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时代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及学习方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语文教学的需要。正因如此,语文教学的散文化已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转变教学观念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都在某种程度上处于无序的封闭状态之中,“满堂灌”教学一直占据主要地位,教师包讲,学生包听,教师讲完,学生听完。教与学两面的活动都围绕着一本课本在教室里进行,学生所想、所写、所记、所读的也都是全部限制在教师的思维范畴之内。教师视学生头脑为知识“仓库”,教学就是灌输知识。新知识由教师提供,疑难由教师解答,错题由教师纠正,结论由教师推出,规律由教师概括。学生所有一切都由教师来摆布和支配,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人才竞争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教法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由过去被动的位置转到主体位置上;教师由原来的主体位置转到主导的位置上。教师只应是一个“领航”和“导游”,具体的怎样观光、游览应由学生自己去操作,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当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而不是过去主动与被动的支配关系。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恰恰相反,教师喜欢设计好问题让学生按照规定的答案去说一个是或非。比如在评价玛蒂尔德时就必须是爱慕虚荣,评价焦仲卿和刘兰芝时就是爱情的忠贞不渝,如果有一个学生说出不同的看法,教师也要千方百计地将其引导所谓的“标准答案”上来。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几十颗脑袋长在教师一个人的肩膀上。试想,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到底有什么益处呢?不客气地说,是对学生主体人格的不尊重,是对学生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戕害,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破坏,纯粹的误人子弟。这种现象农村教学特别突出,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二、改变教学方法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语文学习不仅在课堂、更应在课外。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体育、娱乐、交际、劳动,甚至吃饭睡觉无一处不蛰伏着语文,无一不涉及到语文。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所以蛰伏于课堂,蜷缩于教材,进行满堂灌的教法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语文教学必须采用发散的眼光,向外拓展。不仅把学生放在课堂上来教,更应该放到课外去教。同时,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也不能只孤立地谈论教材、分析教材,这比较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要知出知入,教法上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大语文教学代替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其实,每篇课文只要抓住一两点教学目标即“神”,然后再用一些课本知识或生活事例即“形”来进行分析说理,学生听懂即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不仅能够学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能够在实践中去理解和运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清除那种“高分低能"的现象。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发展规律所趋。
三、语文教材要不断延展扩充
语文教材不能狭义地理解为语文课本,而应是广义的。它包括三大类——课本、教师、读物。作为课本,其中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佳作名篇,教师奋力挖掘,尽取宝藏,授予学生,这是完全有必要的,甚至是非做不可的。
教师也是一部教材,一部广博而生动的教材,一位品学双馨的教师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成为其一生师法的楷模,所以教师必须具备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灵活的教法。要不断丰富提高,不断引入时代的活水,要以一种“人同此心”的心态去面对学生,以学生之所欲来决定自己的教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想方设法把自己的知识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渠道,最大限度地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是有思维的人,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感受和理解能力,教师要力求满足他们,上课时要尽量拓宽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读好读透老师这部“教材”。
课外读物又是另一本教材。语文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艰巨性,如果单凭课本上的几篇文章和教师所传授的一点知识就想把语文学好,那简直是不可能的登天之事,是一个不可争论的事实,要想改变这个问题的关键,首先必须是语文教学的散文化,其次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这可以大大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从而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质。叶圣陶先生早就建议在语文课外再编一套文学课本,我非常赞同这种做法。
教无定法,语文教学的“神”从广义上可以说是定型的,但“形”却是千变万化的。只要能够达到提高语文素质的总目的,采用任何方法都是可取的。正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如果使学生惯于简单的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但我坚信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是绝不会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它不仅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更主要是培养了不合时代发展的人才。课内外相结合的大语文教学,即散文化教学必将是教育改革的趋势。为了能够在语文这块园地中展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来写好这篇“散文”吧。
一、转变教学观念
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都在某种程度上处于无序的封闭状态之中,“满堂灌”教学一直占据主要地位,教师包讲,学生包听,教师讲完,学生听完。教与学两面的活动都围绕着一本课本在教室里进行,学生所想、所写、所记、所读的也都是全部限制在教师的思维范畴之内。教师视学生头脑为知识“仓库”,教学就是灌输知识。新知识由教师提供,疑难由教师解答,错题由教师纠正,结论由教师推出,规律由教师概括。学生所有一切都由教师来摆布和支配,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科技人才竞争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教法已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改变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由过去被动的位置转到主体位置上;教师由原来的主体位置转到主导的位置上。教师只应是一个“领航”和“导游”,具体的怎样观光、游览应由学生自己去操作,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当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而不是过去主动与被动的支配关系。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恰恰相反,教师喜欢设计好问题让学生按照规定的答案去说一个是或非。比如在评价玛蒂尔德时就必须是爱慕虚荣,评价焦仲卿和刘兰芝时就是爱情的忠贞不渝,如果有一个学生说出不同的看法,教师也要千方百计地将其引导所谓的“标准答案”上来。千人一面、千人一腔,几十颗脑袋长在教师一个人的肩膀上。试想,这样的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到底有什么益处呢?不客气地说,是对学生主体人格的不尊重,是对学生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戕害,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破坏,纯粹的误人子弟。这种现象农村教学特别突出,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二、改变教学方法
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语文学习不仅在课堂、更应在课外。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体育、娱乐、交际、劳动,甚至吃饭睡觉无一处不蛰伏着语文,无一不涉及到语文。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所以蛰伏于课堂,蜷缩于教材,进行满堂灌的教法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语文教学必须采用发散的眼光,向外拓展。不仅把学生放在课堂上来教,更应该放到课外去教。同时,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也不能只孤立地谈论教材、分析教材,这比较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要知出知入,教法上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大语文教学代替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其实,每篇课文只要抓住一两点教学目标即“神”,然后再用一些课本知识或生活事例即“形”来进行分析说理,学生听懂即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不仅能够学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更能够在实践中去理解和运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清除那种“高分低能"的现象。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发展规律所趋。
三、语文教材要不断延展扩充
语文教材不能狭义地理解为语文课本,而应是广义的。它包括三大类——课本、教师、读物。作为课本,其中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佳作名篇,教师奋力挖掘,尽取宝藏,授予学生,这是完全有必要的,甚至是非做不可的。
教师也是一部教材,一部广博而生动的教材,一位品学双馨的教师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成为其一生师法的楷模,所以教师必须具备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灵活的教法。要不断丰富提高,不断引入时代的活水,要以一种“人同此心”的心态去面对学生,以学生之所欲来决定自己的教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想方设法把自己的知识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渠道,最大限度地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是有思维的人,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感受和理解能力,教师要力求满足他们,上课时要尽量拓宽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读好读透老师这部“教材”。
课外读物又是另一本教材。语文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艰巨性,如果单凭课本上的几篇文章和教师所传授的一点知识就想把语文学好,那简直是不可能的登天之事,是一个不可争论的事实,要想改变这个问题的关键,首先必须是语文教学的散文化,其次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这可以大大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从而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质。叶圣陶先生早就建议在语文课外再编一套文学课本,我非常赞同这种做法。
教无定法,语文教学的“神”从广义上可以说是定型的,但“形”却是千变万化的。只要能够达到提高语文素质的总目的,采用任何方法都是可取的。正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如果使学生惯于简单的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但我坚信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是绝不会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它不仅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更主要是培养了不合时代发展的人才。课内外相结合的大语文教学,即散文化教学必将是教育改革的趋势。为了能够在语文这块园地中展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来写好这篇“散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