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发现问题
初中英语写作(也称“书面表达”)长期以来是初中学生的难点,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师们一直在探索研讨的专题。我区属于农村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学生英语成绩较广州市其他地区有一定的差距,书面表达差距尤其大。从近三年全区初中英语期末质量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来看,我区初中书面表达平均得分率仅为45.43%,零分率为13.1%,书面表达得分率偏低和零分率高是我区初中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从教学角度对全区初中英语教师作了调查,结论是相比较阅读课、听力课、语法课、讲评课等课型,英语教师对于写作课的重视不够。60%的教师称仅在布置写作任务前作简单的提示,没有专门上过写作课;30%的教师不清楚英语写作课该如何上;34%的教师以修改典型作文或者展示优秀范文代替写作教学;70%的教师批改作文只是给一个分数,不告知学生扣分原因和改进意见……由此可见,我区教师对于英语写作课缺乏钻研精神,对学生写作的指导不到位,也是造成学生书面表达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二、探索历程
(一)开展写作课专题研讨
为改进书面表达教学薄弱的状况,自2005年以来,我区开展了多次写作课型研讨,研讨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基本包含以下几方面。
(1)注重写作前的“输入”,以读、说等活动作为写前的铺垫。
(2)从文章的框架入手提供例文,引导仿写。
(3)引导学生根据“作文评分标准”修改典型习作,在修改的过程中掌握英语作文应试要点。
(4)注重写作的过程式引导,从写前、写中、写后三个阶段实施写作教学。
从应试的角度看,这些课型研讨解决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在作文内容方面的得分率提高了,也即学生能尽量覆盖“书面表达”的提示内容;后进生能根据提示词写几个单词或者一两个简单的句子,零分率大大降低了。但也走了一些弯路,如:老师只注重写作步骤、规则的灌输,结果是学生没有时间写或脑子里没词写不出;有的教师引导学生读一篇例文。归纳结构和好词好句,然后仿写,结果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和例文如出一辙,没有自主性。从写作能力的提高和写作目标达成来看,这些课型并不是很成功。
(二)寻找学生写作的瓶颈问题
深受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鱼牛”现象的启发,笔者认为,有效的英语写作课教学应该建立在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先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瓶颈”问题。笔者归纳了近三年来我区初中英语质量水平检测质量分析报告,发现学生在“书面表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内容不全。以写一个要点为主,其他要点不写;或者只简单翻译中文提示要点,漏写自主拓展部分。
(2)单词拼写错误。
(3)句子结构差,有的文章连一个正确句子都没有,中文式的句子较多。
(4)缺乏过渡词语衔接。
(5)语法错误。主要是人称代词与谓语动词的搭配不当,滥用be动词,时态混乱。
(6)抄袭无关短文,空白卷较多。
(7)书写普遍较差,乱涂乱改。
上述几个问题可以归纳为三方面:①内容不全。②词汇、句型贫乏,语法错误多。③写作无计划,乱涂乱改。针对这些问题,教师经过多次研讨交流、探索和尝试,终于有所突破和创新。下面以一堂区写作公开课为例,点列其三大亮点。
三、突破创新
亮点一:设置多维、合理的目标
本节课是初中英语8A unit3 Computer单元教学内容结束后,教师自主设计的一堂写作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词汇:复习并运用与使用电脑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如type,draw,information,invention,surf the net,chat with friends,write e-mails,spend…doing,in a right way, make good use of等。
(2)话题:能交谈和书面表达“使用电脑”这一话题。
2.能力目标
(1)有意识地运用目标词汇,连词造句。
(2)能围绕话题对话交流,表达观点。
(3)培养学生作文起稿、评分、修改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如何合理使用电脑,并在互改作文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
4.学习策略目标
通过写作过程性的引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分析】教师自主整合教学资源,把词汇、短语的复习、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三个知识目标融合在一节课中,目标设置平衡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本节课用说、写的方式复习和巩固了单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作文起稿、评分和修改的能力。这样做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词汇、短语复习”和“话题口头表达”为后面的“写”做了充足的铺垫,后面的“写”则帮助巩固前面的词汇复习和口语表达,使学生学会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同时发展自己各方面的技能。“说”也能促进写作技能的提高,因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同为传递和表达信息,输出过程也是相同的。学习者可以积累观点与信息,可以学会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信息。
第二,符合教材的编写规律
现使用的牛津版英语教材是以“话题”为线索安排单元教学内容的,而广州市近几年中考书面表达命题原则之一是“与课本话题相关”。本节课在单元结束后,围绕“电脑的使用”这一话题展开词汇复习、口头表达和写作教学,合理又高效,符合认知规律。
