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杜甫的“沉郁顿挫”风格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登高》《蜀相》两诗,代表了杜甫七律最高成就,其风格亦可以“沉郁顿挫”一词概括。关于这一点,前人早有论述。胡应麟称《登高》“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诗菽》),纪昀称《蜀相》“忽变沉郁,魅力极大”(《瀛奎律髓汇评》)。本文试就《登高》《蜀相》“沉郁顿挫”之风格特点作一探索。
  《登高》《蜀相》思想情感的“沉郁”表现于下列三方面:
  内容上的厚实丰满。无论是描摹现实,还是勾勒历史,杜诗都表现出厚实的思想内蕴和凝重的历史意识。《登高》中的“艰难苦恨”四字,包含着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感和排遣不开的羁旅愁思。不仅仅写出个人的漂泊西南衰老多病,鬓毛早衰止酒停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不安满目疮痍,人民颠沛流离受尽苦难。作者的悲情凝聚于这四字之中,郁结深厚而寄慨深广。
  情感上的起伏回旋。杜诗中的情感表达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有着隐显缓急的变化。《登高》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如来自天外,将诗人的“悲秋”情绪展现于读者面前。“渚清沙白鸟飞回”又语势舒缓,仿佛令这悲情受到限制。“无边落木萧萧下”,又将诗人的“悲秋”心境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不尽长江滚滚来”滚滚而来的“长江”展现的开阔辽远的境界,又仿佛缓冲了这段悲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可以揣摩到诗人悲情世界的情感起伏。《蜀相》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诗人点出武侯祠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其间妙笔天成的一个“寻”字,使得一问一答巧相连属,写出了初至成都的诗人寻觅遗踪的急切情绪,给人的印象充满着憧憬和希望。然而,“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颔联的情感却起了急剧的变化,“寻”的结果是祠庙的寂寥冷落悄无人迹,诗人形单影只而来,又孤寂伤怀而返。这就形成了一种情感上的落差。诗人倾吐的情感不是一览无余的,而是起伏张弛回旋的。
  表达上的迂折含蓄。作者往往将充沛的感情隐藏于心灵深处,九曲回肠冲撞旋转,并不肆情宣泄倾泻无遗。《登高》具有沉而悲的特色,读者从作品中读到的是一个兀立高台的穷儒形象。然而,作者之情,悲郁深沉而并不过分,凄苦冷落而不见消沉。《蜀相》首联用一设问句,突出诗人问路寻途迫不及待的心境,也给读者留下悬念。可是步入祠堂,诗人不写殿宇高大、塑像凛凛,独独扣住那“映阶春草”“隔叶黄鹂”做足文章,字字写景,却又字字含情,可谓含蓄蕴藉,“别有深意在其间”。
  “沉郁之中,运以顿挫,方是词中最上乘”(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不独是词,诗亦如此。《登高》《蜀相》语言形式的“顿挫” 除了音节上的铿锵嘹亮,词句上的精练警策外更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章法上开合变化。东方树《昭昧詹言》论《登高》章法:“前四句景,后四句情。一、二碎,三、四整,变化笔法。五、六接递开合,兼叙点,一气喷薄而出……收不觉为对句,换笔换意,一定章法也。”“悲秋”是《登高》主旨所在。前四句写景,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景物的客观特征达到和谐统一,产生的艺术魅力已非一般描摹景物的诗句可比拟。后四句的抒情,则将万里漂泊多病的孤零悲苦之情作了直接抒发。最后却令人颇感意外地落笔于“新停浊酒杯”这一生活细节上,纵横开阖变化自如。正这是这种曲折有致的章法,既令文势波澜横生,也令情感的表达深厚凝重。
  结构上的回环照应。《登高》一、三两句相承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写江景,五、七两句相承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写多病。照应之妙,实不多见。首、颔二联写景,引出“悲秋”,颈、尾二联写景,由“悲秋”而及“苦恨”,因“多病”而致停杯。环环相扣浑然一体。《蜀相》首联“何处寻”三字为全诗赞颂、痛惜之辞预留伏笔,此为一折。颔联以“碧草”“黄鹂”两个特写镜头,反衬英雄悲情,此为二折。颈联胸臆直泻,以凝练之语概括诸葛武侯千秋功业,此为三折。经此三折,诗人方揭出点睛之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凡用顿挫,必不平直,从两诗结构上的起承转合回环照应,正可见杜诗运笔之顿挫风格。
其他文献
在新课标语文高考试卷中,论说类文本共设计为三道选择题,一般设置为必考题,是高考语文试卷打头阵的试题,这类题型虽然设置单一,但模糊性强,区别度较小,往往容易造成学生在此类试题中失分。那么,如何才能准确解读文本,选准解题要点,从而有效提高得分率呢?我认为,做好这类试题,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效把握。  1.通读全文。准确地把握各段的内容,从而有利于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由几个部分有机
期刊
高考语文卷中,语文阅读题覆盖面宽,分数比重大。其中对阅读题中心的把握更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一旦命错中心,全盘皆输,损失惨重。怎样才能让学生快速准确地命准中心呢?须切切实实抓好以下几点:  一、把握时代背景 命准中心思想  有些时代背景隐藏文中。如文中“过去”“以前”“而今”“现在”等字眼往往隐含新旧时代的对比。  二、理解压轴句子 定位中心思想  有些文章喜欢开门见山,但多数文章的中心置后。如记叙文
