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初中时政教育的提出
时政教育作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提升学科能力,掌握学科方法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是我们政治学科深入学科知识的重要环节。我校把它纳入常规教学安排当中,以课程的理念和标准来开展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时政教育,把时政教育课作为一门既以思想品德课程为依托又具有独特教育功能的课程来看待,从课时、师资、教材、学生参与这四个要素保证实施时政教育这一课程的有效开展。课时保证方面,我校针对时政教育安排独立的课时,每两周一节课时予以保证。教材保证方面,我校以《时事报告》中学生版杂志作为时政教育课的基本教材,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丰富时政教育的课程资源:社会环境课程资源,如音像软件、网络消息、报纸杂志等;教师课程资源,如教师的独到见解和评论;学生课程资源,如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在学习中创造的鲜活经验,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共同成为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资保证方面,我们安排思想品德课的任课教师任教时政课,保证任课教师的专业性和稳定性。在学生参与方面,我校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知识的生成、创新思维的启发、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等方面都充分给予学生空间,让学生参与,体现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二、时政教育课程的目标设置
有效教学理论指出,不管在哪个年级、哪个课程、哪个具体教学环境开展有效教学设计,都要遵循一个目标导向系统——确立目标,实施目标,评估目标。因此,确立“时政课程目标”是我们有效开展教学的根本保证。时政教育的校本课程目标设置方面,我们坚持以思想品德课课程目标和高州市学业评价标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目标,以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并促使他们交流自己的实践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时政教育课程目标。我们采用以经典的课程目标取向为主,强调目标设置的具体性与精确性;又以展开性课程目标取向为辅,强调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自然生成,为学生的自由生长提供足够的空间。
三、时政教学实施
(一)内容的主题模块以及选材原则
由于時政的教育内容是动态的,没有太多的预设教材,因此需要设置课程内容的主题模块,以此来对教育内容进行有效选取。时政教育的核心就是价值观教育,因此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着眼国际、国内、本地的新闻事件,设置课程内容主题模块,帮助老师在繁杂的新闻中选择新闻内容,展开教学,避免了教育教学选题的随意性。
在具体教学内容选材方面,我们主要遵循“实效性”“导向性”“实事求是”这三个原则来开展。
(二)时政教学模式
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我们在教学模式上不断探索创新,大致有三大类型:时政专题型、实践活动型、教学渗透型,以下是各种上课模式:时事热点透视课、精品录像欣赏、“非说不可”观点辩论课、新闻播报、时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剪报展览、社会实践活动及汇报、时政专题复习课等。
(三)学业评价
学业评价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课程的实施起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督作用。针对时政教育的特殊性,评价不是传统的标准化纸笔考试,而是需要开放性的评价方式来描述、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我们所设计的评价方案需要注意兼顾以下几点:1、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由自评、他评、教师评三者构成,自评占30%,他评占30%,教师评占40%,全员参与的评价更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2、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由于时政课程只是作为校本课程,不参与执笔测试,因此侧重评价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3、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针对不同的课堂模式,制定了相应的课堂表现评价表,从定量的角度更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表现,而每一小组表现后,教师进行的点评则侧重定性评价,总结优点、指出不足。
四、时政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意义
(一)时政教育课成为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政教育课从本质来讲就是德育课。在教育的全过程中都是围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遵守社会公德、热爱他人和社会、具有完美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等而展开的,它对于规范学生的政治方向、思想观念、道德行为都有积极的意义。
(二)时政教育课促进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的开展
开设时事课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时事问题的兴趣,开阔视野,扩展知识面。时事课的时事素材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思想品德课上学习的观点内容,学以致用。
(三)时政教育促进学生政治学科素养的发展
时政教育课作为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科兴趣、观察力、养成学科学习习惯、锻炼学科分析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在时政课上,教师通过形式多样的媒体素材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国家、国际的新闻,增加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性认识,化抽象的理论观点为具体,激发学生学习时政观点的兴趣与热情,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各种学科能力奠定基础。
(四)时政教育的开展有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时政教育课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充分锻炼了教师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首先,教师需要以其独特的敏锐性每天在大量的时政材料中筛选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容易让学生接受感兴趣的社会现象,透过现象的本质,指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逐步深入认识世界,这个过程锻炼了教师的思维能力。时政教育课虽然加重了我们教师的担子,但是它加快了我们年轻教师的成长步伐。
结束语
总而言之,开设时政教育校本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了视野,强化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是受益匪浅的。同时任课老师在教学探索实践中虽然苦虽然累,也遇到很多困难和疑惑,但总的来说,这为我们教师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更好地促进了我们的教学相长。
