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理想放飞课堂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step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生态课堂,唤醒生命感动。课堂教学以生态体验为切入点,融通三重生态,即自然生态、类生态、内生态圆融互摄,和谐存在,使学生在融通自我、自然、他人的三重生态中感悟生命,放飞理想。
  关键词:放飞理想;生态课堂;生命感动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015-001
  
  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每一位教师都在思考着怎样在教育教学最重要的阵地——课堂上,放飞着自己育人的理想。有句谚语说得好:教育是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只有感动生命,教育才有魅力。那么,如何真情地放飞学生内心的生命感动呢?构建政治课堂的生态化,创设有效的生态体验,是唤醒学生心灵的關键所在。
  
  一、回归本位,打造自然生态课堂
  
  教学的“自然生态”强调的是真实、自然,追求的是和谐。在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处理“知”与“智”的关系。智育是教学“原生态”的根,忽略它,教学中就会出现让人看到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那只能看作完成教学任务。如果在教学中保持“智”的开发,智慧就能让学生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教学“原生态”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石头里的风景、沙子中的灵魂,去开创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体现现代教学的文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回归本位,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充分探讨;让学生走出课堂,在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同时放飞理想。在这样自然、朴实的课堂上,学生获得的不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感悟和健全人格的养成。
  
  二、合作探究,创设类生态环境
  
  所谓类生态是指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为学生营造类生态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自己知识的“生产者”。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构建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让有效的类生态环境融于活动之中。
  1.课前自主体验
  从生态角度来看课堂,要使信息流最大程度地通达到每一个学生,就必须努力使学生成为“初级消费者”。即: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探究者、学习者。为此,教师课前可引导学生去收集有关生态信息,预设相关自主体验情境,如星网传播、网上查阅、关注社会……这样学生课前通过直接吸收和整合来自于教材及教材以外的信息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经验,即丰富了教材内容,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2.课中合作体验
  学生的大脑不是等待掺满的容器,而是急需点燃的火把。课堂要旨在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动态场”,要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条件和资源。因此,生态课堂应协调多种因素,保证信息流动在课堂中畅通无阻,使学生能把有效和有用的信息固定为本身的心理品质。为此,在课堂上师生与生生之间相互合作,充分利用好各种生态因素,包括物质因素(如教室布置、教学用具以及作为“人”本身的自己和学生等)、心理因素(如人际关系、教学艺术、教学氛围等),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如在教学艺术上充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中渗透人文教育,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感激等,并真心所用,这不正体现思品课良好的育人教育吗!
  3.课后开放体验
  一个局部的生态系统,一方而表现为内部诸因素间的物质、能量的流动和转化,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也与外部发生着广泛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既生态课堂必须是开放的课堂,必须以开放的姿态接纳和利用来自于校园、家庭、社区乃至于整个社会的信息。如此,课堂教学才能超越封闭的教学系统,才能使课堂从时间上、空间上得到扩展和延伸,才能最终使学生的心灵得以开放。为此,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应拓展到课后,可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社区开展社会调查等。通过这些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领悟政治课所倡导的做人道理。
  
