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这是荀子《劝学》中的名句,引申为做事如果不从一点一滴做起,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关键词:民间文化;园本;开发
在我园《通派民间文化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的课题研究中,无论从管理还是从研究者的角度,我们凭借“积跬步至千里”的态度与决心,通过“积跬步、积小流”,将南通民间文化融入每位教师的日常工作中,使幼儿园的课题研究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开展。
一、全员参与,因材择题,虽层次不一但各显其能
每一位教师都是一股细流,如果能将所有教师都吸纳到课题研究中来,必然能使小溪汇成洪流,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使教师的日常工作更有价值,幼儿园的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那么,如何使每位老师都能真正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呢?教学方法中有因材施教,我们想到了因材择题,通俗地讲就是“靠船下篙”。在骨干教师组成的总课题组外,我园鼓励每个班级围绕总课题进行微型课题研究,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围绕通派民间文化内容,结合幼儿发展需要确定班级微型课题,时间为一学期。可以是解决一个很小的问题,如幼儿如何在折纸活动中学习看图示,也可以是很直接的操作实践,如幼儿方言童谣的学习。这些微型课题为幼儿园总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各方面、各层次的经验与案例,为由点及面,推而广之地完成总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由于它是教师根据自身水平与幼儿需要选择的,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幼儿园也做好微型课题的管理工作,如各班每周开展一次课题专题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微型课题展示活动、撰写一篇微型课题研究报告等,这样,我们全员参与,因材择题,在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从小课题开始做起,保证幼儿园的总课题研究卓有成效的开展。
二、小处着手,处处有“意”,建构南通民间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模式
民间文化园本课程的建构过程就是民间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过程,那么什么是幼儿园的课程?笔者十分认同张宗麟的观点,他认为:“幼儿园课程者,广义地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也。”现代课程观也认为幼儿园课程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也就是说课程不仅仅是“上课”,儿童的生活活动、交往活动和游戏活动等各种活动,只要能帮助儿童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有助于达到目标,都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课程观,我们在课题研究中,从易于操作的小处着手,处处带着研究的意识,将课题研究渗透在一日活动的点滴之中,初步建构了南通民间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模式。
1.融入户外活动
民间体育游戏不仅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而且简单易学。如,老鹰捉小鸡、编花篮,这些游戏不需要复杂的器械,还有利于幼儿的交往。早操中我们引入民间音乐与民间游戏,如,大班用金蛇狂舞的音乐配合红绸舞,热烈富有激情;中班的队形变化为螺旋形“卷炮仗”,充满趣味;小班则在“城门城门几丈高”的童谣中钻“城门”。南通民间文化融入户外活动,使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不仅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也让幼儿在每日必践的活动中,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
2.融入区域游戏
我园每个班都创设了民间文化区域游戏,如,蓝印花布馆、剪纸坊、舞龙队等,提供各种富于民间特色的工具、材料,如如皋木偶、印染颜料,营造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引发幼儿自主开展各类民间特色区域游戏,并定期更新,在不断变化的游戏内容和材料中丰富幼儿对南通民间文化的体验,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融入环境
环境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环境创设作为隐性课程,也是课程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各班开辟一个民间文化展,向幼儿介绍各种南通民间文化。民间文化融入环境,促进了幼儿在环境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提高了幼儿对民间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美的感受力与鉴赏力,增进了幼儿对南通民间文化的了解。
三、生活为源泉,由点及面,建构多角度、立体化、层次化的园本课程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育应回归生活,课程与教学如何利用本土文化的研究正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可以说,我园的课题选择是符合当下的教育改革趋势的。那么,如何使课程更具适宜性、生活化、趣味性,更有效地利用幼儿园和教师的各种内外在资源,优化课程的结构,增进课程的实施成效呢?
1.建构领域课程
民间文化范围广阔,要将其与幼儿园课程紧密结合,我们依然从小处着手,将其细化到五大领域中,如,语言领域:以民间故事、童谣为主;健康领域:以民间体育游戏为主;艺术领域:以民间音乐与美术为主;社会领域:以民间风俗为主。每学期都进行全园范围的研究课比赛,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活动案例,如,大班语言活动《老鼠嫁女》,中班音乐活动《卷炮仗》,中班社会活动《红红的喜蛋》、小班健康活动《网小鱼》等等。
2.建构生活课程
生活即教育,纲要中也指出应充分利用学校之外的教育资源。南通作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建有众多博物馆,如蓝印花布馆、风筝馆。此外,濠河风景区、如东滩涂、如皋盆景园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传承着浓郁的地方文化,这些都应成为南通民间文化园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我们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鼓励家长利用假日带领幼儿去参观、游玩,有效利用了各种教育资源,增进了课程的生活化。
3.建构节日课程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节日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节日都蕴含着尊老、爱国、爱亲人等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传统节日既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建构课程的重要途径。在传统节日,我园组织各种综合庆祝活动,如元宵自制灯会、中秋月饼义卖、重阳节与祖辈联欢等活动,让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亲身感受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具有中国根、家乡情的南通娃。
南通民间文化资源丰富,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我园对南通民间文化园本课程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我们相信,只要用“心”体验,用“意”创造,用“情”耕耘,从激励每一位老師参与,做好每一件小事开始,必能积跬步至千里,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优化幼儿园的课程,让传统文化融进幼儿园,最终成为幼儿“自己的文化”。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幼儿园)