亮点二:设计多样、递进的任务 亮点三:巧设作文纸导写
作文纸导写是本节课最大的创新和亮点。从Task3开始,学生就在教师专门设计的作文纸上进行起稿、打分、修改润色等活动。作文纸模式如下。
【分析】作文纸分为4个区域:题目区、草稿区、写作区和评分区。题目区是呈现写作任务;草稿区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根据作文内容要求进行词汇、短语、句型的准备,进行文章结构、框架的计划;学生在写作区把计划的词汇、短语和句型组成篇章;评分区的目的是让教师或学生对习作评分、点明不足、亮点或修改意见,以引导学生进行修改和重写,充分发挥反馈的诊断功能。作文纸的设计借鉴了德国心理学家Bartlett的图示理论,该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阅读教学中得到充分运用和有效的借鉴。用创立概念图的方式输入信息,有利于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思维过程明晰化和知识管理直观化,有利于帮助学生整合归纳信息、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思考问题(黄惠莉,2011)。作文纸给学生呈现了一个完整的写作过程,包括读题、计划、起稿、组织和自查修改,是对学生写作过程性的引导,不仅可以用在写作课上,也可用到平时的写作作业和测验考试中。学生在参与这个过程后,内化为写作策略,长此下去,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四、结语
本课例设计建立在写作“过程教学法(Process Approach)”的理论基础之上,将写作视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强调如何帮助学生在实际的写作行为中提高能力,而不把学生是否能交上一篇按照规定写好的作文视为教学目的(刘爱英,200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明现阶段写作教学的目的是:表述与表达事实、观点、情感、想象力,交流信息,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本节课通过整合资源、设计活动、作文纸导写等达到了这些目的,值得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去尝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晓燕.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初中英语)[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3]何广铿.英语教学法教程理论与实践[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4]黄惠莉.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9).
[5]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符 洁)
初中英语写作(也称“书面表达”)长期以来是初中学生的难点,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师们一直在探索研讨的专题。我区属于农村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学生英语成绩较广州市其他地区有一定的差距,书面表达差距尤其大。从近三年全区初中英语期末质量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来看,我区初中书面表达平均得分率仅为45.43%,零分率为13.1%,书面表达得分率偏低和零分率高是我区初中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从教学角度对全区初中英语教师作了调查,结论是相比较阅读课、听力课、语法课、讲评课等课型,英语教师对于写作课的重视不够。60%的教师称仅在布置写作任务前作简单的提示,没有专门上过写作课;30%的教师不清楚英语写作课该如何上;34%的教师以修改典型作文或者展示优秀范文代替写作教学;70%的教师批改作文只是给一个分数,不告知学生扣分原因和改进意见……由此可见,我区教师对于英语写作课缺乏钻研精神,对学生写作的指导不到位,也是造成学生书面表达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二、探索历程
(一)开展写作课专题研讨
为改进书面表达教学薄弱的状况,自2005年以来,我区开展了多次写作课型研讨,研讨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基本包含以下几方面。
(1)注重写作前的“输入”,以读、说等活动作为写前的铺垫。
(2)从文章的框架入手提供例文,引导仿写。
(3)引导学生根据“作文评分标准”修改典型习作,在修改的过程中掌握英语作文应试要点。
(4)注重写作的过程式引导,从写前、写中、写后三个阶段实施写作教学。
从应试的角度看,这些课型研讨解决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在作文内容方面的得分率提高了,也即学生能尽量覆盖“书面表达”的提示内容;后进生能根据提示词写几个单词或者一两个简单的句子,零分率大大降低了。但也走了一些弯路,如:老师只注重写作步骤、规则的灌输,结果是学生没有时间写或脑子里没词写不出;有的教师引导学生读一篇例文。归纳结构和好词好句,然后仿写,结果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和例文如出一辙,没有自主性。从写作能力的提高和写作目标达成来看,这些课型并不是很成功。
(二)寻找学生写作的瓶颈问题
深受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鱼牛”现象的启发,笔者认为,有效的英语写作课教学应该建立在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先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瓶颈”问题。笔者归纳了近三年来我区初中英语质量水平检测质量分析报告,发现学生在“书面表达”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内容不全。以写一个要点为主,其他要点不写;或者只简单翻译中文提示要点,漏写自主拓展部分。
(2)单词拼写错误。
(3)句子结构差,有的文章连一个正确句子都没有,中文式的句子较多。
