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诗歌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诗歌教学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诗歌时应当灵活运用诵读法、想象法、图画法、改写法、积累法、规律法和类举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诗歌教学实效。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方法
一、在明晰内涵的条件下认清教学载体
当前,每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都选编了相当数量的诗歌内容,由此也可以看出诗歌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诗歌既然如此重要,那在教学中就有必要首先来明晰一下诗歌的内涵。
“诗歌”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泛指各种体裁的诗。”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的解释是:“文学体裁,古代称不合乐的诗为诗,合乐的诗为歌。现泛指各种体裁的诗。”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文学的一大样式。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为歌,现在一般统称为诗歌。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以及历代诗人的作品。”当代文史专家袁行霈在其专著《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这样论述:“中国古典诗歌通常不是把感情脉络的连续性呈现给读者,而是从感情的发展脉络中截取最有启示性的一段,把其他的略去,留给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同时句子之间有较大的跳跃性,句子之间留下了较大的空白。”由此可见:(1)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2)诗歌的语言凝练且富于跳跃陛、启示性。(3)诗歌的韵律和谐。(4)诗歌意丰情深。
二、在明确要求的条件下把握教学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部分第一学段“阅读”中的第5点这样阐述:“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阅读”中的第6点这样阐述:“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阅读”中的第5点这样阐述:“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第四学段“阅读”中的第9点这样阐述:“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由此可以知道:(1)诗歌是各学段都需要学习的内容。(2)诗歌的教学要求具有螺旋式的层次性。(3)诗歌的教学注重诵读、体会和情感的升华。
三、在掌握方法的条件下提升教学实效
在明晰了诗歌内涵,明确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具体要求之后,教师就要学会灵活运用诗歌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诵读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一句经常可以听到的话语。对于这句话,教师并不陌生。实际上,这句话道出了学习诗歌的一种传统且有效的方法,即诵读法。大量地诵读优秀的诗歌,年深日久就能形成积累,进而对诗歌形成深厚的体会。显然,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学段着重强调“诵读”的原因。
(二)想象法。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具有着言简而义丰的特点。诗人往往只用寥寥数语就刻画出丰富--的意象,传达出深刻的意蕴。而这就要求读者在对诗歌进行解读的时候,要使用想象的方法进行。例如,有一位教师在讲到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时,有学生针对“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诗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卖的是‘杏花’?”教师对此作出了这样的回答:“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确实是在思考,这是很好的事情,值得表扬。那么,卖花人为何卖的是‘杏花’,老师以为:首先,有卖花之人必定有买花之人,说明宋代也像我们现代一样具有送花的习俗。其次,杏花具有‘风韵天成’的寓意,如果将杏花送给心仪的人应该是件很美的事。最后,杏花是在春天开放,从诗的题目可以看出此时正是春天,加之杏花的特殊寓意,所以在春天卖杏花也就可以理解了。当然,这也表明卖花人是个非常懂品位的人。”在这里,教师的作答采用的就是想象法。
(三)图画法。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一文史中的著名论断揭示出王维诗歌与绘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指示出诗歌教学的一条路径:以画解诗。在讲到李白的诗句“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时,笔者采用了图画的方式进行了处理:“在画面的左上方有云朵在下雨,从左到右有一条七弯八绕的黄色河流(象征黄河),右端有一个中间写有‘白’字的红色心形(象征李白的胸怀)。”如此,学生很容易地就理解了诗句。
