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图书区作为典型的早期阅读环境,是幼儿园课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幼儿园,图书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便进入哪个班,都可以看到容纳图书的角落,但是班级中图书区的创设却不容乐观。尽管每天的区域游戏时间都开放着图书区,但是图书区却总是冷冷清清,看图画书的孩子寥寥无几。本文作者就观察到的以下几个场景,举例进行分析并找寻策略跟进,以求隐性的阅读环境对于孩子阅读能力提高有所帮助和提高。
二、案例描述
1.“我只是来看看的!”
阅读区,寥寥无几的几个女孩子在翻看着图书,一会儿笑笑,一会儿小声地交头接耳,王钰箐搬着小椅子围着阅读区转着,也不坐下来,看看这边,看看那边。我走过去,弯下腰,轻声对王钰箐说:“想看书的话就坐下来,去阅读区里选自己喜欢看的书。”王钰箐腼腆地笑了笑,对我摇了摇手,说:“我只是来看看的,这里的书我都看过了。”
2.“那边太吵了,影响到我了。”
区域游戏时间到了,小朋友搬着小椅子,找自己想玩的区域。王心仪、吴雯璇、左悦等几个女生来到了阅读区,她们在书架那里选择了自己想看的书,然后走到桌子边上,坐下看书。隔壁的角色游戏“开心超市”正开着,“顾客”王少嘉禾、吴敬尧、耿瑞涛正在“超市”里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他们边挑选商品,边大声交谈着什么,放肆的笑声、喧闹的谈话声正从“超市”里传出。
王心仪皱了皱眉头,抬头看了下隔壁的“超市”,对着他们说了声:“你们小声点行吗?”隔壁的“顾客”仍旧声音很大,王心仪提醒了两次后看到没有效果,起身把书放在了书架上,对吴雯璇说:“那边太吵了,影响到我了,我去别的地方玩了。”
3.“书摆得乱七八糟,我都不知道看什么好。”
吴睿来到阅读区,左看看、右看看,没有拿书,继续挑选书,拿起这本,拿起那本,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到书,她转身去了美工区。我轻轻走过去问个究竟,她耸了耸肩膀:“阅读区里的书摆得乱七八糟,我都不知道看什么好,干脆就不看了。”说完,还摇了摇头。
4.“老师在哪儿呢?”
葛睿远和印思源算是班级里比较喜欢来阅读区的孩子了,课间休息时候、区域时间,只要有空闲的一分一秒,他们都会来阅读区转转,或者看自己带来分享的图书,或者翻阅着书架上的绘本。照例,晨间区域时,葛睿远又坐在了桌子前,开始看书。他仔细翻阅着每一页,表情多变,有时紧皱眉头,有时眉开眼笑,有时会把手指头塞在嘴巴里,有时还会大叫一声“哎呀!”他完全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忽然他抬起头,看看左边,看看右边,好像在找寻着什么,他对边上其他看书的小朋友说:“这个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老师在哪儿呢?”边上的小朋友摇摇头,葛睿远继续找寻着老师的身影寻求帮助。
三、案例分析
(一)图书区设置不合理
1.形同摆设的图书区。
很多班级的图书区只包含了一个书架,即使安排了位置,也只是简单随意地摆放附近的桌子和椅子,这样的环境让幼儿感到乏味无趣。
2.干扰因素太多。
有的教师在设置图书区的位置时,只顾及内容丰富而对于一些干扰因素考虑不周全,比如案例二中的王心仪就是遭受到了这种干扰,动静没有分开。
(二)图书投放单一杂乱
图书区的图书呈现的状态是单一、凌乱或者就是长期不更换,因此很难吸引好奇心重的幼儿,他们会无从下手,久而久之会使幼儿对图画书产生厌倦感,如案例一中的王钰箐和案例四中的吴睿就发生了类似的现象,长此以往下去不利于阅读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三)教师指导欠恰当
在图书区中,教师认为孩子进入图书区需要安静的氛围,因此不能也不需要去打扰到孩子。因此在这个区域中根本无指导可言,导致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错误的行为,孩子也容易走入误区,出现了无人问津的图书区。
四、解决策略
图书区作为幼儿园区域活动必备的区域之一,必须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提升幼儿多方面的能力。那么究竟该如何来改善这种现象呢?在幼儿园第五届阅读月的大背景下,我采用了由点及面、层层深入的方式,从阅读的环境入手,改善阅读氛围。
(一)创设安静的阅读环境,营造温馨的阅读氛围
安静、温馨的阅读环境是阅读区顺利开展的基础,它能延长孩子们在阅读区的时间,从而更大限度地让孩子去感受阅读之乐趣。
1.图书区的合理安排。
教师可根据教室的布局进行合理的安排,首先要保持安静,注意动静隔开,防止类似于建构区、音乐区以及角色游戏区之类的区域在边上,可独立放置在教室的一个角落,远离以上区域;其次阅读区最重要的就是光线一定要充足,起到保护幼儿眼睛的作用。
