事件发展的前因后果并进一步发掘事实真相,并由此展开解释和评述。现场采访的好与坏有时直接关系到整个节目的成败。本文仅就现场采访的涵义、优势和记者做好现场采访应有的基本功及注意的方面做
期刊
摘要:明星效应在广告营销中表现出了巨大的魅力,成为营销的主要方式。在图书营销中,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了明星营销,对图书销售产生了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图书营销中,明星效应的心理机制、实现方式及潜在问题,阐释图书明星营销的一般认识。  关键词:明星效应;图书营销;心理机制;实现方式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097-02     图书市场
期刊
摘要:本文提出信息服务的概念,认为我国政府及社会各行业应重视信息服务,把为社会与他人主动、及时提供信息作为必要的服务内容。文章借鉴了日本社会注重信息服务的有益经验,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信息服务;日本;启示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122-02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强烈。我国正全面推进信息化
期刊
最近两个月来,全国各类媒体都在关注一个焦点话题——房产新政。引发这一轮大讨论的直接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国家相关部门开始着手新一轮的宏观调控,对一直高涨不下的房价问题“动手术”,连环措施力度惊人,让媒体不得不关注;也有人说,作为全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新闻通讯社——新华社自3月28日起连续刊发的六篇“地产时评”,将连年高涨的房价和广大城市居民买不起房的切肤之痛等突出矛盾细致剖析,引发了中央高层关注,
期刊
潘忠党,1958年生于北京,安徽黄山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1983年赴美求学。先后获得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硕士学位和威斯康星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曾在北京大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中国香港中文大学任教,现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传播艺术系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今年5月,潘忠党教授从大洋彼岸远道而来,为
期刊
2010年5月,汶川大地震两周年之际,四川广播电视台立足本土,全面整合政府和媒介及社会多方力量,推出了“5·12中国娇子·中国力量”大型主题活动及特别节目。借助此次活动,四川广电力图从多维角度建立媒体报道框架,以增强全社会对灾区重建的信心,汇聚成共同的社会力量。本文通过分析四川广电在此次活动中的表现,透视其在此次报道中如何进行媒介策划,灵活运用多种媒体平台和影像手段,实现社会力量的建构。  一、媒
期刊
我们常把传媒刊登批评报道视为“舆论监督”,其实不然。就是仅从字面上看,舆论监督也不能等同于传媒的批评报道,尽管两者有很密切的关联。  一、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公众,不是传媒  “舆论监督”的概念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出现,是1987年的十三大政治报告。当时对于舆论监督的内涵界定比较模糊,似乎介于政务报道和群众批评之间,没有人追问舆论监督的主体是谁。2007年十七大报告指出:“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
期刊
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成为媒体吸引眼球的经常性策略,常见的有:记者(主持人)进社区、观众互动见面会、观众建议征集会、电话(短信)评点以及大型的观众节等。这些活动帮助媒体在短时间内聚集了人气,赢得了受众的关注和喜爱,但也产生了不小的成本开支。据我们的经验和调查,这类活动开销少则几万元、几十万元,多则上千万元,给媒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可以说,目前绝大多数媒体在观众互动活动中处于“赔本
期刊
编者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撰写的新著《我们说了些什么——一个新闻学教授的历史回眸》最近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以一个新闻学教授的责任感,用纪实的方式,回顾了30年来中国民主进程中发生的重大变革、一代知识分子的思考、典型的新闻事件以及媒体对此的评论。书中涉及以下话题:“多提供讲心里话的地方”、“理论研究要敢于涉及政治问题”、“稳定是为了发展”、“也要重视程序的科学化”、“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