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之我见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_m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质疑是调动学生读书、思索、探究的动力,它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应放下“架子”,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敢于提问,并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质疑成为促进教学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介绍了在教学中我的一些做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教学方法中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质疑能力也是学生必备的重要能力。质疑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通过质疑教师还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让教学更具有有效性和目的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朱嘉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呢?下面就介绍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质疑氛围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应尊重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关系。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不懂就问,敢于对老师质疑.对学生质疑,对教材质疑。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师生平等、师生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这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质疑兴趣
  小学生争强好胜心强,学习过程中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问错了,不指责,还要肯定其积极动脑的一面;如果问对了,问得好,要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其中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全班同学从文中找答案,一起解决;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同学们开辩论会。如讲《可爱的草塘》一课时,一个学生发问:小丽说北大荒好得哪儿都比不上,咱们国家有那么多名胜古迹,她这样说不对。他的话音刚落,立刻遭到好多同学的反对。我趁机把同学们分成两方,让他们各抒己见,进行辩论。意见统一后,我说:“他提的问题很重要,他能提出这个问题真了不起!”再看那位同学,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小学生都喜欢表现自我,他们为了发现问题必定开动脑筋思考,挖空心思找疑问,这样就激起他们质疑的兴趣,愿意去问。
  三、给予学生充足的质疑时间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导学”的度,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去发现问题;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去提出问题。要改革教学方法,把质疑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
  (1)在预习中提出“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有什么问题”等要求。引导学生认真预习课文,从中发现问题。如我教《苦柚》一课,通过预习,学生一个个举起小手,迫不及待地提出数十个问题:“郑重其事”是什么意思?伯父说:“我们都得了思柚病。”可表妹从未见过柚子,更没吃过,怎会得思柚病呢?对卖柚子的小姑娘的外貌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柚子那么苦,伯父为什么把一筐柚子全买下了?小姑娘为什么不要伯父给她的100元钱?……学生思维多么活跃!
  (2)在讲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对同学的发言提出疑问,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的求异思维。
  (3)在讲读分析课文后,要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质疑,问问他们还有什么问题。
  四、让学生掌握质疑的方法
  小学生好奇心强,乐于思考,勇于质疑。但他们提出的问题大多是表面的、肤浅的。从何疑起?怎样疑?教师要教给学生多方面的、行之有效的质疑方法。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狼牙山五壮士》,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学生问:五壮士指的都有谁?为什么称他们是壮士?题目改为“狼牙山五战士”行吗?这些问题,直触中心,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2.从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质疑
  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从中去寻找问题。如《颐和园》一课有一句:“游船、画肪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学生质疑:我们常说船在水面上“划过”,这里为什么用“滑过”?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文解答了这一疑问,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文重点、难点句段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如教《跳水》一课,一个学生提到:“一顶小小的帽子,孩子回家后买一顶不就行了,何必冒着生命危险去追呢?”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当我反问他们怎么解释时,他们却哑口无言。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知事物之间的联系。
  4.从矛盾之处质疑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作者匠心独具所在。引导学生读书前后联系起来,找出矛盾的地方,从此处质疑,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给颜黎民的信》一课。信的开头称呼是“颜黎民君”,可见这封信是写给黎民的,在结尾鲁迅先生却写道:“祝你们好”,这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正揭示了课文中心,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一代的真诚关怀。
  5.从写作手法上质疑
  课文是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上质疑,找出课文的写法和自己作文的写法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初读后学生发现,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来定题呢?通过读、思、议,学生明白了作者正是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来表达自己对叶老的无限怀念之情,课题点明了文章中心,这样就学到了一种含蓄的、新颖的定题方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质疑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各抒己见,听、说、读、思的能力提高了,就觉得学习语文更有趣了。
其他文献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近年来,小组合作学方式走进课堂,在理科教学中效果甚佳。其实利用小组合作同样可以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利用好小组合作,在不同课型中大胆尝试,语文课堂会绽放智慧的花朵。  诵读课上,利用小组合作交流展示,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语文课本中有大量古诗词与精美的现代诗歌,这些内容都可以作为诵读课的主要素材。《新课程标准》对诵读提出如下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
摘 要:科学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基础学科,对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有重要的长远的意义。科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又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虽然知识不很深奥,但我们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的精神。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紧随课程改革的步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小学科学课
【摘要】本文分析了标准化对一个组织或机构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要分析一个组织或机构的标准化能力首先要对该组织或机构的标准化能力进行调查。这种调查主要是围绕该组织或机构的标准制定能力、标准化人员、标准化政策情况、标准的使用和采用等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或机构标准化能力指数SI的计算方法。根据对SI的计算结果,可以把各组织或机构的标准化能力分为四级:标准能力较弱、具有基本标准能力、具有一般的标准能
摘 要:数学教学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思维逻辑性和发散性的教学,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课堂充满问题,切能够通过问题的设定,既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独立思考问题,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每一个数学教师的追求。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堂问题设定应该具有合适的深度和广度,不仅要让初中数学课堂充满问题,而且要让数学问题充满思考。 本文从以下几
摘 要:高职院校是我国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类技术学校,注重技能的培训和教育,在文化教育方面也获得了业内的认可。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是该类型院校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部分,也是重点部分。相对而言,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要与国家的标准同步,告别以往的传统档案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信息化工作开展过程中,选择的软件、硬件配置,应具有长久的作用,坚持维护,减少频繁的更换,避免档案出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阵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初中化学尤为重要, 抓住课堂导入,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知识的课堂中,从而让生活知识走进化学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深入知识建构,营造和谐课堂,感受化学知识的无穷之美。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效课堂;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是根本;教育大计,教师为关键。只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
摘 要: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小学生作文现状分析入手,通过对个性及个性化作文的理解,着重探讨了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  关键词:作文教学;个性化写;能力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传达情感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有着深远的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束
摘 要:素质教育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素质教育要求,在学科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学习到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因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应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介绍了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
摘 要:好的提问能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学生能从老师的提问中,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教师的启发引导等信息。教师则可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教学效果的信息,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探究  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关键的一环,是课堂交流的桥。有质量的提问是组织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抓手,它能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与老师、作者对话从而牵动全文理解。那么该如何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