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标准》的总体目标在情感与态度第四点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要培养学生这样的情感与态度,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由教材的“执行者”变成教材的“决策者和创造者”。
关键词:自然数 教材 科学性 探索性
一、转变观念,勇于重组教材——体现“科学性”
1、及时地修改教材。例如,关于“自然数”的定义,根据教研室通知和初中一年级教材,将“0”也划入自然数范围,而现行教材第八册的自然数定义不包括“0”,这样一来,给五六年级的教学工作带来了矛盾。为了学生的发展,当然要根据新的自然数定义来进行教学。因而,笔者在教学第十册“数的整除”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了三方面的修改:一是将学生脑海中自然数的定义做了修改,让“0”也划入自然数的范围;二是将学生手中的教材做了修改,将书中说明“以后我们研究约数和倍数时一般指自然数,不包括零”修改为“一般指不包括零的自然数”;三是将由此带来的一些不准确的数学概念分类进行了局部调整。
2、恰当地重组教材。现行教材是按照修订本教学大纲编排的一般教学内容,配套的教参也只是一般的教学思路。在课改下,教师备课时不能唯书,而应该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和已有经验出发,用建构主义的理论来思考:怎样的教学才能更适合学生头脑知识的链接、衍生?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之前,笔者把教材研究了好几遍。教材是从“10÷3”和“58.6÷11”两个例子入手,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接着介绍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最后介绍循环小数的分类。虽然这部分内容只学不考,但笔者觉得如此安排教学程序不太自然,不利用学生的知识建构。经过一番思考,决定从“25.5÷6,10÷3,58.6÷11,1.44÷1.8”这四道计算入手,让学生通过计算后产生疑问,自主分类。先直接引出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紧接着再研究无限小数,从而引出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最后重点研究循环小数。这样的教学,知识脉络分明,结构清晰,在小组合作学习下都能画出非常有创意的知识结构示意图。
二、精心设计,贴近学生实际——体现“生活性”
1、注重从生活背景中引入新知。小学阶段的绝大多数教学内容都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找到了每节课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点”,就找到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例如在教学“公约数、最大公约数”时,可以出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有一个间厨房长30分米,宽24分米要铺地砖,请你帮忙想一想,需选边长为几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才能铺得既整齐又快?学生能过讨论,得出了边长为1分米、2分米、3分米、6分米、的正方形都行。其实1、2、3、6这些数都是30与24的公约数,而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这样的引入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乐于帮助老师去思考,沟通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消除了对数学的陌生感。
2、注重从现实生活中产生例题。教师应大胆地开放“小教室”,把社会生活中鲜活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引进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这课时,可以创设“全班48人去××公园玩,门票每人5元,满50人可以享受团体八折优惠,他们怎样购票比较合理?”这样一个生活问题。
三、知识展开,探究形成过程——体现“探索性”
《标准》要求“教材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内容。现行教材往往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出示以“典型”材料,逼学生“上路”,经历肯定顺利,结论肯定“规范”“唯一”,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地探究。教师应该把教材中的陈述性内容创造性地展开,整合成富有思维空间、启发性强、有利于学生“再创造”的探索性素材。正如《標准》上所说的,“动手实践。
例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一课,教材直接出示了等底等到高的圆柱和圆锥进行实验。在具体操作时,为了激活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和自主探究,可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
(1)猜想假设: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
(2)实验研究:利用身边的材料(水、砂、米、橡皮泥等)和教师准备的不同型号的圆柱、圆锥,验证你们的想法,得出结论。
(3)交流完善: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并在交流中对结论作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实践证明,把教材的知识展开后,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在这自主探究的氛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四、呈现方式,力求丰富多彩——体现“开放性”
1、对话呈现。语文学科有分角色朗读,而数学应用题的出示都是以文字出现,学生练习起来枯燥无味,缺乏生活性、人文性和情趣味。因此在教学应用题时,可尝试运用对话形式呈现原题,再配上图示,学生学得直观,学得生动。
2、实物呈现。例如教学“利息”一课时,可以用真实的存单的形式呈现例题,让学生认一认存单的内容组成,说一说储蓄的有关知识,算一算利息的多少。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索利息计算方法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作为数学课程“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教师在从事数学教学活动时,要依据《标准》理念,对数学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深度加工”。通过悉心揣摩,精心设计,有效重组和完善整合,力求使原有教材在课程改革的机遇中,焕发其生命活力;力求使数学课堂不再“涛声依旧”;力求贴近课程标准的精神,凸现崭新的教学理念,构筑小学数学的新型课堂!
参考文献:
【1】何诚. 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从正确解读文本到活用教材[J]. 飞:素质教育(1):44-45.
【2】陈素珍.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资源活用[J]. 素质教育论坛月刊, 2011(2):85-86.
