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目的:探索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并就提高临床检验标本质量提出可供借鉴的建议。方法:对接受临床检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分析标本采集的多种影响因素,如医护人员的人为因素、仪器设备因素、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因素等。结果: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患者的饮食、作息习惯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着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质量。结论:加强人员和仪器设备管理,规范操作流程,提高人员技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等多种措施有助于提高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质量。
【关键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检验前阶段;影响因素
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和送检过程是一项关系到检验结果,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显著影响的环节。检验前阶段作为其中重要的环节,其临床实践中包含临床医生检验前的准备工作、检验项目的选择、患者的临床准备、检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环节。这些环节中影响检验标本采集质量的因素非常多,且共同决定着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质量。
1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质量的因素
1.1医护人员的影响
第一,临床医生的叮嘱。在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前,临床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叮嘱。避免部分临床医生因其知识储备的不足,知识结构的不均衡,或者对所要检验的项目不熟悉等主观因素的存在造成检验标本质量的影响。同时医生针对病人进行特殊化和差异化的叮嘱,寻求患者的配合,从而完成临床检验样本的采集工作。
第二,护士的操作规范。在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过程中,护士作为重要的参与和执行人员,由于其知识水平的不足,技术操作规范的不熟悉等因素的存在,造成对所要开展的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工作不专业,尤其是部分护士的责任心以及标本采集的重视程度不足,从而对临床检验标本的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1.2患者的影响因素
第一,患者饮食习惯的影响。在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前,患者的需要进行血液化学检测,为此,患者在检测前需要对饮食进行控制。而在实际临床检验过程中,部分患者常常不能够在检验前阶段,按照医生的叮嘱进行饮食控制。如为了确保患者血液检测的准确性,患者需要在采集样本前禁食,且时间达到12h。而患者由于饥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在临床血液采集前保持空复状态,从而造成血液检测指标差异性较大,尤其是在一些常规的血脂和粪便隐血检查项目中,要求患者需要维持3日的素食状态,方可以采集血液样本。
第二,患者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在检验前阶段,为确保患者血液内各种指标处于真实状态水平,一般杜绝患者在临床检验标本前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加速血糖的消耗,提高新陈代谢的速度,从而造成血液成分的变化。为此,在临床检验样本采集前,医护人员会针对不同患者进行运动量的叮嘱,防止患者生理机能的改变影响检测结果。而部分患者则忽视医护人员的叮嘱。此外,部分患者对抽血等具有恐惧、焦虑、紧张,甚至出现晕血的现象发生,心理情绪极度不稳定,从而造成血液中的血清胆固醇、红细胞含量以及血糖等成分的水平发生明显的改变,影响临床检验标准。
第三,药物以及外界刺激性物质的影响。在临床检验前阶段患者应该对所使用的药物以及外界刺激性物质进行隔绝控制,先停药一段时间后进行血液样本的采集,防止因药物等物质的刺激造成患者血液样本多种指标改变。
1.3标本采集的影响
第一,标本采集的体位。临床医学证实正常人的坐位以及立位较卧位状态下的静脉渗透压较高,同时卧位的血浆总量会相对于直立位显著的提高。而卧位状态下患者前臂静脉采血所测的总蛋白水平也较立位状态下高。为此,在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过程中,应保持患者处于统一体位,避免体位的不同影响检测结果。
第二,标本采集的部位与时间。在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过程中,针对不同患者部位、不同疾病类型、不同检测项目等因素的影响,对患者的标本采集部位和时间都有所不同。例如为保障采血标本的质量,应避免在患者水肿或者有创伤的部位采集;以急性胰腺炎为例,在其突发8-12h过程中,患者血液和尿液中的淀粉酶含量会急剧的增加,并且持续时间较长,若在不能够准确的规范采集样本的时间则会影响到检验结果。此外采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样本过程中,应在患者胸痛后2-6h内采集肌红蛋白标本,在胸痛后3-24h内采集肌钙蛋白样本。针对激素类样本的采集,则需要更加准确的把握采集的时间,避免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第三,采集标本的送检。在送检过程中,每一个采集标本都會对应独一的标签,标签上会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检测项目、条目等基本信息。为此,只有在采集样本前后对所使用的样本容器进行详尽的检测,同时对标签进行牢固性检查和信息核对,防止出现不必要的疏忽,造成检测结果的差异。
1.4 容器与试剂的选择与使用
不同容器与试剂的选择和使用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标本采集所对应的。在临床实践中,以血液采集为例,样本容器根据采集样本以及检测项目的不同,会按照红、蓝、金黄色、橘红色、绿等颜色进行分类。而抗凝剂的使用量以及采集顺序需要进行严格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若选择容器和试剂出现问题,或者是操作流程出现问题则会导致样本检测标准不合格,无法为临床医学实践提供参考价值。
2讨论
综合上述多种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可以发现,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制定科学的样本采集流程和规范章程,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严格执行。同时针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意识、技术水平、工作责任心,样本采集仪器、容器的维护和管理进行强化管理,并针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这些措施将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质量,为临床医学诊断提供更加准确和有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卢 雪,谢 璟,张 敏,等.临床检验的首要环节——标本采集[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28(6):608.
[2]张晟春,许小明,陈琼.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09,23:2186-2188.
