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应用面宽、涉及面广,学生泛学而不专,学生学习成绩良莠不齐,专业实训课程需进行分层次教学模式改革。通过科学组织分层教学、合理设置目标考核体系、构建分层教学管理体系、合理设置分层教学评价机制等实施教学。实践证明能够克服学生个体差异,基本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关键词:分层教学;动态调整;分类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2C-0020-05
一、何为多媒体案例教学法
案例(case)又译为实例、个案等,是指特定情况或问题的一个实际例子,有时也指客观存在的一种情形,尤其是那些会对特定人物或群体产生影响的情形。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则是指教育者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宗旨,遵循特定教学目的,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从而培养学习者的逻辑思维及团队合作能力,并促使学习者充分理解相应知识的重要教学形式。[1]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的一种,它秉承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和要求,但由于多媒体案例应用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声、像、图、文等融汇、统整于一体,因此,案例内容与呈现方式更加形象、直观,既传承了传统案例教学法情境性、体验性的优势,同时使案例更具生动性、仿真性、过程性,可以有效缩短教学时间、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内容之上,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使得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可以更为便捷地与传统案例教学法进行深层次整合,并且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教学领域。
二、学前心理学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首先,从学前心理学这门课程本身来说,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性课程,这门课程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幼儿心理的发生和发展,走进独特的幼儿心理世界,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能够初步鉴别幼儿常见的心理失调状况。但课程中所涉及的很多内容都很难用言语或传统案例教学来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以幼儿观察力的培养为例,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的前提。对幼儿来说,观察是他们认识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知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因此,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培养幼儿观察力的能力,是本课程所面向的未来幼儿教师应当具备的重要品质和能力。但是,观察力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很难用言语或传统的案例来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幼儿的观察力。而通过多媒体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其次,从案例教学法本身的特点来看,它将学生置于一个情境之中,这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把握和知识的感知,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习的目的。布朗·科林斯与杜吉穗《情境认识与学习文化》(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一文,系统完整地论述了情境认识与学习理论,提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知识是学习者与情境互动的产物。对于案例教学,尤其是多媒体案例教学而言,教学案例实际上就是一个真实的情境,它展现给学生的是一个真实的问题。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并非旨在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理论性知识,而是在探究案例的活动中,给学习者提供相关的资讯、并协助其解决在案例探究过程中所产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完成学习目标。
最后,从课程对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看,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使得其已经具备常见心理现象和活动的基本体验,并在相应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养成了关于幼儿、幼儿心理健康等的初步知识素养。但另一方面,他们的幼教经历相对不足,对幼儿、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的实践样态等缺乏足够的了解和体验,在幼儿心理发展情况、幼儿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等方面亟需直观、亲身的体验和经验,而当前学前教育理论课程比重过大、实践课程相对不足的状况,又恰恰限制了学生这方面需求的满足。在此情形下,多媒体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可以较好地缓解这一现实矛盾,正是《学前心理学》课堂的理想选择。
三、如何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
(一)多媒体案例的选择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是以多媒体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因此,多媒体案例的选择显得格外重要。总的来说,在选择多媒体案例时,应该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案例的真实性。以多媒体案例的形式呈现问题情境,使学生对问题情境所引发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学习,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获得有意义的学习。因此,案例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要注意真实的细节,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比如,在上“幼儿观察力的培养”一课时,教师选择了三个真实的多媒体案例:《藏在哪里了》《青蛙的成长》《鸡蛋沉浮实验》,希望学生从他人的经验中进行替代性学习,并通过对多媒体案例的分析解释他人的经验,尤其是学会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二是案例的典型性。即案例内容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情境,如在“幼儿观察力的培养”一课中,我们选取的三个多媒体案例——《藏在哪里了》《青蛙的成长》《鸡蛋沉浮实验》,选择案例的难度由易到难;案例指向对象上看,涵盖了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儿;案例内容上三则案例具有典型性,都是幼儿园教师经常会经历的问题。通过对这些案例的讨论、分析,学生能够在日后遇到相似的问题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是案例的实践性。案例分析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时,所选择的案例需源自幼儿生活实际,并具有较强实践性的问题情境,能够实现学生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化。 四是案例的启发性。多媒体案例教学法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因此,所选择的案例通常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这样,学生在讨论案例时,能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可以启发他们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这样学生在阅读案例、思考案例、分析案例、讨论案例的过程中,便能够逐渐形成一套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二)多媒体案例的引入
在确定选择哪些多媒体案例之后,教师需要在课前将多媒体案例分发到学生手上。在传统的案例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将案例材料打印出来直接发给学生,而在多媒体案例教学中,分发纸质材料的方式显然不合适。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互动化。学生可在课前观看视频,对课上需要讨论的多媒体案例有了直观形象的了解,并有了初步的思考。
