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让群文阅读助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单篇阅读、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是根据教学材料的数量维度划分的三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型。教师可以将这三种课型整合,进行“单篇教学1 X”的探索尝试,从而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一课时,教师从具体的教学实践出发,进行目标整合,将教学高效推进,并精选课外拓展内容,在群文阅读中推促了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群文阅读;阅读素养;目标整合;高效推进;精选内容
  阅读素养集中体现为阅读者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信息提取、整合推论、阐释评鉴以及迁移运用的能力。而群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三种重要课型之一,对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因重视群文阅读的指导。

一、目标整合,是群文阅读实现的前提


  群文阅读教学,常常指在单篇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这里的“一组文章”可能是“课内 课外”,甚至全是课外的文章,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也常常被称为“单篇教学1 X”模式。
  要想在一个课时中既解决课文的重难点,同时又加入与之相关联的新课文的学习和理解,就必须对原先的教学目标进行高度整合。拿《螳螂捕蝉》一文来说,学生既要掌握课文生字词,明白寓言的寓意,理解嵌套性故事中蝉、螳螂、黄雀的含义指向,又需要掌握少年的人物形象,还需要感受少年劝谏和大臣劝谏的不同之处。另外,课后练习中还要求学生能将故事加以复述。以下是整合后的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都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的深层含义,明白吴王“恍然大悟”的原因。
  3.感受少年聪明勇敢的人物形象。通过群文阅读懂得劝说别人时应该注意方式方法。
  从以上教学目标可以看到:目标整合后,主要目标更加突出——探究“智劝”。而那些与主要目标没有太大关联的“旁枝”都被修剪掉了。這样清晰的教学目标让人一目了然,重点突出。

二、高效推进,是群文阅读实践的基础


  有了清晰的目标,更为关键的是教学设计中是否能智慧地将教学目标串联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高效推进,各个击破。要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高效”二字,需要以下几个抓手。
  (一)精心设计课堂各个环节,让教学紧扣整合后的教学目标
  整合后的教学目标重点突出,课堂环节自然也需要与之相匹配,不能零散拖沓。在《螳螂捕蝉》第一板块的教学设计中,为实现“创造性复述课文”的教学目标,笔者将生字教学与课文内容的理解、复述整合了起来,让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基础上复述少年所讲述的故事。这样,开篇听写词语的环节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了,既要考虑到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又要让生字承担起复述“关键词”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这一课例中,教师念出的生字词如下:
  蝉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研究的重点。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有哪些呢?为此,我们对濮阳市教育专家、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具体分析了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教师教学观点、教学能力,学生课堂参与、学习状态,学校教学理念、教育科研等。调查表明,要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加强学校的教学管理。  [关键词]教学效率;影响因素;对策建议  [中图
[摘 要]分角色朗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用的办法,但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少。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在分角色朗读过程中就出现了“只有语气,缺少理解”“偏重表演,缺少体验”“中心偏移,主次不分”“角色只分不合,缺少整体”的现象。对此,教师应认真分析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阅读教学;分角色朗读;操作误区;矫正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
[摘 要]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关注“写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写”。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双翼”,只有练好“双翼”,教学才能相得益彰,凸显“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关键词]细节 情感 方法 练笔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6-07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词,特别是
[摘 要]错别字是孩子们的通病,六年级学生也不例外,究其原因,主要可以从学生的心理、行为习惯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这三方面分析。针对产生易错字的原因,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索解决策略:一、抓住孩子心理特点,提高教学效果。二、运用多项措施,培养写字好习惯。三、扎实教学方式,减少错字发生频率。  [关键词]六年级学生;错别字形成原因;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古诗词教学应充满诗情画意,无论是诗词作品本身,还是师生素养的积淀,都应散发着经典文化的魅力。在教学《渔歌子》时,教师通过“吟诵时有韵味”“细读时有画面”“比较中有传承”“品悟中有方法”几个环节,让语文课堂浸润在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使教学达到了“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境界。  [关键词]诗词教学;诗画结合;明确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要]循环日记是提升学生习作品质的重要抓手,教师应遵循努力打造外部的习作“力量”来影响习作者内部的习作动力的原则 包括营造有成就感的氛围,“可靠”的循环日记的制度;发现和张扬循环日记的创造性做法;坚持循环日记的全面性,关注循环日记中的“两极”现象,力争实现学生循环日记有计划、有品质的发展。  [关键词]循环日记;自能作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摘 要]《学写留言条》是小学阶段首次出现的应用文写作内容。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留言条的撰写,让学生经历从模拟情境应用到真实生活运用的过程。这样,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留言条;情境应用;生活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6-0070-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材注重开发儿童的潜能,激发儿童创作诗歌的兴趣。苏教版高年段语文教材的第一课都是以诗歌为体裁的课文。基于此,我们就应重视小学高年级儿童诗的创作指导。童心遇童诗,教师可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童诗的兴趣:撩起童诗的面纱,触碰童心的脉搏;尝试童诗的仿写,聆听童心的旋律;飞舞童诗的思绪,激发童心的创造。  [关键词]语文教学;童心;童诗  [中图分类号] G623.2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始内容,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分散识字教学法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基础教育家斯霞。20世纪60年代,她在南京师大附小进行分散识字教学实践,这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分散识字教学法注重生字字义的情景创设,提倡在词中、句子中、课文情景中进行生字教学,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章,使生字字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凸现出来。分散识字教学法符合儿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
[摘 要]作文是小学语文學习的重要内容,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孩子一写作文就头疼。究其原因主要是无米下锅,不是找不到素材,就是三言两语就写完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从王崧舟教授的《作文三问》讲座可以获得有益启发。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作文三问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1-0079-02  每一年教作文,总有家长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