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中数学差生的主要表现
(一)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
这部分学生往往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定理中的条件与结论张冠李戴,概念与概念之间相互混淆。例如出现两数相加,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的错误。又如出现对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这两个概念的混淆,分不清什么是轴对称,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二)缺乏自学的能力或者根本就不肯自学
这部分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一般都不肯自学,且他们易受到外界因素(同学的电话、好的电视剧、游戏、零食)的诱惑,即使在课外能自学一些,也只能停留在看一遍的层面上,不知道学了些什么,懂了些什么,更谈不上会了些什么,也不能在自学中提出一些问题。
(三)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
这些学生一般能在上课开始的几分钟认真听讲,接下来不是开小差就是做与本学科无关的事,对老师的提问不听不思,若无其事。有些学生能认真听课,但不积极思考,对所学的内容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老师的提问,不肯动脑。
(四)不能认真完成作业
这些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练习不能在认真复习后再做,而时一味的模仿,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也不考虑解题的格式,解题完成后也不认真反思总结。更的一部分同学更是“拿来主义”,一抄了事,对老师批改的作业不认真的分析,订正,而是听之任之。
(五)不能形成知识体系
这些学生在阶段性测试前不认真复习梳理知识体系,因此只能掌握片面的知识点,考试时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碰到难题不积极思考而是主动发弃,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还有个别学生更是放弃考试,就是不做试卷。
二、转差工作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数学质量的核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活动的心理倾响,它是不竭的内在动力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我在课堂教学是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首先是通过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传统的数学课往往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模仿练习,然后布置作业,测验讲评,久而久之,学生就感到厌恶。虽然数学知识本身也是枯燥的,但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却是相当的丰富多彩。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举例,用别开生面的课堂情趣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持久性。
其次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位数学家说过:“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学生应该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并在学习中寻求欢乐。”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
再次是加大感情投入力度。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师生间融洽的情感关系,任何教育教学都是注定要失败的,而亲近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面对面的谈话,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信任,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如有一位赵恒同学,数学成绩较差,我上他们班课后,我经常找他谈话,了解他内心的苦闷,并经常鼓励他进步,上课多提问他,作业错误后总是耐心单独辅导,使他真正体会到老师的关怀。后来他对数学渐渐感到兴趣,在高考中取得了102分的好成绩。
(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数学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大多数差生在学习上没有一定的习惯,或者说因为没有好习惯所以他们学习就差。所以要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除了激发学生兴趣外,还要从行为习惯着手加以矫正。
第一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能提高课堂听课的效率,通过预习能使听课时有的放矢,心中有数,一个预习认真的同学能在听时做到有重点,这样学习起来既轻松又高效,为此必须培养学生预习的良好习惯。我在新课之前,经常按照教材内容设计好预习思考题,预习训练题,让学生回家先完成,在正式上课时采用口头或书面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发现预习认真、预习效果优良的学生及时表扬。对预习不认真的学生进行批评,通过正确的评价学生预习,促成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事实证明,这个办法行之有效,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管理,全班同学都能养成好的预习习惯。
第二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认真听好课,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学好数学的又一很重要环节。我经常要求学生听课时边听边笔记边思考,做到用手用脑用耳,鼓励学生参与我的课堂教学活动,鼓励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听课时发现问题或有听不懂时及时举手与老师商量,特别鼓励学生有新想法,新思路是与我交换意见达成教与学的共识。
(三)认真组织好各次考试。
培养学生的自心信和自尊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考试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更是对老师教学的评价,所以我能认真对待第一次考试,在命题时做到不出怪题,不出偏题。组织学生认真复习,让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力求每一次考试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潜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信心。每次考试后我都认真批改,成绩揭晓后采用激励机制,多用表扬少用批评,不用挖苦,对落后的学生帮助寻找原因,对进步的学生表扬和告诫。这样做学生普遍能接受,他们的自心信和自尊。
