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400)
暖暖的,甜甜的,像掉进了蜜罐,又仿佛置身于鸟语花香,不是乌托邦,却胜过桃花源。这是一种心的洗礼,一段心的旅程,一首心的赞歌。这是以公益为名,以奉献为旨,让青春之花开得更加绚烂的体验。
当公益的种子随着春风吹进每一个人的心田扎根;当公益的灵魂化作细雨滋润一方水土;当公益不再是触不可及的梦,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向着阳光前进,于是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志愿者,顾名思义,立志并心甘情愿地服务他人。不去谈论他们的思想觉悟有多高,也不去猜测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至少他们毫无怨言地做了别人没做过的事,他们确实在需要的时候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這便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公益不是仅仅喊几句嘹亮的口号,也不是装摸做样的假把式,它需要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奠基,更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焕发活力。
就像一谈起公益,映入脑海的就是支教和募捐,然后便是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去特殊学校帮助小弟弟小妹妹……当所有人蜂拥而上,应接不暇的不是爱心,而是一种形式了。无法否认的是,还有许多山区的孩子们需要我们送去知识与快乐,也有许多真正需要帮助的老人盼着我们带来的温暖和活力,但这么大的世界,需要我们的地方仅仅就这些吗?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吗?答案是否定的。公益这块一望无际的田野上还贫瘠的很,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在全民创新的今天,公益也要创新才能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虽然一滴水也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但终究抵不过一片汪洋。同样的道理,我们只有融入组织,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才能创造大于二的效率,才能在思维碰撞中闪现创意的灵感。比如FLY协会为“关爱蓝唇”而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从联系爱稀客文化中心和愿意支持的爱心人士,从策划活动到宣传,从组织报名到活动的圆满成功,环环相扣,仅凭一己之力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团结力量大在这一刻得到了充分的诠释。虽然这些活动算不上太大的创新,但胜在有效可行。除了募捐,还举办了以爱为名的“蓝唇跑”和“蓝唇接力”,展开了线下线上的双重出击……
我常常在思考组织一场公益跑有什么用?仅仅是为了得到那些捐助吗?微薄的捐助可能对这一特殊群体起不到巨大的作用,但它对参加公益跑的人来说是一种肯定,锻炼了身体,帮助了需要的肺动脉高压患者,最重要的是扩大了宣传。还有什么比一群奔跑的少年更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呢?用照片记录的不仅仅是回忆,还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充满了对志愿者的褒奖,更弘扬了“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精神。简单的一传十十传百,已经不能满足公益的需要,影响力在今天更为重要。我们是仅仅是大学生,能做的很少;但我们又不仅仅是大学生,我们可以为需要帮助的人代言。QQ,微博,人人,朋友圈,错综复杂的关系網就是我们的优势,可以把消息传到大江南北,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只要我们想说,敢做,时刻以道德责任约束自己,拒绝做谣言的推手,勇于担当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我们就是堂堂正正的好青年。
公益在创新的路上从未停下脚步。短期支教已经成为一种风尚,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支教经历的大学不是真正的大学。当一群人为了仅有的名额而呕心沥血时,有一群人另辟蹊径,推出了一款名为“我来”的APP,发布校园志愿者征集令,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弥补了短期支教的不足,既可以辅导中小学生的课业,还可以满足山区孩子们的小小愿望,一举多得,将热心的志愿者们带入了线上时代,公益在教育这一块的土地越发肥沃。美中不足的是,在网络未曾普及的地区,同样有一群可爱的孩子渴望着知识的滋润。有一个公益团体“创益”也不甘示弱,发起了“信连心”活动,使大学生和孩子们建立起一对一的互助模式。看着孩子们稚嫩的字迹,真诚而朴实的话语,精心装饰的信封,即使是冷血动物,也会被暖暖的温情。最原始的沟通,见证着最深厚的真情。他们是花,开放在冷清的山间,我们便是春风,送去欢乐和关爱;他们是笔,散失在贫瘠的田野,我们就是纸,带去一片全新的天地任他们自由翱翔……
