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英语作为一门越发重要的学科出现在小学课堂上,但由于生活环境、语言差异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不像学习母语那样容易投入。教师如何根据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学的规律,采取恰当的措施,充分调动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性,对于学生学好英语就显得尤为重要。传授知识主要在于课堂教学,而要怎样有效的把握课堂的40分钟,怎样了解学生接受知識和掌握情况?这就依靠学生上课的反应,最直接的就体现在学生的课堂表现。
【关键词】课堂;学生;鼓励;调动
英语课程标准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指在社会、交际环境中,能够初步运用所学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掌握的语言技能,进行听、说、读、写四方面的交际活动的语言交际能力。小学英语课堂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四种基本语言技能。
过去,我总以为课堂上要紧盯一些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同一个知识点,如果后进生能掌握了,那么其他学生就肯定也能掌握好。于是给出问题时,我总是先看有多少手是举起来的,再从中挑一些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回答问题。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导致有些成绩优异的学生都不愿举手发言,课后也有学生对我提出抗议,说“老师,你怎么总是不叫我回答问题的?”然后我告诉他们,“老师看得出你们都会了,我们要帮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要和他们一起进步。”渐渐地,优等生在课堂上的手越来越少。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走成熟,由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始不象低年级时那么争强好胜,看问题已比较理性,以“小大人”自居,非常注意自己的“面子”了。他们担心一旦说错老师会怎么看,同学会怎么想。有时他们甚至会想即便答对了又怎么样呢?自己是不是懂心中有数就行,何必非要告诉别人呢?是不是显得稚嫩了。上述种种因素都导致学生在举手与不举手的犹豫不决,如果此时受不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不举手往往会成为较普遍性的选择。而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如:老师不能快速得到反馈,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影响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如果不锻炼表达能力,可能会一直处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状态。不利于长效记忆和加深学习效果,学生经过动脑筋和举手发言后,他可能回答错了,但被大家注意了,不管问题解决与否他都会印象深刻。不利于师生交流,当学生举手答完问题时,老师定会给出评价、补充,学生就会产生比较心理,自然就会加倍认真的听,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判,思考其他同学的说法与自己的有什么不同。
反思之后,我决定扭转现状,为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开始尝试着:
一、走近学生
所有的学生都不喜欢死板、严肃的老师。而教师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爱和赏识。这样,学生就会乐意和老师交流。课堂上教师更要放下架子,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被提问时的感受;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慢慢地,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信心就会有很大地提高,他觉得他能行,就愿意举手。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不要直接批评,侧面点拨一下,保住学生的自尊心,为该生下一次主动举手创造机会。即使回答错误也要让学生产生虽败犹荣的感觉,这样,受到失败打击的同学才会捡起勇气,拾起自信。
二、问题的难易度
教师要创设具有一定思考力度的问题让学生参与答题。课堂上学生答题的热情,还可能和教师提出的问题直接挂钩。过于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觉得没有成就感,答不答无所谓,反正大家都知道;过于太难的问题,学生就会觉得反正答不出,一些想答题的同学也摸不着头脑。所以,教师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层次,创设开放性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这样课堂举手答题现象才会成为风气,在此起彼伏的不同见解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及时评价
经常表扬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但不能每次都给他们答题的机会,只有当他们懈怠的时候才给他们机会。对那些平时本来不爱学习、不大认真听课的同学,当他们举手回答问题时,要特别地予以关注,适时的鼓励一下。对那些平时不爱举手答题的同学某次他又意外地主动举手发言的事件,一定要抓住机会让他发言,帮助他树立举手答题的信心。
四、发扬团队精神
在课堂,我不仅仅以表扬、鼓励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我还设计了一张小组的画报贴在教室公告栏上,把一班分为4个小组,对于一堂课,哪组举手的学生多并回答的准确,就得2朵小红花,每两周进行一次总结,给得到红花最多的小组发奖品。这样,学生就有了主动举起手的动力。甚至还有小组为了得小红花,下课还主动辅导差生,看到学生举手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我真得很开心。
让每一位同学能够勇敢积极举起手来,不论对错的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抓住每一次回答老师问题的机会,是我们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的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应重视每一位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积极调动不举手同学的积极性,力图让每一位同学都融入我们的课堂气氛之中。教育是一项神圣而艰巨的使命,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路上都不可能一路顺风,就让我们从调动学生举手开始,扬起教育事业的另一张风帆。努力让我们每一个课堂都成为学生发光的舞台。
