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教学生活化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体育服务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体育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活动,自主进行体育新课标所规定的各种身体练习,并在学习中愉悦身心,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实现体育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小学体育;生活化;教学
一、现阶段小学体育生活化教学中常见问题
(一)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足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课程普遍得不到重视,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受到严重影响;强烈的升学压力使学校教育侧重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社会上对体育的认识存在极大的误区,认为体育就是以“玩”为主,体育无非是身体运动。因此,如何处理玩与体育锻炼的区别,如何处理升学与全面发展的矛盾,便成了影响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教学与生活结合作用发挥不明显
小学生一般对趣味性的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部分体育老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也组织了一些趣味活动,如小组竞赛等,但是并没有做到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的有效相结合,在体育课堂教学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明显。
(三)教学内容未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小学体育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一般都能够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但教学内容多年未变,创新力度明显不够,教学内容单调、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的激发,老师们常用的教学手段,无法突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不能在生活中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最终导致教学收效甚微。
二、实施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策略分析
(一)教学理念生活化
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生本”是课堂的重心。“生本”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给予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学练、自我评价的权利。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选择机会的体育活动,或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将课程内容分解成不同的板块供学生选择,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感受到“体育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例如:为了真正体现生活化的教育理念,笔者把生活中的家务劳动过程创编成体育游戏——拖地游戏。整节课不使用任何体育器材,而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活动层层铺开来,借助“运动——洗拖把、劳动——拖地、游戏——拖地比赛”设置了学生熟悉的情境,不仅让学生学会拖地方法,而且将拖地的动作表现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思维方式、观察模仿、合作交流等方面体验到劳动的乐趣,使他们学会自理,爱上劳动。整节课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设计理念,让学生在平等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游戏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教学素材生活化
生活化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各种可用的教学素材与教学资源,这是实现生活化教学的一种最为直观的模式。小学生普遍热爱游戏,游戏也是小学体育课堂展开实际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很多生活素材乃至生活中的一些场景都可以融入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生活中这些趣味化的小游戏或者是一些有意思的场景充分搬到课堂上,透过游戏活动的组织与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且让大家在过程中充分实现对于身体的有效锻炼。同时,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大家注重和其他同学间的良好合作与配合,要让学生透过游戏过程来感受团队协作的力量。这些都应当在体育教学中得到体现,这些也是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下可以实践的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小小搬运工”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搬运小件物品的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组成一路纵队,每个学生搬运一个小号纸箱,来回搬运接力;还可进行搬运大件物品接力游戏,学生四人一组合抬一个大纸箱,搬运至同组队员对侧的位置后,交给该组队员继续往回搬运,所有队员完成一次搬运后,游戏结束。学生对此练习兴趣十分浓厚,特别是在商议如何更快、更好地搬运时,更是全身心投入。这种游戏非常常见,也是生活中十分普遍的素材。然而,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对于学生体能的锻炼,学生也在慢慢感受到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方式,并且能够领会到高效的团队合作可以带来的效用。这些都是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应当让学生领会到的内容,经历了這样的游戏过程才能够让团队意识慢慢在学生心里形成。
(三)教学形式生活化
1.贯穿生活主题。我曾上过这样一节篮球课,整节课以“小篮球一家学本领”为主题,课上小篮球成了“球宝宝”,学生们变成了“球爸爸”和“球妈妈”,带着“球宝宝”捏肚皮、学爬、学走、学跑,对“球宝宝”关爱倍至,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练的氛围中。又如在低年级进行跳跃、爬行的教学时,我以“向小猫学本领”为主题,强化学生的跳跃、爬行技能;在高年级进行障碍练习时,让学生在“挑战小勇士”的主题活动中掌握如何穿越障碍,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每个主题的训练,都融技能练习于其中,学生从中学会了战胜自我,懂得了团结互助的道理。
2.模拟生活场景。如在进行投掷教学时,我将技能练习还原为生活场景,将练习設计成“劳动模仿操”“抛掷秧苗”等劳动情景;在教学“搬运接力”等内容时,将活动设计成“抢运粮食”“欢庆丰收”等场景;在教学“抛接”“跨越式跳高”等内容时,将活动设计成“有趣的超市”,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抛接的器材和跳高的助跑方向、起跳脚和起跳高度等;在教学“换物赛跑”“穿过小树林”等内容时,将活动设计成“种树”“浇水”“施肥”和“保护小树苗”等一系列情景,使学生在具体化的情景中得到学习和锻炼。这种把生活情景再现到体育教学中的做法,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结语
体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发展生活。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努力让体育课堂成为流淌着情感的课堂,成为紧密和学生生活联系的课堂,成为生活化、现实化的课堂,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体育、触摸体育,让体育成为学生成长和未来高品质生活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曾斌.小学体育游戏的设计与和合理运用[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10):81.
[2]黄成春.刍议小学体育生活化教学的可行性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12):35.
