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与成功德育的操作原则

来源 :南北桥·教学探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king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循序渐进的原则
  
  德育内容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整体结构系统。教材的知识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整体结构系统。因此,以教材和课堂教学为载体的学科德育,也是由浅入深地构成德育的层次系列之一。即德育内容是分层次地贯穿在各学科的各个阶段的,尽管有不少内容反复出现,但不同阶段的侧重点、深广度的层次要求是不相同的,教师不能将其视之为简单的重复,实际上是由浅入深、螺旋上升的整体德育体系。同时又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认识水平、思想品德发展、创新精神和各种能力的发展也都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和层次性,所以教师在学科中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应制定周密的德育教学计划,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内容上要紧紧围绕德育目标的要求,水平层次上要努力形成思想道德教育的序列,遵循教育规律,形成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表层到深层的先后连贯的发展顺序,才能使学生的品德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得到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在设定某一课的教学德育目标时,更需要将这一课置于学科教学长期培养目标的大链条中,系统有序地进行整体思考,做到有条不紊、层次清楚,德育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样既能保证计划的完整性,又能保证计划的可行性。相反,如果忽视了学科德育的层次性、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忽视了学科教材德育的特点,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知识的增长、心理的发展、可接受认知规律的序列发展,这样的德育就会很难奏效。
  
  二、分解细化的原则
  
  教师要通过具体的、细致的实际教学工作,实施德育,体现德育,力争使德育不断收到实效。比如在开学初制订教学进度计划时,就要找准各年级德育的起点,德育要低起点、缓坡度。既要从纵向上考虑德育层次的分解,又要在横向上考虑分解德育内容,使德育化整为零。教师要深入进行教学中的德育研究,哪些内容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哪一方面联系较为密切,哪些课文和章节能比较自然地结合某种思想教育,需要教师认真研讨并制定出德育计划。同时教师还要准确地把握教材中蕴含的德育要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恰当制订每一章节的德育任务和目标,使德育的计划内容落实到每章、每节、每篇课文甚至每次作文、每次实验、每次课外实践与课后作业上。也就是说,只有德育目标细化了,德育才能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化远为近、化厌为亲,而对一门课程、一次教学活动,教师要实事求是地抱有合理的德育期望,教师要善于变德育为“涓涓细流”,使其伴随自己的教学,通过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来长年累月地浸润、滋养学生的心田,这样才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启迪和影响作用,也能保证教师最终实现学科教学的整体德育目标。
  
  三、自然适度的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机结合教学内容,自然而适度地实施德育,必须探求课堂教学中的最佳时机,做到适时、恰当、适度,既到位,又不越位,恰到好处,“随风潜入夜”。也就是说,德育在各学科如何进行、进行得如何,并不在于各学科中如何刻意地新增德育内容或新增德育功能,而完全取决于该学科自身规定的教学任务完成得如何。简言之,德育在各学科的进行,是各科课程的原有之义,它依赖于各学科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学科德育不是“学科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相融。所以,教师要做的是如何不断提高各科教学的水平以使之对德育“融合”得更为出色。学科德育反对脱离教学的具体内容,空洞地向学生说教,或节外生枝、生拉硬扯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教师在每一学科的每一章、每个具体内容上,都要硬扯上几句思想教育的话,这种明显而生硬的教育就等于抛开学科内容,额外地进行政治说教,这样不仅削弱了知识的系统性,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会引起学生反感,也不是学科德育的真正意义。尤其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教师由于不善于发现和体现教学自身具有的德育价值,反而不适当地从外添加过多德育的“材料”。这些“材料”,或者与教学任务没有关系,妨碍了既定教学任务的完成;或者虽有联系但却很生硬,甚至无形中改变了课程的性质,即把各门专业课都上成了德育课。这样会使学科教学的目标发生偏移,不但思想教育的效果不理想,而且知识教学的目标也无法达成。所以教师要注意学科教学实施德育的策略性,即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恰当地、有机地将德育融合到学科的知识载体中,融合到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要抓住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规范教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劳技等其他各育的结合点,进行有机的、合乎逻辑的结合,这种结合绝不是“混合”,更不是“凑合”,不是为了德育而德育,而是要提倡德育的自觉性,把握德育的可行性。
  常言道:“有度则合情”,任何事情都要讲究适度的原则,学科中的德育亦然。在学科教学中,只顾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忽视对学生思想教育,不符合教学最优化的基本要求;只顾思想教育,不顾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喧宾夺主,把学科教学变成纯粹德育课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意德育因素,又不可冲淡和忽视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要使二者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真正做到适当、适时、适量地进行德育,既融合得恰到好处,又适可而止。做得过头了,学生就会感到浮夸,不可信,还会遭致德育泛化的危险;做得不够火候,浅尝辄止,学生就会感到肤浅,烙印不深。
  