【摘要】目的:探索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并就提高临床检验标本质量提出可供借鉴的建议。方法:对接受临床检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分析标本采集的多种影响因素,如医护人员的人为因素、仪器设备因素、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因素等。结果: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患者的饮食、作息习惯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着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质量。结论:加强人员和仪器设备管理,规范操作流程,提高人员技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等多种措施有助于提高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质量。
【关键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检验前阶段;影响因素
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和送检过程是一项关系到检验结果,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显著影响的环节。检验前阶段作为其中重要的环节,其临床实践中包含临床医生检验前的准备工作、检验项目的选择、患者的临床准备、检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等环节。这些环节中影响检验标本采集质量的因素非常多,且共同决定着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质量。
1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质量的因素
1.1医护人员的影响
第一,临床医生的叮嘱。在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前,临床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叮嘱。避免部分临床医生因其知识储备的不足,知识结构的不均衡,或者对所要检验的项目不熟悉等主观因素的存在造成检验标本质量的影响。同时医生针对病人进行特殊化和差异化的叮嘱,寻求患者的配合,从而完成临床检验样本的采集工作。
第二,护士的操作规范。在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过程中,护士作为重要的参与和执行人员,由于其知识水平的不足,技术操作规范的不熟悉等因素的存在,造成对所要开展的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工作不专业,尤其是部分护士的责任心以及标本采集的重视程度不足,从而对临床检验标本的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1.2患者的影响因素
第一,患者饮食习惯的影响。在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前,患者的需要进行血液化学检测,为此,患者在检测前需要对饮食进行控制。而在实际临床检验过程中,部分患者常常不能够在检验前阶段,按照医生的叮嘱进行饮食控制。如为了确保患者血液检测的准确性,患者需要在采集样本前禁食,且时间达到12h。而患者由于饥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在临床血液采集前保持空复状态,从而造成血液检测指标差异性较大,尤其是在一些常规的血脂和粪便隐血检查项目中,要求患者需要维持3日的素食状态,方可以采集血液样本。
第二,患者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在检验前阶段,为确保患者血液内各种指标处于真实状态水平,一般杜绝患者在临床检验标本前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加速血糖的消耗,提高新陈代谢的速度,从而造成血液成分的变化。为此,在临床检验样本采集前,医护人员会针对不同患者进行运动量的叮嘱,防止患者生理机能的改变影响检测结果。而部分患者则忽视医护人员的叮嘱。此外,部分患者对抽血等具有恐惧、焦虑、紧张,甚至出现晕血的现象发生,心理情绪极度不稳定,从而造成血液中的血清胆固醇、红细胞含量以及血糖等成分的水平发生明显的改变,影响临床检验标准。
第三,药物以及外界刺激性物质的影响。在临床检验前阶段患者应该对所使用的药物以及外界刺激性物质进行隔绝控制,先停药一段时间后进行血液样本的采集,防止因药物等物质的刺激造成患者血液样本多种指标改变。
1.3标本采集的影响
第一,标本采集的体位。临床医学证实正常人的坐位以及立位较卧位状态下的静脉渗透压较高,同时卧位的血浆总量会相对于直立位显著的提高。而卧位状态下患者前臂静脉采血所测的总蛋白水平也较立位状态下高。为此,在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过程中,应保持患者处于统一体位,避免体位的不同影响检测结果。
第二,标本采集的部位与时间。在临床检验标本采集过程中,针对不同患者部位、不同疾病类型、不同检测项目等因素的影响,对患者的标本采集部位和时间都有所不同。例如为保障采血标本的质量,应避免在患者水肿或者有创伤的部位采集;以急性胰腺炎为例,在其突发8-12h过程中,患者血液和尿液中的淀粉酶含量会急剧的增加,并且持续时间较长,若在不能够准确的规范采集样本的时间则会影响到检验结果。此外采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样本过程中,应在患者胸痛后2-6h内采集肌红蛋白标本,在胸痛后3-24h内采集肌钙蛋白样本。针对激素类样本的采集,则需要更加准确的把握采集的时间,避免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第三,采集标本的送检。在送检过程中,每一个采集标本都會对应独一的标签,标签上会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检测项目、条目等基本信息。为此,只有在采集样本前后对所使用的样本容器进行详尽的检测,同时对标签进行牢固性检查和信息核对,防止出现不必要的疏忽,造成检测结果的差异。
1.4 容器与试剂的选择与使用
不同容器与试剂的选择和使用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标本采集所对应的。在临床实践中,以血液采集为例,样本容器根据采集样本以及检测项目的不同,会按照红、蓝、金黄色、橘红色、绿等颜色进行分类。而抗凝剂的使用量以及采集顺序需要进行严格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若选择容器和试剂出现问题,或者是操作流程出现问题则会导致样本检测标准不合格,无法为临床医学实践提供参考价值。
2讨论
综合上述多种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可以发现,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制定科学的样本采集流程和规范章程,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严格执行。同时针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意识、技术水平、工作责任心,样本采集仪器、容器的维护和管理进行强化管理,并针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干预。这些措施将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质量,为临床医学诊断提供更加准确和有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卢 雪,谢 璟,张 敏,等.临床检验的首要环节——标本采集[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0,28(6):608.
[2]张晟春,许小明,陈琼.影响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因素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09,23:2186-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