关键词:小学体育;生活化;教学
一、现阶段小学体育生活化教学中常见问题
(一)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足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课程普遍得不到重视,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受到严重影响;强烈的升学压力使学校教育侧重于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时,社会上对体育的认识存在极大的误区,认为体育就是以“玩”为主,体育无非是身体运动。因此,如何处理玩与体育锻炼的区别,如何处理升学与全面发展的矛盾,便成了影响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教学与生活结合作用发挥不明显
小学生一般对趣味性的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部分体育老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也组织了一些趣味活动,如小组竞赛等,但是并没有做到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身心特点的有效相结合,在体育课堂教学的作用发挥得不够明显。
(三)教学内容未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小学体育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一般都能够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但教学内容多年未变,创新力度明显不够,教学内容单调、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的激发,老师们常用的教学手段,无法突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不能在生活中有效运用所学知识,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最终导致教学收效甚微。
二、实施小学体育教学生活化策略分析
(一)教学理念生活化
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生本”是课堂的重心。“生本”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给予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学练、自我评价的权利。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选择机会的体育活动,或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将课程内容分解成不同的板块供学生选择,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感受到“体育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例如:为了真正体现生活化的教育理念,笔者把生活中的家务劳动过程创编成体育游戏——拖地游戏。整节课不使用任何体育器材,而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活动层层铺开来,借助“运动——洗拖把、劳动——拖地、游戏——拖地比赛”设置了学生熟悉的情境,不仅让学生学会拖地方法,而且将拖地的动作表现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思维方式、观察模仿、合作交流等方面体验到劳动的乐趣,使他们学会自理,爱上劳动。整节课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设计理念,让学生在平等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游戏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教学素材生活化
生活化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各种可用的教学素材与教学资源,这是实现生活化教学的一种最为直观的模式。小学生普遍热爱游戏,游戏也是小学体育课堂展开实际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很多生活素材乃至生活中的一些场景都可以融入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生活中这些趣味化的小游戏或者是一些有意思的场景充分搬到课堂上,透过游戏活动的组织与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且让大家在过程中充分实现对于身体的有效锻炼。同时,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大家注重和其他同学间的良好合作与配合,要让学生透过游戏过程来感受团队协作的力量。这些都应当在体育教学中得到体现,这些也是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下可以实践的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小小搬运工”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搬运小件物品的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组成一路纵队,每个学生搬运一个小号纸箱,来回搬运接力;还可进行搬运大件物品接力游戏,学生四人一组合抬一个大纸箱,搬运至同组队员对侧的位置后,交给该组队员继续往回搬运,所有队员完成一次搬运后,游戏结束。学生对此练习兴趣十分浓厚,特别是在商议如何更快、更好地搬运时,更是全身心投入。这种游戏非常常见,也是生活中十分普遍的素材。然而,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对于学生体能的锻炼,学生也在慢慢感受到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方式,并且能够领会到高效的团队合作可以带来的效用。这些都是体育课程的教学中应当让学生领会到的内容,经历了這样的游戏过程才能够让团队意识慢慢在学生心里形成。
(三)教学形式生活化
1.贯穿生活主题。我曾上过这样一节篮球课,整节课以“小篮球一家学本领”为主题,课上小篮球成了“球宝宝”,学生们变成了“球爸爸”和“球妈妈”,带着“球宝宝”捏肚皮、学爬、学走、学跑,对“球宝宝”关爱倍至,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练的氛围中。又如在低年级进行跳跃、爬行的教学时,我以“向小猫学本领”为主题,强化学生的跳跃、爬行技能;在高年级进行障碍练习时,让学生在“挑战小勇士”的主题活动中掌握如何穿越障碍,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每个主题的训练,都融技能练习于其中,学生从中学会了战胜自我,懂得了团结互助的道理。
2.模拟生活场景。如在进行投掷教学时,我将技能练习还原为生活场景,将练习設计成“劳动模仿操”“抛掷秧苗”等劳动情景;在教学“搬运接力”等内容时,将活动设计成“抢运粮食”“欢庆丰收”等场景;在教学“抛接”“跨越式跳高”等内容时,将活动设计成“有趣的超市”,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抛接的器材和跳高的助跑方向、起跳脚和起跳高度等;在教学“换物赛跑”“穿过小树林”等内容时,将活动设计成“种树”“浇水”“施肥”和“保护小树苗”等一系列情景,使学生在具体化的情景中得到学习和锻炼。这种把生活情景再现到体育教学中的做法,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结语
体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发展生活。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努力让体育课堂成为流淌着情感的课堂,成为紧密和学生生活联系的课堂,成为生活化、现实化的课堂,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体育、触摸体育,让体育成为学生成长和未来高品质生活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曾斌.小学体育游戏的设计与和合理运用[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4,(10):81.
[2]黄成春.刍议小学体育生活化教学的可行性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