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对高职生的重要性及提高高职生人文素养的方法初探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38574646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阐述了对高职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并对有效提高高职生人文素养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核心就是要在教育的全部过程中贯彻社会文明和人文精神,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的观点。
  关键词 高职教育;人文素养;重要性;方法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各地教育发展的重点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批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在社会上也建立了很高的认同度。然而,在这些可喜的成绩后面,仍然存在着我们不能不重视的问题!
  作为从事高职教育多年的教师,笔者发现,高职教育毕业的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远大理想,意志薄弱,缺乏审美情趣,在学习和工作中缺乏想象力和创造性。即使在人际交往中,也因为人文知识的缺乏而常使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并因此失去了许多难得的的机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到底是教育机制的不合理还是教育目标出现了偏离?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此问题作了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求与各位同行共同商榷。
  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要探明原因,首先,我们必须先明确一个大前提,即:什么是高职教育?它具有哪些特征?
  这是高职教育最基本的理论问题。然而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人们的认识却是观点各异,众说纷纭,出现了不少认识上的误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们未能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出发来理解高职教育,未能分清高职教育的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教育的性质是由其培养的人才的性质决定的,不同的教育形式最根本的差别便在于其培养的人才的差异性。教育形式的不同,实际上就是培养目标的差异。对教育性质的判断,实际上就是对培养目标的解析。而作为以培养技术型应用人为本质特征的高职教育,很明显是一种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形式,但我们对这种教育的性质、功能、地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模式等要素尚未形成清晰、明确的看法,因此,应该如何构建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模式和运行机制,如何建立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形成产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等问题在我们现阶段的高职教育中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大前提的不够明确,高职教育过程中出现我们前文所谈到的人文素质偏低的问题就不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了。
  那么,什么又是人文教育?它在高职教育中又有何作用呢?
  笔者认为,依据人文教育的本质,人文教育应当含有三个要义:一是人文知识传授,二是人文环境熏陶,三是人文精神传递。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即称之为完整的人文教育。
  众所周知,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同其他高校的学生相比,无论是人文素质,还是其他方面的素质都是较低的。对于这样一些“先天不足”的学生,如果缺乏相应的人文教育,那么,人文知识缺乏所导致文化素养较差;知识面狭窄所导致自身的工具化;人文精神失落所导致人格上的残缺等等问题也就接踵而至!因此,对于高职生来说,他们的心理状况和他们所面对的环境都决定了他们更需要人文气氛、人文环境和人文精神的陶冶,更强烈地要求呼吸人文的空气、享受人文的关怀。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使得其教育对象直接面对的是市场经济的社会,如果将缺乏人文教育从而缺乏人性、人情味、人文精神和人道情怀的所谓技术型“人才”推到市场,其消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高职教育对于每个学生都只能作为终身学习的一个环节,我们的教学应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也即是说,我们必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所谓职业能力是指职业角色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需的个体能力,它由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诸要素构成,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地发挥作用,其中任何一种孤立能力要素都难以完成职业活动。职业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竞争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而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就要精选必需的社会知识、心理学知识,把人文社会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理论有效地结合起来。
  由此可见,人文素养课不仅是学习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更是现代社会中学习和掌握其它学科知识的必备文化。高职教育虽然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但任何一种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高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学生要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或服务技术,就必须在已有高中阶段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基础知识。在高职教育中为学生提供牢固的技能基础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能力和终身持续发展的能力。社会能力强调在职业活动中对社会的适应性,重视从业者应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而社会能力的核心正是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非常肯定地说,开展并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及相应学科建设对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所起作用是任何其他学习都无法替代的!而“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大教育观,不是专业技术教育的补充。它所实行的教育方式,并不局限在某类课程上,而是对高职教育进行整体设计和实施,其核心就是要在教育的全部过程中贯彻社会文明和人文精神,科学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因此,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应转变观念,加强人文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各专业教育中。
  总所周知,教师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他们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高尚的师德、丰富的人文知识,更要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教给学生的不仅仅只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此,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我们自身是否能够先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固有观念——“重知识轻素质,重认知轻文化”就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也正因此,加强对人文素质教师的培训,使其掌握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知识、方法,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水平,从而建立一支稳定的专职人文素质教师队伍。
  笔者认为,正是这些源自教师身上的人文素养、人文情怀和人格魅力,才使得学生通过由他们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达到了使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和修养,将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渗透、贯彻到学生成长的人生历程中,从而促进人格、操守、情感、责任感、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等在内的基本理念的形成与塑造的目的。尤其在专业教育中,更可以使学生了解该学科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掌握自己所学的学科知识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明确本学科可能面对的伦理道德问题,从而把深厚的人文精神与现代科技联系起来。
  其次,应精心设置人文学科课程,唤醒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内在需求。
  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学校不可能也无法给予学生完备的人文科学知识,而其特殊的教育特点又常常使学生对实用技术和技能的学习热情大大高于文化基础课。因此,唤醒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内在需求并不是一件易事。但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认识到,虽然高职生大多是由于高考分数低而被迫上高职校。但他们也有对人生的思考,这是人的本性。康德在他的《实践理性批判》里谈到:“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人对生命和生活意义的追求常常会成为人前进的内在驱动力。因此,我们对人文素养课的教学内容的规划首先应做到科学定位,大胆地对课本内容进行删减整合。即明确高职教育要求的不是让学生掌握严谨的学科理论,完整的学科体系,而是掌握的粗线条的但知识面相对宽泛一些的人文素养理论。
  同时,在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过程中,笔者也产生了一些大胆的想法和构思:如果把专业课从原有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两类内容拓展为四类,融入“专业文化”和“创业教育”两类课程。那么,通过开设“专业文化”课,是否可使学生在掌握了解与专业相关的历史、文化、发展前景等人文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达到加大专业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激情,进而夯实专业功底的目的呢?而通过开设“创业教育”课,又是否可使学生在了解国情、省情、市情及就业市场情况的同时,起到促其树立主动创业意识的效果呢?
