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推进,新课程建立了顺应时代要求、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活动型教学模式,为学生品德的自我教育、自我构建和自我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堂环境。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品德课教学必须回归富有特点的儿童生活,开展儿童喜欢的各种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创造条件让学生实践,搭建平台让学生探究,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反思生活,感悟生活,学会生活,提升生活。
一、在体验中感悟生活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由此可见,儿童的品德教育就是要紧紧依托他们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体验、心悟、养品性。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生活的情境,精心组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让他们在真切的体验中感悟生活,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例如《我爱秋天》的教学,教师精心组织各种活动,引导儿童在活动中观察、寻找、发现秋天。让学生经历发现的过程,体验发现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懂得珍惜劳动的果实。本次教学活动安排如下:
活动一:发现秋天。1.介绍秋天: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周围的动植物、气温等自然现象以及人们衣着等方面有哪些变化。2.寻找秋天:引导学生分别从公园、街道、校园、郊外等去寻找秋天的足迹。3.记录秋天:让学生用日记、绘画、拍照、采集、制作等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二:走进秋天。1.组织引导儿童到学校的劳动基地开展体验活动:拔萝卜、摘龙眼、挖红薯、捡落叶、拾稻穗、收花生等。2.请学生说说劳动后的感受或体会,体验收获的乐趣。
活动三:赞美秋天。1.游戏:猜一猜。把在秋天收获的东西装在袋子里,请儿童互相摸猜。2.创作:(1)贴画;(2)制作标本;(3)歌舞表演;(4)诗词朗诵。3.展示、评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抒发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整节课,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寻找并发现自己眼中的秋天。
二、在探究中学会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好奇、好动、好问、好胜是儿童的天性,每一位儿童身上都蕴藏着探究的潜能,教师要尊重、满足儿童探究的需要,积极主动地为儿童提供探究的条件和情境,搭建探究的平台,引导儿童“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儿童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
例如,在教学《规则在哪里》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地开展“盲人贴鼻子”游戏,结果课堂混乱一团,游戏失败了。接着,让学生先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规则)后再进行游戏,学生就变得顺心、舒心、开心了。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判断,学生懂得了游戏得有规则,如果没有规则游戏就没有意义。然后,再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在社会、家庭、校园生活中去寻找规则。同学们从游戏中得到了启示,列举出如交通规则、超市购物须知、小学生守则等相应的实例,并明确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又如《校外探路》的教学,教师为学生精心组织探路活动:1.考考你。请学生说说每天到学校上学,经过了哪些地方,沿途有什么标志性的景物。2.自主探路。学生自由组成四个小组,以学校为中心,分别以东西南北为方向进行实地探路,并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注意安全。3.学画路线图。(1)汇报探路情况:说清探路方向、经过的地方和沿途的标志性景物;(2)指导画出路线图;(3)展示、评价。学生在实地探路过程中,掌握了留心观察、辨清方向、记录画图的探路方法。
三、在实践中提升生活
生活是儿童形成有效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并自觉形成道德行为的一条重要途径。儿童正是在日常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过程中习得道德规范,并逐渐形成自身的品德。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所指向的就是生活实践。因此,实践是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条件。教学时,教师要紧紧围绕主题目标和教育内容,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审视自己,反思自我,从而去改善自己的生活和生活方式,提升自己的生活品味。
例如,《保护我的身体》的教学中创设“健康门诊”这一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儿童根据同学中常见的疾病和不良生活习惯,分别组成五官科、消化科、骨骼科、皮肤科等“门诊”,让同学们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到的保健知识,对患有不同疾病的病人进行“治疗”,引导儿童在“医患”对话和解决问题的模拟实践活动中,纠正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保健和卫生习惯。又如《让我们学会合作》的教学,教师在“回归生活、拓展延伸”这个环节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精心组织了“庆新年、展风采”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合作方法合唱、齐奏、表演歌曲《新年好》。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才能,大胆地表现自己:有的用自带的乐器为歌曲伴奏,有的用优美的动作为歌曲表演,有的用美妙的声音尽情地演唱。孩子们在欢乐和谐的音乐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合作的喜悦,提高了合作的道德意识。