  四、情感升华的原则
  
  教师不仅要以知传知,还要以情引情、以行导行,实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朱小蔓教授曾说:“对教育要做完整的理解,不能回避、抽离情感层面,离开情感层面,教育就不可能铸造个人的精神、个人的经验世界”。而且无数个中小学德育实践也反复证明,当把人的情感从德育中抽离出来,只剩干干巴巴的道德知识传授与规范约束的时候,德育就丧失了它的活力与魅力,从而使德育应有的激励、引导人的价值功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所以,按照德育的情感性原则要求,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身临其境,产生情感共鸣的课堂氛围,无论酸甜苦辣,还是悲欢离合,都让他们用心去体验。可以说,情感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这是因为,如果学生对某种行为采取赞赏、热爱、向往的态度,在他内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情感推动力,促使他去仿效、完成这种行为;如果缺乏必要的情感,缺乏必要的情绪体验,往往会对应该做的事情也表现出不应有的冷漠态度,甚至言行不一。列宁说:“没有情感就没有对真理的追求”。苏霍姆林斯基把情感教育看作是实施全面发展的“内在”促进因素,是融洽师生关系、进行和谐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进入角色,入情入境。也就是说,教师要能够在理智闪光的同时,予以情感投入,采取与学生心灵情感接近或相融的态度和方法,形成与学生和谐共振的情感基调,从而实现情感协同效应。因为真情是认识转化为行动的桥梁和催化剂,自己有火花才能点燃别人之火,以自己的真心才能打动别人之心。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师生心理双向交换的动力和支柱。为此,中小学新课程标准也都对各学科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出了共同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饱含感情,并通过自己健康向上的感情去感染学生,使他们从中受到鼓舞和鞭策,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然后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用语言、表情、动作、形体等体现教材与教师情感合一的教育内容,从而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激发师生情感间的共鸣共振,使学生触景生情、因事激情、知理明情,达到德育内化的实效。而且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是最具感染力的,否则虚情假意、言不由衷,学生是听你的说教而不是感受真实的教育,这将很难打动他们的心灵。
  