(四)改写法。这里所说的“改写法”,实际上也可以称之为“扩写法”,即将诗歌改写成一篇文章或几段相较于原诗歌更长的文字。如,在一次考试中有一道题目是要求考生改写孟郊的《游子吟》。有一位考生是这样作答的:“在一个僻静的小山村,有一间破旧的茅草屋。夜已经深了,一盏昏黄的孤灯之下坐着母子人。母亲正在为儿子孟郊缝补衣服,孟郊几次劝母亲早些休息,但母亲哪里肯去,她一定要为儿子把衣服缝补好,因为明天儿子就要远行了。母亲一针一线缝得那么细密,好像担心儿子日后迟迟不能归来一样。看到这里,孟郊不禁泪湿眼眶,他想道:‘母亲缝进去的是线,但缝出的却是红色的心啊。母亲的恩情,我这颗寸草之心如何才能报答啊!’”这样一改写,虽然形式与原来不同,但情感的传达却是相同的。由此可以看出答题人是理解了这首诗歌的。
(五)积累法。技能的获得需要反复的练习。实际上,练习的过程也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要对诗歌形成自己的理解,积累是不可缺少的。而诗歌的积累往往指的就是对诗歌的记忆。对于中小学语文一科,要求学生掌握的诗歌在《语文课程标准》的附录部分附录1已分1~6年级和7-9年级两个学段列出了推荐篇目。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此为参照。
(六)规律法。诗歌无疑是有规律的,这就要求教师自己能掌握规律,在教学的时候能揭示规律,进而引导学生利用规律。比如,诗歌的节奏就是需要掌握规律才能正确掌握的一种技能。对此,袁行霈先生在其专著《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一书中指出:“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是依据汉语的特点建立的,既不是长短格,也不是轻重格,而是由以下两种因素决定的。首先是音节和音节的组合……其次,押韵也是形成诗歌节奏的一个要素。”押韵并不难,只要学生掌握了韵母的知识,基本上不会有大的问题。真正有一些难度的是音节和音节的组合。对此袁行霈先生的论述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参考:“而一句诗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的,一般是两个两个地组合在一起形成顿。顿,有人叫音组或音步。四言二顿,每顿两个音节;五言三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四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理解了以上知识之后,诗歌的节奏就不再是难事了。
(七)类举法。这里说的“类举法”实际上指的就是在教学中的联想。即讲到一首诗,能根据相似之点列举出其他诗歌或诗句的方法。如讲到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使用的夸张的修辞手法,教师要能根据“三千”这一相似点立即想到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也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总之,诗歌的教学是一项需要执教者讲求方法的系统工作。而这里所列举的诵读法、想象法、图画法、改写法、积累法、规律法和类举法只是众多诗歌教学方法中的皮毛。随着教学改革及教师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一定会涌现出更多行之有效的诗歌教学方法。
责任编辑 范宏芳
[关键词]中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方法
一、在明晰内涵的条件下认清教学载体
当前,每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都选编了相当数量的诗歌内容,由此也可以看出诗歌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诗歌既然如此重要,那在教学中就有必要首先来明晰一下诗歌的内涵。
“诗歌”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泛指各种体裁的诗。”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的解释是:“文学体裁,古代称不合乐的诗为诗,合乐的诗为歌。现泛指各种体裁的诗。”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文学的一大样式。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为歌,现在一般统称为诗歌。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以及历代诗人的作品。”当代文史专家袁行霈在其专著《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这样论述:“中国古典诗歌通常不是把感情脉络的连续性呈现给读者,而是从感情的发展脉络中截取最有启示性的一段,把其他的略去,留给读者自己去联想补充。同时句子之间有较大的跳跃性,句子之间留下了较大的空白。”由此可见:(1)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2)诗歌的语言凝练且富于跳跃陛、启示性。(3)诗歌的韵律和谐。(4)诗歌意丰情深。
二、在明确要求的条件下把握教学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部分第一学段“阅读”中的第5点这样阐述:“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阅读”中的第6点这样阐述:“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阅读”中的第5点这样阐述:“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第四学段“阅读”中的第9点这样阐述:“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由此可以知道:(1)诗歌是各学段都需要学习的内容。(2)诗歌的教学要求具有螺旋式的层次性。(3)诗歌的教学注重诵读、体会和情感的升华。
三、在掌握方法的条件下提升教学实效