总之,学生是德育的主体,是课堂活动的主人。教学应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托,帮助儿童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悟、践行,以促进学生品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在体验中感悟生活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由此可见,儿童的品德教育就是要紧紧依托他们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体验、心悟、养品性。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生活的情境,精心组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让他们在真切的体验中感悟生活,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例如《我爱秋天》的教学,教师精心组织各种活动,引导儿童在活动中观察、寻找、发现秋天。让学生经历发现的过程,体验发现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懂得珍惜劳动的果实。本次教学活动安排如下:
活动一:发现秋天。1.介绍秋天: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周围的动植物、气温等自然现象以及人们衣着等方面有哪些变化。2.寻找秋天:引导学生分别从公园、街道、校园、郊外等去寻找秋天的足迹。3.记录秋天:让学生用日记、绘画、拍照、采集、制作等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二:走进秋天。1.组织引导儿童到学校的劳动基地开展体验活动:拔萝卜、摘龙眼、挖红薯、捡落叶、拾稻穗、收花生等。2.请学生说说劳动后的感受或体会,体验收获的乐趣。
活动三:赞美秋天。1.游戏:猜一猜。把在秋天收获的东西装在袋子里,请儿童互相摸猜。2.创作:(1)贴画;(2)制作标本;(3)歌舞表演;(4)诗词朗诵。3.展示、评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抒发了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整节课,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寻找并发现自己眼中的秋天。
二、在探究中学会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好奇、好动、好问、好胜是儿童的天性,每一位儿童身上都蕴藏着探究的潜能,教师要尊重、满足儿童探究的需要,积极主动地为儿童提供探究的条件和情境,搭建探究的平台,引导儿童“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儿童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
例如,在教学《规则在哪里》时,教师先让学生自由地开展“盲人贴鼻子”游戏,结果课堂混乱一团,游戏失败了。接着,让学生先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规则)后再进行游戏,学生就变得顺心、舒心、开心了。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判断,学生懂得了游戏得有规则,如果没有规则游戏就没有意义。然后,再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在社会、家庭、校园生活中去寻找规则。同学们从游戏中得到了启示,列举出如交通规则、超市购物须知、小学生守则等相应的实例,并明确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又如《校外探路》的教学,教师为学生精心组织探路活动:1.考考你。请学生说说每天到学校上学,经过了哪些地方,沿途有什么标志性的景物。2.自主探路。学生自由组成四个小组,以学校为中心,分别以东西南北为方向进行实地探路,并要求学生在活动中注意安全。3.学画路线图。(1)汇报探路情况:说清探路方向、经过的地方和沿途的标志性景物;(2)指导画出路线图;(3)展示、评价。学生在实地探路过程中,掌握了留心观察、辨清方向、记录画图的探路方法。
三、在实践中提升生活
生活是儿童形成有效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并自觉形成道德行为的一条重要途径。儿童正是在日常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过程中习得道德规范,并逐渐形成自身的品德。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所指向的就是生活实践。因此,实践是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条件。教学时,教师要紧紧围绕主题目标和教育内容,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儿童在生活实践中审视自己,反思自我,从而去改善自己的生活和生活方式,提升自己的生活品味。
例如,《保护我的身体》的教学中创设“健康门诊”这一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儿童根据同学中常见的疾病和不良生活习惯,分别组成五官科、消化科、骨骼科、皮肤科等“门诊”,让同学们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到的保健知识,对患有不同疾病的病人进行“治疗”,引导儿童在“医患”对话和解决问题的模拟实践活动中,纠正不良习惯,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保健和卫生习惯。又如《让我们学会合作》的教学,教师在“回归生活、拓展延伸”这个环节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精心组织了“庆新年、展风采”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合作方法合唱、齐奏、表演歌曲《新年好》。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才能,大胆地表现自己:有的用自带的乐器为歌曲伴奏,有的用优美的动作为歌曲表演,有的用美妙的声音尽情地演唱。孩子们在欢乐和谐的音乐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合作的喜悦,提高了合作的道德意识。
总之,学生是德育的主体,是课堂活动的主人。教学应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托,帮助儿童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悟、践行,以促进学生品德水平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