  三、启迪心灵,诱发内生态感动
  
  内生态是指人生命安顿的心灵之地,它包括人与其身心的关系、情感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关注情感上的学习才能描绘出人类认知的性能和局限。”因此,在生态化课堂中,教师除了关注知识的交流,更应关注包括情感、兴趣、性格、态度、价值观等极其广阔的领域内的交流与探究,以此启迪心灵,诱发情感共鸣和心灵感动,使人真正成为自然界、社会和文化精神协调发展的重要生态因子,使生态体验成为一种有效的、臻于美善的道德教育,真正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启迪心灵、放飞理想的动力场。
  1.在活动中启迪
  为追求政治课堂的生态化,教师可采用情境化的活动式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通过这种情感活动达到人性的感动,以稳定的状态定格于学生内心,并伴随他们终身,达到课堂环境和课堂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2.在阅读中启迪
  阅读体验可以是多样的,可安排学生读书讨论、交流读书心得,和学生一起搜集图片、录像资料等教学媒体,并和学生一起欣赏。在阅读与欣赏中,师生以情动情、以情传情,实现心灵与心灵的对话,生命与生命的感动。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人文精神的温馨,才会使课堂教学与政治学科教育焕发出生命与人性的光彩。
  3.在生活中启迪
  道理来自生活经验并说明生活经验。通过体验,人类经验和个体经验实现融合,情感和理性直接对话。即生态教学要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只有这样,体验者才会产生亲切感、赞叹感;教育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才能实现其精神构建和个性形成。
  生态体验让每个人都会经历生命感动,体会美好人生,在体验着自我成功的过程中放飞理想。让我们以生态体验为切入点,以原生态的课堂为依托,融通三重生态,努力打造体现人文关怀的情意课堂,关注师生全面发展的智慧课堂,具有生命活力的魅力课堂。
其他文献
摘 要:大学的教育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博克的教育质量思想中的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大学的教育目标,以及给我国大学教育的启示。关键词:教育思想; 教育质量; 教育目标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124-001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应该说,当前面临的最核心问题是大学扩招后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1]。大学的教育质量
摘 要:托马斯·哈代是19至20世纪之交时期英国伟大的小说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尤其是哈代晚年为其妻子所写的一组悼亡诗“1912-1913年诗歌”,既富有浪漫主义的幻想色彩,又有浓郁的日常生活气息,是英语爱情诗中的精髓与瑰宝。关键词:哈代; 爱情; 悼亡诗中图分类号:I561.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126-0011912年,英国诗人托马斯·哈代的发妻
摘 要:在国家间的高校体制中仍然存在很大的区别。在其背后,有一段很长的历史。在阿拉伯世界中,这段历史已经持续了大约一千年,而在欧洲世界里,则可以追溯到大约七百年前的欧洲中世纪。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大学文化在不同国家中的传统。作者在论文中列举英国、德国和法国的高等院校并且将分别对其进行比较。关键词:国家间; 高等院校; 比较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
摘 要:辅导员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面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辅导员应首先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个人素质,其次把握学生动态,将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切实做好学生工作,发挥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才能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词:辅导员; 教育与管理; 学生干部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140-001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在思想、
摘 要:真诚、坦率、得体的鼓励能够创造奇迹。榜样鼓励让徘徊不前的学生看到了前进的方向,肯定鼓励使屡犯错误的学生有了改过的信心,宽容鼓励令痛苦不堪的同学看到希望的曙光。关键词:鼓励教育; 榜样鼓励; 肯定鼓励; 宽容鼓励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142-001 教育家魏书生有句名言:“培育自信心从扬长开始。”《学习的革命》中有这样两句话:“如果
摘 要:作者是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通过对新课改的不断学习与摸索,论文就《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谈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关键词:体育教育; 新课改; 反思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148-001 新课程改革就像一缕春风吹进了孩子的心田,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习方式
摘要:以生活为本源,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要学生以敞开的心扉抒发心灵的自由天地,展示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关键词:生活;个性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009-001俞旭初老师在南师大田家炳教育书院召开的南京市作文教学研讨会上,曾用“四不”形容过中学生作文的现状:“写家庭——不亲;写学校——不新;寫自己——不真;写社会——不深。”真可谓一针
摘要:教育时机的把握是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关键。发掘闪光点,培养兴趣是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理解、宽容和关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关键词:把握时机;思想认同;理解和宽容;合理引导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011-001有人说:什么是教育,就是當什么都忘光了,剩下来的就是教育。忘不掉的教育是最成功的教育,能变成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德育应
摘要: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关键词:化学教学;实验探究;教学反思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012-001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实际教学
摘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完整而成功的数学课必须有一个精彩的导言设计。所谓导言,就是一堂课的开场白。教师根据教材具体特点,精心设计一小段(三到五分钟不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引,以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呈现出一种积极的状态。关键词:数学课堂;导言设计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2-013-001怎样引入课题,需要老师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