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从朗读开始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NENGW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众多的语文学习方法中,朗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作用非常显著。笔者从自身的实践经验出发,从情境创设、朗读时间、语言细品、语感培养等几个方面探讨小学生朗读教学有效开展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灵魂是朗读,朗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感的培养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判断语文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能否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小学语文新大纲》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通过朗读,小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文章蕴含的情感、艺术魅力,提高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所以,教师要对朗读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创设朗读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由于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精力很难集中,如果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教学活动将很难展开,朗读教学也是一样。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创设相应的朗读情境,让小学生通过想象融入情境中,对朗读的兴趣自然就被激发出来,对小学生正确诠释文章表达的情感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教师在讲授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的形式,重现文章中的情境,这样的安排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热情,他们会自告奋勇地想要扮演文中警察、父亲、儿子以及消防队长等角色,并且会非常认真的去朗读,对不同人物的情感:父亲找不到儿子时焦急,儿子听到爸爸声音时的激动等等会有更深刻的理解。通过朗读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小学生达到与课文情感上的共鸣,这对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素养是非常有利的。
  二、给予朗读时间,提升学生理解力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已经无法满足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为此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角色,从主导者过渡到协助者。在实际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小学生能够反复朗读课文,进而充分的感受和体会文章的魅力,理解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如果遇到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以便更好地完成朗读任务。
  在讲授《蓝色的树叶》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会通过对话的形式还原课文的真实故事,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分组对话朗读练习,慢慢地感受学生内心的挣扎、矛盾,隐藏在心灵深处的一点点自私,然后通过朗读将这种情感诠释出来。在讲授《纸船和风筝》这一文章的时候,我要求小学生要将文章的两个主人公:小松鼠、小熊之间情感的变化通过面部表情反映出来,然后留出时间让他们朗读,而我会专注地看着他们,学生们仿佛受到鼓励般,读的非常认真,表情也在不断变化,这说明他们理解了课文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三、细品文本语言,增强朗读技巧
  小学生鉴赏课文、获取语文知识很多时候都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小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品味能力不是轻易获得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朗读练习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教师要找出文中的经典语段,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和品味,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首先,选择的语段感情要浓烈。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的词句、段落蕴含的思想感情都很强烈,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对这样的语段进行反复朗读,仔细的分析,挖掘出其中隐含的感情。其次,选取的语段含义要深刻。课文的主旨、意义、重点知识也都附在一些语段上,教师要找出来,让学生多朗读,多思考。再次,选取的语段描写要精彩。小学语文课文运用的表现手法比较简单,如夸张、比喻、排比等,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且语言比较生动,对这些描写精彩的语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融入感情去朗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
  四、借助有效形式,培养学生语感
  相对于那些新鲜的事物,朗读对那些天性活泼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枯燥、无趣的。所以,语文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怎样激发小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为此,教师可从课文的实际内容出发,丰富朗读的形式,借助配乐朗读、分角色朗读、赏读、听读等有效形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增加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最终使小学生的语感得到有效培养。例如,教师在讲授《动物过冬》这篇文章时,可以以配乐范读的形式来进行,优美的音乐加上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原来这篇课文这么美。在聆听的过程中,小学生阅读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同时对语言的感受力也会增强,他们会感受到教师语气、节奏、语调、重音等的变化,自身的语感得到有效增强。另外,教师也可以给小学生足够的自由,让他们选择喜欢的朗读方式,或者开展朗读竞赛等,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这对培育小学生的语感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思想上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努力将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中,通过创新朗读形式等方法,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强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江.有效开展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语文教学,2013(1).
  [2]何如.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的有效开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4(4).
  [3]王晓娇.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有效朗读的教学现状及实施策略的案例研究[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诵读、理解课文,问题探究、巩固所得,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常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问答题,一直以来是语文老师指导作业中的老大难。笔者试从分析其成因,研究存在的问答缺陷,探索其解决方法等方面来引导学生学会文通字顺、完整表述、语义转换等,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通字顺;简单问答;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教学多年的老师会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要想真正教得好,并不需要让学生将整堂课的内容都记住,也不需要为学生总结重点和难点,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掌握知识的重点。本文探讨在知识的重点处提问的具体方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找出知识的重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在复述过程中找到知识的重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在课堂练习中找到知识的重点。  【关键词】初中语文;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
【摘要】在语文诗词题目考试中,学生会出现意象分析错误等问题,造成课外诗词分析题目失分的普遍现象。在诗词学习中,诗词内容的有效教学和诗词意象的分类积累就尤为重要。针对当代中学生在学习与考试中遇到的诗词意象分析问题,以梧桐意象为例,从教师有效教学的角度入手,探讨并总结中学生学习古诗词意象的分类、积累方法及其归类学习等提高意象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梧桐;诗词意象;分类;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日渐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情况日渐受到教师关注,基于此,本文就小学生阅读现状与有效阅读展开分析,并提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等四方面通过有效阅读引领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策略,希望由此能够为相关小学教职人员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阅读;作文素材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笔者在实际执教生涯中发现,很多学
【摘要】民俗文化,是当地人民生活形态的重要显现。而民俗课文,则是地方民俗文化的缩影。学生通过学习民俗课文,可以了解不同地域人民的风土人情、生活形态,也可以准确把握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意识形态,从而感受民俗文化的巨大魅力。本文从民俗文化与高中语文的相互促进作用出发,探讨如何能将这种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民俗文化;高中语文;重要作用;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高
【摘要】略读重在考查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是新课程理念,引领人们重新对它定位,挖掘它本身所承担的与精读课文同等重要的教学任务。略读课文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形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不断钻研探索,做到“教略而学不略”,精略相辅、略中有精。  【关键词】略读;阅读方法;迁移;品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略
【摘要】鉴赏诗词是高考必考内容,从2016年开始,福建高考将使用全国I卷,诗歌鉴赏分数由6分变为11分,考试分量及比重得到进一步加强。不过考查内容仍没变,主要考查鉴赏诗词的内容和技法。备考鉴赏诗词时,要引导学生懂得鉴赏诗词的方法,只有这样,鉴赏诗词之门才会为学生所开,才会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诗词鉴赏;吟;品;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怎样鉴赏诗词?我认为鉴赏诗
【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笔者认为,学生掌握好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是提升阅读能力的前提。所以,利用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地探究文本的内涵,体会到文章的深刻主题。而文章是由字、词、句、段组成的综合体,那么,教会学生怎样“咬文嚼字”,如何“斟酌词语”,怎样“鉴赏语句”,如何“赏析语段”,便是阅读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在笔
多布杰在比赛中。多布杰获得5000米跑冠军。  全运会男子万米决赛上,上届冠军多布杰与三战奥运的云南老将董国建上演巅峰对决。最终,多布杰以28分35秒24夺得冠军,蝉联全运会万米冠军。  比赛一开始,西藏、云南两队选手就逐渐与大部队拉开距离。他们不断变阵向前突进,提升整体配速。多布杰和董国建都在大部队中跟随前进。比赛进行到6000米,经过几次提速后,第一集团只剩多布杰和董国建两人。此后,董国建尝试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的推进,初中语文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多元化”教学手法的融入,使广大教育工作者加速了语文教学手法的创新,颠覆了传统教学的发展理念,确保初中语文教学的成效更加显著。本文针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的价值意义、常见问题及强化措施进行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多元化;全面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程标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