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节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教学工作中,教师要从点滴小事抓起,重视对幼儿节约意识的培养,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本篇文章将主要分析幼儿园活动中幼兒节约资源意识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中班幼儿;节约资源;意识培养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目前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是也不能忘记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缺少从小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意识,让孩子养成了铺张浪费的坏习惯。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儿教师应该重视对幼儿节约资源意识的培养,让幼儿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1.日常生活中幼儿浪费现象的主要表现
目前,在幼儿园活动中,许多幼儿的行为难以自控,浪费资源的行为随处可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舌尖上的浪费,从小养尊处优的成长环境让很多幼儿都不明白节约的重要性,在幼儿园用餐时,只要不合胃口的食物,幼儿弃之如敝履,毫不珍惜。第二,行为上的浪费。很多幼儿没有节约用水用电的意识,饭前便后洗完手后不及时关闭水龙头,造成水资源浪费;还有的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却没有关闭教室里的灯,这些都是幼儿园十分常见的现象。除此之外,有的幼儿从小受到长辈的溺爱,吃穿都要用最好的,经常购买新衣服、新玩具,可是新鲜感过后却将其扔到一边,丝毫不知道珍惜。
2.培养幼儿节约意识的重要性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要想得到良好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勤俭”二字。从小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养成勤俭节约的行为习惯,能够培养孩子合理分配个人财物的能力,让他们明白“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的道理,能够让幼儿明白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加倍珍惜,还能为幼儿日后独立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3.培养幼儿节约意识的主要途径
3.1将节约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
节约资源不是一句口号,更应该体现在日常行动中,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对幼儿进行节约教育的契机,老师要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适时的教育。比如在课间游戏时,老师可以带领幼儿用废气的矿泉水瓶、瓶盖、易拉罐等做出简单的植物盆、沙漏等玩具,用幼儿写完的笔记本或者残缺破旧的绘本,做成毽子等等,让幼儿明白他们扔掉的“废弃物”其实也可以变废为宝,循环利用,不应该随意丢弃。在下雨天,老师可以带领幼儿收集雨水用来洗拖把,或者将幼儿洗完手的水收集起来冲厕所,身体力行给幼儿树立节约的榜样。在用餐环节,老师应该告诉幼儿不挑食、不浪费,还可以抓住机会教给幼儿《悯农》等古诗词,让幼儿知道一粒米、一颗菜,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借机培养幼儿节约粮食的优良美德。除此之外,老师要重视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教育方式,来强化教育效果。比如用发生在名人、伟人身上真实的事迹,给幼儿传递勤俭节约的道理,加强对幼儿节约意识的培养:开国领袖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服,生活过得非常简朴,他的一件睡衣竟然穿了20年,补了73次!还有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到基层视察工作时,随身携带“禁吃菜单”,并嘱咐接待人员一切从简。
3.2建立家园共育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节约意识的养成不能单纯依赖老师,还要发挥家长的作用,建立家园共育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生活最多的两个场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重视对幼儿节约意识的培养,教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在很多幼儿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的溺爱,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导致孩子养成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对此幼儿园老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给家长传递正确的育儿观念,告诫家长不要因为爱子心切,反而耽误了孩子的长远发展。“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让幼儿养成正确的消费观,从小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长远。另外,为了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让幼儿养成节约的习惯,家长可以让幼儿自行支配自己的压岁钱和零花钱。比如在超市购物时,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零花钱的多少来选购商品,限制幼儿的大额花费;或者给幼儿规定每天、每周、每月的用钱额度,让幼儿根据自己意愿分配自己的零花钱,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养成花钱有度、合理消费的习惯。
3.3重视教学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熏陶
在园区的教学活动中,老师还可以利用幼儿每日生活生长的教学环境,对幼儿进行节约意识渗透。比如粘贴一些主题海报、布置活动宣传栏等等,在幼儿每日能看到的墙面布置一个“节约资源,从我做起”的活动角,对幼儿进行节约意识教育。活动栏的内容,可以随着时间和节日的变化进行更换,比如到了水资源日、熄灯一小时等活动节点,老师可以更换活动栏内容,还可以在活动栏粘贴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的手工作品,比如节约水资源的绘画作品,给幼儿传递节约的精神。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在教室、园区最显眼的位置张贴“节约资源”的标语,给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环境。环境能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园的教学环境不应该是一个摆设,而应该和教育内容息息相关,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老师认真对待。现阶段幼儿的思想意识还没有成型,节约资源的意识还没有养成,老师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毅力,加强引导,把握幼儿的一日生活,找到更多节约资源意识渗透的机会,将良好的行为和品德如细雨般渗透到幼儿的内心深处。
参考文献
[1]吕爱英.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节约资源的意识[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 000(009):236-236.