公益太大了,即使穷尽一生,也找不到它的边际。但只要我们每天做一点,就会少一点。爱心是没有贵贱之分的,现在的我们没有比尔盖茨那么有魄力和能力,捐出全部家产去投身慈善;也没有乞讨者那么困窘,身上唯一的钱都毫不犹豫的捐出去;但我们是最有潜力的一代,一切皆有可能。
可喜的是,各种以公益为宗旨的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不再盲目的集中于一点,而是把目光投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微电子专业的志愿者热心的帮需要的人修理电脑,解决疑惑。“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将所学与服务结合在一起,何尝不是一种双赢?参加青志协的“一张纸献爱心”活动,一方面为环保做努力,一方面为山区孩子筹资金,想到一堆又一堆的废纸会变成文具送到孩子们的手中,爬楼梯和运旧书的辛苦就不足挂齿了。保护“母亲河”,关注民间遗产文化的特色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社会从来不缺少献身公益的人,社会从来不曾缺失过人间温暖,社会从来不会冷却跳动的热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才是一个有血性的人的担当与执着。我想,每个人都不是“大善人”,不过是因为传承共同的文化,流着共同的血液,使用共同的语言才聚在一起,为我们热爱的一切而甘愿付出。以志愿者之名,总有一种沐浴在阳光下的感觉,亮堂堂的。我们不是一个人唱独角戏,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只要笑一笑,没有什么过不了。
暖暖的,甜甜的,即使泛着苦涩,也依旧明媚如花。既然选择了公益,便不能轻易言弃,放不下,相处中洋溢的朋友情;剪不断,对公益深深的眷恋;忘不了,小小的举动带来心潮的澎湃,这就是我执着公益的理由,我辈岂是蓬蒿人?以奉献之名,撑起属于我们的一片蓝天,收获青春的满树繁花!
暖暖的,甜甜的,像掉进了蜜罐,又仿佛置身于鸟语花香,不是乌托邦,却胜过桃花源。这是一种心的洗礼,一段心的旅程,一首心的赞歌。这是以公益为名,以奉献为旨,让青春之花开得更加绚烂的体验。
当公益的种子随着春风吹进每一个人的心田扎根;当公益的灵魂化作细雨滋润一方水土;当公益不再是触不可及的梦,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向着阳光前进,于是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志愿者,顾名思义,立志并心甘情愿地服务他人。不去谈论他们的思想觉悟有多高,也不去猜测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至少他们毫无怨言地做了别人没做过的事,他们确实在需要的时候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這便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公益不是仅仅喊几句嘹亮的口号,也不是装摸做样的假把式,它需要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奠基,更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焕发活力。
就像一谈起公益,映入脑海的就是支教和募捐,然后便是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去特殊学校帮助小弟弟小妹妹……当所有人蜂拥而上,应接不暇的不是爱心,而是一种形式了。无法否认的是,还有许多山区的孩子们需要我们送去知识与快乐,也有许多真正需要帮助的老人盼着我们带来的温暖和活力,但这么大的世界,需要我们的地方仅仅就这些吗?我们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吗?答案是否定的。公益这块一望无际的田野上还贫瘠的很,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在全民创新的今天,公益也要创新才能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虽然一滴水也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但终究抵不过一片汪洋。同样的道理,我们只有融入组织,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才能创造大于二的效率,才能在思维碰撞中闪现创意的灵感。比如FLY协会为“关爱蓝唇”而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从联系爱稀客文化中心和愿意支持的爱心人士,从策划活动到宣传,从组织报名到活动的圆满成功,环环相扣,仅凭一己之力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团结力量大在这一刻得到了充分的诠释。虽然这些活动算不上太大的创新,但胜在有效可行。除了募捐,还举办了以爱为名的“蓝唇跑”和“蓝唇接力”,展开了线下线上的双重出击……
