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在辛伐他汀在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辛伐他汀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1例患者,对用药情况,累及器官、发生时间和临床表现进行患者分析和整理。
结果:不良反应与年龄、药物的使用剂量、用药时间和累及器官等都有一定联系。
结论:辛伐他汀在临床应用中会有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需要观察患者用药过程的身体表现,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和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
关键词:辛伐他汀 不良反应 应用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93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61-01
辛伐他汀为降血脂的新型药物,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为主要的作用八点,使患者通过体内代谢得到相应产物,并对HMG-CoA进行抑制,达到胆固醇降低的目的,这种药物有明显的首过效应,且有较低生物的利用度 [1]。一般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经常使用该种药物进行治疗,在临床用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研究出更多的适应症,比如,患延缓动脉的粥样硬化、促进心血管事件的降低 [2]。该种药物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服用后耐受性好,但辛伐他汀依然有较多的不良反应。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辛伐他汀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1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辛伐他汀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1例患者,男性28例,23例女性,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年龄、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的的统计和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年龄。所有患者都在30岁以上,2例患者小于等于40岁,所占比例为3.9%,4例患者为41-50岁,所占比例为7.8%,12例患者为51-60岁,所占比例为23.5%,18例患者为61-70岁,所占比例为35.3%,15例患者在70岁以上,所占比例为29.4%见表1。
表1 所有患者的年龄比较(n/%)
2.2 药物的使用剂量。30例患者每天的用药剂量为20mg,所占比例为58.8%,9例患者每天的药剂量为10mg,所占比例为17.6%,8例患者每天的药剂量为40mg,所占比例为15.7%,4例患者每天的药剂量为60mg,所占比例为7.8%,其中每天药剂量20mg的患者最多,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用药时间。24例患者在服用一周内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47.1%;16例患者在服用1-4周内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31.4%,8例患者在1-3个月内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15.7%,3例患者在3-6个月内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5.9%,一周以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最多,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累及器官。26例患者在不良反应中主要表现为肌肉损害,所占比例为51.0%;10例患者为横纹肌的溶解,所占比例为19.6%,14例患者为消化系统的损害,所占比例为27.5%,1例患者出现泌尿系统的损害,所占比例为2.0%。其肌肉损害为最显著的表现,比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辛伐他汀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其与用药时间、年龄、药物使用剂量和累及器官上都有一定的联系,患者在服用该药物的一周内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一旦有肌无力、肌痛和乏力的症状要立即停止该药物的使用,并去医院诊治 [3]。在研究中能够发现老年人在服用辛伐他汀后不良反应较多,这是因为其机体的解毒能力较差,会受到药物损害,而且自身的免疫功能和调节功能也较低,会对药物代谢造成影响,因此年龄大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4,5]。患者常见的反应为恶心、皮疹、腹泻、消化不良、眩晕、肌痛等,因他汀类的药物可使患者血浆的胆固醇水平降低,但在药物作用中会使膜的流动性降低,会出现毒性作用;而且因为对骨骼肌细胞有干扰作用,会对该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产生不良影响,造成细胞过早的凋亡,从而导致这些不良症状的出现 [6,7]。因此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不仅医生要对药物使用的慎重,还要对患者讲解自我监测的方法,一旦有异常症状立即入院医治,若患者在服药前就有CK异常,则尽量不采用该种药物的使用 [8]。而且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要经常询问或者定期检查,避免身体出现较为严重的异常现象。
综上所述,辛伐他汀这种药物在应用中会出现不良反应,其与年龄、药物的使用剂量、用药时间等都有一定联系,在使用中加强防预措施,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付华,马景涛,甄玉鸥.辛伐他汀的药理及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2014,24(16):129-130
[2] 郑东诞,高修仁,杨伟权,王强,李树斌,梅卫义.普伐他汀与辛伐他汀的调脂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中国药房.2013,27(22):162-163
[3] 熊金辉,雷招宝,肖涛.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2,15(10):155-156
[4] 陈巧云.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再评价[D].第二军医大学,2004
[5] 张旭明,伍卫.辛伐他汀的临床应用与展望[J].中国药学杂志,2000,01:5-8
[6] 宦鹏年.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调脂疗效的比较[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1,03:163-165
[7] 周琼.辛伐他汀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中国医药导报,2010,27:115+118
