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新设想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r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当前,各年级层次的数学考题都给我们以往不利于“创新教育”的教法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指引。
  从新型试题上分析,与以往相比,新试题较侧重测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减少了对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的检查。另外许多测试题的解法空间有所拓宽,目的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广度。
  从学生的解答情况分析,可概括为“不授不会,新题不会”。就是说,题目所涉及的知识是教师没有在课堂上讲授的或讲授得不全面的,学生不会解答;题型新颖或问题方式不同于课本题目的,学生不会解答。究其原因,是我们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方面的工作没有落到实处。今后,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有新的思想和方法。
  一、要教会学生学习
  1.适当开设数学阅读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阅读课就是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各自独立地进行学习。教师首先告诉学生阅读的范围,指导学生阅读的思想和方法,私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等;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训练,弄清知识原理,学会例题,完成练习;课堂后段教师用适量的时间进行点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数学阅读课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学习能力,为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以及获取课外知识提供可能。
  2.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以及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地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二、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以往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记什么——不思索或少思索,教材上是什么样的问题题型,学生就只会解什么样的题型,缺乏灵活性、创造性等种种不良情况的存在,今后数学教师应当主动大胆地实施“创新教育”。
  1.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从认知心理学看,数学学习是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主动进行分析、吸收的过程,这表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事实证明,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或看重,就会学习热情高涨,思维变得十分活跃。同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创设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境(例如引发学生交流、讨论、表现),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需求,使他们建立起思维的意识。也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放开思路、勤于思考,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容易使学生疲累、生厌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2.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多思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急于一下子把方法原理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只会忙于“收拾”;而应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探索思维中获得知识。
  在学习新内容时,如果都能诱导分析,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思维的培养。
  3.巧编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上传统的习题,可以使学生掌握熟练的解题技能,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还应当适当编设一些课堂练习题。(1)改编教材上的习题,使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2)设计开放题(题目的条件不充分,结论有多种性),例如“比较大小:5a与3a”,就是一道很好的开放题。
  以上两种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多向立体思维选择信息,全方位观察思考,运用多种知识来重组解答,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充满思考性的练习题即使学生没能完全正确解答出来,也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去编设习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时代要求我们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多给点思考的机会,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必将成为我们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在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上,还体现于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合作意识、质疑品质、求新精神等方面。  关键词:小学语文 素质 培养  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高低,不仅体现在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上,还体现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合作意识、质疑品质、求新精神等多个方面。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就小学语文教学应关注的问题,从五个方面简要论述。  一、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个体
期刊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保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作自己的文。一要让学生自己去积累材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二要让学生自己构思作文,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立意,也就是根据所需材料确定一个主题;其次让学生学会选材。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权,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自己去积累材料、构思内容、修改作文,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均得到了
期刊
摘 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要是美的东西,人人都会喜欢,都会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喜悦,产生美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愉快的,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就会从心底产生兴趣。  关键词:美术 兴趣 培养  当前,素质教育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某件事有兴趣,就会自主地去关注、去学习、去探索,想尽一切办法,挤出所有的时间,去达
期刊
摘 要:迈克尔·曼认为社会权力的四种来源是意识形态、经济、军事和政治方面,查尔斯·蒂利认为国家统治的关键在于强制和资本。文章将武力、战争、资本和中国政治相继套入社会权力的四种来源、强制和资本两种体系中,主要以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清时期为例,描述了武力、战争、资本这三种因素对中国政治以及两两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企图在强制、资本与中国政治之间寻求一种特殊的关系。  关键词:武力 战争 资本 中国政治  一、
期刊
摘 要:农村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为孩子们学习科学、探究科学提供了很好的信息资源和研究对象。可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让孩子们探究科学;利用废旧物品和地方物产资源为原料让孩子们制作学具,走进科学;利用身边的物品让孩子们学习科学,培养科学兴趣。  关键词:农村 资源优势 科学探究  一、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让孩子们探究科学  例如在教材设计的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它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各个学段都要注重朗读教学,培养朗读能力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朗读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朗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究竟有哪些重要作用呢?下面让我来浅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第一,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朗读是培养语
期刊
摘 要:要落实新课标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人才观,积极主动地探索,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创造型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
期刊
摘 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贯彻小学语文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精神 培养策略  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而国民创造力的高低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尺。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振兴中华民族的
期刊
摘 要:参照系记忆法,对于有规律的知识的记忆效果很好。记住很熟悉的且有代表性的例子,推导出其余的知识。能大幅度减小记忆量,降低记忆难度,提高记忆效果。  关键词:参照系记忆法 化学教学 应用  知识的学习、记忆、应用,是学生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知识的记忆不但直接影响到闭卷考试的成绩,也会影响到知识应用和新知识学习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意指导学生应用各种记忆方法进行记忆。下面谈谈我引导学生应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标地理教材也向着知识与综合能力并重的方向不断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地理教学要重视对综合能力的培养,把好预习关,让学生参与备课,增强学生的参与能力;坚持课堂教学突出地理思想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两手抓;重视对案例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地理教学 综合能力 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注重对知识与实际联系、社会热点与学科地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