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标地理教材也向着知识与综合能力并重的方向不断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地理教学要重视对综合能力的培养,把好预习关,让学生参与备课,增强学生的参与能力;坚持课堂教学突出地理思想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两手抓;重视对案例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地理教学 综合能力 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注重对知识与实际联系、社会热点与学科地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情感、价值等的考查。为适应高考体制改革发展要求,新课标地理教材也对知识与能力进行了改革,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逐步提高,因此,新科标地理教学应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下就新课标地理教学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把好预习关,让学生参与备课,增强学生的参与能力
新课标地理教材要求充分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充分发挥预习的能动效应,让学生参与备课,实现师生互动备课。师生互动备课既可以增强教师对教材的完善处理,又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能力的培养。
由于传统预习方式的影响,普遍认为预习只不过是对教材文字的熟悉认识,从而歪曲了预习的真实本质。所以,在预习时,教师应采取“给之以藤,让其摸瓜”的引导模式来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探索、思考、设疑,达到提高预习效率之目的。
在预习时,应首先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目标和内容,然后让学生明白重难点是什么、预习中需要做什么,最后让学生把自己认为的疑点反馈给教师以实现参与教师的备课。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能提高备课质量,增强课堂效率。
二、新课标地理课堂教学应突出地理思想,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思想和灵魂,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要充分发挥地图语言的作用,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近年的试题来看,对考生使用地图语言(如等值线图、示意图、剖面图、地形图、区域地图等)进行地理事物的辨识认定及对地理的意识、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语言表达等能力的考察比重较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地图语言与综合能力培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把握好地图语言与综合能力的内在关系。
1.重视运用地图语言解决地理事物能力的培养
地图语言是地理基础语言中最具地理特色的语言,也是人类各种图形语言中学科色彩较浓厚的语言之一。一份试题往往毫无例外地要涉及到学生运用地图语言解决地理事物的能力,这就要求重视学生用地图语言解决地理事物能力的培养。多数涉及到的学生动手绘图及获取信息并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事务的题目一般设计简单,考查目的明确,分值比重大,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地图语言切实提高学生运用地图语言解决地理事务能力的培养。如:讲述北美自然地理特点时将北美地形图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去观察,循循善诱,总结规律,实现对其自然规律的掌握。
2.实现眼神合一,重视观察辨析能力的培养
加强学生观察辨析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地理意识与空间能力的生成,提高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辨识与认定。然而,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人认为地理只是简单的背诵就可以完事而懒于观察、思考,只是机械的听话、简单的记忆,考试中自我感觉良好,结果却令人匪夷所思。所以在传授机械知识的同时应重视观察辨析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广泛引用地图,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自主分析并进行讨论,最后师生以图为媒体互动得出结论和规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努力实现眼神合一,以促成学生观察辨析能力的培养。
3.关注社会热点,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社会聚焦为素材实现社会热点与地理知识有机统一、突出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在近年考试中深受欢迎,其主要通过一些社会热点检测学生的信息获得能力及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如:曾经的松花江污染事件、青藏铁路的通车、神六飞天的成功等等社会热点都与地理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中,要将社会热点和现实环境与地理课堂相结合,精选社会热点和现实材料于课堂,作好导演,将诱思探究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创设情境,提出疑问,指引学生进行讨论,教会学生获取信息及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演员能力,落实教与学的真实位置,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最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
三、新课标教学还要重视对案例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教材和中考对案例分析学习与考察越来越亲睐,因为它不仅可以培养和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可以培养和检测学生对案例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水平,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明白地理学习终生有用。因此在新课标地理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案例的选取应尽量开放,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讨论和探究后就能够基本解决。
总之,新课标地理学科教学要重视综合能力培养,把握好知识与能力这一双刃剑的辩证关系,让其双刃同时锋利无比、光芒四射,使学生在中考乃至社会中脱颖而出,取得骄人的成功。
关键词:地理教学 综合能力 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注重对知识与实际联系、社会热点与学科地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情感、价值等的考查。为适应高考体制改革发展要求,新课标地理教材也对知识与能力进行了改革,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逐步提高,因此,新科标地理教学应在知识传授的同时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下就新课标地理教学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把好预习关,让学生参与备课,增强学生的参与能力
新课标地理教材要求充分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充分发挥预习的能动效应,让学生参与备课,实现师生互动备课。师生互动备课既可以增强教师对教材的完善处理,又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能力的培养。
由于传统预习方式的影响,普遍认为预习只不过是对教材文字的熟悉认识,从而歪曲了预习的真实本质。所以,在预习时,教师应采取“给之以藤,让其摸瓜”的引导模式来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探索、思考、设疑,达到提高预习效率之目的。
在预习时,应首先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目标和内容,然后让学生明白重难点是什么、预习中需要做什么,最后让学生把自己认为的疑点反馈给教师以实现参与教师的备课。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能提高备课质量,增强课堂效率。
二、新课标地理课堂教学应突出地理思想,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思想和灵魂,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要充分发挥地图语言的作用,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近年的试题来看,对考生使用地图语言(如等值线图、示意图、剖面图、地形图、区域地图等)进行地理事物的辨识认定及对地理的意识、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语言表达等能力的考察比重较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地图语言与综合能力培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切实把握好地图语言与综合能力的内在关系。
1.重视运用地图语言解决地理事物能力的培养
地图语言是地理基础语言中最具地理特色的语言,也是人类各种图形语言中学科色彩较浓厚的语言之一。一份试题往往毫无例外地要涉及到学生运用地图语言解决地理事物的能力,这就要求重视学生用地图语言解决地理事物能力的培养。多数涉及到的学生动手绘图及获取信息并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事务的题目一般设计简单,考查目的明确,分值比重大,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地图语言切实提高学生运用地图语言解决地理事务能力的培养。如:讲述北美自然地理特点时将北美地形图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去观察,循循善诱,总结规律,实现对其自然规律的掌握。
2.实现眼神合一,重视观察辨析能力的培养
加强学生观察辨析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地理意识与空间能力的生成,提高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辨识与认定。然而,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人认为地理只是简单的背诵就可以完事而懒于观察、思考,只是机械的听话、简单的记忆,考试中自我感觉良好,结果却令人匪夷所思。所以在传授机械知识的同时应重视观察辨析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广泛引用地图,先让学生观察,然后自主分析并进行讨论,最后师生以图为媒体互动得出结论和规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努力实现眼神合一,以促成学生观察辨析能力的培养。
3.关注社会热点,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社会聚焦为素材实现社会热点与地理知识有机统一、突出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在近年考试中深受欢迎,其主要通过一些社会热点检测学生的信息获得能力及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如:曾经的松花江污染事件、青藏铁路的通车、神六飞天的成功等等社会热点都与地理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教学中,要将社会热点和现实环境与地理课堂相结合,精选社会热点和现实材料于课堂,作好导演,将诱思探究教学模式运用于教学,创设情境,提出疑问,指引学生进行讨论,教会学生获取信息及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演员能力,落实教与学的真实位置,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最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
三、新课标教学还要重视对案例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教材和中考对案例分析学习与考察越来越亲睐,因为它不仅可以培养和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可以培养和检测学生对案例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水平,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明白地理学习终生有用。因此在新课标地理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案例的选取应尽量开放,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讨论和探究后就能够基本解决。
总之,新课标地理学科教学要重视综合能力培养,把握好知识与能力这一双刃剑的辩证关系,让其双刃同时锋利无比、光芒四射,使学生在中考乃至社会中脱颖而出,取得骄人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