(一)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
这部分学生往往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定理中的条件与结论张冠李戴,概念与概念之间相互混淆。例如出现两数相加,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的错误。又如出现对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这两个概念的混淆,分不清什么是轴对称,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二)缺乏自学的能力或者根本就不肯自学
这部分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一般都不肯自学,且他们易受到外界因素(同学的电话、好的电视剧、游戏、零食)的诱惑,即使在课外能自学一些,也只能停留在看一遍的层面上,不知道学了些什么,懂了些什么,更谈不上会了些什么,也不能在自学中提出一些问题。
(三)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
这些学生一般能在上课开始的几分钟认真听讲,接下来不是开小差就是做与本学科无关的事,对老师的提问不听不思,若无其事。有些学生能认真听课,但不积极思考,对所学的内容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老师的提问,不肯动脑。
(四)不能认真完成作业
这些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练习不能在认真复习后再做,而时一味的模仿,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也不考虑解题的格式,解题完成后也不认真反思总结。更的一部分同学更是“拿来主义”,一抄了事,对老师批改的作业不认真的分析,订正,而是听之任之。
(五)不能形成知识体系
这些学生在阶段性测试前不认真复习梳理知识体系,因此只能掌握片面的知识点,考试时能做多少就做多少,碰到难题不积极思考而是主动发弃,缺乏一种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还有个别学生更是放弃考试,就是不做试卷。
二、转差工作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数学质量的核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活动的心理倾响,它是不竭的内在动力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我在课堂教学是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首先是通过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传统的数学课往往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模仿练习,然后布置作业,测验讲评,久而久之,学生就感到厌恶。虽然数学知识本身也是枯燥的,但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却是相当的丰富多彩。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举例,用别开生面的课堂情趣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持久性。
其次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位数学家说过:“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学生应该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并在学习中寻求欢乐。”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
再次是加大感情投入力度。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没有师生间融洽的情感关系,任何教育教学都是注定要失败的,而亲近的师生关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帮助他们解决困难,面对面的谈话,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信任,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如有一位赵恒同学,数学成绩较差,我上他们班课后,我经常找他谈话,了解他内心的苦闷,并经常鼓励他进步,上课多提问他,作业错误后总是耐心单独辅导,使他真正体会到老师的关怀。后来他对数学渐渐感到兴趣,在高考中取得了102分的好成绩。
(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数学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大多数差生在学习上没有一定的习惯,或者说因为没有好习惯所以他们学习就差。所以要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除了激发学生兴趣外,还要从行为习惯着手加以矫正。
第一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能提高课堂听课的效率,通过预习能使听课时有的放矢,心中有数,一个预习认真的同学能在听时做到有重点,这样学习起来既轻松又高效,为此必须培养学生预习的良好习惯。我在新课之前,经常按照教材内容设计好预习思考题,预习训练题,让学生回家先完成,在正式上课时采用口头或书面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发现预习认真、预习效果优良的学生及时表扬。对预习不认真的学生进行批评,通过正确的评价学生预习,促成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事实证明,这个办法行之有效,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管理,全班同学都能养成好的预习习惯。
第二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认真听好课,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学好数学的又一很重要环节。我经常要求学生听课时边听边笔记边思考,做到用手用脑用耳,鼓励学生参与我的课堂教学活动,鼓励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听课时发现问题或有听不懂时及时举手与老师商量,特别鼓励学生有新想法,新思路是与我交换意见达成教与学的共识。
(三)认真组织好各次考试。
培养学生的自心信和自尊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考试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更是对老师教学的评价,所以我能认真对待第一次考试,在命题时做到不出怪题,不出偏题。组织学生认真复习,让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力求每一次考试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潜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信心。每次考试后我都认真批改,成绩揭晓后采用激励机制,多用表扬少用批评,不用挖苦,对落后的学生帮助寻找原因,对进步的学生表扬和告诫。这样做学生普遍能接受,他们的自心信和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