[8] 马媛,封宇飞,陈艳娥.68例辛伐他汀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药品评价,2013,12:38-41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辛伐他汀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1例患者,对用药情况,累及器官、发生时间和临床表现进行患者分析和整理。
结果:不良反应与年龄、药物的使用剂量、用药时间和累及器官等都有一定联系。
结论:辛伐他汀在临床应用中会有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需要观察患者用药过程的身体表现,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和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
关键词:辛伐他汀 不良反应 应用分析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093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061-01
辛伐他汀为降血脂的新型药物,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为主要的作用八点,使患者通过体内代谢得到相应产物,并对HMG-CoA进行抑制,达到胆固醇降低的目的,这种药物有明显的首过效应,且有较低生物的利用度 [1]。一般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经常使用该种药物进行治疗,在临床用药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研究出更多的适应症,比如,患延缓动脉的粥样硬化、促进心血管事件的降低 [2]。该种药物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服用后耐受性好,但辛伐他汀依然有较多的不良反应。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辛伐他汀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1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辛伐他汀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1例患者,男性28例,23例女性,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年龄、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的的统计和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年龄。所有患者都在30岁以上,2例患者小于等于40岁,所占比例为3.9%,4例患者为41-50岁,所占比例为7.8%,12例患者为51-60岁,所占比例为23.5%,18例患者为61-70岁,所占比例为35.3%,15例患者在70岁以上,所占比例为29.4%见表1。
表1 所有患者的年龄比较(n/%)
2.2 药物的使用剂量。30例患者每天的用药剂量为20mg,所占比例为58.8%,9例患者每天的药剂量为10mg,所占比例为17.6%,8例患者每天的药剂量为40mg,所占比例为15.7%,4例患者每天的药剂量为60mg,所占比例为7.8%,其中每天药剂量20mg的患者最多,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用药时间。24例患者在服用一周内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47.1%;16例患者在服用1-4周内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31.4%,8例患者在1-3个月内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15.7%,3例患者在3-6个月内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5.9%,一周以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最多,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累及器官。26例患者在不良反应中主要表现为肌肉损害,所占比例为51.0%;10例患者为横纹肌的溶解,所占比例为19.6%,14例患者为消化系统的损害,所占比例为27.5%,1例患者出现泌尿系统的损害,所占比例为2.0%。其肌肉损害为最显著的表现,比例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对辛伐他汀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其与用药时间、年龄、药物使用剂量和累及器官上都有一定的联系,患者在服用该药物的一周内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因此一旦有肌无力、肌痛和乏力的症状要立即停止该药物的使用,并去医院诊治 [3]。在研究中能够发现老年人在服用辛伐他汀后不良反应较多,这是因为其机体的解毒能力较差,会受到药物损害,而且自身的免疫功能和调节功能也较低,会对药物代谢造成影响,因此年龄大的患者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4,5]。患者常见的反应为恶心、皮疹、腹泻、消化不良、眩晕、肌痛等,因他汀类的药物可使患者血浆的胆固醇水平降低,但在药物作用中会使膜的流动性降低,会出现毒性作用;而且因为对骨骼肌细胞有干扰作用,会对该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产生不良影响,造成细胞过早的凋亡,从而导致这些不良症状的出现 [6,7]。因此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不仅医生要对药物使用的慎重,还要对患者讲解自我监测的方法,一旦有异常症状立即入院医治,若患者在服药前就有CK异常,则尽量不采用该种药物的使用 [8]。而且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要经常询问或者定期检查,避免身体出现较为严重的异常现象。
综上所述,辛伐他汀这种药物在应用中会出现不良反应,其与年龄、药物的使用剂量、用药时间等都有一定联系,在使用中加强防预措施,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付华,马景涛,甄玉鸥.辛伐他汀的药理及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2014,24(16):129-130
[2] 郑东诞,高修仁,杨伟权,王强,李树斌,梅卫义.普伐他汀与辛伐他汀的调脂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中国药房.2013,27(22):162-163
[3] 熊金辉,雷招宝,肖涛.辛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2,15(10):155-156
[4] 陈巧云.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再评价[D].第二军医大学,2004
[5] 张旭明,伍卫.辛伐他汀的临床应用与展望[J].中国药学杂志,2000,01:5-8
[6] 宦鹏年.辛伐他汀与氟伐他汀调脂疗效的比较[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2001,03:163-165
[7] 周琼.辛伐他汀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J].中国医药导报,2010,27:115+118
[8] 马媛,封宇飞,陈艳娥.68例辛伐他汀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药品评价,2013,12: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