【关键词】课堂;学生;鼓励;调动
英语课程标准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指在社会、交际环境中,能够初步运用所学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掌握的语言技能,进行听、说、读、写四方面的交际活动的语言交际能力。小学英语课堂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四种基本语言技能。
过去,我总以为课堂上要紧盯一些成绩比较落后的学生,同一个知识点,如果后进生能掌握了,那么其他学生就肯定也能掌握好。于是给出问题时,我总是先看有多少手是举起来的,再从中挑一些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回答问题。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导致有些成绩优异的学生都不愿举手发言,课后也有学生对我提出抗议,说“老师,你怎么总是不叫我回答问题的?”然后我告诉他们,“老师看得出你们都会了,我们要帮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要和他们一起进步。”渐渐地,优等生在课堂上的手越来越少。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走成熟,由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始不象低年级时那么争强好胜,看问题已比较理性,以“小大人”自居,非常注意自己的“面子”了。他们担心一旦说错老师会怎么看,同学会怎么想。有时他们甚至会想即便答对了又怎么样呢?自己是不是懂心中有数就行,何必非要告诉别人呢?是不是显得稚嫩了。上述种种因素都导致学生在举手与不举手的犹豫不决,如果此时受不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不举手往往会成为较普遍性的选择。而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如:老师不能快速得到反馈,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影响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语言的表达,如果不锻炼表达能力,可能会一直处于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状态。不利于长效记忆和加深学习效果,学生经过动脑筋和举手发言后,他可能回答错了,但被大家注意了,不管问题解决与否他都会印象深刻。不利于师生交流,当学生举手答完问题时,老师定会给出评价、补充,学生就会产生比较心理,自然就会加倍认真的听,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判,思考其他同学的说法与自己的有什么不同。
反思之后,我决定扭转现状,为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开始尝试着:
一、走近学生
所有的学生都不喜欢死板、严肃的老师。而教师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爱和赏识。这样,学生就会乐意和老师交流。课堂上教师更要放下架子,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被提问时的感受;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慢慢地,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信心就会有很大地提高,他觉得他能行,就愿意举手。对回答错误的学生,不要直接批评,侧面点拨一下,保住学生的自尊心,为该生下一次主动举手创造机会。即使回答错误也要让学生产生虽败犹荣的感觉,这样,受到失败打击的同学才会捡起勇气,拾起自信。
二、问题的难易度
教师要创设具有一定思考力度的问题让学生参与答题。课堂上学生答题的热情,还可能和教师提出的问题直接挂钩。过于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觉得没有成就感,答不答无所谓,反正大家都知道;过于太难的问题,学生就会觉得反正答不出,一些想答题的同学也摸不着头脑。所以,教师课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层次,创设开放性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这样课堂举手答题现象才会成为风气,在此起彼伏的不同见解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及时评价
经常表扬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但不能每次都给他们答题的机会,只有当他们懈怠的时候才给他们机会。对那些平时本来不爱学习、不大认真听课的同学,当他们举手回答问题时,要特别地予以关注,适时的鼓励一下。对那些平时不爱举手答题的同学某次他又意外地主动举手发言的事件,一定要抓住机会让他发言,帮助他树立举手答题的信心。
四、发扬团队精神
在课堂,我不仅仅以表扬、鼓励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我还设计了一张小组的画报贴在教室公告栏上,把一班分为4个小组,对于一堂课,哪组举手的学生多并回答的准确,就得2朵小红花,每两周进行一次总结,给得到红花最多的小组发奖品。这样,学生就有了主动举起手的动力。甚至还有小组为了得小红花,下课还主动辅导差生,看到学生举手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我真得很开心。
让每一位同学能够勇敢积极举起手来,不论对错的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抓住每一次回答老师问题的机会,是我们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的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应重视每一位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积极调动不举手同学的积极性,力图让每一位同学都融入我们的课堂气氛之中。教育是一项神圣而艰巨的使命,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路上都不可能一路顺风,就让我们从调动学生举手开始,扬起教育事业的另一张风帆。努力让我们每一个课堂都成为学生发光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