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明确小组合作学习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中的具体操作,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开放、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自主探究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
一、以小组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环节
(一)改变空间形态
教室内课桌椅的摆放应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讲台与课桌可以固定排列,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取多种摆法,如摆成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团式”,或摆成有利于集体讨论交流的“圆桌式”等。总之,教师不要停留于自己的讲台空间,不要严格区分自己与学生的空间,而应融合于学生合作小组之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进行交流。
(二)创设教学情境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创设情境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以美丽的童话故事或他们熟悉的生活事件来导入,实际上就是设置数学情境,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如笔者在教学一册的《比一比》时,创设了一个“小羊帮小猪搬砖”的童话故事情境;在教学《9加几》时,创设了运动会上给运动员送饮料的生活情境;在教学《乘加、乘减》时,创设了“小猴掰玉米”的故事情境……总之,创设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乐于接受。
(三)明确学习任务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就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如在教学第二册《统计》时,笔者向学生提出了学习任务:“明天下午第二节课是体育锻炼课,老师想安排一些你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到底安排哪些运动项目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与统计一下吧!”孩子们明确了学习任务,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并执行自己的任务去了,并且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举手发表自己的感受。
(四)重视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所学知识的不断深化,有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个别的合作学习小组可能感觉到有些困难。为了让这一部分学生也参与到学习的具体过程中来,在教师允许的情况下,小组内的四名同学可分散到其他不同小组“参观”学习,汲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要把思路、方法、结果等信息全部带回本组,并与其他同学再次进行互相交流,最终形成本组的意见。如在学习“量长度”时,笔者让有困难的小组同学分散到其他小组学习测量,回到自己组后,他们有的指挥,有的手拿粉笔做记号,有的充当标杆,有的用尺子量……每个人都兴致勃勃,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不仅学会了测量,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
(五)重视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是学生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时,笔者要求学生尽量清楚地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地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笔者也要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并用一定的图案以示奖励。如笔者在教学第三册《乘加、乘减》时,一个4人小组在组内讨论结束的基础上,4人一起大步走上讲台,按他们自己的分工,一个说题意,一个说确定算法的依据,一个板书算式,最后一个向大家征求意见。这时,只见台下举起了一双双小手,这个问:“都学习乘法了,你们为什么还要用加法算呢?”那个问:“你们能再解释一下4×3=12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面对这一个个的问题,台上的小组均派出代表作了认真的回答和补充。笔者也紧抓时机,对这个小组的交流进行了简短的评价,并在这个小组的组号后面贴上了一个红五星,于是,在其他组的掌声里,这个小组的成员高兴地回到了座位。
(六)及时评价激励
简单地评价“对”或“错”意义并不大,因而,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充满感情,而且是有所指。如“太好了!你的想法非常独到。”“我们为他完美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虽然还不是那么全面,但我相信这是你认真思考的结果。”激励性的语言鼓舞着学生的斗志,形成一个“成功——有趣——再成功——再生趣”的良性循环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这样,能让学生在兴奋中体验乐趣,在乐趣中体验成功,在成功中热爱上数学。
总之,强烈的学习兴趣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为指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就应该千方百计地去创设数学活动,激励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以小组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五大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自我意识培养,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不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充分展示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途径,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三)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学生们参与意识很强,他们经常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进行辩论,各抒己见。学生不仅学懂,而且会用,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更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过程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人都有思考、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暴露他们的思维需求,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需求,顺应学生的思路调整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自然流畅。
(五)促使多元评价方式的形成
发展性评价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主体的互动化。传统教学方式的评价不论是师评生,还是生评生,都侧重于得出的结论,而忽视思维的过程。在小组学习时,学生间的评价就不只在结论上了,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他们之间的评价将随时随地发生,更有利于形成全面多元的评价方式。
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环节,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五大用处,并将其实践于教学过程中,有助于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发展,更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殷广芬.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J].小学数学教育,2001(01).
[2]王晓勇,何如栋.新课程视野下的课堂教学[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3.
[3]黄玉燕.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引导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4(04).
[4]吴乾斌.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的“三个关注点”[J].鄞州师资培训,2006(03).
[5]龚永斌.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培养策略[J].鄞州教育科研,2004(02).