我常常在思考组织一场公益跑有什么用?仅仅是为了得到那些捐助吗?微薄的捐助可能对这一特殊群体起不到巨大的作用,但它对参加公益跑的人来说是一种肯定,锻炼了身体,帮助了需要的肺动脉高压患者,最重要的是扩大了宣传。还有什么比一群奔跑的少年更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呢?用照片记录的不仅仅是回忆,还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充满了对志愿者的褒奖,更弘扬了“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精神。简单的一传十十传百,已经不能满足公益的需要,影响力在今天更为重要。我们是仅仅是大学生,能做的很少;但我们又不仅仅是大学生,我们可以为需要帮助的人代言。QQ,微博,人人,朋友圈,错综复杂的关系網就是我们的优势,可以把消息传到大江南北,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只要我们想说,敢做,时刻以道德责任约束自己,拒绝做谣言的推手,勇于担当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我们就是堂堂正正的好青年。
公益在创新的路上从未停下脚步。短期支教已经成为一种风尚,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支教经历的大学不是真正的大学。当一群人为了仅有的名额而呕心沥血时,有一群人另辟蹊径,推出了一款名为“我来”的APP,发布校园志愿者征集令,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弥补了短期支教的不足,既可以辅导中小学生的课业,还可以满足山区孩子们的小小愿望,一举多得,将热心的志愿者们带入了线上时代,公益在教育这一块的土地越发肥沃。美中不足的是,在网络未曾普及的地区,同样有一群可爱的孩子渴望着知识的滋润。有一个公益团体“创益”也不甘示弱,发起了“信连心”活动,使大学生和孩子们建立起一对一的互助模式。看着孩子们稚嫩的字迹,真诚而朴实的话语,精心装饰的信封,即使是冷血动物,也会被暖暖的温情。最原始的沟通,见证着最深厚的真情。他们是花,开放在冷清的山间,我们便是春风,送去欢乐和关爱;他们是笔,散失在贫瘠的田野,我们就是纸,带去一片全新的天地任他们自由翱翔……
公益太大了,即使穷尽一生,也找不到它的边际。但只要我们每天做一点,就会少一点。爱心是没有贵贱之分的,现在的我们没有比尔盖茨那么有魄力和能力,捐出全部家产去投身慈善;也没有乞讨者那么困窘,身上唯一的钱都毫不犹豫的捐出去;但我们是最有潜力的一代,一切皆有可能。
可喜的是,各种以公益为宗旨的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不再盲目的集中于一点,而是把目光投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微电子专业的志愿者热心的帮需要的人修理电脑,解决疑惑。“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将所学与服务结合在一起,何尝不是一种双赢?参加青志协的“一张纸献爱心”活动,一方面为环保做努力,一方面为山区孩子筹资金,想到一堆又一堆的废纸会变成文具送到孩子们的手中,爬楼梯和运旧书的辛苦就不足挂齿了。保护“母亲河”,关注民间遗产文化的特色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社会从来不缺少献身公益的人,社会从来不曾缺失过人间温暖,社会从来不会冷却跳动的热心。“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才是一个有血性的人的担当与执着。我想,每个人都不是“大善人”,不过是因为传承共同的文化,流着共同的血液,使用共同的语言才聚在一起,为我们热爱的一切而甘愿付出。以志愿者之名,总有一种沐浴在阳光下的感觉,亮堂堂的。我们不是一个人唱独角戏,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只要笑一笑,没有什么过不了。
暖暖的,甜甜的,即使泛着苦涩,也依旧明媚如花。既然选择了公益,便不能轻易言弃,放不下,相处中洋溢的朋友情;剪不断,对公益深深的眷恋;忘不了,小小的举动带来心潮的澎湃,这就是我执着公益的理由,我辈岂是蓬蒿人?以奉献之名,撑起属于我们的一片蓝天,收获青春的满树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