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单篇阅读、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是根据教学材料的数量维度划分的三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型。教师可以将这三种课型整合,进行“单篇教学1 X”的探索尝试,从而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一课时,教师从具体的教学实践出发,进行目标整合,将教学高效推进,并精选课外拓展内容,在群文阅读中推促了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群文阅读;阅读素养;目标整合;高效推进;精选内容
阅读素养集中体现为阅读者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信息提取、整合推论、阐释评鉴以及迁移运用的能力。而群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三种重要课型之一,对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因重视群文阅读的指导。
群文阅读教学,常常指在单篇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这里的“一组文章”可能是“课内 课外”,甚至全是课外的文章,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也常常被称为“单篇教学1 X”模式。
要想在一个课时中既解决课文的重难点,同时又加入与之相关联的新课文的学习和理解,就必须对原先的教学目标进行高度整合。拿《螳螂捕蝉》一文来说,学生既要掌握课文生字词,明白寓言的寓意,理解嵌套性故事中蝉、螳螂、黄雀的含义指向,又需要掌握少年的人物形象,还需要感受少年劝谏和大臣劝谏的不同之处。另外,课后练习中还要求学生能将故事加以复述。以下是整合后的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都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的深层含义,明白吴王“恍然大悟”的原因。
3.感受少年聪明勇敢的人物形象。通过群文阅读懂得劝说别人时应该注意方式方法。
从以上教学目标可以看到:目标整合后,主要目标更加突出——探究“智劝”。而那些与主要目标没有太大关联的“旁枝”都被修剪掉了。這样清晰的教学目标让人一目了然,重点突出。
有了清晰的目标,更为关键的是教学设计中是否能智慧地将教学目标串联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高效推进,各个击破。要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高效”二字,需要以下几个抓手。
(一)精心设计课堂各个环节,让教学紧扣整合后的教学目标
整合后的教学目标重点突出,课堂环节自然也需要与之相匹配,不能零散拖沓。在《螳螂捕蝉》第一板块的教学设计中,为实现“创造性复述课文”的教学目标,笔者将生字教学与课文内容的理解、复述整合了起来,让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基础上复述少年所讲述的故事。这样,开篇听写词语的环节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了,既要考虑到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又要让生字承担起复述“关键词”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这一课例中,教师念出的生字词如下:
蝉
[关键词]群文阅读;阅读素养;目标整合;高效推进;精选内容
阅读素养集中体现为阅读者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信息提取、整合推论、阐释评鉴以及迁移运用的能力。而群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三种重要课型之一,对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因重视群文阅读的指导。
一、目标整合,是群文阅读实现的前提
群文阅读教学,常常指在单篇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这里的“一组文章”可能是“课内 课外”,甚至全是课外的文章,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也常常被称为“单篇教学1 X”模式。
要想在一个课时中既解决课文的重难点,同时又加入与之相关联的新课文的学习和理解,就必须对原先的教学目标进行高度整合。拿《螳螂捕蝉》一文来说,学生既要掌握课文生字词,明白寓言的寓意,理解嵌套性故事中蝉、螳螂、黄雀的含义指向,又需要掌握少年的人物形象,还需要感受少年劝谏和大臣劝谏的不同之处。另外,课后练习中还要求学生能将故事加以复述。以下是整合后的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都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的深层含义,明白吴王“恍然大悟”的原因。
3.感受少年聪明勇敢的人物形象。通过群文阅读懂得劝说别人时应该注意方式方法。
从以上教学目标可以看到:目标整合后,主要目标更加突出——探究“智劝”。而那些与主要目标没有太大关联的“旁枝”都被修剪掉了。這样清晰的教学目标让人一目了然,重点突出。
二、高效推进,是群文阅读实践的基础
有了清晰的目标,更为关键的是教学设计中是否能智慧地将教学目标串联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高效推进,各个击破。要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高效”二字,需要以下几个抓手。
(一)精心设计课堂各个环节,让教学紧扣整合后的教学目标
整合后的教学目标重点突出,课堂环节自然也需要与之相匹配,不能零散拖沓。在《螳螂捕蝉》第一板块的教学设计中,为实现“创造性复述课文”的教学目标,笔者将生字教学与课文内容的理解、复述整合了起来,让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基础上复述少年所讲述的故事。这样,开篇听写词语的环节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了,既要考虑到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又要让生字承担起复述“关键词”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这一课例中,教师念出的生字词如下:
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