  五、随机引导的原则
  
  实施德育的时机很重要,如果实施德育不是在必要而必须的时候进行,就会削弱德育的效果,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化自己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教学机制,要学会随时地注意和有机地利用各种德育资源。德育资源不是静态的图本和现成的教条,教师可随时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状态以及课堂教学气氛的变化,对那些临时生成的德育资源给予灵活而巧妙的利用和随机应变的处理,教师要选准德育实施的时机,要善于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出奇制胜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可以说,德育资源的源头活水就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课堂内外无所不在,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随时赞赏某个学生的独特性,赞赏一些学生在回答问题中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对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对学生的质疑进行表扬等等,都是教学的德育及时雨,它能直接起到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不断创新德育资源,从大事着眼,从小事入手,要认真观察,用心琢磨,在与学生的各种接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现实遭遇和内心的价值冲突,来寻找蕴藏着的各种宝贵的教育细节,如果运用得好,教育资源就可以垂手可得,就会寻找到有效的德育突破口,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随机教育。比如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发现有的学生不但自己作业完成得又快又好,而且主动帮助他人,还教会别人自己所使用的学习方法,这就是一个难得的教育有利时机。教师应抓住这一德育契机,及时表扬该生这种乐于助人的品质,鼓励他继续发扬,号召其他同学向他学习。这样,被表扬的学生就会感受到自身的闪光点,会产生一种满足和自豪的体验,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再比如,当学生在课堂上说出“捡到的东西不拿白不拿”、“说谎利己不损人,何乐而不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之类的“不同见解”时,教师如果不置可否甚至鼓励赞扬,就是放弃责任;当学生表达自己喜欢科学,老师只是说,“嗯,不错”,则是简单敷衍。对前一种情况,可以通过展开相应的讨论来对学生进行及时和正面的引导,这是非常必要的;而对后一种情况,老师则有必要进一步追问“你喜欢科学的什么?”“课外你是否进行过探究?”对这些随机性的学生情况,教师应具有不可推卸的德育引导责任,不能以简单回应的方式或者沉默不语来逃避对学生的正面和及时的教育。
  很显然,某种僵化和模式化的德育内容往往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而这些随机性的德育资源则具有形象性、鲜活性等特点,其见效快,可操作,易施行,这是一种最简洁的教育,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教育,能够直抵学生的心灵世界,特别受学生的欢迎,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就感受到了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所以一个善于捕捉细节的教师,一个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可以将意外的情景甚至不是德育的内容进行富有创意的德育塑造,通过化平凡为神奇,将琐碎变完整,直抵教育无痕的真义,使其产生明显的教育意义,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他文献
在体育活动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体质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心理困惑,预防一些不良心理的产生,使孩子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体育教师应该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建立宽松的师生关系    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体育活动的特点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与学、学与练,既有人人参与的集体统一的活动,又有分散的小群体的个人练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
期刊
[编者按]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化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化学学习的评价应该遵循三条原则:(1)评价目标多元化;(2)评价方法科学化;(3)评价手段多样化。也就是说,对化学学习的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但要关注学生习得知识的多少,更要关注他们习得知识的方法,以及在化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
期刊
候诊案例  【案例一】《质量守恒定律》四个实验方案教学设计(1)  在学生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做出猜想后,教师立即组织全班学生动手分小组实验,做一个分析一个,学生连续做了四个探究实验。整堂课学生不断动手操作,时间安排十分紧张,使得活动与探究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教师未来得及作及时、充分的评价,学生的讨论也显得不是十分充分。  【案例二】《质量守恒定律》四个实验方案教学设计(2)  学生先对反应
期刊
“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中学德育大纲》等文件中早就明文规定过。而且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维目标”又进一步提出,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科德育是教书育人的本质反映,这些都已成为不少教师的共识。可是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一些教师虽然也能按照课程标准和德育大纲的要求,在各章节的教案中明确地写上了德育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或者更多地关注
期刊
候诊案例  【案例一】《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教学片段  这是某区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中一节课的教学片段。  ……  师:(演示实验结束)为什么烧杯中的水会倒流入集气瓶中,并且约占集气瓶体积的五分之一?  生:因为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压强减少,同时也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师:回答得真好!请同学们鼓掌。(掌声响起,同时老师通过多媒体给了学生一个卡通图像“你真棒!”)
期刊
候诊案例  【案例一】《溶液计算题复习课》教学片段  ……  例题:100g某硫酸溶液与6.5g锌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  ①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②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教师一边板书,一边告诉学生每一步的解题思路及注意事项……随后又针对该类型题目进行了课堂练习。)  ……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再来练习一题。  课堂练习:  某化学兴趣小组从某地采集到一块石灰石样品
期刊
可以说,有效教学与成功德育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发展了智力和能力,就会使他们的思想和观点建立在更加牢靠的科学基础上;而学生的正确思想和观点的形成,则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去掌握知识和技能,更好地发展智力和能力。换言之,德育以知识为传播载体,没有德育因素的知识,就不是真知识,德育以一定的认识为基础,德育绝对不能建立在愚昧无知的基础上,没有知识,就不可能有对德育的深刻认识,其道德水平也会受
期刊
候诊案例  【案例一】难道试卷讲评课就真的没有什么可听的了吗?  一次准备去听随堂课,某教师急忙跟我说:“真不巧,今天是试卷讲评课,无非是说说这次测试情况,分析一下试卷中存在的问题,再指导学生订正,没有什么可听的,你就不要听课了。”但是,在商量之下,我还是走进了课堂。  现摘录如下部分教学片段:  师:昨天我们进行了测试,由于时间比较紧张,老师没有全部批改完(有的学生比较失望),现在我们开始分析试
期刊
如今在学校教育中通用的“德育”一词,所表达的往往是“德育”的广义含义,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狭义的“教育”。而所谓教学的“教育性”,实际上就是指德育在完成教人做人的总目标和完成支持智、体、美诸育具体任务这两个方面的实际作用。正如杜威所言:“从词源学来说,教育这个词恰恰就是引导或教养的过程。”如果说,一切教育行为和一切教育活动,对人的品德形成和发展都有某种影响,不是积极的正面影响,就是消极的负面影响;不
期刊
德育是学校的核心和灵魂,它将贯穿学校整个日常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到“在校即为师,教书须育人”,也就是说,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政教处和班主任的任务,而是要让学校的所有教师都成为德育工作者。    一、强化德育意识:做高于“经师”的“人师”    一谈到德育,一些教师仿佛就认为只要上好思想品德课、搞好德育活动就足以了,即认为德育和智育可以分开独立地施行,把教学与德育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