期刊
千古名篇《琵琶行》是高中学生唐诗学习中的重要篇目,但在课文注释上却存有争议之处。《中学语文杂志》去年第四期黄昊、黄灵庚两位在《高中语文课本(苏教版)古诗文注释补正(下)》一文中,指出教材的纰漏,将《琵琶行》中“去来江口守空船”理解为“琵琶女所乘的船离开江口”。依据有二:其一,从语义上看,认为既然下句承以“绕船月明江水寒”,四周光水相绕,那么船当在江中,而非“江口”,即离开“江口”;其二,援引唐诗作
期刊
高中语文中的古代诗歌鉴赏既是教学中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高考对古代诗歌的阅读能力的考查,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文字表述性试题来体现的。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应养成逐字逐句品味诗歌语言,在反复诵读中把握作品的表现技巧及意境的阅读习惯。“诗言志,歌咏言”,诗歌中往往渗透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赏析时要善于“体其情”,从而“知其意”,披文观诗,不仅要疏通字句,更要把握艺术形象中包含的情感内涵。纵观近几年来高考语
期刊
高三语文复习策略直接决定高三的教学质量。回顾二十余年的教学生涯,尤其是回顾在高三年级教学中走过的不清闲日子,为了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虚心向能者请教,并结合自身实际,本人认为应根据高考的三轮复习安排相应策略,方能取得预期效果。   第一,复习的准备策略   首先,“备考纲”。在复习备考前,我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说明》,并对近3年来全国卷语文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且认真做了一遍
期刊
目前,中学生厌学行为已成为一种普通性的问题,且年龄有低龄化的危险倾向。作为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成长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研究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预防和控制厌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一、中学生厌学行为的心理分析  中学生厌学行为的心理特点主要为虚荣心理、逆返心理、刺激心理、无为心理。  1.中学生在情绪上爱慕虚荣。其心理尚未健全,也没成熟,在受外界不
期刊
几乎像所有的文体一样,随笔也有它的起源,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高唱凯歌。   在中国古代,随笔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洪迈的《容斋随笔》中。宋淳熙十一年,洪迈在《容斋随笔》的自序中说:“予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记录,因其先后,无复诠次,故目之曰随笔。”《容斋随笔》之后,以随笔名其书者渐多。然而在中国古代,随笔是徒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中国古代文论家或目录学家的笔下并没有随笔
期刊
实行新课改,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重要要求:课堂活跃。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为了评价一节课好坏的关键性标准。因此语文课堂也有了许多好的改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多了,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生主动回答问题了,动手动脑能力也提高了,表达与交流的机会多了,课堂气氛也热闹了……   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相比,不可否认,语文课堂是比过去活跃了,在某些方面,学生想象力也比以前丰富了,这是好的一面。但
期刊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已读过不少诗。古诗中的离情别绪、春夏秋冬、山水风光、古诗中的古迹名胜,都让我们记忆犹新、流连忘返。中学生多读些诗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更好地学习古诗词,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可以有多种渠道。今天我来介绍一种让大家易于接受的方式——唱古诗。   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花季,是最易接受新事物的。流行乐坛上的风云变幻,都逃不过中学生的眼睛。一
期刊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 ,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 ,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才能触类旁通。那么,如何做好语文学习中的积累呢?   一、汲取生活中的涓涓细流   语言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教学与数理化教学相比,有更广阔的天地。语文教材,大多是对生活情境的描述,虽然这些情境,学生多数未亲身经历,但他们丰富的生活中,类似的画面,相近的意境,却并不少见。只要及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