  最后,应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美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笔者以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从中学习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娱乐身心,是我们提高高职生人文素质,培养其人文精神的不可多得的重要手段。同时,以校园的“美化、净化、绿化”、学生行为规范、名言警句宣传栏、人文景观等相互依托构成的良好环境,也自然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一切都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和道德观念。而随着人文素养课程的进行,校园文化在学校内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更使学生能在浓郁的人文关怀的氛围中耳濡目染,感悟文化、沐浴文化、享受文化,进而形成完善的人格。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职教育能否成功,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成败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摘要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新农村要由新型农民来建设。建设新农村最根本的是要以人为本。因此,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根本措施。本文从培育新型农民的现实意义和如何培育新型农民两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 培育;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根本措施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因此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期刊
摘要 高校后勤改革引入市场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成为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高校后勤总体定位不明、信息公开不够等原因造成和学生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信息不对称造成学生对后勤的不理解,甚至对立。高校后勤要建立信息公开交流机制,和学生消费者搭建有效的沟通意义桥,构建学生参与型后勤管理模式,保障学生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重建后勤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关键词 信息
期刊
摘要 由于面对运动训练、文化课学习以及升学考试的多重压力,这对体育高考生的体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访问法、文献资料法对提高体育高考生短跑体能心理训练作出研究,从体能的概念、系统结构着手,进而对体能常见心理训练方法研究,以期为致力于提高体育高考生短跑体能的广大教练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体育高考生;短跑;体能训练;研究    随着竞技运动的发展,运动训练过程中对体育高考生的心理训练越来
期刊
摘要 本文以对音乐教育专业280名学生问卷调查情况为基点,从六个方面:①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前对专业考试和专业思想准备情况不充分;②学后学校在调节引导学生学习思想与态度方面重视不足;③学习目的与职业规划冲突;④音乐教学设施陈旧化,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⑤教师在教育教学人性化的理念意识上深度不够;⑥“画地为牢”的培养形式,滞后了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与发展;论述了影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发展的滞后问题
期刊
摘要 新加坡高校价值观教育的背景源于新加坡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新加坡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是五大“共同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优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周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新加坡高校价值观教育的方法有文化传递法和价值澄清法等。  关键词 新加坡;高校;价值观;教育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多文化、多宗教的移民国家。自1965年取得独立
期刊
摘要 近年来高校心理危机现象呈上升趋势,建立学校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刻缓。深刻认识心理危机事件;分析了解心理危机发生后的干预策略。学校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建构,也是一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心理危机;危机干预;预警系统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一些心理危机引发的恶性事件,受到国务院、教育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重视。针对个别高校接连发生学生由于心理异常等原因致伤或致死
期刊
摘要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动物词汇,它们不仅仅意味着表面的词汇含义,还有深刻的文化意义。本文试从比较动物词汇的多重意义方面来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 动物词汇;中西文化;自然基础    1 引言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会碰到很多有关动物的词汇,在特定的语篇中,它们并不仅仅是表面的字典上的词汇意义,还有着深刻的内涵、情感、文化意义。尽管不同语言动物词的概念意义(conce
期刊
摘要 当前农村中学生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这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转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及教师的教育观念、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改革评价制度和考试制度等几个方面予以强化,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提高。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对策    随着当前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教育也蒸蒸日上。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逐步暴露出诸多的问题。   
期刊
摘要 近年来,在逻辑学几次大型学术研讨会上关于高校逻辑教学改革的问题再次成为了学界讨论的话题。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我们认为,高校逻辑教学我们不能一味地只要求讲授现代逻辑,但也不能一味地只要求讲授传统逻辑,而应当依据逻辑课的课程类别、学生和学校的不同层次以及学生的不同科类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但一定要分清主次。  关键词 逻辑教学;传统逻辑;现代逻辑    第八届中国逻辑学大会2008年11月1日-3日
期刊
摘要 创造心理学的研究是目前心理学研究中的-个新领域。文章简要介绍了创造心理学的最新研究工具,并对创造心理学的研究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创造心理学;创造力;创造性思维    创造心理学是以心理学为中心而综合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以及生理学等对创造研究的成果的一种行为科学。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影响创造的各种因素,创造性与创造力之测量,创造过程以及创造的方法。这是国内学者郭有通在其专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