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l992年我国开展绿色食品认证至今已发展21年,绿色食品因其具有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等优点被视作“21世纪的主导食品”。绿色食品是公认的健康食品,但由于其售价高使得其不能普及和真正惠及人民。
关键词:绿色食品 消费意向 发展态势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4-0076-02
1 引言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它包涵了环保、发展、协调等社会价值和高品质、安全、营养等质量要求的特定产品。绿色食品因安全无污染等特征占据了一定市场,但由于其生产要求严格、生产规模小和宣传力度低等原因,未能普及。
2 综述分析
群众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不同,普及绿色食品相关知识上已有一定成效,但群众对于绿色食品的认知度还有待提高。群众了解绿色食品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媒体在绿色食品的宣传上起主要作用。
大部分群众购买绿色食品出于理性,少数跟随大众的人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了解绿色食品的特性,根据需求选购。由于缺少对绿色食品的了解,部分群众依赖品牌和朋友的推荐进行购买。食品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群众的消费意向。大部分群众为获得安全保障会选择购买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对生活影响较大,但少数人并不了解。较少的人会站在“中国梦”的角度看待食品安全问题。营养丰富与健康是群众选择绿色食品的初衷,大多数人意识到食物的品质与价格之间的矛盾,但仍不愿意为了价格而降低品质,反倒对商家企业的职业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
3 绿色食品发展现状的讨论与分析
3.1 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
大部分群众对绿色食品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只有少数人深入了解。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绿色食品追求的热潮。但是,由于相关政策扶植力度不够、绿色食品整体宣传不足等原因,消费者对绿色食品价值缺乏进一步的感知,未能形成稳定的绿色食品消费信念,造成有效需求不足[1]。
3.2 绿色食品生产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
绿色食品是新事物,相对于普通食品,绿色食品的生产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产品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产品种类单调,未能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绿色食品的出售未形成体系,消费渠道不宽。
3.3 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缺乏进一步认识,制约发展
群众对绿色食品缺少更高层面上的认识,部分群众对绿色食品缺乏正确的基本认识。没有意识到食用绿色食品可从生产源头上解决环保问题,营造绿色健康的消费潮流。由于缺少进一步认识,消费者们购买绿色食品的消费有所削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食品的发展,进一步导致群众缺少购买绿色食品的意向。
3.4 相关部门扶植力度不够,发展没有明确方向
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缺少借鉴的实例。其发展若仅由农户和商家企业探索,绿色食品的发展阻力大。一方面,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扶植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农户和商家缺少建设绿色食品市场建设的经验。绿色食品市场缺乏发展源泉,市场缺乏活力。
4 建议与意见
4.1 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更了解绿色食品
企业商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开展多层次的绿色食品宣传教育,启动绿色食品消费市场,形成绿色食品消费潮流。在宣传上,不仅要宣传绿色食品无污染等优质特性,还要宣传绿色食品对生态、人体健康、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还不够,多数只是表面认识,对绿色食品所倡导无污染、安全、健康的内涵认识不足,对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更是缺乏了解,所以,发展绿色食品应该从对健康环境和和谐社会的深层认识上着手,将绿色食品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紧密联系起来[2]。
4.2 加强宏观调控,为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国家作为市场经济的有力调控者,应正确调控绿色食品的市场发展方向。国家应从经济运行全局出发,按预定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绿色食品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和控制。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绿色食品得以发展的根本手段。
4.3 构建绿色食品营销网络体系,拓宽购买渠道
我国市场经济不够完善,绿色食品的购买渠道不够明确。因此,需构建绿色食品营销体系,拓宽购买渠道。无论是实体店还是互联网,绿色食品的购买渠道均需国家提供制度保障。国家需加大力对绿色食品网络营销的投资,以克服传统营销中时间性和地域性等问题,实现绿色食品交易的信息化、自动化等特点。
4.4 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在市场经济竞争下,企业应适时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方面,企业可寻求国家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考虑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先进的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改进生产技术,以高科技来促进生产,力求以最低的成本生产绿色食品,可从根本上解决绿色食品价格过高而引起不能普及的问题。
5 结语
绿色食品产业开发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转变的必然产物,是从农产品终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3]。从中国梦的角度看绿色食品,它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食品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能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也与每个人的健康梦紧密相连,每个人对食品安全都有着相同的期望,于是我们可以从民族、国家的角度看待绿色食品,看待绿色食品的市场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华.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6期.
[2]骆玉岐,叶博.绿色食品发展探讨[J].农业经济,2013.5.