课上,教师应在何时引入多媒体案例,这需要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安排而定。有学者将多媒体案例分为三种类型[2]:(1)应用型。应用型案例多与学习中某一知识点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起到说明和论证的作用,有明确、唯一的标准答案。通过此种案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思考型。思考型案例有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但答案不是唯一的,或没有标准答案,多用于启发式教学,旨在深度拓展学生的思维。(3)开拓型。开拓型案例没有现成答案,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尝试,理清思路,提出方法。鉴于学前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和所面向学生的特点,思考型案例是最为常用的多媒体案例类型。
如在上“幼儿观察力的培养”的第一课时,其基本课堂流程如图1。
在这节课中,讨论的问题并没有唯一的或标准的答案,多媒体案例的运用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新鲜的知识,从而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索能力。
(三)多媒体案例的讨论
在多媒体案例教学中,课堂讨论是最受学生欢迎,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案例中包含了大量极具启发意味的不确定性和问题性思维线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所习得的知识,从不同的视角和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还可以接纳他人的观点,实现思想的碰撞和融合。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时,讨论问题的设计非常关键。在上面多次提到的幼儿观察力培养的课堂中,在教师的示范分析环节,笔者就精心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在这个案例中,老师是怎样培养幼儿观察力的,老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幼儿的表现又如何。这一环节,通过教师的举例示范,为之后学生分组完成另两则案例做好准备。同时,通过各小组交流,彼此启迪,完善观点和看法,深化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培养了学生清晰、富有逻辑性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接下来的分组操作环节,学生重点讨论了案例中的老师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老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幼儿的表现如何?通过各小组交流,彼此启迪,完善观点和看法,深化了学生对幼儿观察力培养的理解。
(四)总结提炼
在各小组分享讨论结果时,其他小组学生可以随时提出疑问或不同意见,教师适时给出反馈。在小组讨论后,教师需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或者带学生一起进行总结提炼。
四、展望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这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但多媒体案例所呈现的情境毕竟有限,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幼儿在幼儿园以及家里所发生的真实故事。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笔者在学前心理学课堂上做了各种尝试,并提出了运用“全真多媒体案例”的想法,即利用QQ视频连线幼儿园,同时将QQ视频推送至大屏幕。比如在上“幼儿观察力的培养”课时,教师先设计了互动问题:如何利用幼儿园区角实现对幼儿观察力的培养?然后用QQ视频连线幼儿园,幼儿园老师分区角介绍幼儿观察力培养的方法,学生当场提出疑问,实现即时远程互动。现场连线幼儿园,让学生对幼儿园活动情境有了直观的感知,远程互动,让学生将所掌握的培养幼儿观察力的方法迁移至幼儿园实际情境中,加深了学生对幼儿观察力培养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参考文献:
[1]翟静阳.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2]舍娜莉,何颖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设计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7).
关键词:分层教学;动态调整;分类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2C-0020-05
一、何为多媒体案例教学法
案例(case)又译为实例、个案等,是指特定情况或问题的一个实际例子,有时也指客观存在的一种情形,尤其是那些会对特定人物或群体产生影响的情形。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则是指教育者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整合的宗旨,遵循特定教学目的,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习者引入一个特定事件的真实情境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从而培养学习者的逻辑思维及团队合作能力,并促使学习者充分理解相应知识的重要教学形式。[1]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的一种,它秉承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思想和要求,但由于多媒体案例应用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声、像、图、文等融汇、统整于一体,因此,案例内容与呈现方式更加形象、直观,既传承了传统案例教学法情境性、体验性的优势,同时使案例更具生动性、仿真性、过程性,可以有效缩短教学时间、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内容之上,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使得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可以更为便捷地与传统案例教学法进行深层次整合,并且正在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教学领域。
二、学前心理学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首先,从学前心理学这门课程本身来说,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性课程,这门课程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幼儿心理的发生和发展,走进独特的幼儿心理世界,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能够初步鉴别幼儿常见的心理失调状况。但课程中所涉及的很多内容都很难用言语或传统案例教学来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以幼儿观察力的培养为例,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科学发明和艺术创造的前提。对幼儿来说,观察是他们认识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知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因此,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培养幼儿观察力的能力,是本课程所面向的未来幼儿教师应当具备的重要品质和能力。但是,观察力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很难用言语或传统的案例来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幼儿的观察力。而通过多媒体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其次,从案例教学法本身的特点来看,它将学生置于一个情境之中,这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把握和知识的感知,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习的目的。布朗·科林斯与杜吉穗《情境认识与学习文化》(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一文,系统完整地论述了情境认识与学习理论,提出“知识是具有情境性的,知识是活动、背景和文化产品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知识是学习者与情境互动的产物。对于案例教学,尤其是多媒体案例教学而言,教学案例实际上就是一个真实的情境,它展现给学生的是一个真实的问题。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并非旨在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理论性知识,而是在探究案例的活动中,给学习者提供相关的资讯、并协助其解决在案例探究过程中所产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完成学习目标。