在明晰了诗歌内涵,明确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具体要求之后,教师就要学会灵活运用诗歌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诵读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一句经常可以听到的话语。对于这句话,教师并不陌生。实际上,这句话道出了学习诗歌的一种传统且有效的方法,即诵读法。大量地诵读优秀的诗歌,年深日久就能形成积累,进而对诗歌形成深厚的体会。显然,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学段着重强调“诵读”的原因。
(二)想象法。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具有着言简而义丰的特点。诗人往往只用寥寥数语就刻画出丰富--的意象,传达出深刻的意蕴。而这就要求读者在对诗歌进行解读的时候,要使用想象的方法进行。例如,有一位教师在讲到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时,有学生针对“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两句诗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卖的是‘杏花’?”教师对此作出了这样的回答:“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确实是在思考,这是很好的事情,值得表扬。那么,卖花人为何卖的是‘杏花’,老师以为:首先,有卖花之人必定有买花之人,说明宋代也像我们现代一样具有送花的习俗。其次,杏花具有‘风韵天成’的寓意,如果将杏花送给心仪的人应该是件很美的事。最后,杏花是在春天开放,从诗的题目可以看出此时正是春天,加之杏花的特殊寓意,所以在春天卖杏花也就可以理解了。当然,这也表明卖花人是个非常懂品位的人。”在这里,教师的作答采用的就是想象法。
(三)图画法。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一文史中的著名论断揭示出王维诗歌与绘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指示出诗歌教学的一条路径:以画解诗。在讲到李白的诗句“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时,笔者采用了图画的方式进行了处理:“在画面的左上方有云朵在下雨,从左到右有一条七弯八绕的黄色河流(象征黄河),右端有一个中间写有‘白’字的红色心形(象征李白的胸怀)。”如此,学生很容易地就理解了诗句。
(四)改写法。这里所说的“改写法”,实际上也可以称之为“扩写法”,即将诗歌改写成一篇文章或几段相较于原诗歌更长的文字。如,在一次考试中有一道题目是要求考生改写孟郊的《游子吟》。有一位考生是这样作答的:“在一个僻静的小山村,有一间破旧的茅草屋。夜已经深了,一盏昏黄的孤灯之下坐着母子人。母亲正在为儿子孟郊缝补衣服,孟郊几次劝母亲早些休息,但母亲哪里肯去,她一定要为儿子把衣服缝补好,因为明天儿子就要远行了。母亲一针一线缝得那么细密,好像担心儿子日后迟迟不能归来一样。看到这里,孟郊不禁泪湿眼眶,他想道:‘母亲缝进去的是线,但缝出的却是红色的心啊。母亲的恩情,我这颗寸草之心如何才能报答啊!’”这样一改写,虽然形式与原来不同,但情感的传达却是相同的。由此可以看出答题人是理解了这首诗歌的。
(五)积累法。技能的获得需要反复的练习。实际上,练习的过程也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要对诗歌形成自己的理解,积累是不可缺少的。而诗歌的积累往往指的就是对诗歌的记忆。对于中小学语文一科,要求学生掌握的诗歌在《语文课程标准》的附录部分附录1已分1~6年级和7-9年级两个学段列出了推荐篇目。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此为参照。
(六)规律法。诗歌无疑是有规律的,这就要求教师自己能掌握规律,在教学的时候能揭示规律,进而引导学生利用规律。比如,诗歌的节奏就是需要掌握规律才能正确掌握的一种技能。对此,袁行霈先生在其专著《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一书中指出:“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是依据汉语的特点建立的,既不是长短格,也不是轻重格,而是由以下两种因素决定的。首先是音节和音节的组合……其次,押韵也是形成诗歌节奏的一个要素。”押韵并不难,只要学生掌握了韵母的知识,基本上不会有大的问题。真正有一些难度的是音节和音节的组合。对此袁行霈先生的论述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参考:“而一句诗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的,一般是两个两个地组合在一起形成顿。顿,有人叫音组或音步。四言二顿,每顿两个音节;五言三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四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理解了以上知识之后,诗歌的节奏就不再是难事了。
(七)类举法。这里说的“类举法”实际上指的就是在教学中的联想。即讲到一首诗,能根据相似之点列举出其他诗歌或诗句的方法。如讲到李白的诗句“白发三千丈”使用的夸张的修辞手法,教师要能根据“三千”这一相似点立即想到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也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总之,诗歌的教学是一项需要执教者讲求方法的系统工作。而这里所列举的诵读法、想象法、图画法、改写法、积累法、规律法和类举法只是众多诗歌教学方法中的皮毛。随着教学改革及教师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一定会涌现出更多行之有效的诗歌教学方法。
责任编辑 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