2.图书区的美观设置。
(1)色彩搭配要温馨:阅读区比较适合的色彩是暖色调,让孩子们有温馨的感觉。
(2)周围环境要安全:对于小年龄段的孩子,可在阅读区的周围加上一些辅助的设施,布置成“家”的模样,让小年龄段的孩子在阅读区有足够的安全感。
(二)投放丰富的阅读材料,满足幼儿个性的需要
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是幼儿能否主动参与活动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参与活动的质量。
1.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根据各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投放适宜的阅读材料,如大班年龄段的孩子,就可以投放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意义比较深远的图书,如科普类的《胡椒生长在哪里?》、无字绘本《猜猜看谁做了什么?》等等;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就可以投放一些生活类的图书给他们看,让他们在图画书中看看、学学、做做,加强自理能力等。
2.跟随幼儿的兴趣爱好。
除了在年龄特点上尊重幼儿以外,还应该跟随幼儿的兴趣走,如有一阶段幼儿对于动物就比较感兴趣,此时教师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在阅读区增设一些有关动物的图画书,如《小企鹅的故事》《狼狼》《青蛙弗洛格系列》等,有这些图画书的吸引,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到阅读区的机会也就大了。 3.满足幼儿的个性需要。
幼儿之间是有能力差异、习惯差异的,因此一味地投放众多小朋友喜欢的图画书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有些个性需要的孩子,我们教师还是需要给予支持的,比如说班级中有的孩子就特别喜欢水墨画,我们就可以增设一些有关水墨画的图画书,如《武松打虎》《驿马》等;如有的孩子在交往方面出现了问题,此时教师将阅读区中的《蓝风筝》《我不是故意的》类似的图画书介绍给他们,并在特定的时间给予精神上以及方法上的支持,孩子会受益匪浅的。
(三)巧妙纳入教学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活动的渗透是阅读区顺利开展的主要途径。利用一日生活皆课程的宗旨,巧妙将图书区中的精华贯穿于其中,如午餐前的餐前游戏可以利用图画书来讲故事,午睡前的睡前故事也可从图书区中选择。平时与幼儿的交流或者幼儿在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教师都可以刻意运用到图画书中的内容,并告诉幼儿这就是老师从图画书中习得的经验,以此来吸引幼儿利用一切时间到图书区中逛逛、看看、聊聊。
(四)建立合理的指导策略,提升幼儿阅读的水平
教师在阅读区的指导是举足轻重的,对于阅读区的顺利开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阅读区是看书的地方,但并不是可以让教师忽视的地方,不代表教师让其中的小朋友随意看书,完全不管不问。
1.正确的阅读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认识图画书,让幼儿了解图画书的结构,并且在看书的过程中带着他们一起养成正确的翻阅等方法。
2.良好的阅读习惯。
看书姿势、一页一页翻书、从书的右下角翻阅、会正确取书和摆书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孩子来说将会受益终身。
3.严谨的思维能力。
看书不是随意看,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的,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图画书来引导孩子们观察画面、观察书中角色的动作、表情、发现细节等,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并且在翻阅的过程中体现出有序的思维逻辑能力。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从而潜移默化地带着孩子一起去提升。
4.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语言领域”的阅读欣赏中提到可以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情感,能运用语言等形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理解。这点在大班幼儿身上可以完全表现出来,对于小年龄段的孩子也可以有目的地进行培养。
