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认真拜读了王策三先生的《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一书,获益匪浅。尤其是他关于教授法的见解让我很受启发。
王先生提出现代教育应该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问题,指出素质教育和重视知识并非矛盾体,而恰恰是统一的。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知识的传授问题,从而引出了传授方法的问题。王老从传授的宽泛的角度说所有的知识都需要传授,只是传授的包括了两种基本的方式,即言语的形式和物质的形式。
在现阶段,以学科为主要课程内容的教学中,言语形式的传授即讲授法是可能也是必须的。其原因有:第一,从教学方法的渊源来看,讲授法是很早就有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尽管经历了许多次的变革,但它的生命力并没有因为受到挑战而枯竭。所谓存在比有其存在的现实条件。第二,从知识的来源看,绝大部分知识是源于间接经验的,而现实的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快速培养拥有丰厚知识的高素质的人才,所以让学生事必躬亲一则时间不允许,再则,大部分知识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从自身的体验中直接迁移到新的知识中来,从而实现间接知识直接化。第三,从班级容量来说,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班级授课制仍然是最近一个阶段的主流,一个六七十人容量的班级,不可能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一直处于非言语形式的接受学习中。所以说讲授法的存在有其存在的现实条件。
但是,说它有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不是说讲授法就是无瑕之玉了,也不是说从此可以让讲授法一统天下了。讲授法还是有它固有的弊端的,因为,讲授必然是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因此教师或得的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就少,这样教师就不容易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也不容易科学地调节教学进度;而且,因为是教师讲得太多,所以导致学生及时消化困难,需要有一个“反刍”和巩固的过程;同时,由于主要是教师讲,很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从而导致无法调动学生思维活动,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无法实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招致了讲授法备受非议“满堂灌”“注入式”的恶名。
因为讲授法有其弊端,所以人们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中国人做事习惯了矫枉过正,这就是王先生所说的“大多数倡导教育、课改的文字,几乎没有对讲授说一句好话的”“一片讨伐之声,只差没有明确地宣布抛弃”。
在现实条件下,彻底抛弃传统的讲授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对它作些改进工作倒是可以的。讲授是方法不是目的,所以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手段都可以用。新课标就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主旨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来,所以,与之相对应,教师一方就应该努力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多元化,在讲授之外,积极进行谈话,探究等方法的开发,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从而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授。
王先生的文章不只是在知识方面给人们以启发,在对待传统问题方面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以往只要在教学界有了新的提法,许多的同仁们,包括一线的教师们便开始跟风似的追随,不管对错,只要是新的一律照单全收,全然没有了审视的眼光。就像对待“讲授”的看法。我们应该在新的东西出来之后,运用我们的头脑,去判断,然后决定取舍。
王先生提出现代教育应该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问题,指出素质教育和重视知识并非矛盾体,而恰恰是统一的。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知识的传授问题,从而引出了传授方法的问题。王老从传授的宽泛的角度说所有的知识都需要传授,只是传授的包括了两种基本的方式,即言语的形式和物质的形式。
在现阶段,以学科为主要课程内容的教学中,言语形式的传授即讲授法是可能也是必须的。其原因有:第一,从教学方法的渊源来看,讲授法是很早就有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尽管经历了许多次的变革,但它的生命力并没有因为受到挑战而枯竭。所谓存在比有其存在的现实条件。第二,从知识的来源看,绝大部分知识是源于间接经验的,而现实的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快速培养拥有丰厚知识的高素质的人才,所以让学生事必躬亲一则时间不允许,再则,大部分知识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从自身的体验中直接迁移到新的知识中来,从而实现间接知识直接化。第三,从班级容量来说,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班级授课制仍然是最近一个阶段的主流,一个六七十人容量的班级,不可能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一直处于非言语形式的接受学习中。所以说讲授法的存在有其存在的现实条件。
但是,说它有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不是说讲授法就是无瑕之玉了,也不是说从此可以让讲授法一统天下了。讲授法还是有它固有的弊端的,因为,讲授必然是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因此教师或得的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就少,这样教师就不容易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也不容易科学地调节教学进度;而且,因为是教师讲得太多,所以导致学生及时消化困难,需要有一个“反刍”和巩固的过程;同时,由于主要是教师讲,很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从而导致无法调动学生思维活动,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无法实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招致了讲授法备受非议“满堂灌”“注入式”的恶名。
因为讲授法有其弊端,所以人们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中国人做事习惯了矫枉过正,这就是王先生所说的“大多数倡导教育、课改的文字,几乎没有对讲授说一句好话的”“一片讨伐之声,只差没有明确地宣布抛弃”。
在现实条件下,彻底抛弃传统的讲授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对它作些改进工作倒是可以的。讲授是方法不是目的,所以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手段都可以用。新课标就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主旨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来,所以,与之相对应,教师一方就应该努力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多元化,在讲授之外,积极进行谈话,探究等方法的开发,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从而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授。
王先生的文章不只是在知识方面给人们以启发,在对待传统问题方面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以往只要在教学界有了新的提法,许多的同仁们,包括一线的教师们便开始跟风似的追随,不管对错,只要是新的一律照单全收,全然没有了审视的眼光。就像对待“讲授”的看法。我们应该在新的东西出来之后,运用我们的头脑,去判断,然后决定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