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怎样创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k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新常态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已是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教师要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学习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掌握创新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的阅读教学,又应该构建怎样的创新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呢?下面就以初二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为例,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尝试构建的五步骤创新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建情境,激发情感
  1.兴趣和爱好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的各种教学情境,渗透的情感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首先运用现代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罗布泊的录像,让学生欣赏从前的罗布泊梦幻般的景色。在一个有静、有动、有声、有色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探求罗布泊的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课堂上尽可能地表扬学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一种办法,能认真地倾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是一种更有效的办法。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互爱的关系,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为了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常常鼓励学生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自主学习,鼓励质疑
  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多鼓励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自学自悟,独立求索。“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阅读教学要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读书,在独立阅读中大胆地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2.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真正看作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启发、设疑等方式来激发全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可以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品读等,自主阅读课文,并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三、师生互动,合作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师生交流等形式,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阅读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已解决的问题可以进行汇报,别的小组可以提出同一问题的不同答案,达到交流的目的。小组筛选后,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简单的立即解决,重要的、难点的地方,经过学习认真筛选,提出重点,让全班同学讨论。由于《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是自读课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较容易,如,过去的罗布泊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现在的罗布泊又是怎样的地方?这些问题学生通过自主读书,合作讨论,马上就能理解。但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如,“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等等。学生对句子意思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就应该由教师再引导学生认真地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和掌握。
  四、归纳释疑,提出见解
  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教会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探求新知。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多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序地发现,自觉地获取新知,体验成功的乐趣。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而,创新教学就是要把教师的讲解为中心改为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为主,教师的任务不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除此之外,还应该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改进学习方法,以便下一课的学习更上一层楼。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可以让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五、实践练习,拓展创新
  毛泽东同志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知识,不仅是学习知识,而且是创新的必要途径。学习目的不仅只是“求懂”,更重要的是求发展。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1)摘录并背诵课文中的好词佳句。(2)做一个小导游,请你把罗布泊从前梦幻般的景色介绍给你的好朋友。(3)鼓励学生课外去寻找有关罗布泊和其他湖泊的资料。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会学习”,而且要让学生“会创新学习”。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创新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技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真正体现。
其他文献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从《诗经》、《离骚》到唐诗宋词到元曲;从屈原到李白、杜甫再到苏轼、李清照,众多诗人的人格思想熠熠闪光,产生、流传在华厦大地的诗作,灿若星河,诉说着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际遇。学习古典诗词,能增长学生的见识,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心灵,丰富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  一、古韵悠悠,引人入胜  我国古代的诗词在产生的最初阶段总是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因此,诗词是可
期刊
聪明的教师在教学里为学生传授知识,伟大的教师在灵魂里为学生点燃智慧。作为新生代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拥有前者的“聪明”,而且还必须具有后者的“伟大”。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亮起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做“伟大”的教育者呢?  一、让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亮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论语》中也提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期刊
在语文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知识性、人文性、自主性。学生从语文课堂中所获得的收益,最大程度来源于对课文的感悟与理解。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如何高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成为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然而,学生的阅读习惯日渐丢失,阅读能力日渐减弱,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曾在牌头教办举行的“中小学课堂衔接”的活动中听取中、小学语文课堂的课,诧异地发现同样的课程,小学
期刊
一、个案基本情况  奇奇是小学三年级学生,独生子。他聪明伶俐,活泼大方,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敏捷,但是学习行为、学习习惯较差,情绪忽高忽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人际关系较差。奇奇的父母文化水平较高,非常注重奇奇的兴趣爱好,但是对奇奇的生活、行为方面管理过于宽松。  二、问题行为表现  1.生活学习习惯较差。奇奇有一段时间因患感冒时常流鼻涕,每当鼻涕流出时总是随处乱抹,甚至在衣服上乱擦,同
期刊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学生的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真正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期刊
一、在描述性文字中扮形、仿声、画意  这类文字或写人,或叙事,大多描形拟态,塑造一定的艺术形象。于是,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特点,让学生针对人物语言自由仿声,在亲自体验中比谁最能准确理解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心理;或让学生装扮人物形象,从自我操作中比谁最能形象逼真地再现艺术形象;或让学生内化课文内容,对艺术形象作再造性描形画影,比谁更贴切生动;有时还可以师生合作分析人物性格,分扮角色形象,即兴过一把演出瘾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被语文课堂内外的诸多因素制约着,这些因素贯串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体现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现实的经验告诫人们:能把语文课工具性与综合性的两者关系恰当而又紧密地结合起来,语文课的效率就高。如果对工具性与综合性的关系处理不当,语文课的效率就会降低。  一、教为考与教为用  语文课应教给学生知识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让他们获得终身受用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在升学竞争空前
期刊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工具性极强的学科,随着基础课程改革理念的日渐深化,各种课堂教学模式、方法的研究与运用也日趋成熟。然而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如何在日趋定格成型的教学中突破框框,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事实上,教师在平时只要善于动脑,在课堂中略施“小计”,就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小计一”:漫画法  漫画即对一些篇幅不长、内
期刊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朗读是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于永正老師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可见,朗读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径。  朗读
期刊
德育应该培养学生在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中学会自律,然而,青少年学生存在的问题表现在自我评价障碍、意志薄弱、人格障碍、挫折心理等。中国古代道德修养论中的“慎独”“主敬”与西方的“有得于内,无待乎外”,对培养学生自律能力方面有所启示,具体做法如下:  一、挫折教育  也称逆境磨炼,是指通过展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挫折因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驾御挫折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即是说让学生不在挫折中消沉、徘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