5.规则执行的力度到位。
区域规则是决定图书区能否正常开展的主要条件之一,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共同商量、讨论制定图书区的规则,如:要爱护图书,不能扔书;在图书区要安静,不能大吵大闹;看完书后要将书整理好,归类摆放等等。并且在建立规则的基础上要严格执行,做到言行一致,保证图书区的有序开展。
(五)积极调整阅读的内容,创设动态的阅读过程
适时调整阅读内容,体现动态的阅读过程对于阅读区能起到持续阅读的作用。一成不变的阅读材料会丧失幼儿对阅读区的兴趣,久而久之阅读区就会成为一种摆设。
1.兴趣缺乏。
当发现孩子对于投放的图画书已经没有兴趣,或者新投放的图画书未能有兴趣时,教师应该立即发现,及时分析幼儿不感兴趣的原因,并进行反思,反思内容是否是他们需要的,是否能让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并且立即改进,从而使幼儿的兴趣得以延伸。
2.材料闲置。
有些图画书在书架上闲置一段时间后,就完成它的使命了,这时教师就可以撤下来,或者与其他班级进行交换,以达到物尽其用的作用。
3.材料破损。
阅读区除了看书以外,还有很多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说在社会性行为方面,当发现阅读区的材料有破损时,不仅影响了阅读区的美观效果,而且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是有极大的隐性作用的。教师可以利用修补书籍、爱护图书之类的内容与幼儿进行交流,起到保护图书的作用。
4.随时增设。
随着幼儿兴趣点的转移,或者需求量的增大,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及时跟进,增设某些方面的图画书,满足幼儿个性的需要。
图书区只有规划合理、环境温馨、材料充足、教师指导得当才能吸引孩子前往。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不断拓宽图书区的阅读空间,从而解放孩子,让孩子在看中学、玩中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图书区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实效,从而促进幼儿能力的多元化发展,让图书区真正成为幼儿阅读的天堂。
图书区作为典型的早期阅读环境,是幼儿园课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幼儿园,图书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便进入哪个班,都可以看到容纳图书的角落,但是班级中图书区的创设却不容乐观。尽管每天的区域游戏时间都开放着图书区,但是图书区却总是冷冷清清,看图画书的孩子寥寥无几。本文作者就观察到的以下几个场景,举例进行分析并找寻策略跟进,以求隐性的阅读环境对于孩子阅读能力提高有所帮助和提高。
二、案例描述
1.“我只是来看看的!”
阅读区,寥寥无几的几个女孩子在翻看着图书,一会儿笑笑,一会儿小声地交头接耳,王钰箐搬着小椅子围着阅读区转着,也不坐下来,看看这边,看看那边。我走过去,弯下腰,轻声对王钰箐说:“想看书的话就坐下来,去阅读区里选自己喜欢看的书。”王钰箐腼腆地笑了笑,对我摇了摇手,说:“我只是来看看的,这里的书我都看过了。”
2.“那边太吵了,影响到我了。”
区域游戏时间到了,小朋友搬着小椅子,找自己想玩的区域。王心仪、吴雯璇、左悦等几个女生来到了阅读区,她们在书架那里选择了自己想看的书,然后走到桌子边上,坐下看书。隔壁的角色游戏“开心超市”正开着,“顾客”王少嘉禾、吴敬尧、耿瑞涛正在“超市”里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他们边挑选商品,边大声交谈着什么,放肆的笑声、喧闹的谈话声正从“超市”里传出。
王心仪皱了皱眉头,抬头看了下隔壁的“超市”,对着他们说了声:“你们小声点行吗?”隔壁的“顾客”仍旧声音很大,王心仪提醒了两次后看到没有效果,起身把书放在了书架上,对吴雯璇说:“那边太吵了,影响到我了,我去别的地方玩了。”
3.“书摆得乱七八糟,我都不知道看什么好。”
吴睿来到阅读区,左看看、右看看,没有拿书,继续挑选书,拿起这本,拿起那本,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到书,她转身去了美工区。我轻轻走过去问个究竟,她耸了耸肩膀:“阅读区里的书摆得乱七八糟,我都不知道看什么好,干脆就不看了。”说完,还摇了摇头。
4.“老师在哪儿呢?”