(新疆昌吉州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幼儿园 新疆 昌吉 831800)
关键词:中班幼儿;节约资源;意识培养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目前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是也不能忘记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家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缺少从小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意识,让孩子养成了铺张浪费的坏习惯。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儿教师应该重视对幼儿节约资源意识的培养,让幼儿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1.日常生活中幼儿浪费现象的主要表现
目前,在幼儿园活动中,许多幼儿的行为难以自控,浪费资源的行为随处可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舌尖上的浪费,从小养尊处优的成长环境让很多幼儿都不明白节约的重要性,在幼儿园用餐时,只要不合胃口的食物,幼儿弃之如敝履,毫不珍惜。第二,行为上的浪费。很多幼儿没有节约用水用电的意识,饭前便后洗完手后不及时关闭水龙头,造成水资源浪费;还有的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时却没有关闭教室里的灯,这些都是幼儿园十分常见的现象。除此之外,有的幼儿从小受到长辈的溺爱,吃穿都要用最好的,经常购买新衣服、新玩具,可是新鲜感过后却将其扔到一边,丝毫不知道珍惜。
2.培养幼儿节约意识的重要性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要想得到良好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勤俭”二字。从小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对他们的成长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养成勤俭节约的行为习惯,能够培养孩子合理分配个人财物的能力,让他们明白“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的道理,能够让幼儿明白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加倍珍惜,还能为幼儿日后独立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3.培养幼儿节约意识的主要途径
3.1将节约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
节约资源不是一句口号,更应该体现在日常行动中,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对幼儿进行节约教育的契机,老师要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适时的教育。比如在课间游戏时,老师可以带领幼儿用废气的矿泉水瓶、瓶盖、易拉罐等做出简单的植物盆、沙漏等玩具,用幼儿写完的笔记本或者残缺破旧的绘本,做成毽子等等,让幼儿明白他们扔掉的“废弃物”其实也可以变废为宝,循环利用,不应该随意丢弃。在下雨天,老师可以带领幼儿收集雨水用来洗拖把,或者将幼儿洗完手的水收集起来冲厕所,身体力行给幼儿树立节约的榜样。在用餐环节,老师应该告诉幼儿不挑食、不浪费,还可以抓住机会教给幼儿《悯农》等古诗词,让幼儿知道一粒米、一颗菜,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借机培养幼儿节约粮食的优良美德。除此之外,老师要重视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教育方式,来强化教育效果。比如用发生在名人、伟人身上真实的事迹,给幼儿传递勤俭节约的道理,加强对幼儿节约意识的培养:开国领袖毛泽东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服,生活过得非常简朴,他的一件睡衣竟然穿了20年,补了73次!还有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到基层视察工作时,随身携带“禁吃菜单”,并嘱咐接待人员一切从简。
3.2建立家园共育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节约意识的养成不能单纯依赖老师,还要发挥家长的作用,建立家园共育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生活最多的两个场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重视对幼儿节约意识的培养,教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现在很多幼儿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的溺爱,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导致孩子养成了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对此幼儿园老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给家长传递正确的育儿观念,告诫家长不要因为爱子心切,反而耽误了孩子的长远发展。“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让幼儿养成正确的消费观,从小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长远。另外,为了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让幼儿养成节约的习惯,家长可以让幼儿自行支配自己的压岁钱和零花钱。比如在超市购物时,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零花钱的多少来选购商品,限制幼儿的大额花费;或者给幼儿规定每天、每周、每月的用钱额度,让幼儿根据自己意愿分配自己的零花钱,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养成花钱有度、合理消费的习惯。
3.3重视教学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熏陶
在园区的教学活动中,老师还可以利用幼儿每日生活生长的教学环境,对幼儿进行节约意识渗透。比如粘贴一些主题海报、布置活动宣传栏等等,在幼儿每日能看到的墙面布置一个“节约资源,从我做起”的活动角,对幼儿进行节约意识教育。活动栏的内容,可以随着时间和节日的变化进行更换,比如到了水资源日、熄灯一小时等活动节点,老师可以更换活动栏内容,还可以在活动栏粘贴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的手工作品,比如节约水资源的绘画作品,给幼儿传递节约的精神。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在教室、园区最显眼的位置张贴“节约资源”的标语,给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环境。环境能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园的教学环境不应该是一个摆设,而应该和教育内容息息相关,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每一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老师认真对待。现阶段幼儿的思想意识还没有成型,节约资源的意识还没有养成,老师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毅力,加强引导,把握幼儿的一日生活,找到更多节约资源意识渗透的机会,将良好的行为和品德如细雨般渗透到幼儿的内心深处。
参考文献
[1]吕爱英. 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节约资源的意识[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 000(009):236-236.
(新疆昌吉州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幼儿园 新疆 昌吉 83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