关键词:自然数 教材 科学性 探索性
一、转变观念,勇于重组教材——体现“科学性”
1、及时地修改教材。例如,关于“自然数”的定义,根据教研室通知和初中一年级教材,将“0”也划入自然数范围,而现行教材第八册的自然数定义不包括“0”,这样一来,给五六年级的教学工作带来了矛盾。为了学生的发展,当然要根据新的自然数定义来进行教学。因而,笔者在教学第十册“数的整除”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了三方面的修改:一是将学生脑海中自然数的定义做了修改,让“0”也划入自然数的范围;二是将学生手中的教材做了修改,将书中说明“以后我们研究约数和倍数时一般指自然数,不包括零”修改为“一般指不包括零的自然数”;三是将由此带来的一些不准确的数学概念分类进行了局部调整。
2、恰当地重组教材。现行教材是按照修订本教学大纲编排的一般教学内容,配套的教参也只是一般的教学思路。在课改下,教师备课时不能唯书,而应该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和已有经验出发,用建构主义的理论来思考:怎样的教学才能更适合学生头脑知识的链接、衍生?例如,在教学“循环小数”之前,笔者把教材研究了好几遍。教材是从“10÷3”和“58.6÷11”两个例子入手,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接着介绍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最后介绍循环小数的分类。虽然这部分内容只学不考,但笔者觉得如此安排教学程序不太自然,不利用学生的知识建构。经过一番思考,决定从“25.5÷6,10÷3,58.6÷11,1.44÷1.8”这四道计算入手,让学生通过计算后产生疑问,自主分类。先直接引出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紧接着再研究无限小数,从而引出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最后重点研究循环小数。这样的教学,知识脉络分明,结构清晰,在小组合作学习下都能画出非常有创意的知识结构示意图。
二、精心设计,贴近学生实际——体现“生活性”
1、注重从生活背景中引入新知。小学阶段的绝大多数教学内容都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背景。找到了每节课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点”,就找到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例如在教学“公约数、最大公约数”时,可以出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有一个间厨房长30分米,宽24分米要铺地砖,请你帮忙想一想,需选边长为几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才能铺得既整齐又快?学生能过讨论,得出了边长为1分米、2分米、3分米、6分米、的正方形都行。其实1、2、3、6这些数都是30与24的公约数,而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这样的引入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乐于帮助老师去思考,沟通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消除了对数学的陌生感。
2、注重从现实生活中产生例题。教师应大胆地开放“小教室”,把社会生活中鲜活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引进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这课时,可以创设“全班48人去××公园玩,门票每人5元,满50人可以享受团体八折优惠,他们怎样购票比较合理?”这样一个生活问题。
三、知识展开,探究形成过程——体现“探索性”
《标准》要求“教材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内容。现行教材往往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出示以“典型”材料,逼学生“上路”,经历肯定顺利,结论肯定“规范”“唯一”,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地探究。教师应该把教材中的陈述性内容创造性地展开,整合成富有思维空间、启发性强、有利于学生“再创造”的探索性素材。正如《標准》上所说的,“动手实践。
例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一课,教材直接出示了等底等到高的圆柱和圆锥进行实验。在具体操作时,为了激活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和自主探究,可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
(1)猜想假设: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联系吗?有什么样的联系?
(2)实验研究:利用身边的材料(水、砂、米、橡皮泥等)和教师准备的不同型号的圆柱、圆锥,验证你们的想法,得出结论。
(3)交流完善: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并在交流中对结论作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实践证明,把教材的知识展开后,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在这自主探究的氛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四、呈现方式,力求丰富多彩——体现“开放性”
1、对话呈现。语文学科有分角色朗读,而数学应用题的出示都是以文字出现,学生练习起来枯燥无味,缺乏生活性、人文性和情趣味。因此在教学应用题时,可尝试运用对话形式呈现原题,再配上图示,学生学得直观,学得生动。
2、实物呈现。例如教学“利息”一课时,可以用真实的存单的形式呈现例题,让学生认一认存单的内容组成,说一说储蓄的有关知识,算一算利息的多少。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索利息计算方法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作为数学课程“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教师在从事数学教学活动时,要依据《标准》理念,对数学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深度加工”。通过悉心揣摩,精心设计,有效重组和完善整合,力求使原有教材在课程改革的机遇中,焕发其生命活力;力求使数学课堂不再“涛声依旧”;力求贴近课程标准的精神,凸现崭新的教学理念,构筑小学数学的新型课堂!
参考文献:
【1】何诚. 论小学数学教学如何从正确解读文本到活用教材[J]. 飞:素质教育(1):44-45.
【2】陈素珍.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资源活用[J]. 素质教育论坛月刊, 2011(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