葛睿远和印思源算是班级里比较喜欢来阅读区的孩子了,课间休息时候、区域时间,只要有空闲的一分一秒,他们都会来阅读区转转,或者看自己带来分享的图书,或者翻阅着书架上的绘本。照例,晨间区域时,葛睿远又坐在了桌子前,开始看书。他仔细翻阅着每一页,表情多变,有时紧皱眉头,有时眉开眼笑,有时会把手指头塞在嘴巴里,有时还会大叫一声“哎呀!”他完全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忽然他抬起头,看看左边,看看右边,好像在找寻着什么,他对边上其他看书的小朋友说:“这个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老师在哪儿呢?”边上的小朋友摇摇头,葛睿远继续找寻着老师的身影寻求帮助。
三、案例分析
(一)图书区设置不合理
1.形同摆设的图书区。
很多班级的图书区只包含了一个书架,即使安排了位置,也只是简单随意地摆放附近的桌子和椅子,这样的环境让幼儿感到乏味无趣。
2.干扰因素太多。
有的教师在设置图书区的位置时,只顾及内容丰富而对于一些干扰因素考虑不周全,比如案例二中的王心仪就是遭受到了这种干扰,动静没有分开。
(二)图书投放单一杂乱
图书区的图书呈现的状态是单一、凌乱或者就是长期不更换,因此很难吸引好奇心重的幼儿,他们会无从下手,久而久之会使幼儿对图画书产生厌倦感,如案例一中的王钰箐和案例四中的吴睿就发生了类似的现象,长此以往下去不利于阅读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三)教师指导欠恰当
在图书区中,教师认为孩子进入图书区需要安静的氛围,因此不能也不需要去打扰到孩子。因此在这个区域中根本无指导可言,导致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错误的行为,孩子也容易走入误区,出现了无人问津的图书区。
四、解决策略
图书区作为幼儿园区域活动必备的区域之一,必须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提升幼儿多方面的能力。那么究竟该如何来改善这种现象呢?在幼儿园第五届阅读月的大背景下,我采用了由点及面、层层深入的方式,从阅读的环境入手,改善阅读氛围。
(一)创设安静的阅读环境,营造温馨的阅读氛围
安静、温馨的阅读环境是阅读区顺利开展的基础,它能延长孩子们在阅读区的时间,从而更大限度地让孩子去感受阅读之乐趣。
1.图书区的合理安排。
教师可根据教室的布局进行合理的安排,首先要保持安静,注意动静隔开,防止类似于建构区、音乐区以及角色游戏区之类的区域在边上,可独立放置在教室的一个角落,远离以上区域;其次阅读区最重要的就是光线一定要充足,起到保护幼儿眼睛的作用。
2.图书区的美观设置。
(1)色彩搭配要温馨:阅读区比较适合的色彩是暖色调,让孩子们有温馨的感觉。
(2)周围环境要安全:对于小年龄段的孩子,可在阅读区的周围加上一些辅助的设施,布置成“家”的模样,让小年龄段的孩子在阅读区有足够的安全感。
(二)投放丰富的阅读材料,满足幼儿个性的需要
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是幼儿能否主动参与活动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到孩子们参与活动的质量。
1.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根据各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投放适宜的阅读材料,如大班年龄段的孩子,就可以投放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意义比较深远的图书,如科普类的《胡椒生长在哪里?》、无字绘本《猜猜看谁做了什么?》等等;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就可以投放一些生活类的图书给他们看,让他们在图画书中看看、学学、做做,加强自理能力等。
2.跟随幼儿的兴趣爱好。
除了在年龄特点上尊重幼儿以外,还应该跟随幼儿的兴趣走,如有一阶段幼儿对于动物就比较感兴趣,此时教师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在阅读区增设一些有关动物的图画书,如《小企鹅的故事》《狼狼》《青蛙弗洛格系列》等,有这些图画书的吸引,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到阅读区的机会也就大了。 3.满足幼儿的个性需要。
幼儿之间是有能力差异、习惯差异的,因此一味地投放众多小朋友喜欢的图画书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有些个性需要的孩子,我们教师还是需要给予支持的,比如说班级中有的孩子就特别喜欢水墨画,我们就可以增设一些有关水墨画的图画书,如《武松打虎》《驿马》等;如有的孩子在交往方面出现了问题,此时教师将阅读区中的《蓝风筝》《我不是故意的》类似的图画书介绍给他们,并在特定的时间给予精神上以及方法上的支持,孩子会受益匪浅的。