最后,从课程对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看,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使得其已经具备常见心理现象和活动的基本体验,并在相应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养成了关于幼儿、幼儿心理健康等的初步知识素养。但另一方面,他们的幼教经历相对不足,对幼儿、幼儿园、幼儿心理健康的实践样态等缺乏足够的了解和体验,在幼儿心理发展情况、幼儿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等方面亟需直观、亲身的体验和经验,而当前学前教育理论课程比重过大、实践课程相对不足的状况,又恰恰限制了学生这方面需求的满足。在此情形下,多媒体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可以较好地缓解这一现实矛盾,正是《学前心理学》课堂的理想选择。
三、如何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
(一)多媒体案例的选择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是以多媒体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因此,多媒体案例的选择显得格外重要。总的来说,在选择多媒体案例时,应该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案例的真实性。以多媒体案例的形式呈现问题情境,使学生对问题情境所引发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学习,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获得有意义的学习。因此,案例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要注意真实的细节,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比如,在上“幼儿观察力的培养”一课时,教师选择了三个真实的多媒体案例:《藏在哪里了》《青蛙的成长》《鸡蛋沉浮实验》,希望学生从他人的经验中进行替代性学习,并通过对多媒体案例的分析解释他人的经验,尤其是学会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二是案例的典型性。即案例内容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情境,如在“幼儿观察力的培养”一课中,我们选取的三个多媒体案例——《藏在哪里了》《青蛙的成长》《鸡蛋沉浮实验》,选择案例的难度由易到难;案例指向对象上看,涵盖了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儿;案例内容上三则案例具有典型性,都是幼儿园教师经常会经历的问题。通过对这些案例的讨论、分析,学生能够在日后遇到相似的问题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是案例的实践性。案例分析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其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时,所选择的案例需源自幼儿生活实际,并具有较强实践性的问题情境,能够实现学生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化。 四是案例的启发性。多媒体案例教学法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因此,所选择的案例通常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这样,学生在讨论案例时,能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可以启发他们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这样学生在阅读案例、思考案例、分析案例、讨论案例的过程中,便能够逐渐形成一套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二)多媒体案例的引入
在确定选择哪些多媒体案例之后,教师需要在课前将多媒体案例分发到学生手上。在传统的案例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将案例材料打印出来直接发给学生,而在多媒体案例教学中,分发纸质材料的方式显然不合适。得益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互动化。学生可在课前观看视频,对课上需要讨论的多媒体案例有了直观形象的了解,并有了初步的思考。
课上,教师应在何时引入多媒体案例,这需要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安排而定。有学者将多媒体案例分为三种类型[2]:(1)应用型。应用型案例多与学习中某一知识点有明确的对应关系,起到说明和论证的作用,有明确、唯一的标准答案。通过此种案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思考型。思考型案例有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但答案不是唯一的,或没有标准答案,多用于启发式教学,旨在深度拓展学生的思维。(3)开拓型。开拓型案例没有现成答案,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尝试,理清思路,提出方法。鉴于学前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和所面向学生的特点,思考型案例是最为常用的多媒体案例类型。
如在上“幼儿观察力的培养”的第一课时,其基本课堂流程如图1。
在这节课中,讨论的问题并没有唯一的或标准的答案,多媒体案例的运用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新鲜的知识,从而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索能力。
(三)多媒体案例的讨论
在多媒体案例教学中,课堂讨论是最受学生欢迎,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案例中包含了大量极具启发意味的不确定性和问题性思维线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所习得的知识,从不同的视角和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还可以接纳他人的观点,实现思想的碰撞和融合。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法时,讨论问题的设计非常关键。在上面多次提到的幼儿观察力培养的课堂中,在教师的示范分析环节,笔者就精心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在这个案例中,老师是怎样培养幼儿观察力的,老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幼儿的表现又如何。这一环节,通过教师的举例示范,为之后学生分组完成另两则案例做好准备。同时,通过各小组交流,彼此启迪,完善观点和看法,深化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培养了学生清晰、富有逻辑性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接下来的分组操作环节,学生重点讨论了案例中的老师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老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幼儿的表现如何?通过各小组交流,彼此启迪,完善观点和看法,深化了学生对幼儿观察力培养的理解。
(四)总结提炼
在各小组分享讨论结果时,其他小组学生可以随时提出疑问或不同意见,教师适时给出反馈。在小组讨论后,教师需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或者带学生一起进行总结提炼。
四、展望
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这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但多媒体案例所呈现的情境毕竟有限,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幼儿在幼儿园以及家里所发生的真实故事。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笔者在学前心理学课堂上做了各种尝试,并提出了运用“全真多媒体案例”的想法,即利用QQ视频连线幼儿园,同时将QQ视频推送至大屏幕。比如在上“幼儿观察力的培养”课时,教师先设计了互动问题:如何利用幼儿园区角实现对幼儿观察力的培养?然后用QQ视频连线幼儿园,幼儿园老师分区角介绍幼儿观察力培养的方法,学生当场提出疑问,实现即时远程互动。现场连线幼儿园,让学生对幼儿园活动情境有了直观的感知,远程互动,让学生将所掌握的培养幼儿观察力的方法迁移至幼儿园实际情境中,加深了学生对幼儿观察力培养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参考文献:
[1]翟静阳.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2]舍娜莉,何颖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案例教学的设计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