【关键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开放、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自主探究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
一、以小组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环节
(一)改变空间形态
教室内课桌椅的摆放应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讲台与课桌可以固定排列,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取多种摆法,如摆成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团式”,或摆成有利于集体讨论交流的“圆桌式”等。总之,教师不要停留于自己的讲台空间,不要严格区分自己与学生的空间,而应融合于学生合作小组之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进行交流。
(二)创设教学情境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创设情境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以美丽的童话故事或他们熟悉的生活事件来导入,实际上就是设置数学情境,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如笔者在教学一册的《比一比》时,创设了一个“小羊帮小猪搬砖”的童话故事情境;在教学《9加几》时,创设了运动会上给运动员送饮料的生活情境;在教学《乘加、乘减》时,创设了“小猴掰玉米”的故事情境……总之,创设情境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乐于接受。
(三)明确学习任务
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有事可做。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就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如在教学第二册《统计》时,笔者向学生提出了学习任务:“明天下午第二节课是体育锻炼课,老师想安排一些你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到底安排哪些运动项目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与统计一下吧!”孩子们明确了学习任务,便在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并执行自己的任务去了,并且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举手发表自己的感受。
(四)重视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所学知识的不断深化,有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个别的合作学习小组可能感觉到有些困难。为了让这一部分学生也参与到学习的具体过程中来,在教师允许的情况下,小组内的四名同学可分散到其他不同小组“参观”学习,汲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要把思路、方法、结果等信息全部带回本组,并与其他同学再次进行互相交流,最终形成本组的意见。如在学习“量长度”时,笔者让有困难的小组同学分散到其他小组学习测量,回到自己组后,他们有的指挥,有的手拿粉笔做记号,有的充当标杆,有的用尺子量……每个人都兴致勃勃,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不仅学会了测量,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
(五)重视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是学生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时,笔者要求学生尽量清楚地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地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笔者也要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价,并用一定的图案以示奖励。如笔者在教学第三册《乘加、乘减》时,一个4人小组在组内讨论结束的基础上,4人一起大步走上讲台,按他们自己的分工,一个说题意,一个说确定算法的依据,一个板书算式,最后一个向大家征求意见。这时,只见台下举起了一双双小手,这个问:“都学习乘法了,你们为什么还要用加法算呢?”那个问:“你们能再解释一下4×3=12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面对这一个个的问题,台上的小组均派出代表作了认真的回答和补充。笔者也紧抓时机,对这个小组的交流进行了简短的评价,并在这个小组的组号后面贴上了一个红五星,于是,在其他组的掌声里,这个小组的成员高兴地回到了座位。
(六)及时评价激励
简单地评价“对”或“错”意义并不大,因而,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充满感情,而且是有所指。如“太好了!你的想法非常独到。”“我们为他完美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虽然还不是那么全面,但我相信这是你认真思考的结果。”激励性的语言鼓舞着学生的斗志,形成一个“成功——有趣——再成功——再生趣”的良性循环过程,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这样,能让学生在兴奋中体验乐趣,在乐趣中体验成功,在成功中热爱上数学。
总之,强烈的学习兴趣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作为指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就应该千方百计地去创设数学活动,激励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以小组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五大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由于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自我意识培养,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不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学习,而是充分展示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展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途径,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三)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学生们参与意识很强,他们经常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进行辩论,各抒己见。学生不仅学懂,而且会用,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更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过程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人都有思考、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暴露他们的思维需求,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需求,顺应学生的思路调整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自然流畅。
(五)促使多元评价方式的形成
发展性评价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主体的互动化。传统教学方式的评价不论是师评生,还是生评生,都侧重于得出的结论,而忽视思维的过程。在小组学习时,学生间的评价就不只在结论上了,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他们之间的评价将随时随地发生,更有利于形成全面多元的评价方式。
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操作环节,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五大用处,并将其实践于教学过程中,有助于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发展,更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殷广芬.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J].小学数学教育,2001(01).
[2]王晓勇,何如栋.新课程视野下的课堂教学[M].济南:黄河出版社,2003.
[3]黄玉燕.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引导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4(04).
[4]吴乾斌.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的“三个关注点”[J].鄞州师资培训,2006(03).
[5]龚永斌.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培养策略[J].鄞州教育科研,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