关键词:民间文化;园本;开发
在我园《通派民间文化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的课题研究中,无论从管理还是从研究者的角度,我们凭借“积跬步至千里”的态度与决心,通过“积跬步、积小流”,将南通民间文化融入每位教师的日常工作中,使幼儿园的课题研究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开展。
一、全员参与,因材择题,虽层次不一但各显其能
每一位教师都是一股细流,如果能将所有教师都吸纳到课题研究中来,必然能使小溪汇成洪流,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使教师的日常工作更有价值,幼儿园的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那么,如何使每位老师都能真正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呢?教学方法中有因材施教,我们想到了因材择题,通俗地讲就是“靠船下篙”。在骨干教师组成的总课题组外,我园鼓励每个班级围绕总课题进行微型课题研究,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围绕通派民间文化内容,结合幼儿发展需要确定班级微型课题,时间为一学期。可以是解决一个很小的问题,如幼儿如何在折纸活动中学习看图示,也可以是很直接的操作实践,如幼儿方言童谣的学习。这些微型课题为幼儿园总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各方面、各层次的经验与案例,为由点及面,推而广之地完成总课题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由于它是教师根据自身水平与幼儿需要选择的,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幼儿园也做好微型课题的管理工作,如各班每周开展一次课题专题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微型课题展示活动、撰写一篇微型课题研究报告等,这样,我们全员参与,因材择题,在内因与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从小课题开始做起,保证幼儿园的总课题研究卓有成效的开展。
二、小处着手,处处有“意”,建构南通民间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模式
民间文化园本课程的建构过程就是民间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过程,那么什么是幼儿园的课程?笔者十分认同张宗麟的观点,他认为:“幼儿园课程者,广义地说之,乃幼稚生在幼稚园一切之活动也。”现代课程观也认为幼儿园课程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也就是说课程不仅仅是“上课”,儿童的生活活动、交往活动和游戏活动等各种活动,只要能帮助儿童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有助于达到目标,都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课程观,我们在课题研究中,从易于操作的小处着手,处处带着研究的意识,将课题研究渗透在一日活动的点滴之中,初步建构了南通民间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基本模式。
1.融入户外活动
民间体育游戏不仅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而且简单易学。如,老鹰捉小鸡、编花篮,这些游戏不需要复杂的器械,还有利于幼儿的交往。早操中我们引入民间音乐与民间游戏,如,大班用金蛇狂舞的音乐配合红绸舞,热烈富有激情;中班的队形变化为螺旋形“卷炮仗”,充满趣味;小班则在“城门城门几丈高”的童谣中钻“城门”。南通民间文化融入户外活动,使幼儿园的户外活动不仅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也让幼儿在每日必践的活动中,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
2.融入区域游戏
我园每个班都创设了民间文化区域游戏,如,蓝印花布馆、剪纸坊、舞龙队等,提供各种富于民间特色的工具、材料,如如皋木偶、印染颜料,营造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引发幼儿自主开展各类民间特色区域游戏,并定期更新,在不断变化的游戏内容和材料中丰富幼儿对南通民间文化的体验,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融入环境
环境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环境创设作为隐性课程,也是课程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各班开辟一个民间文化展,向幼儿介绍各种南通民间文化。民间文化融入环境,促进了幼儿在环境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提高了幼儿对民间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美的感受力与鉴赏力,增进了幼儿对南通民间文化的了解。
三、生活为源泉,由点及面,建构多角度、立体化、层次化的园本课程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育应回归生活,课程与教学如何利用本土文化的研究正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可以说,我园的课题选择是符合当下的教育改革趋势的。那么,如何使课程更具适宜性、生活化、趣味性,更有效地利用幼儿园和教师的各种内外在资源,优化课程的结构,增进课程的实施成效呢?
1.建构领域课程
民间文化范围广阔,要将其与幼儿园课程紧密结合,我们依然从小处着手,将其细化到五大领域中,如,语言领域:以民间故事、童谣为主;健康领域:以民间体育游戏为主;艺术领域:以民间音乐与美术为主;社会领域:以民间风俗为主。每学期都进行全园范围的研究课比赛,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活动案例,如,大班语言活动《老鼠嫁女》,中班音乐活动《卷炮仗》,中班社会活动《红红的喜蛋》、小班健康活动《网小鱼》等等。
2.建构生活课程
生活即教育,纲要中也指出应充分利用学校之外的教育资源。南通作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建有众多博物馆,如蓝印花布馆、风筝馆。此外,濠河风景区、如东滩涂、如皋盆景园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传承着浓郁的地方文化,这些都应成为南通民间文化园本课程的重要内容。我们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鼓励家长利用假日带领幼儿去参观、游玩,有效利用了各种教育资源,增进了课程的生活化。
3.建构节日课程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节日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节日都蕴含着尊老、爱国、爱亲人等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传统节日既是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更是建构课程的重要途径。在传统节日,我园组织各种综合庆祝活动,如元宵自制灯会、中秋月饼义卖、重阳节与祖辈联欢等活动,让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亲身感受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具有中国根、家乡情的南通娃。
南通民间文化资源丰富,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我园对南通民间文化园本课程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我们相信,只要用“心”体验,用“意”创造,用“情”耕耘,从激励每一位老師参与,做好每一件小事开始,必能积跬步至千里,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优化幼儿园的课程,让传统文化融进幼儿园,最终成为幼儿“自己的文化”。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