[3]徐岩.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的客观优势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9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 消费意向 发展态势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4-0076-02
1 引言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它包涵了环保、发展、协调等社会价值和高品质、安全、营养等质量要求的特定产品。绿色食品因安全无污染等特征占据了一定市场,但由于其生产要求严格、生产规模小和宣传力度低等原因,未能普及。
2 综述分析
群众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不同,普及绿色食品相关知识上已有一定成效,但群众对于绿色食品的认知度还有待提高。群众了解绿色食品的方式呈现多样化,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媒体在绿色食品的宣传上起主要作用。
大部分群众购买绿色食品出于理性,少数跟随大众的人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了解绿色食品的特性,根据需求选购。由于缺少对绿色食品的了解,部分群众依赖品牌和朋友的推荐进行购买。食品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群众的消费意向。大部分群众为获得安全保障会选择购买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对生活影响较大,但少数人并不了解。较少的人会站在“中国梦”的角度看待食品安全问题。营养丰富与健康是群众选择绿色食品的初衷,大多数人意识到食物的品质与价格之间的矛盾,但仍不愿意为了价格而降低品质,反倒对商家企业的职业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
3 绿色食品发展现状的讨论与分析
3.1 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
大部分群众对绿色食品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只有少数人深入了解。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绿色食品追求的热潮。但是,由于相关政策扶植力度不够、绿色食品整体宣传不足等原因,消费者对绿色食品价值缺乏进一步的感知,未能形成稳定的绿色食品消费信念,造成有效需求不足[1]。
3.2 绿色食品生产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
绿色食品是新事物,相对于普通食品,绿色食品的生产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产品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产品种类单调,未能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绿色食品的出售未形成体系,消费渠道不宽。
3.3 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缺乏进一步认识,制约发展
群众对绿色食品缺少更高层面上的认识,部分群众对绿色食品缺乏正确的基本认识。没有意识到食用绿色食品可从生产源头上解决环保问题,营造绿色健康的消费潮流。由于缺少进一步认识,消费者们购买绿色食品的消费有所削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食品的发展,进一步导致群众缺少购买绿色食品的意向。
3.4 相关部门扶植力度不够,发展没有明确方向
绿色食品市场的发展缺少借鉴的实例。其发展若仅由农户和商家企业探索,绿色食品的发展阻力大。一方面,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扶植力度不够。另一方面,农户和商家缺少建设绿色食品市场建设的经验。绿色食品市场缺乏发展源泉,市场缺乏活力。
4 建议与意见
4.1 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更了解绿色食品
企业商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开展多层次的绿色食品宣传教育,启动绿色食品消费市场,形成绿色食品消费潮流。在宣传上,不仅要宣传绿色食品无污染等优质特性,还要宣传绿色食品对生态、人体健康、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还不够,多数只是表面认识,对绿色食品所倡导无污染、安全、健康的内涵认识不足,对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更是缺乏了解,所以,发展绿色食品应该从对健康环境和和谐社会的深层认识上着手,将绿色食品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紧密联系起来[2]。
4.2 加强宏观调控,为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国家作为市场经济的有力调控者,应正确调控绿色食品的市场发展方向。国家应从经济运行全局出发,按预定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绿色食品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和控制。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正常运行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绿色食品得以发展的根本手段。
4.3 构建绿色食品营销网络体系,拓宽购买渠道
我国市场经济不够完善,绿色食品的购买渠道不够明确。因此,需构建绿色食品营销体系,拓宽购买渠道。无论是实体店还是互联网,绿色食品的购买渠道均需国家提供制度保障。国家需加大力对绿色食品网络营销的投资,以克服传统营销中时间性和地域性等问题,实现绿色食品交易的信息化、自动化等特点。
4.4 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在市场经济竞争下,企业应适时提高核心竞争力。一方面,企业可寻求国家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考虑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先进的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改进生产技术,以高科技来促进生产,力求以最低的成本生产绿色食品,可从根本上解决绿色食品价格过高而引起不能普及的问题。
5 结语
绿色食品产业开发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转变的必然产物,是从农产品终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3]。从中国梦的角度看绿色食品,它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食品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能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也与每个人的健康梦紧密相连,每个人对食品安全都有着相同的期望,于是我们可以从民族、国家的角度看待绿色食品,看待绿色食品的市场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华.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6期.
[2]骆玉岐,叶博.绿色食品发展探讨[J].农业经济,2013.5.
[3]徐岩.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的客观优势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9期.