时政教育作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提升学科能力,掌握学科方法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是我们政治学科深入学科知识的重要环节。我校把它纳入常规教学安排当中,以课程的理念和标准来开展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时政教育,把时政教育课作为一门既以思想品德课程为依托又具有独特教育功能的课程来看待,从课时、师资、教材、学生参与这四个要素保证实施时政教育这一课程的有效开展。课时保证方面,我校针对时政教育安排独立的课时,每两周一节课时予以保证。教材保证方面,我校以《时事报告》中学生版杂志作为时政教育课的基本教材,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丰富时政教育的课程资源:社会环境课程资源,如音像软件、网络消息、报纸杂志等;教师课程资源,如教师的独到见解和评论;学生课程资源,如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他们在学习中创造的鲜活经验,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共同成为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资保证方面,我们安排思想品德课的任课教师任教时政课,保证任课教师的专业性和稳定性。在学生参与方面,我校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知识的生成、创新思维的启发、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等方面都充分给予学生空间,让学生参与,体现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二、时政教育课程的目标设置
有效教学理论指出,不管在哪个年级、哪个课程、哪个具体教学环境开展有效教学设计,都要遵循一个目标导向系统——确立目标,实施目标,评估目标。因此,确立“时政课程目标”是我们有效开展教学的根本保证。时政教育的校本课程目标设置方面,我们坚持以思想品德课课程目标和高州市学业评价标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目标,以引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并促使他们交流自己的实践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时政教育课程目标。我们采用以经典的课程目标取向为主,强调目标设置的具体性与精确性;又以展开性课程目标取向为辅,强调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自然生成,为学生的自由生长提供足够的空间。
三、时政教学实施
(一)内容的主题模块以及选材原则
由于時政的教育内容是动态的,没有太多的预设教材,因此需要设置课程内容的主题模块,以此来对教育内容进行有效选取。时政教育的核心就是价值观教育,因此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着眼国际、国内、本地的新闻事件,设置课程内容主题模块,帮助老师在繁杂的新闻中选择新闻内容,展开教学,避免了教育教学选题的随意性。
在具体教学内容选材方面,我们主要遵循“实效性”“导向性”“实事求是”这三个原则来开展。
(二)时政教学模式
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我们在教学模式上不断探索创新,大致有三大类型:时政专题型、实践活动型、教学渗透型,以下是各种上课模式:时事热点透视课、精品录像欣赏、“非说不可”观点辩论课、新闻播报、时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剪报展览、社会实践活动及汇报、时政专题复习课等。
(三)学业评价
学业评价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课程的实施起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督作用。针对时政教育的特殊性,评价不是传统的标准化纸笔考试,而是需要开放性的评价方式来描述、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我们所设计的评价方案需要注意兼顾以下几点:1、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性,由自评、他评、教师评三者构成,自评占30%,他评占30%,教师评占40%,全员参与的评价更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2、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由于时政课程只是作为校本课程,不参与执笔测试,因此侧重评价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3、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针对不同的课堂模式,制定了相应的课堂表现评价表,从定量的角度更为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表现,而每一小组表现后,教师进行的点评则侧重定性评价,总结优点、指出不足。
四、时政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意义
(一)时政教育课成为学校德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政教育课从本质来讲就是德育课。在教育的全过程中都是围绕引导学生学会做人、遵守社会公德、热爱他人和社会、具有完美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等而展开的,它对于规范学生的政治方向、思想观念、道德行为都有积极的意义。
(二)时政教育课促进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的开展
开设时事课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于时事问题的兴趣,开阔视野,扩展知识面。时事课的时事素材有助于学生消化理解思想品德课上学习的观点内容,学以致用。
(三)时政教育促进学生政治学科素养的发展
时政教育课作为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培养学科兴趣、观察力、养成学科学习习惯、锻炼学科分析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在时政课上,教师通过形式多样的媒体素材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国家、国际的新闻,增加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感性认识,化抽象的理论观点为具体,激发学生学习时政观点的兴趣与热情,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各种学科能力奠定基础。
(四)时政教育的开展有助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时政教育课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充分锻炼了教师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首先,教师需要以其独特的敏锐性每天在大量的时政材料中筛选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容易让学生接受感兴趣的社会现象,透过现象的本质,指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逐步深入认识世界,这个过程锻炼了教师的思维能力。时政教育课虽然加重了我们教师的担子,但是它加快了我们年轻教师的成长步伐。
结束语
总而言之,开设时政教育校本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了视野,强化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是受益匪浅的。同时任课老师在教学探索实践中虽然苦虽然累,也遇到很多困难和疑惑,但总的来说,这为我们教师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更好地促进了我们的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