(4)缺乏过渡词语衔接。
(5)语法错误。主要是人称代词与谓语动词的搭配不当,滥用be动词,时态混乱。
(6)抄袭无关短文,空白卷较多。
(7)书写普遍较差,乱涂乱改。
上述几个问题可以归纳为三方面:①内容不全。②词汇、句型贫乏,语法错误多。③写作无计划,乱涂乱改。针对这些问题,教师经过多次研讨交流、探索和尝试,终于有所突破和创新。下面以一堂区写作公开课为例,点列其三大亮点。
三、突破创新
亮点一:设置多维、合理的目标
本节课是初中英语8A unit3 Computer单元教学内容结束后,教师自主设计的一堂写作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词汇:复习并运用与使用电脑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如type,draw,information,invention,surf the net,chat with friends,write e-mails,spend…doing,in a right way, make good use of等。
(2)话题:能交谈和书面表达“使用电脑”这一话题。
2.能力目标
(1)有意识地运用目标词汇,连词造句。
(2)能围绕话题对话交流,表达观点。
(3)培养学生作文起稿、评分、修改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如何合理使用电脑,并在互改作文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习。
4.学习策略目标
通过写作过程性的引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分析】教师自主整合教学资源,把词汇、短语的复习、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三个知识目标融合在一节课中,目标设置平衡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本节课用说、写的方式复习和巩固了单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作文起稿、评分和修改的能力。这样做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词汇、短语复习”和“话题口头表达”为后面的“写”做了充足的铺垫,后面的“写”则帮助巩固前面的词汇复习和口语表达,使学生学会在一定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同时发展自己各方面的技能。“说”也能促进写作技能的提高,因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同为传递和表达信息,输出过程也是相同的。学习者可以积累观点与信息,可以学会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信息。
第二,符合教材的编写规律
现使用的牛津版英语教材是以“话题”为线索安排单元教学内容的,而广州市近几年中考书面表达命题原则之一是“与课本话题相关”。本节课在单元结束后,围绕“电脑的使用”这一话题展开词汇复习、口头表达和写作教学,合理又高效,符合认知规律。
亮点二:设计多样、递进的任务 亮点三:巧设作文纸导写
作文纸导写是本节课最大的创新和亮点。从Task3开始,学生就在教师专门设计的作文纸上进行起稿、打分、修改润色等活动。作文纸模式如下。
【分析】作文纸分为4个区域:题目区、草稿区、写作区和评分区。题目区是呈现写作任务;草稿区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根据作文内容要求进行词汇、短语、句型的准备,进行文章结构、框架的计划;学生在写作区把计划的词汇、短语和句型组成篇章;评分区的目的是让教师或学生对习作评分、点明不足、亮点或修改意见,以引导学生进行修改和重写,充分发挥反馈的诊断功能。作文纸的设计借鉴了德国心理学家Bartlett的图示理论,该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和阅读教学中得到充分运用和有效的借鉴。用创立概念图的方式输入信息,有利于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思维过程明晰化和知识管理直观化,有利于帮助学生整合归纳信息、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思考问题(黄惠莉,2011)。作文纸给学生呈现了一个完整的写作过程,包括读题、计划、起稿、组织和自查修改,是对学生写作过程性的引导,不仅可以用在写作课上,也可用到平时的写作作业和测验考试中。学生在参与这个过程后,内化为写作策略,长此下去,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四、结语
本课例设计建立在写作“过程教学法(Process Approach)”的理论基础之上,将写作视为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强调如何帮助学生在实际的写作行为中提高能力,而不把学生是否能交上一篇按照规定写好的作文视为教学目的(刘爱英,200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明现阶段写作教学的目的是:表述与表达事实、观点、情感、想象力,交流信息,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本节课通过整合资源、设计活动、作文纸导写等达到了这些目的,值得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去尝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晓燕.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与学科教学(初中英语)[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3]何广铿.英语教学法教程理论与实践[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4]黄惠莉.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9).
[5]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五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符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