(三)巧妙纳入教学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活动的渗透是阅读区顺利开展的主要途径。利用一日生活皆课程的宗旨,巧妙将图书区中的精华贯穿于其中,如午餐前的餐前游戏可以利用图画书来讲故事,午睡前的睡前故事也可从图书区中选择。平时与幼儿的交流或者幼儿在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教师都可以刻意运用到图画书中的内容,并告诉幼儿这就是老师从图画书中习得的经验,以此来吸引幼儿利用一切时间到图书区中逛逛、看看、聊聊。
(四)建立合理的指导策略,提升幼儿阅读的水平
教师在阅读区的指导是举足轻重的,对于阅读区的顺利开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阅读区是看书的地方,但并不是可以让教师忽视的地方,不代表教师让其中的小朋友随意看书,完全不管不问。
1.正确的阅读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认识图画书,让幼儿了解图画书的结构,并且在看书的过程中带着他们一起养成正确的翻阅等方法。
2.良好的阅读习惯。
看书姿势、一页一页翻书、从书的右下角翻阅、会正确取书和摆书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孩子来说将会受益终身。
3.严谨的思维能力。
看书不是随意看,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的,教师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图画书来引导孩子们观察画面、观察书中角色的动作、表情、发现细节等,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并且在翻阅的过程中体现出有序的思维逻辑能力。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从而潜移默化地带着孩子一起去提升。
4.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语言领域”的阅读欣赏中提到可以让幼儿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情感,能运用语言等形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理解。这点在大班幼儿身上可以完全表现出来,对于小年龄段的孩子也可以有目的地进行培养。
5.规则执行的力度到位。
区域规则是决定图书区能否正常开展的主要条件之一,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共同商量、讨论制定图书区的规则,如:要爱护图书,不能扔书;在图书区要安静,不能大吵大闹;看完书后要将书整理好,归类摆放等等。并且在建立规则的基础上要严格执行,做到言行一致,保证图书区的有序开展。
(五)积极调整阅读的内容,创设动态的阅读过程
适时调整阅读内容,体现动态的阅读过程对于阅读区能起到持续阅读的作用。一成不变的阅读材料会丧失幼儿对阅读区的兴趣,久而久之阅读区就会成为一种摆设。
1.兴趣缺乏。
当发现孩子对于投放的图画书已经没有兴趣,或者新投放的图画书未能有兴趣时,教师应该立即发现,及时分析幼儿不感兴趣的原因,并进行反思,反思内容是否是他们需要的,是否能让他们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并且立即改进,从而使幼儿的兴趣得以延伸。
2.材料闲置。
有些图画书在书架上闲置一段时间后,就完成它的使命了,这时教师就可以撤下来,或者与其他班级进行交换,以达到物尽其用的作用。
3.材料破损。
阅读区除了看书以外,还有很多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说在社会性行为方面,当发现阅读区的材料有破损时,不仅影响了阅读区的美观效果,而且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是有极大的隐性作用的。教师可以利用修补书籍、爱护图书之类的内容与幼儿进行交流,起到保护图书的作用。
4.随时增设。
随着幼儿兴趣点的转移,或者需求量的增大,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及时跟进,增设某些方面的图画书,满足幼儿个性的需要。
图书区只有规划合理、环境温馨、材料充足、教师指导得当才能吸引孩子前往。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不断拓宽图书区的阅读空间,从而解放孩子,让孩子在看中学、玩中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图书区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实效,从而促进幼儿能力的多元化发展,让图书区真正成为幼儿阅读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